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

伴隨着氣溫漸漸回升,百草園中是一副百花齊放,爭相鬥豔的情景。

那花朵碩大,花瓣肥沃的牡丹花,顏色各異。

作爲唐人最喜歡的花種,百草園中自然也種植了不少牡丹花。

陣陣清風吹過,花香撲鼻而來。

李寬陪着已經稍微有點顯懷的程靜雯,慢慢的走在園中賞花。

“王爺,工部閻尚書來訪!”

“閻尚書來找我幹什麼?”

李寬估摸了一下時間,這閻立德應該是早朝一結束就找自己了。

稀客啊!

“王爺,人家好歹是一部尚書,不管找你是什麼事情,你就先去見一見吧。”

程靜雯還是非常識大體的,知道此時此刻,應該幹什麼。

“綠竹,你扶着王妃再走動走動吧,本王去去就回。”

李寬這些天基本上都是在別院裡面陪着程靜雯,倒也有點好奇閻立德找自己到底是所爲何事。

……

楚王府別院的大堂之中,閻立德端着今年最新出品的龍井香茶,卻是沒有什麼心情。

這段時間,侯君集找他麻煩就不說了。

工部內部也有很多人在跟他這個尚書彙報着因爲鐵料和精鋼價格上漲受到影響的事項,讓他一陣頭大。

本來他是最喜歡楚王府出的龍井香茶的。

要是往日,能夠喝到最新出品的春茶,他肯定是要好好的品鑑品鑑。

今天就算了。

“本王怎麼就說今天一大早的就有喜鵲在園中不斷的叫喚,原來是有貴客來臨啊。閻尚書,這早朝剛結束,您就來找本王,可是朝會上發生什麼事情了?”

李寬和閻立德也勉強算是老熟人了,再加上他還想着一會再陪程靜雯散散步呢,便乾脆不廢話,直接進入主題。

“楚王殿下你這是不出大門就知曉天下事啊,沒錯,我今天過來,着實是因爲早朝中發生了一件事情。”

對於一般的百姓來說,朝會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

但是對於李寬這樣的親王,只要他想去,每次都是有資格去的。

所以朝會上討論的東西,自然就沒什麼好對他保密的。

“哦?”

李寬倒是有點好奇,今天朝會上到底有什麼大事發生。

不過,他倒是並不太擔心,真要有天大的事情,自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真當楚王府情報調查局是吃乾飯的呀?

“莫不成,陛下又要再建一座什麼宮殿?”

李寬和閻立德開着玩笑。

他一個工部尚書,一般情況下,跟自己這個親王,還真是沒有太多交集。

“王爺說笑了,大明宮的二期工程去年也才最終完工,陛下怎麼會立馬就想要建設新宮呢。”

閻立德尷尬的笑了笑,心中在想着要怎麼跟李寬提這事。

按理說,這個事情,自己不管,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想到因爲鐵料和精鋼價格上漲,搞得自己那麼難堪,他就有點忍不住要來找李寬了。

作爲大唐的工藝大師,朝中沒有幾個人比閻立德更加清楚李寬在“奇淫技巧”方面的高深造詣。

特別是在修建大明宮的過程之中,閻立德的三觀被不斷的刷新。

所以今天朝會上提到戶部尚書戴胄提到楚王府曾經多次派人求購鐵礦山,最近一次還是上個月的事情,他就隱隱覺得自己應該來找李寬一趟。

“楚王殿下,聽說觀獅山書院準備籌建一座大禮堂,將大量的使用鋼條混泥土結構?”

看到李寬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閻立德趕緊將話題轉入正軌。

“是有這事。”

在還沒有搞清楚閻立德來意之前,李寬並不想多說什麼。

“聽說楚王府的戶曹參軍許敬宗在年前就找長孫家購買大量鋼條,但是沒有買到?”

“沒錯!”

“王爺你大力推廣鋼筋混泥土結構,這就意味着對鐵料和精鋼的需求將會大幅上漲。如果任由這種局面發展下去,恐怕不是王爺想要看到的吧?”

