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

朱栩的馬車使入京師,並沒有隆重的迎接儀式,除了曹變蛟,孫傳庭之外也就沒人知道。

坐了一路的馬車,朱栩是腰痠背痛,可還得與兩人交代一陣子。

御書房內,朱栩看着曹變蛟道:“禁軍必須保持最強的戰力,要不斷的訓練磨合,不止是守衛宮城,若是有一天要拉出去實戰,朕要他們步戰,騎兵,炮兵樣樣精通,決不能怯場!”

曹變蛟知道皇帝對禁軍十分重視,沉色道:“皇上放心,禁軍都是萬里挑一,不斷在輪流派出去訓練,不停的淘汰,絕不會有半點鬆懈,不論是護衛宮廷還是大戰,都不懼任何人!”

朱栩點頭,禁軍這一塊不用太在意,他目光轉向孫傳庭,道:“內閣重啓,參謀部朕打算改爲軍情處,放在兵部之下,負責軍事情報的收集,戰術制定,戰略規劃等等,你覺得何人合適?”

孫傳庭調去遼東,參謀部也就是現在的軍情處自然要有別人承擔,這件事孫傳庭是早有考慮的,擡手道:“皇上,臣有兩個人選,一個是秦良玉,一個是曹文詔。”

朱栩倚靠在龍椅上,稍一想,旋即就搖頭道:“秦良玉確實是合適的人選,不過西南沒有她坐鎮,朕不放心。曹文詔……還是差了些,這樣吧,調調楊嗣昌進京,河.南……朕再考慮人選。”

楊嗣昌這個人孫傳庭有過評估,心思內斂,手段大氣,在河.南數年無聲無息,卻壓制的河.南民亂擡不起頭,由此可見一斑。

孫傳庭也沒有意義,道:“臣遵旨。”

說完這件事,朱栩手指敲着桌面,沉思着道:“巡防營,還是由兵部尚書執掌,明年朕要召集天下百官進京,巡防營一定要做好保護工作,決不能出現任何意外,必要的話,可以派兵出城迎接!”

孫傳庭即將赴任遼東,這顯然是皇帝最後的叮囑,他心裡對朱栩的信任頗爲激動,道:“是。”

朱栩說完這些,喝了口茶,道:“嗯,先跟朕說說西南的事。”

這個孫傳庭也早就想好了,擡着手道“皇上,西南六省,現在都在嚴格實行‘株連法’,一些偏遠之地,都被強行遷徙,有的送往遼東,有的送往一些新開墾的田畝,另外一些縣府都進行了重新劃分,集中一切糧食,農具,耕畜等合力應對大旱。六省巡撫,總督都在盡一切辦法賑撫。各項水利,修橋,鋪路都在大規模進行……”

朱栩一邊聽一邊點頭,西南現在被劃分出六個省,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貴.州,四.川,總兵力近四十萬,畢自嚴目前還在西南,推動着政改。

大明現在需要集權,尤其是西南六省,更是要集中一切力量抗災,朝廷的撥付終究有限,到底還是要看當地的各級衙門。

“目前西南六省民亂已不多見,賑撫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基本覆蓋六省,六省的巡撫總督也都是親力親爲,頗有擔當。畢大人已經走遍六省,省改基本完成,想必年前年後可以回京……”

朱栩頜首,道:“嗯,朕知道了。西南的事先放下吧,朕讓錦衣衛盯着,關於遼東的事情,朕要交代你幾句。”

“是。”孫傳庭做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朱栩坐直身體,目光微微冷峻,語氣放慢的道:“沈.陽既復,就沒有再丟的道理,你在遼東,第一件事就是確保沈.陽不失,第二件事,保證海蔘.崴不失。海參崴是楊麟等人在北方發現的,朕非常看重,甚至比沈.陽還重要,你明白嗎?”

孫傳庭之前已經聽說了,回憶一番,道:“皇上……是想要用這個海蔘.崴與山海.關一樣,拱衛沈.陽嗎?”

朱栩有些話說不了太透,淡淡的道:“你可以這麼認爲,不過海蔘.崴一定要認真對待,比沈.陽還要用心,這裡……是一個出海口,沒有阻礙的出海口!”

