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

皇帝的話很輕佻,表情也很隨意。

但,一旁候立的田福、劉文二人渾身一顫,隱晦地看了一眼皇帝,就靜默不言語。

雖說只是宦官,但兩人政治敏感極好,哪裡聽不出皇帝話語中的不對勁。

堂堂的大唐國土,朝廷沒了管轄權,只能收稅,還把朝廷放在眼裡嗎?

而朝廷就是皇帝的觸手,藐視朝廷就是藐視皇帝,其罪可大可小,今上又是個窮追不捨,逮了根羊毛就得扒光羊的主,後果難料。

不過,皇帝目前住在麓山寺,不看僧面看佛面,應該可控。

“郎君,要不回去?”劉文微微低着頭,問道。

“回去幹嘛,還沒瞧好呢?”李嘉搖頭道,打開一把紙扇,饒有興致地繼續觀賞起來。

譚州下轄八縣,其中長沙縣爲國都所在,也是長沙府治所在,嶽麓山一向屬於名勝之處,遊玩之人不可勝數,其山腳下,卻形成了大市集。

嶽麓山距離湘江不遠,正好可以將貨物送至集合,在去往湘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零散貨物集中地。

自然而然,來自於蠻寮,漢人,各地的商賈,都會來此集合做生意,若是以繁華而論,已經不下於一個縣城了。

粗略的行了數百步,才堪堪將集市逛完。

集市雖小,但也能管中窺豹。

比如,集中售賣最多的,就是布匹、茶葉、鐵器、丹砂,甚至還能看到棉布的身影。

馬楚時期,湖南紡織大興,幾乎家家有機抒,馬殷重商,所以要求百姓以布帛代稅,從而從政府方面鼓勵了紡織業的興起。

茶葉則是馬楚外輸的重要貨物,是用來換馬和絲綢戰略性武器。

湖南多山,茶葉自然較多,所以朝廷對茶採取寬容政策,允許百姓自主種茶、售茶,而不像中原那般朝廷把控,甚至官府主動建造大量的貨棧來方便商賈。

至於鐵器,則由於湖南礦山多,後世的株洲乃是礦產之鄉,各色金屬礦極多,如今利用起來自然不小。

丹砂則是譚州特產,山崩而出丹砂。

至於棉布的出現,則讓李嘉驚訝莫名:

如今的皇莊中的棉花幾乎都收攬起來,留作軍用,尤其是黑水都護府大軍幾乎將存貨消耗一空。

如今市面上還有棉布售賣,難道是貪污腐敗?

想到這裡,李嘉怒氣就騰騰上漲。

“這位郎君,可是要買棉布做衣服?雖然咱是從去年存下的,但絕對保暖!”

售賣的男人見李嘉看着棉布不動,以爲其想買,連忙推銷道。

“貨郎,你這棉布從哪裡來的?”李嘉陰沉着臉,問道。

“我自己家種的,順便從鄉鄰家買來的!”貨郎二十多歲,笑着解釋道:“去年家裡積讚了不少,冬秋時還剩一些如今乘着春耕結束,就拿出來買掉!”

“這大熱天的,有人買棉布?”李嘉一聽是家中種的,立馬就鬆了口氣。

“當然有人買,咱賣的便宜啊,過上幾個月秋風一吹,不就又冷了,這幾年天氣越來越邪乎,秋冬越來越冷了,許多人想買咱棉布做衣裳保暖呢!”

貨郎言語很快,又帶着些許得意。

“普通的一匹絹布要一貫多,咱棉布可是要兩貫呢,今個便宜,只要一貫就行了!”

“你們那許多人種棉?”

“原本咱不種的,但山裡的土人種,他們紡出來賣,我們也就開始種了……”

明白緣由,李嘉頗爲高興,不曾想,嶺南的棉花業還沒發展,湖南的卻早就開始了,如此一來,在民間全面鋪開是絕對奏效的,畢竟是已經開頭了。

“我家有的是,賞你的!”李嘉扔過去一枚神武通寶,笑着離去。

“吹牛吧!”貨郎左顧右看,小心地將銅錢塞到鞋底,鬆了口氣,這才撇着嘴說道,又開始吆喝起來:“棉布,上好的棉布咧,保暖很——”

一路行來,見到大半的百姓雖然一臉菜色,但好歹還能過活,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算是盛世了。

不時地見到和尚持棍巡邏,李嘉也視而不見,耳聽着各種吆喝聲,草草的估計,這集市,此時應當有千餘人,極爲喧鬧繁榮。

“走,去外面看看!”李嘉看多了,就沒了意思,隨口說道。

“郎君,這就離麓山寺遠了!”田福明顯不願。

“怕什麼,光天化日的,這不是有你們跟着嗎?”

李嘉不以爲意,自己這一行人,鮮衣怒馬,看上去就不是等閒之輩,些許的地痞流氓根本就不敢惹。

畢竟,能牽着十來匹馬溜達的,真不是一般人能招惹的,一路上豔羨的目光數不勝數,就是沒一個敢來打招呼的。

騎上馬,李嘉覺得自己更像是個紈絝子弟了,索性放開了馬繮,沿着土路奔跑起來,後面的侍衛們緊追不捨,控制在半個馬身的距離。

一刻鐘後,李嘉立馬就停了下來。

回首一望,灰塵瀰漫一路,他臉上,衣服上,頭髮上,皆是土色,頗爲狼狽。

“咳咳!郎君,慢些,慢些——”田福、劉文二人吃了一路的土,比李嘉還要狼狽,掩着口鼻,咳嗽個不停。

“怕什麼,土裡富含礦物質,當作補身子!”李嘉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笑着說道。

兩個宦官一臉懵逼,搞不清這是什麼意思,人多必失,索性就不再言語。

“那就是田地嗎?”

剛插秧後的稻田,綠油油的,秧苗已到了膝蓋深,已經抽出了些許穗條,還癟着。

農夫們雖然不懂的空間分佈原理,但按照經驗,插秧很齊整,歪歪扭扭的不多,秧苗之間的距離把控還是極好的,留出了足夠的生長空間。

這一片的稻田處於丘陵地帶,不臨和,所以李嘉就能見到許多人挑水澆灌,低頭拔草,捉蟲,雖然不及春耕時忙碌,施肥,但在這夏日,依舊事多,休息的時間少。

總而言之,湖南的百姓與嶺南的相比,更懂得精耕細作,經驗更豐富一些,而嶺南,則粗獷不羈,施農家肥的更少了。

果然,湖南臨近中原,耕種技術都顯著高了不少。

第九百三十六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226章取暖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1263章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九百四十四章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189章拿人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269章漠北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1224炭火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94章印刷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1352章第1201章唐旗第七百零九章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九百九十五章第1195章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1140章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1167章驚喜第1301章技藝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1369章騎兵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1407章禪讓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184章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1377章使臣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九百三十六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1226章取暖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六章榨油第1263章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九百四十四章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189章拿人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四百九十三章商議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269章漠北第八百四十四章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1224炭火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1294章印刷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六百七十二章丁部領第四百二十三章杯酒釋兵權第1352章第1201章唐旗第七百零九章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九百九十五章第1195章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六百三十一章演武堂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1140章第一百六十三章蠱惑人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1167章驚喜第1301章技藝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1369章騎兵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1407章禪讓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184章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1377章使臣第七百四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