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

景陽宮,偏殿內。

朱栩與傅濤正在喝茶,說着驛站的事。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慢慢的道“大哥,先,驛站要變成咱自己的,除了咱們,其他人用都要花銀子,不論是官府還是朝廷。第二,要分三條線,一個是給官府衙門留,第二個給百姓,富商之類的,第三個是給軍情,錦衣衛等用,是暗線……”

傅濤認真的聽着,驛站還是非常重要的,是勾連全國各地最主要的工具,不說官府,單說民間利用驛站,一年最起碼也是百萬以上的收入!經營的好,一年賺個兩三百萬還是有把握的。

朱栩的話在繼續:“先期還是要整肅一番,清除官宦勢力,選拔信任的人,疏通各地的驛站,還有,讓你主意的那幾個人給我看好了,任何輕舉妄動都要稟報上來……”

傅濤認真點頭,桌上有個小本子,手裡拿着炭灰色的小棍,用力的在紙上記錄。

“日後完善,壯大了,也可以做那些押運,送貨的事,沿着驛站的官道我會命工部優先修築,道路坦了,沿途安全,不比漕運差……”

朱栩都是在簡單的說着他的構想,好一會兒才停下來,道“嗯,差不多就這些了,日後想到了再說,大哥,你說說你的。”

傅濤放下筆,看着朱栩道:“皇上,我認爲,想要將驛站處理乾淨,完全變成皇上的,先還是要清除地方衙門的勢力,讓他們不敢觸碰。”

朱栩點頭,道:“嗯,朕會讓東廠介入,你也盯着,要是東廠不規矩,朕就打魏忠賢板子。”

傅濤心裡突的一笑,臉色繃緊道:“第二個,就是前期投入可能比較大,回本時間會很長。”

朱栩喝了口茶,不在意的道“這個不是問題,主要還是要控制好,將驛站的弊病清除乾淨。”

傅濤心裡也思忖一番,其他問題都是他可以解決的,便道“暫時沒有其他問題,另外,皇上,我聽說,外廷反對聲比較大?”

這個反對聲,指的是反對裁撤驛站,驛站看似對朝廷沒有什麼用處,可是對那幫依附在驛站上吸血佔便宜的人卻是大有用處,不可或缺的。

儘管文昭閣的奏本還沒有上來,朱栩也還沒有明旨意,可宮外已經滿城風雨,彈劾劉懋,文昭閣的奏本已經迫不及待的飛入通政使司了。

朱栩笑了笑,道“這個咱們不管,文昭閣決定的,讓信王兄頭疼去。”

傅濤也微笑,細細的跟朱栩說着他對驛站改革的規劃。

而實則上,滿京城現在都被朝廷要裁撤數百年曆史的都察院而震驚無比,繼而奔走相告。

不論是朱由檢,還是楊漣以及東林黨,都在想方設法的要保住都察院,這是一把無比鋒利的利器,看似沒有權勢,卻足以對天下百官形成威懾!

**星如何讓東林黨獨霸朝廷,如何將‘邪黨’盡數逐出朝堂,消滅了那些楚黨,浙黨,昆黨,就是因爲手握都察院!

當初那場京察,數百官員貶的貶罷的罷,連整個內閣都向他低頭,這樣的權勢,誰人不心動,誰人又會放棄!

東林黨人飛的聚集,誰都意識到東林黨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

京城的六部九寺,京城之外的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縣,關內關外的文臣武將,驚人一致的站在了楊漣一邊,一股龐大的力量,急劇在靠攏。

東廠大牢。

乾淨舒適的牢房內,擺放着一桌豐盛的酒菜。

汪文言盤腿而坐,大口的吃着,神情迫切,氣息如牛。

他身穿囚服,披頭散,渾身是傷,有的地方還在流血,顯然剛剛用刑不久。

汪文言對面坐着順天府府尹,範景文。

範景文沒有動筷,眉頭緊皺,神色難看,他沒有想到,過去了這麼久,東廠還在這樣折磨汪文言。

汪文言如同餓死鬼一般,吃了好一會兒,才擡起頭深深的吐口氣,看着範景文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不在意的一笑,道:“當初我差點弄死那閹賊,他記恨不忘,沒什麼大不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若是我得勢,一樣不會放過他。”

範景文聽着他的嘴裡還是一嘴的江湖氣,輕輕點頭,道:“我回去之後想辦法,將你救出來。”

汪文言交友遍天下,範景文也是受過他的恩惠。

汪文言手裡抓着一隻雞,狠狠的咬了一口,然後灌了口酒,嘟囔着道:“不必,魏閹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別看他現在又春風得意,我敢斷定,他遲早還是要身異處!”