“閻尚書,您想說什麼就直接說,我們也算是相識多年了,不用繞圈子。”

李寬大體上猜測到閻立德今天過來拜訪自己是爲什麼了,但是還想具體聽一聽他是怎麼說的。

“今天早朝上,那楊本滿彈劾了一個人。”

“嗯?”

“王爺你放心,這個人不是你。”

雖然李寬說不要繞圈子,但是閻立德覺得還是要把有些事情說清楚纔好。

“哦?不過這御史彈劾大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話是這麼說,不過如果彈劾的是趙國公長孫無忌,這就不大正常了吧?而如果彈劾的事情還跟鐵料和精鋼價格上漲有關,這事就顯得有點意思了吧?”

難得看到李寬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閻立德突然覺得心情變好了一些,伸手拿起了桌上的香茶喝了一口。

“鐵料和精鋼價格上漲了,然後楊本滿就彈劾長孫無忌,這楊御史,難得有眼睛不瞎的時候啊!”

“噗!”

閻立德剛剛喝進去的一口茶水,還沒有嚥下去就給噴了出來。

好在李寬跟他不是面對面坐的,要不然就要倒黴了。

“咳咳!王爺,你這話……你這話趙國公要是聽到了,估計能被你氣死。”

閻立德也是聽說過李寬和長孫家不對付的事情,不過今日總算是徹底證實了。

看來,很多時候,傳言就是另外一種真相啊。

“閻尚書,這一波鐵料價格上漲,要說跟長孫家沒有關係,你相信嗎?不管你相不相信,本王是不信的。”

因爲年前觀獅山書院沒有買到鋼條,許敬宗特意打聽了一下長孫家鍊鐵作坊的事情,並且跟李寬做了彙報。

所以李寬現在很清楚長孫家打的是什麼算盤。

不過,想到自家鍊鐵作坊裡那些爐子正在日夜不停的冶煉精鋼……

呵呵,長孫家這次註定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閻立德:“信不信先不說。反正人家趙國公是不會承認的,甚至楊本滿指出長孫家的庫房裡有大量的鐵料和精鋼,人家也以這是爲準備交付觀獅山書院的訂購爲由給搪塞了過去。”

交付給觀獅山書院?

李寬冷笑一聲,這個理由還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不過,許敬宗可是跟自己說過了,長孫家自始至終就沒有答應賣鋼條給觀獅山書院,更不要說簽訂契約之類的。

哪來的準備交付?

……

家國天下!

對於世家來說,一向都是先有家,然後纔會考慮國的事情。

長孫家雖然沒法和五姓七望相比,但是大小也算是一個勳貴世家。

長孫無忌父親長孫晟是隋朝名將,北魏上黨文宣王長孫稚曾孫、北周開府儀同三司長孫兕的兒子。

哪怕是按照後世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的說法,人家長孫家的興盛已經超過三代了。

這幾年,自己得罪的世家勳貴不少,但是真正一心跟自己過不去的,似乎還真不多。

沒看登州府那邊的捕鯨隊伍,不少就是世家勳貴的人馬嗎?

李寬的終極目的是要打壓大唐的世家勢力的,但是並不是想要徹底的讓他們消失。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世家也是大唐穩定和發展的基石,只要讓各種勢力綜合發展,扶持新興的平民勢力,扶持各個作坊主的發展,讓世家的影響力下降到一個大家能接受的程度。

這基本上就夠了。

但是,長孫家是自始至終,似乎都沒向自己伸出過橄欖枝。

要不是看在長孫皇后的面子上,李寬早就想要給長孫家一點難堪了。

如今,觀獅山書院求購鋼條不成,更是讓李寬見識到了長孫家的嘴臉。

正好,自家鍊鐵作坊經過幾年的厚積薄發,終於有了拿得出手的成績了。

“不承認自家跟鋼鐵價格上漲有關係,這基本上趙國公的必然選擇。不過,有些事情,豈是他不承認就真的沒有關係的呢?”

