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

魏徵去世了!

在李世民前去探望的第二天,魏徵去去世了!

雖然在最後的時光裡,他活的很光榮,李世民毫不吝嗇的給了各種關照。

但是,魏徵其實是懷着遺憾去世的。

魏徵是一名合格的諫臣,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他的夢想其實是成爲一名謀臣,像房玄齡那樣的謀臣。

魏徵給自己的人設也是按照謀臣的方向在努力,不管是給李密獻上了十條計謀,還是給李建成提議誅殺李世民,他都希望自己的計謀有發揮的餘地。

可惜,終其一生,這個目的都沒有實現。

當然,雖然他謀臣的願望沒有實現,但是一追隨李世民,就幫他勸降了太子李建成的舊部,魏徵的功勞還是不小的。

所以李世民聽到中郎將回來彙報說魏徵去世了,心中非常傷心,甚至還廢朝五天。

“父皇,天氣冷,我們回宮吧。”

明德門外,李世民親自帶着文武百官,給魏徵送行。

一個大臣死後能夠得到這等哀榮,實屬罕見。

原本李世民是下令厚葬魏徵的,不過魏徵的妻子裴氏拒絕了。

在她看來,魏徵一身都過的非常樸素,沒有必要在死了之後搞出豪華葬禮出來,這並不符合他的本意。

所以,如今逐漸消失在百官面前的,只是一輛普通的四輪運貨馬車,裝載着魏徵的靈柩往城外而去。

“高明,以銅爲鑑,可正衣寇;以古爲鑑,可知興替;以人爲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望着不斷遠去的馬車,李世民頗爲感慨的說出了名傳千古的這段話。

從這裡也能看出來,李世民並沒有下定決心廢掉李承乾,否者今天就不會把他帶在身邊,還跟他說這麼一番話。

至於他說的這話,自然會有史官把它記錄下來,不用擔心流傳不下去。

當然,史官的任務,可不僅僅是幫帝王記錄值得傳頌的東西,更多的是記錄帝王的一言一行,不管好壞。

就比如魏徵當年勸諫李世民的很多話,雖然很不中聽,史官卻是全部記下來了。

所以每個帝王對於史官,都是又愛又恨。

“父皇,您放心,兒臣已經認識到過去做過不少荒唐事,會以父皇爲榜樣,以朝中大儒爲榜樣,重新檢討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給父皇您丟臉。”

不管心中實際上是怎麼想的,李承乾嘴上還是說的很好聽的。

許多東西他都已經在謀劃,並不想在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橫生枝節。

“大哥,言行一致,方是君子。如果只是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可就沒有意思了。”

一旁的李泰忍不住出言諷刺。

這段時間,他敏銳的感受到朝中支持自己的力量在增長,再加上長孫皇后這個支持嫡長子李承乾繼承皇位的最大支持者去世了,這讓李泰看到了希望。

夜長夢多,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坐上太子之位,否則要是哪天李世民突然出了什麼意外,他再出手就晚了。

畢竟,跟李承乾爭奪太子之位,很多人都會支持他。

但是,如果跟已經登基爲帝的李承乾爭奪皇位,還願意支持他的人,就不多了。

“四弟說的太對了。有些人總是給人翩翩君子一樣的感覺,實際上的所作所爲卻是跟君子沒有一文錢關係。父皇明察秋毫,自然心中有數。”

李承乾自然不會讓着李泰。

哪怕是李世民就在身邊,他也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

而李世民看到兩個兒子在這種場合居然還在鬥嘴,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大哥,四哥,明天我準備再去昭陵那邊祭祀一下母后,你們要不要一起去呀?”

