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景正十三年,九月。

內閣。

趙晗匆匆從外面進來,手裡拿着厚厚的文書,向着伏首案桌的孫傳庭,大聲道“首輔,快看看,幕僚司那邊總結了各省的數據,好消息啊!”

孫傳庭連忙站起來,繞過桌子,接過來打開。

天災在去年的減弱趨勢非常明顯,夏天沒那麼酷熱,大雨不再那麼磅礴,地震幾乎沒有,冬天的雪更是弱了不知道多少,南方去年幾乎沒有下雪。

欽天監那邊說,災情正在不斷減弱,今年會有更明顯的趨勢。

這種趨勢肉眼看得見,但作爲大明最高層,他們更希望看到實實在在的數據。

孫傳庭看着,趙晗忍不住的說道:“今年夏糧是兩千四百萬石,比去年多了近八百萬石!若是全年,可能超過萬曆十年!”

孫傳庭連連點頭,目光還是盯着手裡幕僚司統合的報告。

報告上不止於夏糧,商稅今年上半年是五千四百萬兩,囊括了海貿。還有各地土地復甦,農民增收情況,大量的番薯,玉米,大豆產量大增等等。

這些數據無一不在表明,覆蓋大明數十年的災情,已經渡過最酷烈的階段,正在緩解。

孫傳庭看了半天,擡起頭,欣喜於色的道“好好好!對了,抄錄一份,送到宮裡去。”

趙晗應着,忽然又道:“秦元帥近來病重,陛下已經去看了好幾次,這次太醫說,怕是挺不過去了。”

孫傳庭神色凝了凝,片刻道:“待會兒我親自去走一趟。”

趙晗看着孫傳庭的臉色,心知他憂心的不止是秦良玉病逝,還有就是曹文詔上位。

皇家軍團這兩年持續拆分,組建了四個軍,同時皇家軍團出來將官充斥着各大戰區,加上曹文詔與乾清宮的特殊身份,如果他上位大元帥府元帥,掌控大明軍隊,他的控制力,影響力,怕是要遠超當年的孫承宗!

這太過可怕,內閣以及整個文官上下恐難接受!

孫傳庭剛要轉身,方孔炤進來,道:“首輔,緬甸國王上書,要求我們歸還六年前侵佔他們的國土。”

一年前,沈珣病重辭官,方孔炤以吏部尚書的身份入閣,排名最末。

孫傳庭猛的轉身,冷哼一聲,道:“三年前盧象升才教訓了他們,現在又不老實了!”

周應秋從桌上擡起頭,道:“依照現在的情形,可以動一動了。”

周應秋說的‘動一動’,自然不是動一動那麼簡單。

對於東南半島僅剩下的兩個國家,大明早有共識,那就是遲早要併入大明版圖!

而今明朝國力開始恢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內憂已無,可以開戰了。

孫傳庭表情冷漠,道:“先告訴盧象升,給我盯着,待會兒我入宮覲見。”

方孔炤想了想,道“現在正值盛夏,確實不宜開戰。”

孫傳庭沒有在乎這件小事,臉色和緩,笑着道:“南直隸今年的土地,商事,吏治都很不錯,尤其是蘇揚杭三府,我打算走一趟看看,你們怎麼說?”

這些年,內閣閣臣下去視察幾乎形成慣例。

傅昌宗從三樓議會下來,道:“我去陝西吧,李邦華已經上奏,可以逐步解除農莊策,我去看看。”

靖王看了眼身邊的朱慈烺,笑着道:“世子,你要不要去看看?”

朱慈烺,信王世子,去年開始跟隨靖王出入內閣,這裡面的意味很明顯。

朱慈烺連忙站起來,擡手道:“全依王爺安排。”

靖王擺手笑了笑,道:“那就跟我去一趟山西看看,聽說他們督政院履職的不錯,我打算立爲典範。”

靖王在這個位置已經很多年,而今白髮蒼蒼,確實累了。他爲他的子孫謀了一個世襲親王,已經心滿意足。

其他人也相繼說話,各有去處,唯有方孔炤要留守內閣。

孫傳庭微笑,在班房坐了一上午,吃過中飯,向着吏部走去。

而今的吏部尚書是原工部侍郎周霖烔,這是朱栩欽點的人。

在孫傳庭前往內閣的時候,吏部尚書班房,周霖烔看着手裡的一封信,面色漠然的看着身前的主簿,道“哪來的?”