李寬看到閻立德一臉不忿的樣子,不由得安慰了一句。

“話是這麼說,不過今天楊本滿的彈劾,終究還是失敗了。朝廷現在商討的重點,已經變成如何在三個月內讓鋼鐵價格回到去年年初水平了。”

閻立德說完這話,眼裡滿懷希望的看着李寬。

這個很簡單啊。

沒問題啊。

我可以做到啊。

他就希望李寬嘴裡能夠聽到這些話。

可惜,終歸是失望了。

“哦?那討論出什麼結果了嗎?”

李寬想了想如今的局面,如果沒有自家的鍊鐵作坊,三個月把鋼鐵價格打回到去年年初水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長孫無忌沒有說錯,這鋼鐵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是需求多了,市面上供應不足。

哪怕是長孫家不囤積居奇,價格也一樣會上漲的。

無非就是漲幅沒有那麼大,那麼快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要提高產量。

“沒有結果。戶部戴尚書已經提出了,只要誰能在三個月完成這個任務,城外戶部下面的那座鐵礦山就免費送給他。王爺,您有興趣不?”

李寬也是聽說了工部最近發生的事情,看到閻立德這麼熱心的樣子,也是一陣無語。

六部之中,吏部的權利最大,禮部地位清貴,戶部掌握整個朝廷的財政大權,而刑部和兵部雖然差一點,但是也比工部要強不少。

可以說,閻立德這個尚書的位置,做的並不是如何痛快。

當然,請辭是不會請辭的,再不痛快也是六部之一的一把手。

“戶部的礦山,哪裡是那麼好拿的?長孫家不也是覬覦那座礦山好久了?趙國公怎麼不接下這個任務呢?”

李寬這麼一問,閻立德有點尷尬的笑了笑,“趙國公認爲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個答案,跟李寬預測的一樣。

長孫無忌的這話,也不能說錯。

正常情況,這個任務確實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過……

“閻尚書,既然如此,爲何你今日來找本王呢?”

“王爺,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這事吧,別人怎麼看,我不知道。但是就我的觀點,這長安城,除了楚王殿下你還有幾分完成的可能,其他人是不能指望了。”

果然內行人最懂內行事。

雖然不知道閻立德怎麼就對自己這麼有信心,但是這一次,歪打正着,還真被他蒙對了。

“讓鋼鐵價格下降,本王確實也是有些辦法的,但是要在三個月內讓它的價格回到去年年初的水平,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李寬這話剛說完,閻立德就激動的站了起來,“王爺,你真的有辦法?”

瞌睡遇到枕頭。

李寬在想,要怎麼才能把這次的事情利益最大化。

既能坑一把長孫家,又能打開自家精鋼的銷路,順便爲朝廷做點貢獻,讓百姓受點實惠。

“閻尚書,工部的精鋼現在都是從哪裡採辦的?”

李寬沒有直接回答閻立德的話,而是準備先把情況瞭解清楚再說。

“基本上都長孫家的作坊,這個都是下面的各個郎中在具體負責,是不是全部如此,老夫還要再問問。”

精鋼只是工部採辦的各項物料的一種,閻立德作爲一部之首,自然不會樣樣都經手。

除非他自己有一些白手套要往裡面塞。

或者跟哪家作坊有幕後交易。

“戶部說三個月完成了任務,就獎勵一座鐵礦山;那工部呢?閻尚書,是否本王要是在三個月內完成了任務,以後戶部採辦的精鋼,都優先考慮楚王府的鍊鐵作坊呢?”

在李寬搞出鋼條混泥土之前,精鋼最大的用處就是打造兵器。

換句話說,工部就是精鋼最大的用戶啊。

“王爺,你真的有辦法?”

閻立德一點都不傻,相反的,其實他的智商是很高的。

聽到李寬這麼說,再結合自己對他的瞭解……

“閻尚書,有沒有辦法,這還得看給的激勵夠不夠啊。”

李寬露出了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笑容。

“這樣吧,以後的事情,我說了也不算。但凡是我還在這個位置上,同等情況下,工部肯定從楚王府採辦精鋼。”

閻立德剛說完這話,立馬又想到了什麼,“王爺,你剛說楚王府的鍊鐵作坊?我怎麼沒有聽說啊?”