一旁善於察言觀色的李治,很是生硬的轉移了話題。

不過,效果卻是很不錯。

李世民的臉色果然好看了很多,並且還轉過身看了一眼李治。

至於他的心中在想什麼,就沒有人知道了。

“雉奴有心了,大哥明天跟你一起去。”

李承乾雖然爲人很差,但是對長孫皇后的敬愛之情,卻是沒有一分作假。

如今李治提議明天去昭陵祭祀,他自然表示同意。

“我就不等明天了,今天下午我就先過去,晚上直接在那裡守陵。”

李泰並不給李治這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九弟面子。

而且,他還想接着這個機會再在李世民面前刷一波好感。

你看,我都願意提前過去守陵呢。

不過,這個時候李世民就沒有什麼心情再去管了。

等到四輪馬車消失在視野之中,他就帶着百官回城了。

……

“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號”緩緩的靠近渭水碼頭。

шшш ☢t t k a n ☢C〇 時隔一年,李耿和李義協再次回到長安城,心中的滿腔抱負即將實現,可謂是意氣風發。

“李兄,等會你是先回府上,還是先去書院?”

李義協滿臉黝黑,早已不像當初的小白臉模樣,看着碼頭上不斷往船隊靠攏的幫工,再一次跟李耿確認着一會的行程。

在回來的途中,他們已經知道了大唐這一年發生的大事。

剛開始,他們爲朝廷征服了高句麗而高興,可是很快的,這個高興又被長孫皇后的去世所取代了。

好在時間可以抹平一切傷口。

進入貞觀十七年之後,大家對長孫皇后的離去,已經沒有那麼敏感。

事實上,不管是誰去世了,除了最親的幾個人,其他人很快就會把他忘記。

“這一次我們帶回來的主要是各種各樣的特殊作物和動物,金銀財寶之類的黃白之物非常的少,再說了,我們都已經出海這麼久了,也不差一時半刻,所以我們還是先去書院吧,把船上的東西先交交接給農學院的那幫人。”

李耿從小到大,就很少能夠在家中看到自己阿耶。

所以對於回家,他並沒有那麼迫切的心情。

當然,這並不表示他就對自己的父母沒有什麼感情。

“也是,那些特別的動物,如果沒有交接好,指不定就直接給弄死了,到時候就白白浪費我們的一番心血。楚王殿下當初在書院給大家做演講的時候,提到過好幾種那些特別的動物,當時真正相信的人並不多。

哪怕是我們上次從澳洲回來,跟大家談到了口袋獸的情況,很多人都還是不信。這一次,我一定要讓那些人睜大眼睛看看,這個世界不是隻像他們眼睛看到的那樣。”

李義協自然知道,不管是觀獅山書院,還是長安城裡,不相信自己之前說過的話的人,大有人在。

“嗯,聽說作坊城在修建一座萬獸園,也不知道修建好了沒有。到時候我們帶回來的這些動物都放在萬獸園養殖的話,估計就有機會讓普通百姓也去看一看了。

不過可惜的是,這一次我們帶回來的動物種類還是太少了,像是楚王殿下說的那種能夠在極端嚴寒的地方生活的鵝,能夠在極端環境下生活的大白熊,我們都還沒有找到。甚至那種體型巨大,顏色鮮豔,能夠學說人話的金剛鸚鵡我們也沒有找到。”

李耿基本上翻閱過每一場李寬在觀獅山書院做的演講的記錄稿,對立面涉及到海外的事情,異常的關心。

當然,他的關心重點,跟其他人不大一樣。

哪裡有別人沒有發現的大陸,哪裡有別人沒有發現的動物,哪裡有別人沒有發現的植物,這些能夠揚名立萬的東西,是李耿最關心的。

這也是李義協最關心的。

因爲這種同樣的關心和期待。李耿和李義協纔跟親兄弟一樣的走上了出海的道路。

要知道,作爲李忠和李君羨的嫡長子,他們兩個完全可以躺贏啊。

“這個世界太大了。這幾年的航海,已經證明了楚王殿下描述的那些東西都是正確的,放在格物大廈面前的那個地球儀,是準確的。而盤點一下我們瞭解過的地方,居然還不到這個世界的一半,甚至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哪怕是我們今年成功前往美洲,也只能瞭解美洲的一小部分區域,真正要了解整個美洲,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都說我大唐地大物博,其實去到外面的世界纔會發現,這句話並不準確。你占城那些百姓,許多都非常的懶惰,一點沒有我們唐人勤勞的樣子,可是卻是很少聽到有人餓死的。

