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

船艙之中,突然之間多了一絲曖昧的氣氛。

晴兒已經去安排吃食了,留着李寬跟武媚娘在船艙之中。。

楚王府中,大家都能猜測到武媚娘將來會是自己的主母之一,但是誰也不知道這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

就連武媚娘自己也覺得跟李寬的關係,屬於那種還差一個契機才能真正邁上一個新臺階的程度。

莫非這就是戀人未滿的狀態?

現在,武媚娘覺得那個契機已經來了。

“王爺,你剛纔爲什麼那麼傻,那麼大的風浪,那麼冷的天,你怎麼就一點也不猶豫的往江裡面跳呢?”

武媚娘虛靠在牀頭上,雙手輕握着李寬的手。

說實在話,當武媚娘知道李寬那麼奮不顧身的去救自己的時候,不感動是假的。

千鈞之子,不坐垂堂。

這可不是隨便說一說的。

以李寬今時今日的地位,除非落水的是李世民,要不然都沒有必要他親自跳進去救人。

船上又不是沒有其他會水的人了。

“沒什麼傻不傻的,我聽到顧盼盼的呼叫聲,看到你在江裡面撲騰,自然而然的就跳下來了。”

李寬樸實無華的回答,讓武媚孃的心中一陣觸動。

自己沒有看錯人,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這就是值得自己託付終身的人啊。

以前,自己總想着看看能不能出人頭地,給幷州武家的那兩兄弟一些顏色看看。

現在看來,什麼仇,什麼怨,都看的淡了。

要不是因爲之前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自己就不會去長安,就不會有機會碰到楚王殿下,就不會有現在的一切。

至於將來,那就更不用說了。

“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王爺,媚娘此生,生是王爺的人,死是王爺的鬼,但求王爺能夠讓握永遠跟在你的身邊,哪怕只是做一個端茶倒水的丫鬟,我也絕無怨言。”

人家一個姑娘家都說出這樣的話來了,李寬自然不會再在那裡假惺惺。

“媚娘,遇上你是我的緣。今生能夠有靜雯跟你,本王知足了。”

……

因爲意外的落水時間,李寬這個黜陟使的船隊,乾脆在潤州停靠了幾天。

“這江寧古城,如此只剩下一片斷壁殘垣,實在是可惜啊。”

李寬站在勞勞亭中,滿是感慨的欣賞着這座古城。

四十餘帝三百秋。

從東吳建都開始,這座城市就是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朝的京師所在。

可以說,歷經三百多年的積累,建康城或者說建鄴,應該是一個很有規模、很有看頭的城市。

可惜,歷史和它開了一個大玩笑。

“是啊,據說當初這裡也是一座人口百萬的繁華城市,跟長安相比也差不到哪裡去。可是,自從隋滅陳後,隋文帝下令蕩平建康城,將宮殿城邑全部毀掉,改做了耕地,大量的人口也遷移他處。如今,這諾大的都城,居然只是潤州下面的一個江寧縣而已。”

武媚孃的氣色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如今正跟李寬一起站在亭子裡欣賞風景。

“這江寧縣,雖然地理位置比不上揚州,但是也差不到哪裡去,朝廷要是不一味的壓制的話,還是可以成爲一座繁華的州府的。”

大唐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太多了,李寬雖然覺得江寧縣如今的局面非常可惜,但是也不會螳臂當車的跟整個朝中大佬過不去。

“楚王殿下,朝廷不是真正把突厥人從草原內遷到江南道各地嗎?其實我覺得這江寧縣地廣人稀,就很適合安置大量的突厥人啊。”

顧盼盼在一旁忍不住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不過,李寬和武媚娘都當沒有聽到。

這是多麼沒有政治覺悟的人才會說的話啊。

隋唐爲何都不約而同的打壓江寧縣這座古都?

還不就是因爲它是六朝古都,是具備深度政治意義的一座城市。

要是讓突厥人安置在這裡,豈不是……

“王爺,我們在江寧縣已經耽誤了幾天了。算算時間,等我們到了洪州的時候,差不多就要到了準備春耕的時候了。要不明天我們就繼續啓程吧?”

武媚娘腦子很拎得清,知道巡視天下各處南洋水稻的推廣纔是李寬此行最主要的任務。

再說了,這南洋水稻的推廣,也着實關係着大唐糧食產量的增加,意義非同一般。

“行,要說那洪州,聽說當地雖然人口不算多,經濟也不發達,但是卻是普遍都有一股重視學習的風潮,本王倒也想去見識見識呢。”

李寬創辦了觀獅山書院之後,對於科舉的情況就關注了很多。

這洪州一帶,也就是後世的江西一帶,雖然現在考中各科進士的還不是很多,但是上升勢頭明顯要高於一般的州府。

看來,後面幾個朝代,江西能夠成爲進士數量冠絕全國的存在,也不是偶然的。

……

船隻逆流而上,速度要稍微慢一點,不過,終究是距離不算太遠,在一月底的時候,李寬總算是出現在了豫章縣的城門口。

“這洪州以北,都挺適合種植水稻的,不僅地廣人稀,還水網密佈,唯一可惜的就是,人口似乎少了點。”