楚王府自己都在不斷的採辦鐵料和精鋼,長安城裡也沒有哪家從楚王府買過鋼鐵。

雖然那座鍊鐵鋪子已經建起來了好幾年,但是一直沒有什麼動靜。

再加上那地方周邊都是楚王府的地盤,外人還真是不清楚裡面到底是什麼情況。

至於鍊鐵作坊的匠人,那都是得了指示,不允許跟任何人談論作坊裡面的事情的。

畢竟,那裡頭研究的東西,一旦成功了,對整個楚王府,對大唐,都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

楚王府的美食冠絕天下。

不過,閻立德卻是沒有心情留下來享受。

從李寬那裡得到準確的回覆之後,他就立馬往大明宮而去。

而李寬在閻立德離開之後,把許敬宗給叫了過來。

“延族,書院裡大講堂的修建進度怎麼樣了?”

聽到李寬這麼問,許敬宗立馬就臉露尷尬之色。

按照計劃,這個大講堂再過一個月就要竣工了,可是……

“王爺,請恕屬下無能,這大講堂,目前還沒有開始澆築各個柱子。”

“那長孫家的作坊掌櫃,最近有跟你聯繫嗎?”

這個結果,並不出李寬的意料。

“沒有,年後我又拜訪了他幾次,但是他連面都不肯見。如今大講堂的修建,還差大量的鋼條,但是長安城中,哪怕是價格往上提,也很難買到大量的精鋼了。”

“哼,看來他們還真是想好好的撈一把啊。”

李寬冷笑了一聲,長孫家三番五次跟自己過不去,自己看在長孫皇后的面子上,一直忍着沒有報復。

如今,這可是他們自己撞到槍口上的。

“延族,如果近日他再主動找你,你就跟他虛與委蛇,不要同意,也不要拒絕。”

今天朝中發生了這些事情,爲了把自己的話圓過去,長孫無忌十有八九會讓下面的掌櫃真的賣一批鋼條給觀獅山書院。

反正是賣,又不是送。

藉着這個機會,大規模的出一次貨,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再說了,發生了今天的事情,繼續囤貨肯定是不合適了,但是庫房裡的貨,要是突然涌入到市面上,就坐實了囤積居奇的彈劾了。

長孫無忌自然沒有那麼傻。

只不過,他猜到了開頭,沒有猜到結局。

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啊。

“王爺,按照如今的局面,如果繼續拖下去,鋼條的價格可能還會上漲。如果長孫家真的主動聯繫屬下,我倒是覺得不如就藉機把大講堂建設需要的鋼條買下得了。”

“不,再拖一拖,書院建設需要的鋼條,我們自己的鍊鐵作坊就能搞定。”

李寬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

“我們自己的鍊鐵作坊可以搞定嗎?”

雖然上個月李寬讓許敬宗去戶部商討購買鐵礦山的事情,但是鍊鐵作坊裡面有了突破性進展的事情,他卻並不知道。

爲了能夠給長孫家一個痛徹心扉的教訓,但凡是沒有必要的人員,李寬都沒有讓他們知道鍊鐵作坊裡面已經成功研究出直接冶煉精鋼的事情。

“延族,你放心。就大講堂建設需要的鋼條,我們的作坊只要生產個幾天就能滿足,到時候還有大量的精鋼對外售賣呢。”

“啊?”

