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

在顧秉謙被抓走的同時,張太后也來到文昭閣。

兩人對坐,朱栩先是長嘆一聲,滿臉的無奈。

他看着張太后,有氣無力的道:“皇嫂,你餓了嗎?咱們吃飯吧?”

張太后看着他,也抿了抿嘴角,微微搖頭,端坐在那,看着朱栩臉上掩飾不了疲憊,輕聲道:“你呀,太過着急,你這繼位不過半年,也難怪外臣不信你……”

朱栩趴在桌上,下巴磕着桌面,嘿笑一聲,道“哪裡是不信,背後怎麼罵我,想着怎麼教育我,我都一清二楚。”

張太后對朱栩很瞭解,向來知道他有主意,是打定主意就不會輕易改的人,伸手給他倒了杯茶,看着他道“總歸不能跟外臣太過僵持,這天下還要靠他們去治理。這些日子,王公勳貴,宗室皇親,凡是有資格見我的,都去我父親那打探,我不知道攔了多少次。你呀,太心急,凡是慢慢來才行……”

朱栩何嘗不知道,但沒人給他機會啊,天災**不給,後金不給,甚至是南邊的安南,歐洲的荷蘭人都不給啊。

但這些跟張太后沒辦法說,想了想,朱栩道“嗯,皇嫂的意思朕明白。”

張太后見朱栩只有這麼句話,顯然是後面還有事情,輕嘆一聲,道:“政事我不懂,不過你年紀還小,有的是時間,保重身體,有些東西不要亂吃,還有……也要節制。”

朱栩擡頭看着張太后,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但很快就明白了。

ωωω•тт kǎn•¢〇

明朝皇帝歷來有吃‘仙丹’的傳統,萬曆跟這脫不了關係,泰昌帝死的也很奇怪,朱由校也服用過‘仙丹’。節制嘛,很顯然就是女人了。

朱栩心裡好笑,面上只得點頭道:“這我知道,皇嫂放心,仙丹什麼的,我是不信的。”

張太后點頭,這一點,朱栩倒是讓他放心,該說的說的差不多,她便將來意道出來:“那,英國公,皇上是打算如何處置的?”

朱栩斟酌着,道:“皇嫂,你是不知道,這位英國公近來跟福王皇叔他們走的比較近,魏國公這次進京,真正的目的,就是勸說的。”

張太后臉色突變,她十六歲進了宮,哪裡不明白皇子奪嫡的陰狠與殘酷,若不是泰昌帝佔據嫡子的名分,只怕這皇位還落不到他們這一脈。

她也便不再多說,輕輕頜道:“皇上做事我放心,今後我就閉了慈寧宮大門,躲個清淨。”

朱栩也笑起來,道:“我要是也能像皇嫂一眼關門就好了。”

張太后過來給他理了理衣服,又關心的問了吃飯睡眠之類。叔嫂兩人說了好一陣,朱栩要留她吃飯,張太后擔心宮裡的小永寧便走了。

朱栩在張太后走後,歇了一會熱,看向曹化淳道:“魏忠賢動手了?”

曹化淳道:“是,顧府已經被抄家,人也拿到了詔獄。”

朱栩點頭,長鬆一口氣,道:“現在,外廷的大人們,有事做了。”

沒了顧秉謙這個輔,徹底掃清了東林黨入閣的路,接下來,葉向高,**星等人未必還有心思糾結英國公的事。

“皇上,孫傳庭,袁可立聯名奏本。”

劉時敏急匆匆走進文昭閣,將一道奏本遞給朱栩。

朱栩連忙接過來,打開一看,心裡就是一鬆。

袁可立與澎湖總兵聯手收復澎湖,擊敗了荷蘭人,已經收復臺灣,荷蘭人退走了。

實則上,臺灣現在還很荒涼,沒有多少人,福建布政司也袁可立要求下,組織人移民,開墾荒地。

另一邊孫傳庭擊潰安南侵略軍,追擊三十里,收復廣、西全境,殲敵三千。

“好,太好了。”

這算是難得的好消了息,朱栩拿着摺子,啪嗒着手笑道:“傳旨,命熊文燦在福、建組建南方水師,總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臺灣五省海境,袁可立回師山/東,總理北方海務。孫傳庭回京,兵馬留駐河、南,詔命任兵部侍郎。盧象升督山、東,洪承疇督陝、西,楊嗣昌督山、西。”

劉時敏在一旁微微躬身,答應道“遵旨。”

朱栩高興,將這奏章放到一旁,然後拿起另一本,心裡同時在琢磨,這樣的安排,即便有什麼事也足以應對了。

劉時敏看着朱栩,又道“皇上,還有一本。”