船隊從長江拐入到鄱陽湖水道,再順着章江順流而下,可以直達豫章縣附近,算是非常適合水路的行走了。

而章江,也就是後世的贛江,作爲長江第二大的支流,水流量非常充沛,江面也比較寬廣,哪怕是一般的海船,都可以在這裡行走。

如果周邊的水稻種植面積增大之後,倒是非常方便把稻穀往外運輸。

李寬:“這幾年,大唐的人口增加的非常快。按照戶部的初步估計,單單貞觀年間,就增加了超過一百萬戶人家,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洪州周邊一旦種植水稻取得成功之後,必然會吸引南邊的一些山民來到附近定居,人口應該會很快的增加。”

歷史上,大唐的人口應該是在天寶年間達到了巔峰,有八千萬人左右。

不過,很顯然,按照現在這個趨勢,八千萬這個數字,說不定在貞觀末期就有希望達到了。

前提就是李世民要比歷史上多活幾年吧。

武媚娘:“如果這樣的,單單鄱陽湖周邊的良田,估計就能夠養活上百萬戶人家呢。”

“王爺,洪州的官員過來迎接了。”

李寬一行人在碼頭靠岸的時候,動靜那麼大。

很快的,洪州府衙和豫章縣衙的官員就知道了李寬這個黜陟使巡視到自己地界了。

不說李寬本身就是一個親王,哪怕是隨便一個長安城而來的官員,洪州府都會認真對待。

這就是京官和地方官在身份地位上的一種差異。

這讓李寬想到了後世新聞中的報道,地方上的領導,去到中央一些權威部門,哪怕你是地級市的一把手,說不準也見不到人家一個處長,或者說要排着隊見人家。

“突厥人都安置在哪些地方了?”

李寬沒有心思跟當地官員在那裡客套,直接了當的開始瞭解情況。

如果說之前在蘇州、杭州這些地方,所謂的巡視水稻推廣情況,更多的是一個過場,那麼從洪州開始,這就是李寬重點要視察的地段了。

洪州、鄂州、襄州,這三個州府及其周邊地段,是李寬最關注的地方。

作爲後世水稻重要的產區,這些州府在大唐的版圖中,都是無足輕重,屬於墊底的下州,不管是官員的品級還是當地的經濟、人口,都不能夠吸引長安城勳貴高官的注意力。

偏偏李寬卻是將南洋水稻的推廣選擇在了這幾個州府。

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也是去到這些地方的最多。

當然,你想去揚州、蘇州這些繁華之地,也沒有那麼容易,機會也會少很多。

“楚王殿下,這些突厥人,主要安置在章江沿岸,其中最近的一處安置點就在桃花村。”

豫章縣令曾星倒還算是業務嫺熟,對於朝廷安排給豫章縣的將近一千人突厥人,他們分佈在什麼地方,還是很清楚的。

“桃花村是吧,離豫章縣城大概多遠?”

一路上都是乘船,船隻夠大夠舒服,又有美人陪伴,倒也談不上什麼旅途勞頓。

所以李寬倒是難得的工作熱情高漲,想要看看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們帶着突厥人,是不是都已經完成了春耕的準備工作。

早稻的播種,一般是在驚蟄和春分之間,錯過了這個時段,以現在的種子,基本上就只能按照一年一季來種植了。

洪州這裡,很明顯是具備了一年兩季的條件,再加上水土肥沃,李寬可不想讓大好開頭就搞出幺蛾子出來。

“城門西北五里之處就是桃花村,騎馬的話,不過是片刻功夫即可。”曾星是屬於貞觀二年的明經科進士,算是洪州府裡的實幹派官員,看到李寬一副工作爲先的態度,心中也多了幾分期待。

出生於沒落地主家庭的曾星,在洪州已經待了十二個春秋了。

而他的官位,也一直止步於豫章縣縣令,遲遲不得晉升;這跟他不善於迎合上司有着密切關係。

當然,也跟他不是出生名門有特別大的關係。

李寬:“走,我去看一看!”

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731章 臨別第785章 遼東城的百態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856章 林然的瘋狂想法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963章 這個疙瘩,今天開竅了啊?第272章 出一道題就夠了第1405章 陸戰隊第932章 必須承認,天才是存在的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1346章 變故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134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980 李泰的禮物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1228章 摧枯拉朽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41章 小日子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13章 王玄策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656章 疝氣手術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562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498章 李恪的選擇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1022章 上至勳貴,下至百姓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791章 房遺愛的幸福和煩惱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1027章 崩盤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430章 三言兩語,內遷突厥人的命運就註定了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743章 心理戰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1157章 割羊毛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327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507章千金買骨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3章 王玄策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1157章 割羊毛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141章 小日子第1313章 遛娃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
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731章 臨別第785章 遼東城的百態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856章 林然的瘋狂想法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963章 這個疙瘩,今天開竅了啊?第272章 出一道題就夠了第1405章 陸戰隊第932章 必須承認,天才是存在的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1346章 變故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134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980 李泰的禮物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1228章 摧枯拉朽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41章 小日子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13章 王玄策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656章 疝氣手術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562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116章 程咬金催更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498章 李恪的選擇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1022章 上至勳貴,下至百姓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791章 房遺愛的幸福和煩惱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1027章 崩盤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430章 三言兩語,內遷突厥人的命運就註定了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743章 心理戰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1157章 割羊毛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327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853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上)第507章千金買骨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3章 王玄策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1157章 割羊毛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141章 小日子第1313章 遛娃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