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

李世民出征高句麗,動靜沒有搞的楊廣那麼大。

再加上班師回朝的時候,有一半的將士都就地轉入了遼東生產建設兵團,另外還有一部分要留守在各個要害城池。

所以李世民只帶了不到兩萬大軍回長安。

“春天出征,秋天回朝。只不過是半年時間,就解決了懸在大唐東北的重大危害,陛下的赫赫戰功,遠勝前朝啊。”

眼看着遼東城漸漸地從視野中消失,房玄齡也頗爲感慨。

雖然出征的時候,他被留在長安城輔助李承乾,但是在後面他還是趕到了遼東,協助安排戰後的事情。

這一次的出征,如果把繳獲的那些物質算上去,戶部居然沒有出錢。

難怪唐儉最近都臉上笑眯眯的。

特別是將士們的獎賞,比唐儉想象的要少很多。

當然,不是因爲李世民小氣,而是通過其他方式已經完成了獎勵。

“整個北邊,已經沒有誰能夠給我們大唐帶來威脅了。但是往西域而去的話聽說絲綢之路還不是非常順暢;往西南而去,也有吐蕃國和六詔不服我們大唐。朕要做的事,還有不少呢。”

雖然李世民心中很是得意,嘴裡卻是難得的謙虛了起來。

“六詔那邊,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着實不大聽話,反倒是那個蒙舍詔,今年派人主動來長安,表達了臣服大唐的意思;如果陛下要對付六詔,微臣覺得楚王殿下的拉一批、打一批的策略,其實也可以用在六詔上面。

至於吐蕃國,那個松贊干布在鬆州吃了大虧之後,已經收斂了很多;不過據說他們調整了擴張方向,倒是吞併了周邊好幾個小國和部落,國力在不斷的增強。並且,這兩年長安城的吐蕃人也變多了,他們通過各種方法把大唐的貨物運輸回去,把一些新的技術帶回去,如此雄心壯志的松贊干布,吐蕃國倒是很可能會成爲一個麻煩。”

房玄齡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作爲尚書左僕射,他接收到的各種消息也足夠多,能夠對大局有一個比較整體的把握。

“這幾年先把遼東開發出來,到時候我們大唐的國力必定更上一層樓。不管是吐蕃國還是六詔ꓹ 如果再對我大唐陽奉陰違,那朕就直接滅了他們。”

這一次的大勝ꓹ 讓李世民對大唐的軍力有了新的瞭解。

同時,這一場戰爭之後,李世民支持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發展的想法也更加堅定。

“對付一個國家ꓹ 直接滅了是一種方法,但是像是楚王殿下在半島裡頭那樣的安排ꓹ 其實也未嘗不可。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高的利益,楚王殿下在平壤城的佈局ꓹ 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房玄齡本來就跟李寬關係比較好ꓹ 再加上李寬做的確實不錯,這個時候房玄齡自然也要支持一下李寬。

當然,哪怕是房玄齡什麼都不錯,也不會影響李寬什麼就是了。

“高句麗一個當世大國,遼東地區的國土全部都丟失了不說,自身也分裂成高建武的南高句麗、高藏王的北高句麗和淵蓋蘇文堅持的‘高句麗’三國,也是夠有意思的。寬兒這一次獨自領兵ꓹ 朕原本還有點擔心,沒想到結果比最理想的情況還要好。”

李世民雖然很自負ꓹ 但是對於李寬在半島上的騷操作ꓹ 他還是表示支持和佩服的。

換成朝中任何一個將領去做平壤道行軍大總管ꓹ 都不可能做的比李寬也好。

“是啊ꓹ 不僅高句麗變成三個國家,進入了三國混戰的局面;更加特別的是楚王殿下把倭國引入到了百濟的領土ꓹ 如今正打的如火如荼ꓹ 百濟完全沒有精力去應付新羅人的進攻。”

房玄齡發現整個半島上ꓹ 現在雖然有六個勢力,但是真正不大受大唐控制的ꓹ 其實只有新羅和百濟。

新羅現在是大唐的盟友,名義上大唐還真不大適合做什麼拉後腿的事情。

至於百濟,雖然國土面積不算大,但是人口不少,國內的兵力也不少。

李寬不想讓唐軍做無畏的犧牲,所以就引入了熱情十足的倭國人去跟百濟打擂臺。

反正倭國人、南高句麗、北高句麗要什麼,東海漁業就販賣什麼,價格也還算公道。

但是,百濟想要從大唐買東西,那就不可能了。

至於新羅,早些時候跟大唐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幾乎是什麼器械都可以找東海漁業購買。

不過,現在情況也開始發生一些變化。

“倭國現在就像是寬兒養的一隻惡犬,讓它去咬誰,它就咬誰。如今好不容易在百濟那裡站穩了腳跟,他們肯定是會拼命的守住。短時間內,百濟應該還是沒有精力去幹別的了。”

“不過,最近新羅人的發展勢頭有點猛,微臣其實甚是擔心。”

