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以丁稅替代年貢,這是李嘉想出來的一條策略,主要的貢獻來源是奧斯曼帝國的抽丁政策。

奧斯曼帝國對於境內的異教徒,採取抽丁政策,每四十個家庭,抽取一個12至14歲強壯的男孩。

這些男孩被奧斯曼帝國的官員帶到伊斯坦布爾,將他們錄入名冊(詳細描述以防有人逃脫),對他們執行割禮並強行皈依***教。

這些人會被經過嚴格而殘酷的訓練,從而成爲英勇的戰士,前途很好,其中許多人最終成爲將軍或者維齊爾。

這些人,二十歲後成爲奧斯曼的精銳士兵,以鐵血和忠誠而聞名與世。

在沒有藏傳佛教的情況下,施行滿清的減丁政策其實並不現實,而奧斯曼帝國的抽丁政策,則可以效仿。

這些孩童十二歲,已經保持了草原人的彪悍氣質,而思想卻不成熟,正好可以進行洗腦,從而從培養出優秀的騎兵。

況且,一國兵力,隨着時間的推移,會不斷地腐朽,必須要有活水流入。

如滿清八旗,爲了維持戰鬥力,不斷地從東北抽調生女真入伍,保持着八旗最後一絲顏面。

而這些草原部落的孩子,就是御營的活水。

在年貢和丁稅,許多家庭和部落,必然會選擇丁稅,因爲財產就那麼多,而孩子可能則更多,有皇帝幫忙養着兒子,還不用繳稅,豈不快活?

算是針對遊牧民族的弱點吧!

許多部落暗自欣喜,尤其是小部落,他們往往因爲草場的狹窄,養活不了太多人,以人丁來代替年貢,實在太好不過了。

楊廷璋將他們的臉色都看在眼裡,心中暗笑一聲,不由得繼續說道:“另外,諸位頭人的長子,也必須在年滿十二歲後,入選其中。”

“那,長子已經過了十二歲呢?”

“就由其他的子嗣代替,實在不行,侄子,孫子也行!”

楊廷璋解釋道。

這個政策關乎貴族們的血脈,許多人臉色瞬間就變了,聰明的人,自然想到其是想借機控制部落。

但他們卻滿不在乎。

一來,他們的子嗣衆多,不缺那一個。

二來,草原上如今流行的是幼子守竈,大部分的財產還是由最小的兒子來繼承。

這是由於草原的環境決定的。

一片草場,無法養育太多的人,所以年長的兒子必須要析出,組建自己的家庭,未成年的兒子則留在身邊,由於幼子是最後留下的,所以繼承家產的都是最小的兒子。

無論是蒙古族,還是女真,都是如此。

比如努兒哈赤死後,雖然皇太極繼承了汗位,但努兒哈赤名下的兩黃旗給了大妃阿巴亥的三個最小的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楊廷璋當然知道這些,但也正是因爲幼子守竈制度,所以纔有挑撥的空間。

長子作爲家庭貢獻最大的,怎麼會甘心?

誰不想全要?

等到長成歸來的長子,回到家中,發現自己繼承的所剩無幾,怎能安心?必然會起紛爭。

到時候不就有了機會了嗎?

大唐纔是他們最後的依靠啊。

這場簡單的部落聯盟會議,只達成了三條協議。

一者是簡單粗暴的草原三法。

二來則是抽丁、年貢二選一。

最後一項,則是衆部落,經過推舉,再次確定大唐皇帝“天可汗”的權威,以及對於部落盟會常規化的支持。

許多小部落對於能有一個發聲的平臺,表示萬分的擁護,自然毫不例外的贊同。

也即其說,在年的七月初一,衆部落將會在武州,對於去年一年能發生的事,進行處置商議。

於是,得到衆多初步認可後,大唐的權威,正式影響到了草原。

也同樣宣告着,天可汗這個稱呼,正式的迴歸了。

對於草原的統治,李嘉思量再三,終究還是回覆到因俗而治上,簡單的草原三法,殺人償命,偷盜爲奴一個月,以及禁止私鬥。

這與劉邦的約法三章,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三則法律都是草原人認可的,習慣的,只是禁止私鬥懲戒太重,讓他們頗爲不習慣,但契丹人也有這樣的規定,不習慣也得習慣。

三條法律,就是刑法,民事,政治。

尤其是最後一條的禁止私鬥,就在明面上,杜絕了大部落的擴張,但卻保障了小部落的權益,得到許多人的擁護。

等到三則法律被廣泛接受後,如婚姻法,奴隸法,繼承法,以及財產法等,自然會因俗而制,不會如中原那樣。

比如,父死子繼,把父親的小妾都繼承了,在中原不行,但草原上卻是認可的,所以草原法律就得這樣制定。

而像天可汗自己的王庭,目前還不急,法律後,就是政治上的改編。

楊廷璋按照幽州而來的君令,不斷地刊發各種百戶,千戶的頭銜,小部落爲百戶長,大部落是千戶長。

領了頭銜,那麼按照草原上的規矩,一旦有戰事,就必須領兵跟隨。

百戶長,就得出兵百人,千戶就是千人。

而人口不及百戶的部落,只能叫羣落,沒有固定的草場,是鄙視鏈的最底層,所以全部被收編起來,成爲王庭的牧民。

不一會兒,人口就達到了兩千多戶,男丁近千人。

對於這些人,李嘉則從儒州,檀州附近,劃分從契丹人的優質草場讓他們放牧,調撥大量的牛羊與他們。

與其他的部落相比,他們作爲天可汗的直屬部落,並不需要上繳年貢,而是付出勞役。

何爲勞役?

如,充斥御營當兵,就是勞役,照樣領取錢餉。

還有李嘉準備在草原上建立巡查騎隊,他們得擔任,並且還得經過培訓,成爲斷事官。

何爲斷事官,就是中原的通判,司法官吏,他們的隨着部落遷徙而走動,根據草原法規進行判處。

從而削弱部落的司法權。

說白了,這些人就是來自內部帶頭人,只不過有了王庭的身份,讓他們可以毫無顧慮的行事。

而且,他們還會充當稅官,對於各部落年貢,或者丁稅,進行檢查,不符合的進行懲戒。

統治草原,必須多一些這樣的人。

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1221章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1402章宗藩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1168章安撫第1111章三門峽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301章技藝第七百零二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199章立足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37章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1335章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365章野女真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388章黃龍府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235章第1196章第1249章想法第1229章戰略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五百章無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37章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九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1145章建議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1208章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
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1221章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1402章宗藩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八百八十五章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1168章安撫第1111章三門峽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301章技藝第七百零二章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1199章立足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37章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1335章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365章野女真第八百五十六章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1388章黃龍府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235章第1196章第1249章想法第1229章戰略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五百章無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37章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九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1145章建議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1208章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