因爲他們哪怕是什麼事情都不做,單單去森林裡採摘各種水果,就能填飽肚子。而他們種稻谷,懶得甚至是收割了一茬之後,直接不管,等到稻子重新長出來之後,再次收割。這要是在關中,根本就不可能這樣做啊。”

李義協在海外待的時間越長,對這個世界就越是充滿興趣。

如今,他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唐人走出國門,去外面看一看。

雖然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帶動了許多商家出海。

但是,除了經商,普通百姓去海外討生活的,少之又少。

哪怕是東海漁業已經開通了揚州至蒲羅中的客運航線,願意背井離鄉去海外討生活的人,也少之又少。

www •ttκΛ n •¢ Ο

“確實是,不說南洋周邊的蠻夷,單單那個澳洲,只要有大唐百姓願意過去,只是簡單的過着放牧的生活,也絕對比國內要舒服很多。這一次,我一定要跟楚王殿下彙報,讓他支持我們鼓勵大唐百姓出海的行爲。”

“嗯,確實是要鼓勵更多的百姓出海,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佔據那些富饒的地段。並且我們要繼續探索這個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大唐百姓在各個補給點扎根生存,否者,總有一次出海,我們會回不來。”

李義協和李耿就這麼一邊說話,一邊下了船,重新踏上了長安城的地面。

而“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號”回來的消息,也立馬在長安城裡傳開來了。

……

觀獅山書院,如今在校師生數量,已經接近兩萬人,妥妥的坐穩了大唐第一書院的位置。

當然,渭水書院、曲江書院和國子監等各個書院,也不是原地踏步。

戶部每年專門劃撥了那麼多的經費用來發展大唐的教育,效果自然也是槓槓的。

再加上楚王府旗下的各個作坊,都興辦了識字班,鼓勵匠人們脫盲。

這麼多年的堅持,也起得了不錯的效果。

不客氣的說,長安城不僅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識字率最高的城市。

而識字率的提高,更是讓長安城各個報社的生意變得興隆起來。

一文錢一份報紙,對於許多人家來說,都不算貴。

關鍵是一份報紙往往有好幾張大尺寸的紙張,不說報紙上面有什麼信息,單單這個紙張,就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

這就導致了大家對買報的熱情大幅上升,《大唐日報》甚至還在長安城創造了日銷十萬的新紀錄。

要知道,整個長安城也就一百多萬人,約三十萬戶人家。

“搞清楚了嗎,李義協他們這次出海回來,真的準備要去傳說中的美洲了?”

渭水書院裡頭,長孫沖和鄭海站在一個地球儀面前,聽着旁邊的人彙報着消息。

“是的,那個李義協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放出話了,這一次回長安城只待一個月,一天也不多留,然後立馬前往登州,乘坐新式的海船出海。這一次,他們要去挑戰楚王殿下口中的美洲!”

李義協和李耿想要去美洲的消息,其實不是什麼秘密。

幾年前他們兩就在許多場合嚷嚷着要去尋找傳說中的高產農作物,只是沒有幾個人相信而已。

如今地球儀上的澳洲已經找到了,李義協他們還在沿途新修建了好幾個補給港口。

所以長孫衝再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已經基本相信李義協這次是來真的了。

“長孫兄,我們不說那個美洲有沒有像澳洲那樣有金礦銀礦,單單那個被楚王殿下稱作土豆和玉米,還有番薯的高產農作物,只要找到一樣,只要這些高產農作物的產量有楚王殿下說的一半那麼多,那麼名垂千古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我們渭水書院這幾年的發展很快,但是在大唐的名氣卻是遠遠趕不上觀獅山書院,甚至還被人拉的越來越遠。這一次,如果尋找高產農作物的發現之旅被觀獅山書院獨佔,我覺得以後渭水書院要想追上觀獅山書院,就幾乎沒有希望了。”

