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

趙晗是前任的山西巡撫,現在又是閣臣,他帶隊自然極其合適。

但突然爆發的疫情,還是讓京城很緊張,因爲這裡很是靠近京城,要是蔓延過來,後果不堪設想。

每逢大事必有謠言,這一次京城內外的謠言是‘大雪在天,陰鼠在地,小人居中’,好事者將這句話概括爲一個‘庭’字,也就是說,孫傳庭是那個小人,他招來的鼠疫。

對於這種驅之不盡,殺之不絕的謠言,內閣還是用了最嚴厲的手段查處,大肆抓捕。

山西似乎也感覺到了嚴重性,從太原開始,幾乎發動了全省的人,展開滅鼠行動,大肆捕殺老鼠,順天府也被感染,同樣在大雪天行動,甚至發出一隻老鼠三文錢的的懸賞,誓要滅除鼠禍。

外面是轟轟烈烈,皇宮內溫暖如春。

乾清宮內,碳爐很多,氣氛很是暖和。

朱栩看着挺着大肚子跑過來的張筠,搖頭責怪道“這麼冷天,沒事瞎跑什麼……”

張筠從宮女手裡遞過一個食盒,輕聲笑道:“臣妾知道皇上近來夙興夜寐,特意做了些魚羹給皇上。”

朱栩喜歡喝魚湯,魚羹在宮內外是衆所周知,聞言接過來,扶着她坐下,一邊打開食盒一邊道:“下次不要這麼跑了,晚上就留在這吧,明天雪停了再走。”

張筠微笑着應下,伸頭看了眼朱栩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本,道:“皇上,還請注意勞逸結合。”

朱栩將盛好的碗遞給她,道:“朕知道了,煓兒有沒有什麼不習慣的?”

張筠捧着碗,不及喝就擡頭看着朱栩,嘴角抿了抿,站起來,坐近朱栩一點,十分謹慎的道:“臣妾去聽了,首輔……有些嚴厲。”

朱栩坐在椅子上,喝着魚羹,別提多舒服了,聞言笑着道:“嚴厲一點也好,小孩子,好好教,將來才能成大器。”

張筠看着朱栩的表情,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內情,想着兒子的可憐模樣,她還是道:“煓兒……被首輔打了手心。”

朱栩擡頭看着張筠,頓了片刻,道“嗯,朕知道你心疼,明天朕與首輔談談,不能打。”

張筠這才放鬆,展顏笑道:“嗯。”

朱栩看着張筠笑了,低頭吃着魚羹,心裡卻是輕嘆一聲。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孫傳庭對待朱慈煓的教育方式,像極了當年張居正教育萬曆,輕則斥責,重着體罰,時不時還會去隆慶皇帝那告狀。

誰能說萬曆清算張居正沒有他小時候的記恨?那李太后沒有保張居正,心裡是否也有怨念?

朱栩心裡轉悠,面色不動,安撫着張筠。

不一陣子,曹化淳從外面進來,走近低聲道:“皇上,方尚書來了。”

方尚書,工部尚書,方孔炤。

張筠站起來,道“臣妾告退。”

朱栩點點頭,看着張筠走進暖閣臥房,繼續吃魚羹。

方孔炤進來,擡手而拜道:“臣參見皇上。”

朱栩擺了擺手,道:“給方尚書搬把椅子,對了,吃了嗎?皇后親手熬的魚羹。”

方孔炤自然不敢喝,也沒有坐,站在御桌前,道:“皇上,臣是來上稟工部進來的一些事情。”

朱栩隨意的點頭,放下魚羹,擦了擦嘴,道:“嗯,奏本朕看過了,你仔細說說。”

方孔炤早有腹稿,還是沉吟片刻,道:“皇上,目前工部下轄三個大集團,一個是公路集團,一個是橋建集團,一個是河道集團。模式是官督民辦,各集團負責設計,監工,驗收,複覈。至於水泥,砂石,人工,運輸等,都是外包出去,各工程也都是通過招標,由各地商會承建……”

