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西域戰略

吐蕃問題,一切都步入正軌,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了,李嘉也不想再操心。

而,參加完正旦朝會的渤海,高麗兩國,一直不想離去,想要求見皇帝陛下。

無奈,李嘉只能接見一番,人家都千里迢迢來了,心意到了,他得領着。

不過,也沒有出乎預料,渤海國念茲在茲的,還是契丹問題,想要解決契丹這個外患,從而活下來。

至於高麗,都不用猜,李嘉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心思。

無外乎鴨綠江以南的三百里地罷了。

但這個前提,就是必須打敗契丹。

所以,兩國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想要解決契丹人。

可是,面對兩個如此自信滿滿地使臣,李嘉真是得被他們的氣笑了:

“契丹雖遇大敗,但本部還有十萬丁壯,附庸二十萬,數個月內集兵數十萬,豈能堪比吐蕃?”

李佳深刻的懷疑,這羣人是不是被大唐征服吐蕃的事蹟給震撼過頭了,莫名地有這樣的自信。

要知道,幽州之戰前,大唐最大的王牌就是重騎兵——幽州營,幾次三番的將契丹騎兵打得措手不及。

但,已經過去了兩三年,幽州營不再是秘密,重騎兵更是被人所知。

即使契丹人造不出重甲,但防備總有的,重騎兵的優劣很明顯,稍有防範,對於契丹這樣的騎兵王國,法子很多的。

所以李嘉不再想賭了,而是想要橫推。

何來?就是用騎兵加步兵,數十萬兵馬一起來推,步步爲營,建城建堡,而不是直接野戰。

等到契丹人被逼迫到極限,就是決戰之機,他有這個耐心。

“大唐橫掃天下,吐蕃西域,無所不敵,區區契丹不在話下!”

高麗使臣昂首挺胸道,這話說的自信滿滿,彷彿契丹人轉眼就會被打敗。

李嘉着實被這番自大的言語弄笑了。

他都不敢這樣說,高麗人竟然比大唐還有信心。

我近來聽說過傳聞,高麗一直效仿中原,不曾想,其竟然到了這個地方,盲目嗎?

李嘉自忖道。

不過,隨即他又搖搖頭,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高麗人的打算很明確,就是等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大唐在這裡打死打活,他坐收三百里土地。

真是想的很美。

皇帝拍馬屁見多了,這等小場面算什麼,他笑了笑,反將一軍,問道:

“不知高麗國的騎兵,可有萬人?步兵有多少?”

“戰馬缺乏,騎兵只有三千餘人,至於步卒,高麗國有兵十萬,整裝待發!”高麗使臣直接說道。

李嘉聞言,突兀地笑了:“騎兵也就罷了,但步卒十萬,着甲者可有萬人?怕是一半都難。”

“回去告訴高麗國主,帶兵打仗不是兒戲,須準備妥當,纔可行之。”

“今年暫且難行,吐蕃牽扯不少的精力,望高麗王莫要鬆懈,不是明年,就是後年。”

略微批評了一番高麗,然後李嘉又轉過頭,定下了一個期限,讓高麗和渤海兩國有所期望。

這下,兩國才作罷,齊齊散去。

李嘉皺着眉頭想了想,隨即讓人請來了幾位宰相。

孫釗,鄧斌,王溥,趙普。

至於元德昭,這位老宰相年老體衰,已經告病。

至於元旦的休假,都是宰相了,沒資格休假。

這次會議,屬於小規模的御前會議,討論的,自然是國家大事。

皇帝目視衆人,見其一個個神色自若,這才說道:

“前兩年,決定朝廷的重心在於西北,誰知,郭守文一下就拿下了吐蕃,不得已,只能先把吐蕃安頓好,才能走下一步,畢竟沒有隴右的支持,僅僅依靠涼州,是難以推行半步的。”

皇帝開口,衆人臉上爬起了思慮。

“陛下,昨日西域各國使臣到來,微臣觀之,最親近者,莫過於甘州回鶻,其次爲歸義軍,高昌回鶻與喀喇汗國最後。”

趙普見衆人沉默,他挺身而出,述說自己的見解:“西域比之前唐,兩百多年來的戰亂已經消失,剩下的只有秩序。”

“一個有秩序的西域,對於大唐來說,頗有些不利。”

“哦?師出無名嗎?”

李嘉輕笑道。

“陛下聖明!”趙普先拍個馬屁,然後繼續道:“另外據微臣所知,于闐國與高昌回鶻多次聯手動兵喀喇汗國,怕是已經形成了聯盟,這就更不好對付了……”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聯合喀喇汗國,一起進攻于闐與高昌?”

孫釗皺起眉頭,輕聲道:“這倒是一個省時省力的法子。”

如王溥、鄧斌二人,也微微頷首,表示贊同,借力打力,的確省錢。

而作爲後來人,李嘉卻對這喀喇汗國沒什麼好印象,無他,在狄劍的彙報中,這個喀喇汗國,可是改信綠教的回鶻人,如果讓其壯大,那還得了?

豈不是爲綠教做嫁衣?

“喀喇汗國絕不可行!”皇帝斬金截鐵地說道:“喀喇汗國雖然暫時落下風,但其舉國信仰綠教,潛力不可小覷。”

“綠教若是在西域傳開,朝廷置之何地?”

宰相們一臉茫然。

見狀,李嘉普及了一下綠教的知識,如其****的特性,不允許祭祖等。

這宰相們義憤填膺,怒道:“孝乃人之始也,失去孝道,豈不是淪爲畜生?”

轉而,對於喀喇汗國的好感盡無。

佛教徒都不敢禁拜父母,綠教竟然如此放肆。

“如此,朝廷自可聯繫于闐,高昌回鶻,一起對付喀喇汗國!”

趙普毫無顧忌,直接將自己的意見,來了個大轉變。

李嘉聞之,點點頭道:“西域可慮者,于闐,高昌,喀喇汗國,聯合多數打少數,見效快,氣力也用的少,朝廷在西域不及前唐,確要小心謹慎。”

“不過,這只是初步方針,如果要落實,那麼在之前,就必須拿下甘、肅二州,再將歸義軍的瓜、沙併入西涼府,如此西涼府才名副其實。”

皇帝頗有些興致道。

“陛下聖明!”

趙普笑道:“如此,半個西域在手,西北戰略,不過數載,則已經奠定根基了,再復安西四鎮,已經不遠!”

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1108上京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1194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1129章續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七百一十章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1335章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1307章愛憐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一千一百章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219章異議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1257章安南府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1354章規矩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1146章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1249章想法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1370章煽動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200章唐奴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1123章胡姬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一十章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90章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
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1108上京第五百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1194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1129章續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七百一十章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1335章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1307章愛憐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一千一百章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219章異議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1257章安南府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四百三十二章腹心之疾第1354章規矩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1146章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1249章想法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1370章煽動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200章唐奴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1123章胡姬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一十章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90章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