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

林仁肇一死,張維卿大張旗鼓地進行安葬,而且,還帶來了朝廷對他的追封,可謂是體面的緊。

諡號武忠,追封武安侯,立廟祭奠。

對於被征服者而言,這個其實就是一個風向標,這意味着對於大唐朝廷而言,對於降臣,依舊敘用。

這其實是個好消息,能當官的基本上沒有幾個,都能讀懂其中的意味,對一個死人況且大肆厚待,活人還會少嗎?

其他林仁肇的舊屬,紛紛歸降。

其餘的州縣心中再無僥倖,只能開門投降。

“江西全境,終於全部歸降了!”

張維卿看着書桌上的奉表,不由得喜笑顏開。

這場功勞,着實輕鬆,林仁肇的頭顱,至少能爲他帶來一個伯爵,再收納江西,那麼侯爵應該差不多了。

按照資歷,自己成爲侯爵,一點也過分。

待在子爵上,眼睜睜地看着李信、李威成爲伯爵,之後潘崇徹,段友良,也成了伯,他這個從龍功勳,反而是子爵。

雖然非議比較大,有摘桃子的嫌疑,但他毫不在意,畢竟,摘桃子,也得有摘桃子的資歷。

他可是從龍功勳,潛邸舊臣,禁軍大將,誰敢有異議?這叫君恩浩蕩。

皇帝是個念舊的人,我就知曉,不會忘記我的。

張維卿美滋滋地想着,他覺得自己也應該報答皇帝,所以府庫的那些金銀財寶,起碼的貢獻一半去內庫,表達自己的忠心。

就這樣辦……

唐時,分江南道爲爲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而江南西道領宣、饒、撫、虔、鄂、江、洪、袁、吉、澧、朗、嶽、潭、衡、郴、邵、永、道、連諸州,共19州,所以江西由此得名。

咱們一向喜歡簡稱,比如,安徽省,它的由來,則是當時江南左布政司的全稱“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由於太長了,所以官場就簡稱爲安徽布政司。

你以爲是安慶和徽州經濟太發達了,所以才叫安徽,其實不過是古人偷懶的結果。

如果當時是安慶、寧州排序,安徽就得叫安寧省了(機智的作者),同理,安池省,安宣省,廬宣省,都有可能。

至此,除了潤州、常州被吳越國佔據外,南唐二十九州,完全納入了大唐的國土。

以下,李嘉擁有的實際掌控國土。

嶺南,分爲嶺東和嶺西,外加承天府,三府之地,加在一起,合併州縣後,有三十一州丁口一百五十餘萬。

安南都護府,治交州,十二州,約有十五萬戶,漢蠻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八十萬,這是唐朝數百年來不斷地遷徙到結果,也是安南後來能夠獨立的基礎。

占城都護府,十縣,約五十萬人,漢人不到十萬。

九州島,戶三萬,口二十萬,包括十餘萬的倭人,五六萬的渤海人。

濟州島,十萬左右,泰半是渤海人,還有一兩萬的高麗漢人,高麗人,以及些許契丹燕雲漢人。

黑水都護府,主要集中在庫頁島,口不過兩萬,這是實際掌握人口,若是加上附屬部落,差不多有五萬左右。

湖南,分爲湘西,長沙二府(還未檢閱戶籍,朝廷數據。)

長沙府有七州,人口有五十萬左右,乃是湖南的精華所在。

湘西府,治辰州,六州之地,在籍人口約十萬,偏僻,財政收入等於無,需要朝廷撥款。

荊南府,治江陵,加上劃入的朗州,澧州,共五州之地,人口百餘萬,乃是財賦重地。

江西,江南,二十九州,約有三百萬人口。

漳泉二州,也有百萬人口。

加在一起,約八百七十萬人口,若是在檢閱人口,那麼增添個百來萬還是可以的,如此一來,大概約有千萬了。

千萬人口,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

吳越國如果統一,也能增加個兩三百萬,蜀國也有兩三百萬,整個南方,差不多一千五百萬,幾與中原無二。

如此一來李嘉的北伐,以南伐北,還是很有希望的。

對於如何治理這麼“龐大”的國土,李嘉還是有打算的,無外乎分而治之罷了。

後世的行省,對於目前而言,還是太大了。

比如,若是劃分江西省,十幾個州,兩百萬人口,幾成一國,這不是給人家謀反的基礎嗎?

所以,李嘉準備採取摻沙子的,分治的方法。

比如,江西,李嘉準備把臨近長沙府的鄂州,袁州,吉州,劃到長沙府治下,如此一來,長沙府就有了十州之地,人口,突破八十萬,作爲國都,算是足夠了。

至於袁吉二州通往長沙的道路漫長,且崎嶇,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是爲了政治着想,到時候再改就是了。

能成爲京畿之地,高興還來不及呢!

有了袁吉二州,等於是長沙府伸進了江西一個拳頭,這叫摻沙子,與漢中劃歸陝西是一個道理。

虔州,久經戰亂,遍地是山,所以,劃入嶺東府。

經此一來,江西就沒了四州,近三十萬人口。

但,還不夠。

因爲江西觀察使,其實還包括了宣州,饒州等地,人口還是太多。

所以,李嘉準備成立的江西府,治洪州,下轄洪州,筠州,撫州,信州,建昌軍,江州,五州一軍,人口一百來萬。

(對江西老表說抱歉,拆解了江西了,但不拆不行啊,江西在古代實力太強了。)

而漳、泉、建、劍,汀,五州,則設立閩南府,人口約一百五十萬。

日後若是把福州兼併了,福建府也是可以的。

剩下的,如歙州,池州,宣州,金陵,潤、常,則設立爲江寧府,之所以不是江南,主要是囊括太大,預防一點。

日後若是把巴蜀給吞了,李嘉也得一分二,東部夔萬等十幾州,設立爲巴東府,以成都爲中心,設立巴西府。

反正按照李嘉的思維,最起碼以後是得省爲單位,一省起碼要分兩半,每府約百萬人口,纔是最合適的,再多,就不合時宜了。

比如,到了滿清時期,省、府、縣,隨着人口多滋生,加上衙門官吏太少,完全滿足不了管理需求,所以又增添了道臺一職,管理幾個府。

李嘉所設立的府,比唐朝的道小點,道一開始就是十五個,當時看起來還不錯,比如江西嶺南等地,人口少,自然一道的範圍很大,但現在不行了,人口滋生。

所以,以府爲單位,比道小,比州大,如此倒是合乎情理了。

按照這樣的劃分,等李嘉統一全國,人口約三千萬,那麼百萬一府,至少得有三十個府了。

看上去很多,但也不算多,宋朝的路,就有二十三個,多幾個也無妨。

況且,削減地方,也有利於中央集權。

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1220章名單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300章假道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328章第1278章拉薩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千零四十章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199章立足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1366章第1224炭火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1324章氣惱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289章心情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1301章技藝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1170章對戰第七百一十四章第1124章討論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
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1220章名單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300章假道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328章第1278章拉薩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七百五十五章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一千零四十章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199章立足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八百零一章無言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1366章第1224炭火第四章野外啼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1324章氣惱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289章心情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1301章技藝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遺賢第九百四十五章私語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1170章對戰第七百一十四章第1124章討論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