朱栩一怔,看了他一眼,拿過翻開,眉頭立時一挑。

這是熊廷弼與袁崇煥的聯合奏本,內容大致是賊酋努爾哈赤已死,新賊酋黃太吉有意議和,熊廷弼與袁崇煥爭執不下,不知道如何回覆,是以奏請聖斷。

朱栩的好心情被這封奏本一掃而空,他倒是不在意黃太吉的議和是真是假,單說熊廷弼與袁崇煥兩人在遼東已經有了爭執,以他們的脾氣,只怕對遼東不是好事。

劉時敏躬着身,目光低垂,悄悄的觀察着朱栩。他很清楚皇帝對遼東心裡有定計,不論是袁崇煥的‘五年平遼’還是現在的‘議和’都被皇上所不喜。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擊,清脆的馬蹄聲響起,一陣之後,他驀然道“傳旨,命孫承宗加快度,在年底前,務必將西南幾省整頓好,元宵節前到京。再命戶部,從明年起,入川糧食加三十萬石,另外,李精白巡撫山東,主責推廣玉米番薯等抗旱作物。王從義巡撫河南,沈珣巡撫山西,餘大成巡撫陝西,主責一樣。其他各省,命各地布政司、巡撫一樣的督促,不得怠慢!”

劉時敏道“遵旨。”

朱栩擺了擺手,心裡的壓迫感越來越急,容不得他半點疏忽。

此刻,一心想要衝進宮,血濺金鑾的大臣們,得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輔顧秉謙被削籍下獄了!

太和門前。

葉向高,韓癀,**星,高攀龍等人都是一怔後,神色大喜。

顧秉謙一直是他們最大的攔路虎,有他擋住葉向高復啓,也就擋住了韓癀,高攀龍等人,現在他一去,他們面前就是一片坦途了。

最激動的莫過楊漣了,他在朝堂上雖然勢力最大,但威望卻很低,分量不夠,一直都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現在,他們東林黨復出朝堂,衆正盈朝之勢將遠勝於天啓朝!

**星這個時候也難以平靜,看着高攀龍道“顧賊一去,朝堂之上便再無阻力,到時候咱們完全可以阻止皇上亂命,不論是沒有內閣的署命,還是六科的封駁之權,都可以制約皇上,中興大明,不遠矣!”

“趙大人說的不錯,只要控制了內閣,便壓住了六部,再有科道相扶,皇上再想亂來也沒有人再支持!”

“太好了,咱們這就回去寫奏本,今晚就送入通政司,廷議之上,必要補齊輔臣,完善六部!”

“好,那我們去見信王,王爺也一直憂心忡忡,想必他也是樂見其成。”

葉向高,韓癀等人都微微點頭,笑容滿面。

他們這些人雖然政見不完全一樣,但目標是一致的,驅邪用正,改善國政,帶領大明中興,造福天下蒼生,立萬世基業!

“走,現在就回去,對,回去!”

“後天廷議之上,一定要與彌補皇上之失!”

“兵馬必須撤回,兵部尚書,一定要認真核選!”

“不止於兵部,戶部,禮部,工部都要慎選,決不能讓皇上親近小人!”

“快走,不要慢了他人一步!”

聚集於太和門前的四十多位大人,議論着便三三兩兩離開,籌謀去了。

內閣現在缺五個輔臣,六部缺四個尚書,六部十二個侍郎缺五個,至於其他就更多了。一個蘿蔔一個坑,雖然同屬朋黨,但各自又有朋黨,都想推自己的人上,難免要有一番爭奪交換,暗箱操作。

這些人還不知道抄沒顧秉謙的是魏忠賢,都信心滿滿的走了。

葉向高府上。

韓癀,**星,高攀龍,左光斗,楊漣等人都在。他們幾人算是東林黨的高層,不論是聲望還是勢力,都足以統領整個東林。

不過,現在有了難題。

按照他們之前所議,葉向高,韓爌,**星,高攀龍四人先入閣,楊漣明年可轉任禮部尚書,左光斗先任工部侍郎,明年可轉入左都御史,這樣再過兩年,他們兩人入閣也就順理成章。

但現在多出了一個內閣輔臣,還有兩個尚書。

其中,輔臣,禮部,戶部尚書最重要。

雖然大堂裡只有六個人,卻分數了三個陣營。

葉向高,韓癀政見接近,講究大局,維持朝堂穩定,行事和緩;**星與高攀龍鬥是激進之人,要清除一切邪黨,全用正人;楊漣,左光斗則相對溫和,沒有一定要將朝堂其他人排斥的乾淨,卻也剛直凜然。

**星沉吟一陣,率先開口道“魏大中,倒是可以任工部侍郎,顧大章可以任禮部侍郎。”

左光斗看了他一眼,有些針鋒相對的道:“阮大鋮可以任兵部侍郎,周起元轉任太僕寺卿。”