“新羅人?”李世民立馬就想到了當初新羅聖骨金勝曼出使長安的情景。

吃慣了山珍海味的李世民,猛然看到一個小清新,還真是有着不一樣的感覺。

不過,人家是新羅使臣,李世民的小心思沒有辦法實現,於是在當年就將宮裡頭跟金勝曼非常相似的徐才人給敕封爲婕妤。

“沒錯!新羅的實力本來就僅次於高句麗,比百濟還要強上幾分。高句麗和百濟聯軍攻打新羅,因爲陛下御駕親征而給打斷了,新羅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相反的,高句麗卻是元氣大傷,幾乎到了滅國的境界;而百濟也有倭國人在制衡,發展不起來。所以,眼下半島上面,倒是新羅人喲獨愛你坐大了。”

“哼!朕打下的江山,可不是爲了讓新羅人坐享其成的。寬兒不是希望半島上陷入戰國一樣的局面嗎?那朕就徹底讓他全權負責半島事務。只要跟這幾個國家有關的安排,他都可以做主。朕倒是想知道,最後半島的局面到底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大唐能夠從中得到多大的好處。”

李世民現在對李寬可謂是信心十足。

只要事情安排給了李寬,不管是很簡單還是很複雜,結果都會讓人滿意。

這種臣子,不管是哪一個帝王,都是最喜歡的啊。

“陛下聖明!把半島上的事務交由楚王殿下處理,不失爲一招好棋!”

……

哇!哇!

一羣烏鴉在天空中盤旋,將濃濃的秋意給加強了幾分。

而在一座山城之中,淵蓋蘇文卻是穿着一件單薄的衣裳,站在城牆上面眺望着遠方。

“阿耶,我們真的要跟他們合作嗎?當初可就是唐人出兵,我們纔會落到如此局面啊。”

淵男生有點擔憂的在一旁說道。

“識時務者爲俊傑!眼下的局面,別看我們佔據的地盤比高桓權和高藏王都要大,但是基本上是土地貧瘠的山地,沒有什麼產出。不管是刀劍弓弩,還是鹽巴香料,亦或是禦寒物資,都需要從別處購買。如今大唐主動表示想跟我們做生意,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啊!”

淵蓋蘇文經歷了這一次失敗,務實多了。

作爲高句麗典型的勳貴後代,淵蓋蘇文的前半生都是過的非誠順利。

他父親去世之後,淵蓋蘇文就順利的成爲了高句麗軍權的實際掌權人。

最關鍵的是,跟其他的勳貴子弟相比,他確實有幾分才華,一身武藝更是少有敵手。

一直以來,他以爲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

當初乙支文德可以帶着大軍抵抗隋朝的百萬大軍,自己害怕大唐的幾萬人不成?

沒想到,大唐只用幾萬人,就把自己從平壤城趕出去了,差點還丟了性命。

高句麗更是四分五裂,變得連新羅都不如。

所以退守北方之後,他也開始了反思。

“阿耶說的沒錯,如今大唐坐山觀虎鬥,而新羅大軍咄咄逼人,大有一統半島的勢頭,我覺得當務之急是抵抗住新羅人的進攻。”

淵男產一直以來都是對大唐比較友好,覺得高句麗不應該跟大唐相對抗,否則不會有好下場。

無數的歷史已經證明了跟中原王朝對抗的邊疆國家,最終都沒有好結局。

可是,在高句麗中,他的話語權並不算大。

“阿耶,我算是看明白了,那東海漁業現在願意把上等的鋼刀賣給我們,其實也是存了不想讓新羅人坐大的心思。大唐現在的實力,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但是他們很講究所謂的道德,那新羅畢竟是他們的盟國,大唐也不好意思這麼快就翻臉不認人。所以就接着我們的手去打擊新羅人。”

淵男建從遼東逃回來之後,就失去跟大唐對抗的勇氣。

十幾萬騎兵,居然打不過大唐的幾萬人。

而大唐的兵力,據說直達百萬,高句麗還怎麼抵抗?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不過,大唐想站在一旁看熱鬧,佔便宜,我們也不能讓他們過得那麼舒服。那個國內城的守軍秦善道,據說非常年輕,如今大唐有意支持我們,那就藉着這個機會好好的搞一批低價的物資過來。

刀劍之類的就不用說了,關鍵是那些鹽巴和茶葉,平時的價格都比較高,我們這一次可以要一大批迴來,從治下的百姓手中換更多的人蔘、貂皮之類的物資,然後繼續跟東海漁業置換新的物資,如此循環,達到提升我們實力的目的。”

大唐打的是什麼主意,淵蓋蘇文自然也是清楚的。

不過,這種事情,往往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大唐用的是陽謀,根本就不怕你拒絕。

“嗯,可以這樣,但是東海漁業也不傻,我估計跟新羅的戰鬥,還是要打的,甚至最好就能把新羅人佔據的原本屬於我們高句麗的城池,奪取幾個回來,那就最好不過了。”

“還是阿耶考慮的周全,如今半島上,新羅人的勢力最大,百濟人也不差。至於高藏王和高桓權,則是低調的在自己的控制區域內消化吸收成果他,他們首先要徹底掌控治下的局勢之後,纔會有新的動作。”