主簿神色凝重,道:“大人,今天一早,下官桌上發現的。”

“爲什麼不早點送來?”周霖炯看着他,目光如劍。

主簿苦笑,道“下官也知道這封信事關重大,猶豫了半天。”

周霖炯看着這封信,面色變幻。何止是這個小小的七品主簿覺得事關重大,即便是他也是燙手。

“大人,首輔來了。”就在這時,吏部侍郎袁之城進來道。

周霖炯眉頭一擰,低頭看着這封信,斟酌再三,探口氣,道“罷了,這也不是我能決定的,交給首輔吧。”

主簿聽着臉色發黃,這件事,首輔怕是也要覺得燙手吧?

孫傳庭對吏部一向十分重視,事關吏治改革,他從未放手,這位周霖炯倒是一個不錯的幫手,沒有帝黨痕跡,更容易配合。

“周天官,你這是不太歡迎我啊?”孫傳庭走進來,笑着說道。

周霖炯聽着孫傳庭的調侃,苦笑一聲,道:“大人,下官現在想哭,哪裡還顧得及其他。”

孫傳庭是難得的開玩笑,看着周霖炯的神色,輕咦一聲,道“什麼事,竟然把我們周天官給難住了?”

周霖炯手裡捏着信,猶豫再三,還是遞過去,道“大人,你還是看一看吧。”

孫傳庭對周霖炯很看重,見他鄭重其事的遞過一封信,也好奇的接過來,抽開看去。

沒看多少,他臉色漸變,面如寒霜。

孫傳庭沒有看完就放回去,目光淡漠的看着周霖炯,道“這封信哪來的?”

周霖炯道“有人送到了吏部。”

孫傳庭盯着周霖炯,周霖炯神色坦然。

孫傳庭猶自盯着他不放,道:“你覺得這封信真假如何?”

“周閣老的字跡大人應該不會認錯,何況,還有大印。”周霖炯道。

孫傳庭默默一陣,道:“這件事你守口如瓶,我現在進宮。”

周霖炯連忙擡手,道“下官省的輕重。”

孫傳庭沒有多說,徑直離開吏部,轉向回宮。

就在孫傳庭入內廷,進乾清宮的時候,在內閣班房的周應秋,忽然收到了一個小紙盒。

他好奇抽開看,只見裡面是一把bǐ shǒu,非常小,非常精緻的bǐ shǒu!

周應秋猛的臉色蒼白,癱軟在椅子上,雙眼無神,渾身顫抖個不停。

班房裡就他一個人,不知道坐了多久,他臉色蒼白,雙眼無神,顫巍巍的拿起筆,攤開紙,寫上三個大字:請罪書。

他一筆一劃,無比認真的寫着,足足寫了千言,這才放下筆,閉着眼,表情痛苦,而後拿起那把小bǐ shǒu,緩緩的吞了下去。

周應秋雙眼大睜,滿臉痛苦,渾身掙扎,但雙手還是硬生生的按了進去!

乾清宮。

朱栩看着孫傳庭遞過來的這封信,面無表情。

這封信的內容很簡單,周應秋原本是閹黨,後來魏忠賢被朱栩打壓,周應秋識時務的切割,投入到了當時惠王的朱栩門下,這些年都跟着朱栩。

但是魏忠賢還是掌握着周應秋的一些致命把柄,這些把柄後來落到了駱養性手裡,駱養性逼着周應秋做了許多事,其中一些十分的大逆不道,比如出賣朱栩的行程,泄露朝廷的改革計劃,挪用大筆款項,倒入了駱養性口袋。

即便當年駱養性入獄,也沒有將周應秋供出來,讓他活到了現在。

朱栩將信放在茶桌上,淡淡道“你覺得是誰做的?”

孫傳庭擡着手,道:“誰做的不要緊,關鍵是可能不止這一封信。”

朱栩手在這封信上拍了拍,道“只誅首惡,不誅連其他。”

也就是說,只論周應秋的罪,不誅連他的家人以及門生故吏,親朋好友。

這也算是朱栩給周應秋這麼多年的辛苦的一個恩典了。

孫傳庭對着個決定不意外,道“是,臣來安排。”

朱栩擺了擺手,等孫傳庭走了又搖了搖頭,自語道:“又是何苦啊……”

孫傳庭回到內閣,正準備處置周應秋,卻被稟報周應秋已經自殺身亡了。

孫傳庭來到周應秋班房,看着他的請罪書,嘆息一口氣,道“讓刑獄司來處理,會同督政院,查封周府,清查任何的可疑線索。”

儘管不誅連,但一些事情還是要弄清楚。

這件事,由趙晗主理,趙晗帶着人,迅速圍了周府,抄家,清查一切。

周應秋的自殺以及周府被查,迅速震動了整個京城,不少人惶恐,爭先自首。

其中一個是吏部郎中黃少憐,他給趙晗遞送了一份名單,是這些年周應秋暗中照拂的人,名單裡赫然有傅昌宗的親族,包括的一個族弟,三個族孫。

這些人被安排進了政院,在政院的大考,也就是科舉中,被‘酌情’加分,得以入仕,平步青雲!