在汪文言想來,不管你是多麼的權勢熏天,惡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範景文想到的卻是,東林黨這麼久都沒有把他救出去,汪文言這是灰心了。

他也沒把握,沉吟着道:“你應該知道,皇上有意裁撤都察院,併入督政院,現在整個東林都戰戰兢兢,在想方設法的阻止……”

汪文言嗤笑一聲,道:“你們現在還看不明白?當今這位皇上不同於先帝,更不同於神宗,他無比厭惡黨爭,自然就更厭惡我東林,只要‘東林’二字在一日,他就不會允許東林人再站在朝堂上。裁撤都察院應該是他計劃裡的最後一步,別說楊大洪了,加上信王也阻止不了皇上……”

範景文卻搖頭,道:“你現在不明白京城的局勢,正人都圍聚在東林,東林都支持信王,現在可比幾年前的聲勢更大!”

汪文言一怔,這點他倒是沒有想到,細細想來也是,皇帝拼命的打擊以東林爲代表的正人,這不是迫使他們更加團結嗎?當初的東林還是山頭林立,內訌不止,現在若是能團結,絕對是一股無可想象的力量!

他放下手裡的酒杯,目光閃動,似自語的道:“如果是這樣,倒也不是事不可爲……”

範景文就是奉葉向高的命令來討主意的,雙眼一亮,道:“汪兄,可有什麼好辦法?”

汪文言看了他一眼,滿臉是傷,看不出以往的‘俠氣’,嘴裡還是義字打頭,斟酌着道:“先不能硬來,咱們這位新皇帝可不是吃硬的人,過去那些手段都不行。第一步,想辦法讓六部的政務都停滯下來,什麼也不要說,要做的悄無聲息。第二步,找一些聲望卓著的大儒寫文章,詳細闡述裁撤都察院的害處,尤其是涉及祖制方面,言辭要懇切,不要攻擊任何人,尤其是皇上。第三步,請一些老大人進宮見見太妃,什麼也不說,就是去探望,閒扯一些家常……”

範景文聽着汪文言的話,心裡大是佩服,汪文言這些話,歸結起來就是九個字‘示力量,講道理,論人情’,世上有什麼難事是這九個字解決不了的嗎?

這一趟真是來對了!

範景文與汪文言湊近,低聲將細節商議好,這才離開大牢。

京城外驛站邊上,柳枝飄飄。

繆昌期看着眼前李應升,神色憂慮,目露不捨。

李應升是福/建道御史,朝廷一裁撤科道,他不願進督政院,也不想留在風波不平的京師,因此辭了官,今天回鄉。

繆昌期也是東林元老級人物,交友廣闊,對東林人每次黯然離京,他都前來相送,無一落下。

李應升默然一陣,嘆息道:“繆兄,現在的皇上剛愎自用,不聽忠言,以至於奸佞橫行,亂政迭起,實乃古所未見。而今正人難申,無立錐之地,唯有明哲保身,以待日後了。”

繆昌期也輕嘆一聲,道:“李兄且去,現今正人聚於京城,任閹黨再囂張也不復以往,皇上年幼,終有長大時候,衆正盈朝之日不遠。”

李應升也是經歷過萬曆到天啓年間的黨爭的,有預感,今後黨爭會比以往更激烈,這也是他辭官的原因,心裡千言萬語說不出口,擡手道:“今日一別,他日不可期,繆兄,保重!”

繆昌期只能再嘆息一聲,拱手目送李應升遠去。

李應升馬車緩緩離開,繆昌期身後慢慢走近一個小吏模樣年輕人,道:“大人,現在正是大事所在,爲何不挽留李大人?”

繆昌期搖頭,望着漸行漸遠的馬車,嘆道:“這一次,不成功本官也只能辭官歸鄉了。”

年輕人神色一凜,他從繆昌期的話聽出,東林黨這次是要孤注一擲了。

轉眼半天就過去,京城看不出什麼,大街上行人如潮,往來如織,絲毫感覺不到官場上的風起雲涌。

戶部,傅昌宗處理了一天的政務,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府。

剛一要走,他心裡一動,對着外面的門房道:“浙/江左參政的奏本到了嗎?”