孫傳庭想起在政院看過的地圖,尤其是那被標註‘馬六甲’的海峽印象深刻,那是皇帝親手寫上的。

孫傳庭深深的看了眼皇帝,他能感受到朱栩含而不露的野心,明白事關皇帝的某些計劃,應聲道:“臣明白了,臣到遼東之後,會着力打造。”

朱栩點頭,道:“其他的朕就不多說了,你自己看着辦。還有,朕決意吞併朝.鮮,你要緩步推進,不能引起太大、令人反感的動靜。”

孫傳庭這次是直白的感受到皇帝的野心了,內心也被觸動了下,肅色擡手道:“遵旨。”

朱栩又隨意的說了幾句,便讓兩人走了,躺在椅子上,緩緩喘口氣。

曹化淳一直在邊上看着,過了一會兒,上前低聲道:“皇上,要不要去李小姐那休息一下,晚一會兒再去慈寧宮?”

朱栩挑眉的看了眼曹化淳,知道這是在提醒他,輕吐了口氣,道:“嗯,先去李解語那。”

曹化淳知道這一路顛簸的難受,他都有些承受不住,何況嬌生慣養的皇帝。不過,有些事情真不是一個字‘累’就能不做的。

朱栩來到偏殿,李解語已經在等着了,一見朱栩滿臉的疲憊,連忙揮退下人,將朱栩迎了進去。

朱栩趴在牀上,聞着被子上的清新香氣,眯着眼道:“還是家裡舒服。”

李解語坐在邊上,輕輕的捏着他的肩膀,柔聲道:“娘娘那邊不知道抱怨了多少次,希望皇上不要輕易出宮涉險。”

朱栩懶懶的躺在那,一根手指頭都不想動,笑了笑道:“皇嫂是不想朕出宮啊,哎,待會兒,你陪朕一起去,可以少挨一點嘮叨。”

李解語輕聲笑了笑,感覺着朱栩肩膀的鐵硬,再見他側臉都是疲憊,猶豫着道:“皇上,要不要先去見娘娘,然後早些回來休息?”

朱栩睜了睜眼,無奈的道:“嗯,走吧。”說着就從牀上爬起來,伸了個懶腰。

李解語輕輕給朱栩理了理衣服,又讓人準備熱水,讓朱栩洗了洗臉,精神一點,這才轉向去慈寧宮。

朱栩還沒有邁進慈寧宮,小永寧就如同一陣旋風一般的衝出來,大呼小叫的喊道“皇叔皇叔,有沒有帶好吃的回來……”

小丫頭今年也有七歲了,在外人看來頗有些‘瘋瘋癲癲’,整天的闖禍。

朱栩一笑,從曹化淳手裡接過一個食盒,道:“喏,東北的臘肉,特別好吃。”

“真的?”永寧睜大雙眼,歡欣的接過食盒就翻起來,結果一打開就聞到一股怪味,毫不猶豫的合上,塞進朱栩的懷裡,大失所望的道:“不吃,臭!”

“你說的啊,待會兒不準和朕搶!”朱栩接過食盒,大步向裡面走起。

張太后走出來,瞪了眼小永寧,看着朱栩臉上難掩的疲憊,責備似的道:“這麼累就回去休息,何必還要跑一趟。”

朱栩笑着道:“解語非要過來,朕攔不住。”

李解語先是楞了下,接着也靦腆一笑。

張太后哪裡不懂,開心的笑道:“來了就坐一會兒,我讓御膳房做些你愛吃的。”

朱栩與李解語走進大廳,在飯桌前坐下,張太后幾乎如過去一樣,就要問長問短,直到注意到李解語,這才連忙收回話頭,讓煥兒催促着御膳房。

шшш¸ttКan¸¢o 小永寧趴在桌上,兩手托腮,大眼睛眨動的看着朱栩,脆聲道:“皇叔,遼東好玩嗎?我聽說那邊非常冷,河上都能跑馬?是真的嗎?”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道:“確實很冷,跑馬也有,下次帶你去玩。”

小永寧猛的坐起來,道“真的嗎?我可以去騎馬嗎?我聽說那裡的雪特別厚,在上面滑非常好玩,還有還有,我聽說有特別多的野獸,打獵一定也很好玩……”

她還沒說完,張太后一巴掌拍了過去,瞪着眼道:“少給我說這些,老老實實在宮裡讀些書,今後沒有我的允許,不準出慈寧宮!”

小丫頭一聽他孃的話就搖頭晃腦的哼了哼,大眼睛亂轉,顯然是另有主意。

張太后也知道這小丫頭的鬼主意多,頗爲頭疼。

朱栩在慈寧宮待了一會兒,吃了點東西,起身去了趟仁壽殿,剛出來曹化淳就急匆匆跑過來。

“皇上,鄭娘娘沒了。”曹化淳道,神色頗爲謹慎。

這位鄭娘娘就是神宗皇帝的鄭貴妃了,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就是萬曆朝,她的存在與影響,遍佈整個大明。當初的‘國本之爭’,後面的三大案,都與她有關,她的死,也意味着那個時代的徹底終結。

“大明要邁入一個新的時代了。”朱栩揹着手,眯着眼看着天空。他對鄭貴妃沒有什麼印象,只是發乎感慨。

李解語不太懂朱栩的意思,只是平靜的站在他身側。

而曹化淳心底認爲,大明平復遼東就已經預示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三人沉默了好一陣子,朱栩一拉李解語的手,大步向前“走,回去睡覺!”

