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

王承恩看着朱由檢的側臉,確信他是認真的,默然一陣,道:“王爺,奴婢勸你打消這個念頭。”

朱由檢看着王承恩,遲疑良久,有些不甘願的點點頭,又看了眼這個院子,道:“就這個吧,明日登基大典之後就搬。”

“是。”王承恩這才鬆了一口氣,想到那日還是惠王的皇上與平王說的那些話,做事情的手筆,再看着朱由檢的背影,不知道爲什麼,心裡總是不怎麼安定。

朱由檢定下院子,便從院子出來,看了看朱雀大街兩邊,臉上帶着謹慎的微笑道:“走,咱們學學皇上,今天也去逛街街。”

王承恩臉上帶着一點笑容,跟在朱由檢身後。

明天就是新皇的登基大典,也只有現在才能忙裡偷閒,輕鬆一下。

朱由檢與王承恩一前一後慢慢的走着,身後不遠不近的跟着幾個便衣侍衛。

“哼,閹黨不除,國事難已!”

忽然間,朱由檢頭頂傳來一聲冷喝,還伴隨着摔盤子的聲音。

朱由檢擡頭看去,只見兩個中年人對坐,都面紅耳赤,憤恨難當的模樣。

王承恩上前一步,低聲道“是倪文煥與王紹徽,兩人之前都是都察院御史,據說因爲忤逆魏忠賢,一個被降級,一個被明升暗降的調去了南京。”

朱由檢微皺的眉頭鬆開,輕輕點頭,道:“走,上去聽聽。”

王承恩沒有說話,跟在朱由檢身後。

他不同於被朱栩要去的曹化淳,本來是朱由校派去監視信王的,只是後來關係轉換,兩人相互信任,感情非常。王承恩十分了解朱由檢,知道朱由檢心底也非常厭惡閹黨,不嘗沒有消滅閹黨的心思。

倪文煥好似已經喝了不少,臉色通紅,又是一杯灌入口中,冷聲道“閹黨禍國殃民,朝堂上下無不受其所害,理當徹底剪除!”

王紹徽也面紅耳赤,怒道“不錯,而今正人受挫,奸臣當道,你我更應奮,聯絡同道,消滅閹黨,驅邪用正!”

朱由檢走上來,將兩人的話一字不漏的收入耳朵裡。卻沒有上前,在另一邊坐下,慢慢的一邊吃酒一邊聽着兩人的牢騷,眼神裡若有所動。

“李大人請。”

“王大人請。”

就在朱由檢暗自聽着王紹徽與倪文煥兩人的牢騷,判斷兩人的品性的時候,又有兩個人走了上來。這兩人一個心寬體胖,圓潤的可以,乃標準的文官之相。一個頗有英姿,動作乾脆,像似個武將。

兩人客套着,走進了對面一個廂房裡。

王承恩瞥了眼不遠處的倪文煥兩人,低聲對朱由檢道:“王爺,剛纔那兩人應該是鹽課的人。”

朱由檢不動聲色的點頭,這個時候是各地鹽課轉運司使,提舉司提舉來京述職的時候。

述職是好聽的說法,真正的任務就是走動關係,搶拿戶部鹽引!

倪文煥兩人酒足飯飽,站起來長嘆一聲,都是一臉落寞無奈,悲慼蒼涼,搖搖晃晃的下了樓。

朱由檢看着兩人的背景,微微搖頭,輕嘆道:“自古以來忠臣難以全心用事,盡是奸臣當道,無可奈何。”

王承恩沒有說話,他相信,朱由檢心裡自有打算與分寸。

朱由檢也無心再吃,對付幾口便道:“走吧,回宮,再認真檢測一番,明日就是皇上登基大典,萬不能出紕漏。”

王承恩從懷裡掏出幾塊碎銀,跟在朱由檢身後。

“幾位請,王大人,李大人都已經在等着了。”

朱由檢下樓的時候,小二帶着一羣肥頭大耳的中年人,擁擠着上樓。

“讓開,別擋道!”

其中一箇中年人,挺着大肚子,滿臉是油的伸手就要向着朱由校扒拉。

王承恩伸手一抓,將他的手給擡了起來,面露冷漠警告之色。

這中年人頓時大怒,奮力要抽回手,怒喝道“混賬,你們知道我是誰嗎?給我放開,放開!”

朱由檢臉色難看,但也不至於跟一個這樣的人物計較,徑直向下面走去。

王承恩一推手,面無表情的看了中年人一眼,跟在朱由檢身後。

“呸,”這個胖子中年人衝着兩人背影吐了口吐沫,冷笑道:“等老子做成這筆生意,不管你是什麼來頭都有你們好看!來人,給我跟着他們,看看他們住哪裡!”

“算了,”其中一個顯得穩重的人,衣着看似低調卻更加奢華,肚子也小一些,臉色平靜的道:“今天最重要的拜見王大人,李大人,不要多惹事端。”

這中年人狠狠咬牙,盯着朱由檢兩人就快要消失的背影,壓着怒火道“好,反正我還要在京城待一陣子,我就看看他們能逃到哪裡去!”

一羣人等他說完,小二又笑容滿面的領着他們走上二樓,帶他們去剛纔那兩人的包廂。

朱由檢與王承恩走出不遠,仰天幽幽而嘆道:“官商勾結,已經到了如此明目張膽的地步嗎?”

王承恩默然,他知道朱由檢甚少出宮,對宮外的事情瞭解並不多,今天看到這一幕,只怕會引起他心裡不小的震動。

包廂裡,很快就推杯換盞,氣氛極其熱烈。

“王大人,今年山、東轉運司能提出多少細鹽?”

“是啊,新皇登基,戶部也換人了,會不會影響鹽運?”

“今年咱們花了不少銀子,要是出的鹽少了,可是會虧不少啊。”

一羣人很快就將話轉到正題上,這纔是他們最關心的。

王大人,名叫王瑾運,是山東轉運司的人,他微微一笑,從容自信道:“新皇又如何,六年前不是就換過嗎?咱們該如何還是如何!”

李大人名叫李昌勇,是海北提舉司的人,他也跟着笑道“王大人說的不錯,今年的鹽引戶部已經出了,只要時間一到,就可以提出來。到時候該怎麼分,自然有我們大人做主。”

一羣人頓時大喜,馬屁如潮,不要錢般的洶涌而出。

“王大人說的沒錯,新皇纔不過九歲的小毛孩,還不是要聽朝堂上的大人們?”

“戶部是那個傅昌宗在主事,他手裡可也是有鹽場的,敢不聽咱們的話嗎?”

“楊大洪與我乃是同鄉,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就不信,小皇帝還能違逆他的老師不成?”

“哈哈,葉大學士即將復出,他豈會容鹽政崩塌?一切還是照舊,該是咱們的銀子,怎麼也跑不掉!”

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1470章 炒地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1160章 殺氣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九十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得過且過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
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1470章 炒地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1160章 殺氣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九十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四百五十九章 閒不住的神捕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得過且過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