許敬宗愣住了。

這個消息的衝擊性太大了。

這幾個月,自己爲了大講堂修建需要的大量鋼條,可謂是頭髮都要愁白了。

這是南山建工第一次全部橫樑和柱子都使用鋼條混泥土結構,算是開創性的一個試驗項目。

再加上大講堂修建的又非常巨大寬敞,爲了保證安全性,需要的鋼條數量非常巨大。

偏偏這段時間的鋼鐵價格是一天一個價,有錢還買不到那麼大數量的。

如今,王爺居然說這些問題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聽那意思,似乎還準備給長孫家一個教訓。

這個轉折,有點突然啊。

“這個事情你心裡知道就行了,暫時不要跟人說,就當是沒有這事。”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個大的。

李寬準備等庫房裡的精鋼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再一次性的投放到市面上。

到時候,哪怕是長孫家他們出資收購,也別想止住精鋼價格下跌的局面。

而精鋼的價格一旦下跌,鐵料的價格自然就不可能不變。

不要說恢復到去年年初的水平,就是再低一點,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楚王府鍊鐵作坊每天出產的精鋼數量,絕對是比整個大唐日產精鋼數量加起來還要多。

劃時代的技術優勢,絕對不是依靠人力或者努力就可以彌補的。

“王爺,你放心。長孫家拖了我們幾個月,絕對是不懷好心,能夠把這一切還回去是再好不過了,屬下一定不會壞了王爺的好事。”

……

大明宮中,李世民很快就見完了閻立德。

雖然他很想立馬把李寬召進宮來,好好的問一問,他到底有什麼底氣可以在三個月內讓鋼鐵價格回到去年的水平。

但是,基於這些年李寬的做出的各種出人意料的成績,李世民居然忍住了這個心思。

“李忠,你讓百騎司多注意一下,看看楚王府這段時間到底有什麼的動靜。戶部的這個任務,他既然已經接過去了,要是到時候做不到,可就成爲笑話了。”

於公於私,李世民自然是希望李寬能夠成功的。

可是,他很清楚這件事情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陛下,百騎司曾經整理了一份楚王府所有的產業清單,從來沒有看過他們有售賣鐵料和精鋼。相反的,楚王府的各個作坊,每年都會購買數量不小的鐵料和精鋼,這楚王殿下說三個月能把鋼鐵價格壓回去,實在是讓人想不通啊。”

李忠覺得自己這段時間肯定又要忙起來了。

但凡是碰到李寬相關的事情,自己總是要面臨各種困惑。

“正因爲如此,所以寬兒到底有什麼動作,就很讓人期待了啊。這真要是讓他做成功了,這份功勞可是一點都不小。”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

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李世民對此是深有體會。

所以,最近幾年,他對民生相關的事情,是越來越關心了。

而關注的越多,他就越發現,很多看上去很小的事情,要做到,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楚王殿下總是能夠給人驚喜,屬下也很好奇這一次他會給大家帶來什麼驚喜。陛下您放心,屬下一定安排最精幹的人員,盯住楚王府最近的一舉一動。”

不管是職責所在,還是爲了滿足個人的好奇心。

李忠都是必然會把百騎司這段時間的重點轉移到這件事情上面。

鹽鐵之事,關乎甚大啊。

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產搞不搞?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480章 心結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581章 本王給你的纔是你的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411章 不把大唐的親王當回事,後果很嚴重(加更!你懂的)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難防的是什麼?第111章 看完這章就吃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1373章 忌憚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731章 臨別第276章 炒茶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907章 有人來自首?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難防的是什麼?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1130章 唐元第38章 限購一面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35章 纖毫畢現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302章 投名狀第687章 翰林院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082章 沒有黃牛,也有長長的隊伍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959章 能夠做大商人的,臉皮都夠厚啊(求月票)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224章 菘菜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376章 發難第806章 緊俏貨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1510章 衝突(來個大章)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
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產搞不搞?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480章 心結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581章 本王給你的纔是你的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1226章 不怕死的第411章 不把大唐的親王當回事,後果很嚴重(加更!你懂的)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難防的是什麼?第111章 看完這章就吃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1373章 忌憚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731章 臨別第276章 炒茶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907章 有人來自首?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784章 得天獨厚的寶藏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難防的是什麼?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第1130章 唐元第38章 限購一面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35章 纖毫畢現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302章 投名狀第687章 翰林院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082章 沒有黃牛,也有長長的隊伍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959章 能夠做大商人的,臉皮都夠厚啊(求月票)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224章 菘菜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376章 發難第806章 緊俏貨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1510章 衝突(來個大章)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