“李起元,可以入閣。”

“李應升可以勝任僉都御史。”

很快,雙方激烈的爭論起來,不過彼此都很冷靜,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都是爲了自己人要更多的好處也沒有必要徹底撕破臉。

葉向高與韓癀對視,眉頭皺了皺,但這也是東林的傳統,他們不能去反對,否則就等同於反對整個東林黨,這個後果,哪怕是葉向高,韓癀也都撐不住。

傍晚的時候,朱栩坐在後花園的鞦韆上,晃晃悠悠的手裡拿着一本手札。

上面清清楚楚的記錄着葉向高等人的話,尤其是各個官位寫的非常仔細。

“葉向高,韓爌,**星,高攀龍,周起元入閣,楊漣任戶部尚書,左光斗任禮部尚書,李起元任左都御史,魏大中任吏科給事中,陳良訓任順天府少丞……”

朱栩一邊看,一邊嘴角掛着莫名的笑意。

之前東林黨被魏忠賢欺負的很慘,這一次,是想要徹底大翻身了。

經過兩個多時辰的談判,東林黨內部基本統一了論調,排排坐分果果,沒有一個落下。

曹化淳,劉時敏,曹變蛟都站在朱栩對面不遠處,三人都是微躬身,一句話也沒有。

朱栩放下手札,擡頭看向三人笑道“大人們都很能爲君分憂,官位都分好了,只差朕點個頭了。你們說,朕是不是應該感到很欣慰?”

三人一動不動,誰都知道朱栩不是天啓帝,容不得外臣搞這種動作。

偏偏這幫大臣們毫無察覺,依然故我,甚至一些大逆不道的話,居然在太和門前毫無顧忌的宣之於口。

朱栩也很感慨,這就是這個時候的狀況,除了他,以及被他影響的人,誰都不會覺得奇怪,反而理所應當。

在鞦韆上晃悠着,許久,朱栩又道“信王是什麼態度?”

曹化淳擡起頭,看着朱栩又微微躬身,道:“回皇上,葉向高,**星去了信王府。聽說,王爺也不太高興,但沒有反對。”

朱栩微微點頭,這也不意外,朱由檢的想法與東林黨也比較接近。

晃悠着,朱栩望着漫天的繁星,默默的思忖着。

內閣不能失控,否則一直企圖架空皇帝的外臣們,只怕時時刻刻都要跟他對着幹。

但也不能不理不管,那隻會敗壞朝綱,毫無益處。

“傳旨:”

朱栩猛的站起來,揹着手,道:“申用懋任兵部尚書,傅昌宗任戶部尚書,徐大化任工部尚書,張我續人禮部尚書,孫承宗,繼爲輔!”

擬旨的劉時敏臉色微變,皇上這是釜底抽薪,徹底斷絕東林黨的一切指望!

沒了顧秉謙又來了孫承宗,六部尚書也都補齊了,這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給東林黨留!

劉時敏手都有些顫抖,將東林黨逼上死路,只怕天下要大亂啊!

曹化淳也心驚膽戰,看着朱栩揹着手的背影,忍了又忍,還是上前道:“皇上,從朝廷六部到地方,東林黨最多,這麼一來,只怕,非大亂不可。”

曹化淳的話很含蓄了,朝野上下,東林黨人最多。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何況是堵死比財路更高的官路!

單單想想滿朝文武,京城大小官吏個個都心懷怨恨的表情,就讓曹化淳心裡不寒而慄。

朱栩一擺手,笑眯眯的道:“不必擔心,再傳旨,葉向高,韓癀,**星等人,每日進文昭閣,教導朕,輔助朕處理政務。”

劉時敏有些緩不過來,內閣本來就是輔政的,爲什麼還要在文昭閣?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心思,一點就透。

這麼一來,看似給了東林黨一個能堵住他們的嘴,比內閣輔臣更重要的地位,還能隨時打他們走!

畢竟,他們沒有實際的官位,只是一個‘顧問’的角色,是走是留都只在朱栩心念之間!

劉時敏也是極其聰明的,短短時間就會意了。

“臣遵旨。”

他一躬身,轉身出了御花園。

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東林是先賢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開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1399章 倭國定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風濃烈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十五章 駱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1145章 炮擊第六百章 閹黨第1376章 試探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1353章 廝殺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425章 朱栩來破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
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東林是先賢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開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1399章 倭國定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1147章 大戰開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凍結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戰風濃烈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十五章 駱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1145章 炮擊第六百章 閹黨第1376章 試探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兩百六十九章 兗州案(下)第1353章 廝殺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1202章 世界規則的雛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425章 朱栩來破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