朱栩接下來就是要整肅浙/江,江/西官場,是以傅昌宗也很關注。

那門房轉身進來,道:“大人,黃郎中不久前請了病假,那道奏本應該在他班房內,班房上了鎖,得過幾天。”

傅昌宗眉頭一皺,看着那門房道:“過幾天?他請了幾天的假?”

門房躬身在那,道:“回大人,三天。”

官吏請假是常有,傅昌宗倒也不意外,也不能去撬鎖,只能等着了,一邊邁過門檻一邊道:“後面的奏本都送去李郎中那,讓他明天集中送到我這。”

門房連忙轉身跟着傅昌宗走了一步,道:“大人,李郎中也請了三天假。”

傅昌宗也沒有多想,張嘴就道:“那送去韓郎中那。”

那門房這次憋不住,看了眼四周,走近低聲道:“大人,現在整個戶部,已經有二十多人請假了,韓郎中也請了。”

傅昌宗腳步一頓,終於現不對勁了,沉着臉道:“怎麼回事?”

那門房又看了眼四周,藏在柱子後面,對傅昌宗緊張的道:“大人,不止是我們戶部,六部大大小小官員,告假的過一百多位,這還在增加。”

傅昌宗臉色沉了下來,終於意識到事情嚴重了。

這不是偶有告假,是有人在幕後策劃,能有這樣能力的,滿大明除了朱栩,唯有東林黨能夠做到,魏忠賢看似權勢熏天,卻也做不到。

他看着這個門房,沉着臉道:“多久的事了?”

那門房神情有些緊張,他還沒有品級,沒有被要求告假的資格,謹慎躬着身道:“就是今天的事,剛剛沒多久,不到半個時辰,告假的人都在侍郎大人那邊排了長隊。”

傅昌宗眉頭擰緊,神色變幻,肅然凝重。

東林黨這麼大規模的‘告假’,可比百官罷朝還要可怕,幾百個人告假,足以將六部的政務都癱瘓掉。

最重要的是,這戶部是經過他整肅過的,事都半個時辰過去了,他居然纔是‘偶然’知道!

傅昌宗看了眼那門房,沒有多說,轉身快步出了戶部,打着馬車就要奔皇宮。

與此同時,吏部的周應秋,工部的徐大化,禮部的張我續,甚至是兵部的申用懋都急了,出了各自衙門就奔皇宮。

東林黨幾乎無處不在,關係網複雜,這麼大動作,着實嚇了他們一跳。

就在幾大尚書急着進宮的時候,一封論事的文章在京城各大書院,文會,讀書人之間流傳。

這是鄒元標的兒子鄒青山寫的,他也是個大文豪,筆力遒勁,文著等身,在文壇影響力巨大。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份也很特殊,他的父親鄒元標是東林元老,與顧憲成,**星號稱‘東林三君子’,在東林黨內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的文章倒也沒有破口大罵,言辭也不激烈,全都是就事論事,言稱‘都察院不可廢,祖制也’。

文章有理有據,字句平實,很得讀書人喜歡,這件事飛流傳,一股磅礴的非議之聲在京城滾滾而動。

仁壽殿內,八十多的周嘉謨,顫巍巍的坐在劉太妃下,與劉太妃言笑晏晏,說着一些陳年往事,一副行將就木,臨死前來告別模樣。

劉太妃非常樂觀的一個人,周嘉謨說了一陣也頗爲感嘆。

他們都是八十多的人了,誰也不知道明天事,越是這樣的家常閒聊越能勾起人的感情。

東林黨這次沒有激烈的圍堵皇宮,也沒有起漫天的奏本攻勢,在平平淡淡中,磅礴如山的壓力涌入皇宮。

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1478章 科技發展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九章 眼藥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兩百三十七章 顧首輔下獄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九百二十六章 專利局(第二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324章 話儒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1321章 衝突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降爵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218章 歸程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
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1478章 科技發展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九章 眼藥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兩百三十七章 顧首輔下獄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九百二十六章 專利局(第二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324章 話儒第1486章 渲染威脅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1321章 衝突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標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降爵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1363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218章 歸程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