“目前,公路規劃,是三條主幹道,二十六條省道以及一百零八條府道。由於前些年已經做了準備,目前推進順利,各地參與度極高,鄉村,縣等籌集資金修建了更多,速度也更快,預計十年內,能完成‘無縣不道’的計劃……”

“橋路,目前主要是一些必要的大河建橋,集中在長江,黃河以及十六條河道,預計建設的橋樑超過百座,主要由政院,工部來設計,指揮,驗收,地方上承建……”

“河道計劃,主要是針對各地經常洪澇,洪澇嚴重的地方,服務於農田灌溉,集中在長江,黃河等的中下游。工部,政院等做了多年的評估,設計,這些年一直在利用枯水季這段時間,加大力度清淤,建設儲淤湖,分流支道,加固河岸等手段,近些年,沒有發生洪澇……”

“從去年開始,工部就在重啓中斷數年的工程,投入的錢糧有近兩千萬,動員的民夫超過三百萬人,‘以工代賑’有極好的成效,地方上對工部的計劃十分支持,從各地士紳捐獻的錢糧就能看得出來,去年一年,工部收到的錢糧,摺合超過兩百萬……”

“目前的工程,遍及大明,主要有六個地方,一個是京城,一個是遼東,一個是雲南,一個是四川,一個是南直隸,還有廣東。雲南,四川,遼東偏向于軍事,京師,南直隸,廣東是出於交通必要……”

方孔炤說的,可比奏本上詳細多了。

朱栩仔細的聽着,沒有打斷,等方孔炤說完,已經是近一個時辰之後了。

朱栩消化一陣子,道:“你送上來的那些設計圖,基本上沒有問題。由易到難也是對的,不管是以工代賑也好,千秋之業也罷,都是要認真做好的事情,你有什麼困難就直接說。”

工部的工作,更務實,沒有那麼多虛招,百姓們,官員們都看的實實在在,加上方孔炤沉穩,低調,不涉是非,是以在朝野聲望極好。

方孔炤是前任的南直隸巡撫,在禮部也待過兩年,各方面資歷十分厚實,是一個朝野都看重的人。

他聽着朱栩的話,微微躬身,道:“目前內閣給的錢糧很多,臣不憂。臣擔心的這麼大規模的動作,尤其是那些災民聚集在一起,一旦發生民變,後果不堪設想。”

方孔炤的意思很簡單,現在工程是交給地方去做的,這個地方上,是商會,不是官府。

如果一個不好,這些災民鬧事,席捲之下,可能就是一場民變,並且會是一個極度膨脹,轉眼間數萬,甚至數十萬的巨大民亂!

一般來說,這件事很容易控制的,方孔炤完全有能力,他既然這麼說,應該看到了一些什麼。

朱栩面色如常,端過曹化淳遞過來的茶,淡淡道“又有人在裡面生事?”

“臣還不確定,臣的想法是,這一次參與工程的災民,分三波,向遼東,ān nán,倭國移民。”方孔炤神色始終平靜如常。

朱栩微微側頭,好奇的看着方孔炤,道“這一次,可是近十年,超過五百萬人……”

方孔炤擡頭看着朱栩,目光直率,道:“這三地缺人,中原不缺。”

‘不缺’,就是多了。

朱栩右手在桌面上輕輕拍了拍,方孔炤的話,應該是與戶部那邊年終審計有關。

戶部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人數,但結合地方的數據,推斷大明傳統明人的人口接近八千萬,這超出了他們以往的認知兩千多萬。

方孔炤這個話,怕不止是他的想法,可能代表了朝廷相當一部人的意思。

朱栩也聽出了話外之音,方孔炤等想移出去的,怕遠不只是這五百萬人。

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1341章 用刑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187章 破局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五十章 遼事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1514章 兇狠的計劃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有樣學樣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183章 愕然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1160章 殺氣第1526章 送行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198章 節點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十章 佈局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
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殺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1341章 用刑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187章 破局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五十章 遼事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1514章 兇狠的計劃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1155章 倭國議和使團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閣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1370章 天皇和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有樣學樣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183章 愕然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1160章 殺氣第1526章 送行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1198章 節點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十章 佈局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