這裡面涉及到賣官鬻爵,權臣勾結,私相授受。

這份名單並沒有瞞住,迅速在朝野間傳播,甚至還上了朝報,一石激起千層浪,不知道多大聲音,要求徹查傅昌宗!

起初內閣,乾清宮等並沒有在意,沒有什麼反應,但隨後激起的浪潮越來越大,一些封疆大吏,比如陝西巡撫鄭酬庸,山東巡撫馮江峰等相繼上書,言稱‘防微杜漸,不當有川,國社在前,親疏在後’云云。

隨着他們的開口,更多的彈劾奏本涌入內閣,司禮監。

不過三天,甚至致仕、離開皇宮很久的曹化淳都給朱栩寫信,言稱‘人言可畏,玷污聖德’。

最後,張太后都與朱栩說“再不讓你舅舅走,你想保都不保不住。”

景正十三年,九月十六,傅昌宗上書辭官,接受調查。

朱栩三拒,但傅昌宗辭官堅決,辭去內閣等一切職務,回府接受內閣的調查。

不足半個月,帝黨兩大領袖,一個自殺,一個辭官,震動了整個大明朝野,無數人驚愕的說不出話來。

又過三天,內閣右次輔,大元帥府元帥,秦良玉病故,乾清宮下旨,罷朝十日,全國哀悼三日,以示對老將軍逝世的哀思。

與此同時,大元帥府副元帥曹文詔順位晉升爲大元帥府元帥,不入閣。

兩天後,九月二十一,內閣排名第三的閣臣,督政院院正,靖王以年老體衰爲由,上疏辭官,乾清宮慰留不得,只能放他離去,信王世子朱慈烺繼任督政院院正,不再兼任內閣閣臣。

九月二十五,內閣東閣大學士趙晗被查出與傅昌宗,周應秋賣官鬻爵,徇私舞弊一案有牽連,被迫辭官。

二十七日,旨意下,五部尚書,李邦華,張國維,呂大器,周霖炯等順位入閣,方孔炤晉升爲左次輔,兼任議會議長。

短短不在一個月,內閣,帥府大變,震驚的大明朝野說不出話來。

別說當今以來,即便是整個大明朝都沒有如此激烈的人事變動,讓所有揪心,盯着朝廷一舉一動。

三十日,來自代州的一行人,突兀的出現在大明門門口,舉着一份份血書,跪地高呼。

代州,孫傳庭的老家,這份血書,字字都是對孫傳庭的討伐,指責他欺凌宗親,強買強賣宗裡土地,不敬父母無視祖廟,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孫傳庭當日便入宮,遞上乞骸書,請求辭官歸裡。

朱栩再三挽留,孫傳庭去意已決,挽留不得。

十月十一,乾清宮下旨,賜孫傳庭太子太傅銜,一等勇國公,世襲三世,永業田一千二百畝,並由太子親自護送回鄉。

朱栩的一連串旨意,幾乎每個半個時辰就一道,足足二十多道,由此可見乾清宮對孫傳庭的重視以及保護之意。

還沒有掀起的彈劾孫傳庭大潮,就被朱栩壓了下去。

景正十三年,十月二十,景正朝第二任首輔,任職七年的孫傳庭,辭官回鄉,由太子親率兩千禁衛,鳴鑼開道,榮歸故里。

沿路出現了極其奇怪的場景,當官相迎送的寥寥無幾,反而是百姓們夾道歡迎,綿延幾十裡,高呼‘聖人’,連日不絕。

而一個月前還是內閣最末的方孔炤,一躍成爲內閣首輔。

他的第一道改革,就是對內閣進行拆分,比如督政院,大理寺,帥府都從內閣獨立出去,與內閣一樣,隸屬於議會,成爲一種‘平級’機構。

景正十三年,最後的三個月,大明高層天翻地覆,內閣五部幾乎完全替換!

天下爲之震驚!

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1330章 僕從軍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08章 打頭風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寧遠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八十章 摔跤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1349章 突變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兩百二十八章 顧秉謙的要挾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九十章 佈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1168章 納妃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1169章 太妃喪第十三章 激怒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
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1330章 僕從軍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六百三十三章 收官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1208章 打頭風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聖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攻寧遠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八十章 摔跤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七百零八章 錢謙益無能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1349章 突變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七百三十七章 插滿大明旗幟第兩百二十八章 顧秉謙的要挾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二十一章 沒來由(求收藏推薦~)第九十章 佈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風雲激盪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1168章 納妃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1169章 太妃喪第十三章 激怒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