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

縱觀中國幾千,改朝換代,皆是因爲土地問題。

商人覬覦中原富庶,奪了夏王;周人位居西陲,也覬覦中原土地,於是就起兵東出。

秦朝因軍功爵而其,其核心,就是土地。

唐朝覆滅,則是府兵制的衰敗,而府兵制的衰敗,則是因爲勳貴,官吏,豪強,吞沒了府兵的土地,從而兵力衰竭,僱兵制興起。

不過,如今的情況又與漢初,明初,清初的環境不同。

一般新朝鼎立,就是消滅了多餘的人口,尖銳的土地矛盾得到緩解,舊的統治階級瓦解,新的統治階級新立。

而如今,前頭也說了,禁軍,官僚們,換湯不換藥,換個行頭繼續當官。

這也就意味着,在亂世之中,豪強們不僅沒有損失,反而不斷的利用權力,進行土地兼併。

那些官僚們,就像是現代社會的西方國家中的事務官,皇帝就像是當選的總統,不管誰當皇帝,他們的利益不變,照樣做事。

不過,這樣的好處是,只要攻克京城,就能獲取完整的官僚,從而迅速的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而弊端則更大。

這就意味着,李嘉滿心歡喜,自己能打下一個大蛋糕,持刀的自己擁有分配權,結果一瞧,只剩下一些邊角料供自己來分了。

無法大量的進行授田,就意味着朝廷無法深入人心,獲得穩定的民心。

這也是爲什麼,北宋建立不到六十年,就迫切地進行慶曆變法,重新分配蛋糕,因爲它本來就沒分配過。

如今中原的境況是,大量的土地荒蕪,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成爲難民。

而許多豪強地主們,則不斷地兼併膏肥土地,並且不斷的從百姓手中兼併熟田。

所以,宋朝時期,漢唐百姓看不上的坡地,溝地,山嶺,也被大量的墾荒。

墾荒後的熟田,沒幾年,又被豪強們掠奪,成爲流民,然後宋朝就把這些流民充軍,國家發錢養着。

“這就是說,我能夠授田的,只有南方那些荒蕪的地方,中原偌大的地界,根本就沒多少田地給我。”

李嘉恍然大悟,自己一個開國之君,竟然遇到了亡國之君的問題:

如何面對土地兼併。

不過,他這邊又不同。

因爲唐朝改革兩稅法後,不再按人頭收稅,而是按土地多少來收稅,因爲人數會變,但土地就在哪裡,土地再怎麼兼併,也是要交稅的。

宋朝就是這樣想的,所以它一改前朝,不再抑制土地兼併。

但,它卻忽略了一點,官員會利用手中的權勢,經常地逃稅。

爲了削弱地方,集權中央,所以需要廣設官吏分權,如此就造就了宋朝冗官問題。

官吏越多,導致逃稅的土地越多,然後壓到了剩餘的自耕農身上,然後造就流民,又充軍,然後導致冗兵、冗費問題。

兵多無用,錢多不夠,官多不廉。

這就是宋朝三冗問題的由來。

這是個死循環。

“不對,我是要討論的是土地問題,爲何我手中的土地那麼少呢?”

李嘉醒悟過來,他收回了飄散的心思。

於是,他又召集了趙普,王溥,魏仁浦三人,探討這番問題:

“大唐復立,正是獎賞有功之臣之時,但朕初閱戶部,卻發覺對地方土地一無所知,唯求錢糧爾,而按照道理來說,朝廷的官田應該衆多,但戶部就無一記錄,這是爲何?”

李嘉直接提出了兩個,爲什麼戶部沒有地方的土地信息,只是多求錢糧,不計其承受能力,而爲何自前唐,到如今六十年,那麼多屬於朝廷的官田哪裡去了?

幾人陷入了思慮中,而李嘉得理不饒人,繼續問道:

“周世宗抑佛,毀寺院三萬餘座,得民六萬餘,據我所知,當時有人啓奏,每寺佔田均爲三百餘畝,三萬座,就是九百萬畝,九萬頃土地良田,這些又去向何地?”

這般,王溥額頭佈滿細汗,連忙說道:“銅像融後而造錢,至於土地,又分發了些許給還俗的僧衆,部分則售賣而得錢,其餘的,則歸屬於官田。”

“哦?”

李嘉冷笑一聲:“撥給還俗的人多少,售賣的土地又是多少,歸屬朝廷的又多少,有具體的數字嗎?”

“這……”王溥訝然,連忙拜下:“今歲戶部出現火災……”

“出現的好啊!”李嘉拍手笑道:“就在我洛陽至戰勝後,趙匡胤剛回汴梁,就着火了,真是太準時了。”

“臣等絕無貪圖之心,更未得其一錢一畝之地——”

幾個連忙跪下,滿臉委屈地說道。

“我自然是曉得你們無關的。”

李嘉寬慰了一句,說道:“快些起來吧。”

他倒不是說假話,這幾人的能力操守還是沒問題的,況且,就算是給他詳細的資料,他也不信。

貪官污吏手中的數據,根本就沒幾成可信的。

就像前面說的,寺廟每家均地三百畝,這話純粹的是糊弄人。

養活一個不事生產,天天唸經的和尚,起碼得需要十畝地,一些蠟燭,佛像,以及維護等,一座寺院,十幾號人,沒有千來畝土地,根本就養不活。

佛像,可是銅的,值錢的很。

所以,泰半的土地落入了地方官吏的口袋,以及地主豪強。

官田自然也被侵佔,比如明初,天下三分之一土地都是軍田,到了後期,軍戶餓死不少,全部被侵吞了。

“在我看來,官田假與百官作爲俸祿,不僅麻煩,而且還容易被侵佔,奴隸百姓,朕早就在長沙時,就廢黜了官田,折現爲錢糧,發放給百官。”

李嘉在氣勢上打擊了這幾位,瞬間就佔據了上風,直接說道:“地方的官田,一律收歸,再重新發放給立功的將士,亦或者發賣出去,絕不能稀裡糊塗任由其亂來。”

“如今某州縣數萬畝官田,怕是千畝,百畝都不知能有,還指望它來供養官吏,豈不是笑話?”

動不了那些兼併土地的豪強,那麼就收回朝廷自己的土地——官田。

什麼是官田?

就是地方的荒田,三年無人耕種的田地,朝廷一律收回,要麼發給人耕種,要麼充任官田,作爲官吏的福利。

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1377章使臣第1353章民艱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179章忽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123章胡姬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九百章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253章教訓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四百章捉拿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253章教訓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1357章人選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290章軟肋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1128章中秋宴第1284章誘惑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
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1377章使臣第1353章民艱第四百六十四章遷都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179章忽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123章胡姬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五百二十四章意外(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九百章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253章教訓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四百章捉拿第一千零一十章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番外3世系變更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253章教訓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1357章人選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290章軟肋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1128章中秋宴第1284章誘惑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