鄭海的眼光還不錯,心中也有幾分抱負。

如今,鄭家已經感受到渭水書院給家族發展帶來的好處,支持力度也比前幾年大了不少。

所以鄭海也開始考慮怎麼進一步的提高渭水書院的地位。

很顯然,發現新大陸,或者發現新的高產農作物,這些都能夠大大的提高渭水書院的知名度。

所以鄭海心動了。

“鄭兄,你說的這個我明白。但是我們書院的學員,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航海經驗,哪怕是我們緊急去購買一艘船隻,也搞個‘渭水書院號’去跟在李義協他們身後探索美洲,日程上也來不及啊。”

如果可以蹭觀獅山書院的熱度,跟着一起去探索美洲,長孫衝自然是支持的。

但是,他對於渭水書院的學員的航海能力,顯然是沒有信心的。

事實上,放眼大唐,航海實力最強的是東海漁業,其他的都不是一個級別。

哪怕是觀獅山書院的船隊,使用的基本上也都是東海漁業的船員。

“如果我們自己去搞,日程上自然是來不及的。但是如果只是安排人員跟着參加的話,那就沒有這個問題了。雖然李義協和李耿都很有信心的樣子,但是從這地球儀上也能看出來,美洲離我們遠着呢。

不管他們準備開發哪條航線,路上的風險都不會小。所以對於渭水書院的加入,他們接受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大不了,我們僱傭一批船員,就跟在李義協他們身後,關鍵時刻,大家能夠互相幫襯一下。”

鄭海轉動着眼前的地球儀,不管的猜測着李義協和李耿的下一步動作。

“單純的跟隨,那麼到時候哪怕是發現了土豆或者玉米,大家也只會認爲這是李義協和李耿在李寬的指導下,帶着大家發現的,根本就沒有我們渭水書院什麼事情。我倒是覺得,要麼就乾脆先跟在李義協他們的船隊後面,等到成功的到達美洲之後,我們書院的人馬就自己去各處搜尋高產農作物的下落。

這麼一來,我們就有一半的可能成功第一個找到高產農作物的書院。再不濟,李寬口中的三種高產農作物,我們先找到其中一種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這樣也能讓我們渭水書院揚名立萬。”

長孫衝顯然不大想渭水書院就像是跟屁蟲一樣的跟在觀獅山書院後面學習,到時候什麼功勞都分不到。

“你這個主意,倒不是不可行,但是就要看觀獅山書院的那幫人,對於其他人跟着他們出海是什麼態度了。”

鄭海思索了一會,覺得長孫衝這個主意雖然有點缺德,但是卻是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

關鍵是這麼下來,能夠實現渭水書院的利益最大化。

至於這種行徑會不會讓渭水書院的船隊陷入到危險之中,這就不是鄭海考慮的問題了。

出海,哪有沒有危險的?

“鄭兄,長安城中比我對李寬更加了解的人可不多。雖然我一直不大喜歡他,但是在支持大唐勳貴和百姓出海這件事情上面,不得不說,他還是非常大度的。

美洲這種只停留在地球儀上的新大陸,發現之旅必然是一個充滿危險的旅途,要不然觀獅山書院也不會拖到現在才準備出發。所以我相信李寬肯定是支持我們的船隊跟在觀獅山書院的船隊後面的。只要李寬支持,李耿和李義協反對的可能性,幾乎就沒有。”

長孫衝這幾年跟李寬不知道鬥了多少回合。

雖然幾乎沒有勝利過,但是有一句話叫做“最懂你的人是你的對手”。

所以長孫衝對李寬的性格和做事風格的研究,還是非常深刻的。

“你這話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要儘快行動了。別到時候人家都已經要出發了,我們的人手還沒有安排好。那時候,指望着他們停下來等我們,就不現實了。”

聽長孫衝這麼說,鄭海不再猶豫,立馬就跟長孫衝開始商討具體的安排。

以長孫家和滎陽鄭氏的力量,組建一個小規模的船隊,那自然不在話下。

……

“李忠,看你這幅表情,外面流傳的那些事情,是真的咯?”

李世民批閱完奏摺,一擡頭就看到了旁邊李忠正垂頭喪臉的站在那裡。

由於《大唐日報》等各個報紙都在報道“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號”回來的相關事情,李耿和李義協又親自撰寫了不少文章鼓吹海外的各種機會和豐富物產,李世民自然也聽說了。

“陛下,都是真的!”

