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

漢城,是高句麗的別都,三京之一,相當於洛陽在大唐的地位。

這座曾經在大漢的時候屬於樂浪郡城的都城,算是高句麗少見的繁華城市,整個漢城的人口超過五萬戶,街上也是一派繁華景象。

抵擋住了楊廣的三次征伐,並且在最後一次還俘獲了大量的物資人口,高句麗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放眼周邊,除了大唐和西突厥,也找不到比高句麗國力強盛的國家了。

“統領,這裡就是我們調查局設在漢城的聯絡點,平時負責收購一些人蔘。周船長曾經詢問過要不要下次去倭國的時候,留一船貨物到漢城售賣,把這裡的貿易也搞起來,但是屬下覺得漢城不比倭國,還是先摸清楚了情況再展開貿易,並且貿易的人員和我們調查局的人員要獨立開來。”

調查局在漢朝的負責人何青泉是王玄武親自推薦的人選,跟隨東海漁業的第二波出海船隻的時候來到了漢城。

李寬今年是沒有辦法離開長安了,但是對高句麗的調查又不能一直拖着,所以這次就乾脆讓王玄武來走一趟了。

“謹慎一點是對的,高句麗民衆對大唐更加的敵視,我們在這裡活動要多加小心。至於貿易,我倒是覺得可以先在新羅和百濟搞起來,然後在那裡找幾家願意投靠我們的商人,由他們出面在漢城販賣物品,應該會安全一些。”

隋末唐初的高句麗,應該是朝鮮半島在整個歷史上國力最強大的時候。

高句麗建國幾百年,幾乎都處於戰爭狀態,兵力不弱,有點後世七十年代越南的感覺。

楊廣三徵高句麗,固然是有很多內部的原因導致了失敗,但是高句麗氣候寒冷,綜合國力不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王玄武雖然不認爲高句麗可以跟大唐比肩,但是該有的重視還是不能少的。

用王爺的話說:戰略上要藐視高句麗,戰術上要重視。

“屬下明白,所以這段時間,我們除了偶爾從一些高句麗的山民手中收購人蔘,基本上很少有其他動作。”

“高句麗雖然勳貴人士說的是唐話,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話語我們還是聽不懂的,這次王爺專門把九條浩之派過來協助你,考慮的就是他精通高句麗語,你要好好的利用起來。”

“屬下明白。”

……

王玄武在據點跟何青泉交代了一番之後,兩人便帶着九條浩之一起出了鋪子,去親自體驗一番漢城的情況。

“統領,這是漢城的集市,類似於西市在長安城的定位,雖然規模沒法跟大唐比,卻是當地少有的熱鬧之處。”

何青泉好歹在漢城待了幾個月了,對一些基本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叫我掌櫃的,我們現在是外地來的商人,在高句麗的時候,不管什麼場合,都要記住,王爺說過,細節決定成敗,特別是做我們這一行的。”

何青泉聽了臉色一紅,“掌櫃的,我明白了。”

“高麗蔘,上好的高麗蔘,快來瞧一瞧,看一看。”

挖參是漢城周邊山民特別重要的一項收入來源,整個集市裡面,賣參的山民不在少數。

“掌櫃的,這高麗蔘、百濟參和新羅參,當以高麗蔘品質最好,在奈良城也是很受貴族們的喜愛。”九條浩之在一旁說道。

這個年達的倭國,和半島上的三個國家的交流要比大唐多;甚至有一段時間,倭國在新羅都有一塊飛地,來往難波津港口最多的也是百濟、新羅和高句麗的船隻。

當然,如今有了東海漁業,其他船隻都要靠邊站了。

畢竟,茫茫大海,總會有一些海盜出沒的,高句麗這些國度的船隻變少了,也是正常的嘛。

“王爺提到高句麗的時候,也就覺得這裡只有高麗蔘是拿得出手的,據說一株上好的百年老參,在長安城有價難求呢。”

王玄武不知道高麗蔘好在哪裡,但是既然李寬重視,那他就重視。

“這賣參的人那麼多,各種各樣的參都有,要挑選好的,還真是要懂行的人才行。”

王玄武皺着眉頭,看着街道兩邊擺滿攤子的人羣,不知道該去哪家買。

雖然這次來高句麗,主要是看看情報據點的佈置情況,王爺沒有安排其他任務,但是王玄武覺得,自己怎麼也得搞點上好的高麗蔘回去送給王爺才行。

自己兄弟兩人能夠有今天,完全是託了王爺的福氣啊。

“上好的老山參,百年老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一聲語調略微特別的吆喝聲引起了何青泉的注意,“掌櫃的,這人可能是隋人。”

“嗯?隋人?”

王玄武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何青泉話裡的意思。

“掌櫃的,隋煬帝東征高句麗的時候,每次都是大敗而歸,不少兵卒和將領陷於遼東,一部分被高句麗殺了,一部分被擄掠回遠離邊疆的地區,和高句麗了夾雜而居,並且妻以遊女,慢慢的就在高句麗居住了下來,眼前的這個人應該就是這種隋人,因爲屬下是江南道人,他的口音跟屬下有點接近,正常高句麗人哪怕是會說唐話,也沒有江南口音。”

何青泉臉色複雜的解釋着,對於這些隋人,要說他們不忠於國家吧,也有點牽強,畢竟當初是大隋兵敗而退的時候把他們扔在了遼東,相當於被朝廷拋棄了。

好死不如賴活着,不是所有人都一言不合就給自己來一刀的,再說這個年代的國家概念相對沒有那麼的強,高句麗也曾經算是大漢朝的一部分,所以很多隋人就苟活了下來。

但是要說這些活下來的人就過的多舒服,那也是假的。

先不說風俗習慣不同,周邊高句麗人的歧視眼神,單單思念故土就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別看這些人很多都娶妻生子了,但是高句麗的女子並無太多的貞潔觀念,甚至有夫無常人的說法。

所以這些隋人不見得對他們有多深的感情,特別是那種在老家已經娶妻生子的,更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夠重回故土。

“走,上去看看!”

第81章 羊毛作坊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67章 首次交鋒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517章 莫非這纔是楚王殿下安排的託?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661章 香料不香了?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16章 被彈劾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502章 選擇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93章 低調回歸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1580章 想搞事?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83章 花樣繁多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1282章 失望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3章 王玄策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1502章 選擇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29章 打了左臉送上右臉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1027章 崩盤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653章 別具一格的懸賞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542章 六味地王丸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507章千金買骨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50章 中秋詩會(上)第524章 好多人不爽但是還得乖乖掏錢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296章 這個地方,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山啊?第1562章 江南道大開發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670章 觀獅山書院的突破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259章 陳斌的目標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第1381章 改革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1162章 離廢紙的距離不遠了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98章 楚王養豬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
第81章 羊毛作坊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67章 首次交鋒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517章 莫非這纔是楚王殿下安排的託?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661章 香料不香了?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16章 被彈劾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502章 選擇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93章 低調回歸第1353章 刺激作用第1580章 想搞事?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83章 花樣繁多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1282章 失望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3章 王玄策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1502章 選擇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29章 打了左臉送上右臉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1027章 崩盤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653章 別具一格的懸賞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542章 六味地王丸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507章千金買骨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50章 中秋詩會(上)第524章 好多人不爽但是還得乖乖掏錢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296章 這個地方,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山啊?第1562章 江南道大開發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670章 觀獅山書院的突破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259章 陳斌的目標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第1381章 改革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1162章 離廢紙的距離不遠了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98章 楚王養豬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