李解語先是一驚,旋即滿臉通紅,連忙輕輕掙扎,同時在朱栩耳邊低聲道:“皇上,有人看着……”

朱栩倒是沒有想其他,他是真的累了,也不管三七二十幾,拉着李解語就回了偏殿,迫不及待的脫衣服就上牀。

李解語到底是傳統的姑娘,大戶人家的小姐,哪有大白天做這種事的,可不等她糾結完,躺在牀上的朱栩已經閉着眼,呼吸均勻,一點也沒有要做點什麼的意思。

李解語看着朱栩臉上的疲倦之色,眼神裡露出一抹心疼,將他的衣服收拾好,悄悄的關上門,退了出去。

皇帝回宮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要進宮求見,都被曹化淳擋了回去。

好在現在年關將近,誰也不願意惹出事情來,並沒有什麼大事情。

鄭貴妃的喪事自然是不動聲色的辦理,按禮是要由禮部操持的,可這位天下人都不喜歡,百姓認爲她是‘奸妃’,百官認爲她是‘無德佞妃’,作爲泰昌皇帝的兒子,天啓皇帝的弟弟的當今皇帝,自然也沒有好感。

是以,鄭貴妃的喪事簡直就是悄無聲息,草草了事。

不惹事也不代表沒事,彈劾來宗道,朱由檢的奏本越來越多,全國各地凡是有資格上奏的,幾乎都上了奏本。有些人只是表述看法,有些人也是出於維護‘祖制’,自然也有些人是出於私怨。

這些奏本入宮的順序應該是:通政使司,內閣,司禮監,最後御書房。不過之前朱栩改動較大,從通政使司出來一般是直奔司禮監,通過篩核之後,呈送御前。

劉時敏將彈劾朱由檢,來宗道的奏本通通轉給了內閣,朱由檢看的是一陣窩火,直接以內閣名義詔示天下官吏,言稱‘大臣去留悉聽上裁,言官論人當存大體,不必連章摶擊’。

這話一出,如同烈火烹油,天下官員都炸開了,本來就是彈劾你,你居然還敢讓天下噤聲不成?

一些文壇宿老,禮部的老官,義憤填膺,紛紛圍堵在信王府,要求給個說法。

這幫人就是要趕他出內閣,朱由檢也不是好惹的,直接讓順天府將人全都給趕走了。

這些人不敢去皇宮門前撕鬧,只得去禮部,要求禮部給個說法,明確解釋祖制中關於‘親王’的規定。

張我續不是那幫死抱着教條不放的東林黨,也情知這件事要有個解釋,悶了半個多時辰,讓人傳出一句話來‘祖法祖制,今法今定,是是非非,當尊聖裁。’

十六個字,前面講‘理’,後面講‘威’,雙管齊下。

‘理’還可以辯駁,可‘皇威’就不能輕易觸碰,現在誰不知道,天下皆可惹,皇帝惹不得!

現在的皇帝攜遼東大勝之勢,威望正隆,高不可攀,誰都不能與之相抗。

這羣人雖然被禮部堵了回去,可東廠還在南方以及全大明四處抓人,緹騎遍佈天下,無人可制,東廠又是內閣之下,一股怒火,自然也都要衝向內閣。

彈劾朱由檢的奏本越來越多,這些文壇宿老也發現了新的戰場,他們向朝報投稿,痛斥信王,幾乎從頭到腳,罵的是一無是處,體無完膚。

起先禮部還沒有在意,可是小半天收到了幾十篇‘稿子’就不同了,也不敢全登,選了一篇頗爲代表性的,準備明天登在報上。

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1149章 死傷過半第兩百八十七章 偷得半日閒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一百零一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瞰天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七百八十章 雞蛋裡的骨頭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四章 駱思恭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290章 體罰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183章 愕然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228章 洗牌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頭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
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1149章 死傷過半第兩百八十七章 偷得半日閒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一百零一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瞰天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七百八十章 雞蛋裡的骨頭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四章 駱思恭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兩百九十五章 大勝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290章 體罰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183章 愕然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228章 洗牌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頭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187章 破局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