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翰林院

今天是觀獅山書院的大喜日子。

整個書院就像是過節一樣,熱鬧非凡。

不過,李寬卻是在這個時候被叫到了大明宮。

“寬兒,觀獅山書院今年在科舉上的表現非常好,好的有點出乎朕的意料啊。”

作爲當今天子,李世民自然是比誰都先知道今年的科舉結果。

如果說觀獅山書院在明算科和明醫科上能夠取得好成績,李世民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但是連明經科和進士科都能有好成績,那就真的很難得了。

隱約之中,觀獅山書院已經壓了國子監一頭。

“陛下,所謂努力就會有回報;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們認真鑽研學術,纔有了今天的成績,微臣倒是覺得理所當然。”

李寬有點搞不懂李世民今天找自己來是幹什麼。

不過,對於自家書院學員的吹捧,那是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的。

“科舉雖然在大唐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歷史,進士的地位也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目前官場之中,終究只是一些底層的個別官員出生科舉,大部分朝臣都沒有參加過科舉;朕原本想着直接將各科進士安排到朝廷的各個衙門,但是讓李忠去了解了一下,似乎大家的反對意見非常大,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大唐雖然是李家的天下,但是並不代表李世民可以爲所欲爲。

要知道,不管是長安城中的世家,還是各個州縣的鄉紳,對當地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

一項政策,如果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那麼要想順利的推行下去,難度就會非常的高。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陛下,居然把進士們安排到重要的職位上很有難度,那我們爲何不能單獨設立一個容納科舉進士的機構呢?”

李寬對於李世民的想法,還是比較瞭解的。

真要安排科舉的進士進入官場,一點也不難。

難的是要安排到一個有吸引力,或者重要的位置。

就像是後世的大學生找工作,其實也不難。

難的是要找到一份合適、滿意的工作。

如果餐廳洗盤子你也滿意,那還有幾個大學生會找不到工作?

但是如果你各個都想去海關,都想去稅局,那個難度就不一般了。

“單獨容納科舉進士的機構?”

李世民臉上並沒有什麼欣喜的表情。

這個方案,他也不是沒有想過。

但是朝廷現行的運轉,他並沒有感受到有多大的問題。

如何設立一個合適的機構,就變得很有挑戰性了。

“沒錯,科舉進士,那是一個比較清貴的出生。但是這些進士雖然通過科舉獲得了晉升之資,可本身的執政水平不見得有多高。當然,剛剛成爲進士的他們,執政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爲缺少經驗,並不是能力不行,只要給他們一個發揮的舞臺,給他們一個學習的機會,假以時日,他們一定會成爲我們大唐的棟樑。

所以微臣建議陛下單獨在朝中設置一個翰林院,從每年春闈進士之中,挑選合適的人選進入翰林院,專門從事史書修撰、起居注記錄,甚至是詔書的起草。”

李寬覺得大唐的進士,都還算是比較有專業水平的。

但畢竟也還算是讀書人,沒有經過社會的毒打,直接扔到地方上磨練的話,很容易就被煉廢了。

倒不如在長安城設置一個翰林院,讓各科三甲進士能夠進入到裡頭,成爲天子近臣。

翰林院的人員,級別不一定要設置的多高,只要能夠經常接觸到李世民,那就足夠了。

朝中的大臣,哪怕是級別再高,也不敢隨意得罪翰林院的人員。

假以時日,這些翰林院的人員不管是外方一州刺史,亦或是安排到六部之中任職,遇到的阻力都會小很多。

“寬兒,你是覺得大唐現在的三省六部制有問題?”

李世民對政治改革比較敏感,狐疑的看着李寬。

“談不上問題,三省六部制可以有效的約束各部的權利,讓大唐穩定的發展;但是太多的約束,有時候就意味着效率的低下;陛下的威信足夠,這個缺點自然就不明顯,但是如果今後的天子沒有這麼強的威信,那麼三省之間扯皮的情況,就很難避免。”

按照大唐的官制,中書省負責詔書的起草,門下省負責詔書的審覈,尚書省負責詔書的執行。

看起來,三權分立,效果應該很好。

實際上,這一套體制運行到唐朝後期,就運行不下去了。

要不然唐玄宗也不會成立翰林院,讓翰林學士來掌管詔書的起草。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操之過急。三省六部制,還沒有到需要改的時候,不過你提議的翰林院,朕同意了!”

李世民雖然知道李寬的弟子狄仁傑是今科進士科狀元,這翰林院的成立,狄仁傑肯定是有機會進入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寬的這個提議,有以權謀私的嫌疑。

不過,李世民很欣賞李寬這種胸懷坦蕩的“陽謀”,哪怕是他感受到了李寬的一些目的,也不會去拒絕。

再說了,把各科的狀元、榜眼、探花都安置到翰林院,讓翰林院成爲一個才華出衆之人的集中地,這倒不失爲一個提高科舉地位的好方法。

畢竟,不管翰林院裡面的人員的級別如何,只要能夠起草詔書,能夠與李世民朝夕相處,長安城中就沒有幾個官員敢欺負他。

你是一品大員又怎麼樣?

我還是天子近臣呢。

“如此,微臣就替今春進士們謝過陛下了。”

李寬臉上露出了笑容,這個結果,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啊。

要知道,不管是史書的修撰,還是詔書的起草,在封建王朝裡頭,都算是一等一的大事。

如今將這些大事都交給了還沒有成立的翰林院,可想而知李世民對李寬的信任已經到了什麼程度。

“翰林院作爲一個養士之地,終歸他們還是要出去拼搏的;不過在出去之間,先經歷過一番磨練,也許最終的收穫會更加的大。”

李世民早年南征北戰,漲了不少的見識,所以很清楚翰林院的存在,對於科舉進士的意義。

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393章 冉冉升起的長安城一霸第1314章 橡膠熱第673章 春闈第545章 倒黴的侯君集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418章 王爺,莫非你也會仙術?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810章 我們坐在那裡看戲就行第1157章 割羊毛第1171章 報仇不隔夜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1174章 利潤表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709章 看不懂的局面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397章 優劣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1098章 捧殺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1366章 大戰前夕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237章 來去無蹤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19章 主動入甕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40章 股災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098章 捧殺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535章 技術突破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1586章 上市了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516章 火柴第1342章 材料的革新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1580章 想搞事?第1278章 亂戰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999章 對付俗人,就用俗辦法
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393章 冉冉升起的長安城一霸第1314章 橡膠熱第673章 春闈第545章 倒黴的侯君集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418章 王爺,莫非你也會仙術?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810章 我們坐在那裡看戲就行第1157章 割羊毛第1171章 報仇不隔夜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787章 大唐的中產階級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1174章 利潤表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709章 看不懂的局面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397章 優劣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1098章 捧殺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1366章 大戰前夕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237章 來去無蹤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19章 主動入甕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40章 股災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098章 捧殺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535章 技術突破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1586章 上市了第368章 老大和老二打架,結果……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516章 火柴第1342章 材料的革新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1580章 想搞事?第1278章 亂戰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999章 對付俗人,就用俗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