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

潘崇徹決定堅守閬州城,並不是立馬決定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雖然他很自信,一直想與宋軍打鬥一場,但現實卻是極爲尷尬。

雖然有五萬人,但不用說,蜀兵自然是不堪用的,不然孟昶也不會被破東狩了。

佔據大頭的蜀兵用不了,他手底下的這個八旗兵,自然夠嗆。

八旗兵擅長的是山地,對付那些蠻寮,自然無往不利,但宋軍卻不一樣,這可是天下精銳,正面作戰,等於找死。

況且,宋軍還擁有騎兵,他手底下的這些人完全不是對手,打不過,就只能守了。

閬州東爲巴山,西爲劍門山,地形曲折難行,丘陵盛行,可以說是最適合防守反擊。

實在敵不過,還可以從嘉陵江走。

“咱們在這守着,將其主力吸引過來,然後讓全師雄以及其他亂民去圍攻成都,上其進退失據;而其若是不來,咱們就直取巴東,包圍成都。”

高彥儔乃是蜀軍中的大將,掌控蜀軍不能不照顧他的感受,所以潘崇徹很乾脆的將自己的想法吐露出來:

“硬來是不行的,只能智取,敵寡而我衆,此計比較妥當。”

聞得這番話語,高彥儔瞬間愣了,這潘崇徹何時聯繫了全師雄等人,我怎麼不知道?不過,此計的確最優,也找不出什麼漏洞。

“將軍不愧是唐國第一大將,果然名不虛傳!”高彥儔讚歎道,這就是大將之智,某不及也。

“哪裡,雕蟲小技罷了,當不得高將軍如此之說,吾不過一介老將,大唐如我這般的,乃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潘崇徹謙虛道,然後看着不斷加高的閬州城,心中思慮着成都附近的全師雄,也不知他能堅持多久,希望他能圓滿的完成計劃吧!

……

卻說這邊,忙碌的閩南已經平定,尤其是斬殺了林仁肇後,黃陽與陳兵二人又停留在閩南些許時日,然後就火急火燎地回到長沙府,回京覆命。

對於陳兵而言,這是他一年多來,第一次面聖,尤其莊重肅穆,穿着武官的朝服,在林仁肇死訊傳到長沙,他就是閩南衛的統軍使,所練的萬人金山衛,就停留再閩南,然後再回金山。

按照規矩,一衛統軍乃從四品官,官袍是深緋色,金腰帶,佩魚袋,陳兵看了鏡中的男人,不由得嘆了口氣:

“多年夙願,終得所求!”

“大兄如今也出人頭地了,這次入京,想必是封爵了,咱們陳家,如今也不遜於當年在蜀時了。”

妹妹左看右看都覺得不夠,捂着嘴巴,又哭又笑。

“一晃多年,小妹如今也爲他人婦,這些年來,一直外任,不曾積蓄錢財,盡不了大兄的責任,今日,我會補償與你的。”

“你出生入死,何曾虧待我?還是爲陳家開枝散葉吧!”小妹瞪大了眼睛,說道。

陳兵感嘆一聲,就走出了門,然後登上了馬車。

道路兩旁,長沙城的風土人情,廣州又是大不同。

長沙人少,街道也窄,偌大的城池,其實主要作用還是爲了防敵,所以比較粗糙,繁榮不及廣州。

“長沙不堪爲帝都!”陳兵見識了漳泉二州的繁華,對於略顯平淡的長沙府,頗有些失望。

很快,他就來到了宮城,檢索一番後,又來到了大內。

在一個宦官的指引下,左轉右轉,在一處涼亭,見到了帶着草帽,在稻田中捉魚的皇帝。

沒錯,他看到了一片金黃色的稻田,在皇宮內,然後又見到身穿短衣窄袖的皇帝,如同鄉間的農夫一般,衣袖上滿是污泥。

而在一旁早已經到來的黃陽,已經伴隨在皇帝身邊,正忙得不亦樂乎。

詫異了一會兒,就就見一陣笑聲,皇帝拿着個竹籃,赤着腳,慢悠悠地走了過來,毫無避諱。

“陛下——”陳兵立馬拜下。

“起來吧,你是功臣,來,看看這魚大不大?”李嘉看了一眼循規蹈矩地陳兵,指着竹籃中的魚說道:

“這些魚可是從稻田中長出來的,聞着就有一股稻香味,這魚天天自由自在的在稻田中游走,野性十足,倒也是好吃的緊。”

說着,他把竹籃交給了田忠,囑咐他好生煮熟,然後再端上來,與兩位功臣一起用膳。

說着無心,聽着有意,陳兵一思量,這不就是在說我嗎?他連忙低頭,仔細地思量,自己也沒有做過什麼冒昧的事,難道皇帝狡兔死走狗烹?

但也不應該啊,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皇帝有過這種心思。

“這次叫你們兩人過來,就是想說一下峰上的事情。”

李嘉洗了洗手,又在宦官的服侍下淨足,穿靴,笑着說道,語氣很輕鬆隨意:“但是琢磨一下,好些時候未曾見過你們了,心中啊還是有些想念的,派人過去宣旨,又失了一分情意,索性兩全其美,咱們就見一見。”

“陛下隆恩,臣,臣不勝感激!”黃陽瞬間激動起來,身體一顫一顫的,跪在地上,喜極而泣。

“起來,快起來,咱們君臣之間,何來如此?”李嘉連忙讓人將他扶起,說道:

“將軍立了大功,不該如此。”

陳兵也深恐落後,連忙跪下。

隨後一番忙亂後,君臣這才說起了話,話題不自覺的說到了林仁肇。

“這林仁肇,果真是一員悍將,有勇有謀,臣初一接觸,就吃了敗仗,極爲難纏。”

黃陽搖了搖頭,說道:“若不是陛下闡述其厲害,我等只怕早就一敗塗地了。”

“林仁肇在江南,也算是名將了,比那些所謂的將門,好上太多,但時也命也,天下大勢,如滔滔江水奔涌而前,憑藉一己之力,是難以阻擋的。”

李嘉也是比較欣賞林仁肇的,但得不到就是得不到,只能遺憾了。

“黃將軍此次佔五州而逼林仁肇,按照朝廷的規矩,就爲漳州伯,食邑三千戶,賞田百頃,錢三千貫,京城宅院一套。”

“至於你所請的過繼一事,朕也允了。”

“微臣叩謝陛下隆恩。”黃陽立馬跪下,這次是真的激動了,尤其是允許過繼子嗣,真是天大的喜訊。

不想我一個閹人,如今還能成伯爺?

黃陽匍匐於地,久久不起。

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375章傳響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1161章勝之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1283章談心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1377章使臣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1376章無名第1362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1226章取暖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1179章忽悠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140章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1227章家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221章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七百章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207章獻土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1290章軟肋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1408章孝順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1303章清明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1190章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391章藩王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1211章第1342章驚喜第1149章第1364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弟1119章瓜州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330章支援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
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375章傳響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1161章勝之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八百一十一章播州楊氏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1283章談心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1377章使臣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1376章無名第1362章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1226章取暖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1179章忽悠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140章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1227章家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1221章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七百章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207章獻土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1290章軟肋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1408章孝順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1303章清明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1190章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391章藩王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1211章第1342章驚喜第1149章第1364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弟1119章瓜州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330章支援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