“確實是,當務之急,我們就要抵抗住新羅的攻擊才行,要不然說什麼都沒有意義。那幫新羅人也真是沒本事,不去打高桓權和高藏王控制的南北高句麗,偏偏來騷擾我們。他們不就是覺得我們沒有大唐罩着,好欺負嘛。”

淵蓋蘇文的話說完之後,幾個兒子紛紛的發表着自己的意見。

“爲父還有一個主意,這也是東海漁業的聯絡人跟我提議的。”淵蓋蘇文想了想,覺得對付新羅人,沒有必要那麼仁慈,“登州刺史叫做淳于難,是當地一個豪族。說是豪族,其實他們家族現在最主要的生意就是販賣奴僕,手下有不少捕奴隊在倭國和半島海域活動。我們可以跟他們合作,在新羅境內捕捉年輕的新羅女子,轉手給到他們。”

“阿耶這個主意不錯,聽說長安城裡,新羅婢的價格高的離譜。我們通過跟唐人合作,不僅可以掙到大量的錢財,還能改善關係。我看是看清楚了,大唐其實並不希望新羅或者高桓權,亦或是高藏王的勢力過分的擴大,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好處。既然如此,我們淵家乾脆就獨自立國,然後向大唐稱臣,讓那李世民冊封阿耶爲王。”

淵男產覺得重新恢復高句麗當初的局面,應該是不大可能了。

與其這樣,乾脆藉着這個機會,讓淵家也成爲一個新的王族。

說不定因禍得福,反倒是讓淵家更上一層樓呢。

畢竟,哪怕以前淵家在高句麗的勢力再大,也只不過是一個臣子而已。

“三弟說的沒錯,我也支持跟那個淳于家合作。反正有東海漁業的人在中間牽線,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風險。大唐不想自己直接對新羅人出手,但是我們就沒有什麼好顧慮了。”

淵男建跟淵男產的關係一直不說,自然也是支持淵男產的提議。

“合作是可以合作,但是也不能只是通過這一條路子,我們應該儘可能的引進一些大唐的匠人,看看能不能把我們自己的兵器製作水平給暗暗的提高。這麼一來,有朝一日,大唐哪怕是想要出手對付我們,或者大唐發生了內亂,沒有空關注半島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藉機統一半島。”

淵男生作爲淵蓋蘇文的長子,從小就是作爲淵家的繼承人來培養的,所以眼光也還算可以。

不過,想法是很好的,能不能實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以,凡是對我們有利的事情,不管是跟大唐合作,還是跟那北高句麗合作,都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有人不理解,那就換上能夠理解的人。”

淵家的這個家庭會議,淵蓋蘇文自然是有着一錘定音的權利。

很快的,淵家控制的區域內部,就陸續出現了東海漁業的人員的身影。

而國內城作爲離他們最近的一個大唐城池,更是每天都有人往返在兩個國家之間。

當然,指望着通過這些手段就直接讓新羅人實力大減,還是沒有那麼容易得。

更多的是通過此消彼長的方式,讓半島上各個國家之間的實力保持在一個相對均衡的境地,讓他們誰也離不開大唐,誰也不敢得罪大唐。

這纔是李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1423章 攪屎棍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278章 上有所好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11章 看完這章就吃第840章 終究是邁出了這一步第1406章 風起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672章 多拉幾家下場第402章 這就是蒲羅中?第879章 有發現!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320章 頭鐵的楊本滿第1400章 威力第1027章 崩盤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121章 登州府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1585章 香餑餑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175章 兩個祖宗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15章 手術成功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第59章 雞肋的獎勵第35章 纖毫畢現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406章 風起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726章 高句麗的消息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652章 南洋一霸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541章 通兌天下的願景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81章 羊毛作坊第1099章 坐等看戲(求月票)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1563章 狄仁傑發現的問題第421章 歌劇院的新作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1412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三江感言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401章 哼,生孩子你會嗎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1251章 又有大動作?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770章 誰能生擒李世民?第1326章 大生意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1098章 捧殺第1502章 選擇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樓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1346章 變故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
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1423章 攪屎棍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278章 上有所好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11章 看完這章就吃第840章 終究是邁出了這一步第1406章 風起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672章 多拉幾家下場第402章 這就是蒲羅中?第879章 有發現!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軟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320章 頭鐵的楊本滿第1400章 威力第1027章 崩盤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121章 登州府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1585章 香餑餑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175章 兩個祖宗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15章 手術成功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第59章 雞肋的獎勵第35章 纖毫畢現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406章 風起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726章 高句麗的消息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652章 南洋一霸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541章 通兌天下的願景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81章 羊毛作坊第1099章 坐等看戲(求月票)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1563章 狄仁傑發現的問題第421章 歌劇院的新作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1412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三江感言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401章 哼,生孩子你會嗎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1251章 又有大動作?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770章 誰能生擒李世民?第1326章 大生意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1098章 捧殺第1502章 選擇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樓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1346章 變故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