李忠嘆了口氣,很是無奈的回答着李世民的話。

“我大唐子民,拋頭顱灑熱血都不怕,大海有什麼好怕的?再說了,東海漁業不是已經準備了最新的海船了嗎?朕倒是覺得,你看開一點好!”

李世民自然知道李忠爲什麼煩惱。

有個不省心的兒子是什麼感覺,李世民可是太有體會了。

畢竟,他的不省心的兒子,可不是隻有一個。

“屬下倒不是反對李耿出海,只是這幾年他一直在海上奔波,兩個子嗣都沒有留下來。要不是聽說東海漁業嚴禁船員之間發展任何龍陽之好,我都要懷疑這個傢伙是不是跟一般人不一樣了。”

這年頭,大家對於傳承看的非常重。

要不然也就不會有“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說法了。

特別是家中有“金山”要繼承的家族,對於傳承的看重就更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比的了。

“這還不簡單,李耿不是要在長安城呆一個月嗎?這個月你就讓他多辛苦一點,還能一個月都搞不定?晚點我讓巢方給你開一個藥方,再帶點宮裡頭的藥材回去給李耿補一補,到時候一定讓他給你留下幾個大孫子。”

李世民笑着說道。

“這倒不用,屬下已經買了一箱子的六味地王丸,足夠了!這要是都還沒有懷上,那我也是認命了!”

李忠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平時陰暗的事情做的多了,才導致李耿到現在爲止都沒有子嗣。

要知道,他可是爲李耿準備了不少的伺妾。

不管是倭國女子還是新羅美婢,亦或是突厥女子,李耿都嘗試過。

可是就沒有一點動靜!

“等李耿他們出發的時候,朕親自到渭水碼頭給他們送行!這一次,他們出海是爲了給我們大唐百姓尋找高產農作物而去,是在爲我大唐百姓的幸福在冒險。”

李世民自始至終,都是支持船隊去美洲探險的。

無他,唯糧食爾。

沒有經歷過糧食不足的人,是很難想象出糧食的重要性到底有多高。

如果美洲真的有李寬口中的高產糧食,哪怕是賠上百萬人的性命,李世民都要安排人去取回來。

何況,這一次的出海,並不需要那麼高的代價。

“多謝陛下!犬子能夠爲大唐做些許貢獻,也算是他的榮幸!”

李忠也同樣意識到了高產農作物的特殊意義,所以沒有阻止李耿出海!

不過,心中的擔憂,卻是一點也沒有變少。

沒辦法,做父母的,不容易啊。

第684章 放榜了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94章 父子對話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437章 濮王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37章 珍寶閣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三江感言第1028章 動亂第1380章 談話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691章 淵氏父子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277章 龍井香茶第82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557章 小零件意義不小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253章 鬆了一口氣第93章 低調回歸第647章 簡單的油條不簡單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98章 楚王養豬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264章 元宵燈會第83章 花樣繁多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836章 做的虧心事太多(祝新年快樂!)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1587章 熄火了?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14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543章 座鐘的產量暴增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264章 都想割韭菜第271章 不服來幹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312章 上火怎麼辦第773章 新羅人的好算盤落空了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311章 這個事情可以有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453章 奇效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
第684章 放榜了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94章 父子對話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437章 濮王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37章 珍寶閣第42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三江感言第1028章 動亂第1380章 談話第1048章 生意興隆?第691章 淵氏父子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277章 龍井香茶第82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557章 小零件意義不小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253章 鬆了一口氣第93章 低調回歸第647章 簡單的油條不簡單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98章 楚王養豬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264章 元宵燈會第83章 花樣繁多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836章 做的虧心事太多(祝新年快樂!)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1587章 熄火了?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14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543章 座鐘的產量暴增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264章 都想割韭菜第271章 不服來幹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055章 叫鮑魚的廚師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312章 上火怎麼辦第773章 新羅人的好算盤落空了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311章 這個事情可以有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453章 奇效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