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

當觀獅山書院這裡熱鬧非凡的時候,遙遠的北美洲,李耿一行人也迎來了一件值得喜慶的大事。

“郎君,玉米,這絕對就是楚王殿下說的玉米,我們找了半年,總算是找到它的蹤跡了。”

在一個土著部落附近的田地裡面,陳四兒滿臉喜悅的跟李耿說着話。

這半年,他們可是把北美洲的西海岸給轉了一圈,可是並沒有在海岸線附近找到玉米的影子。

並且,越往北邊,感覺越是荒涼。

所以李耿果斷的掉頭南下,在後世墨西哥附近的海域登陸,往內陸進發。

如今,他們已經深入內陸一個多月的路程了,沿途碰到過幾個小土人部落,彼此都還算是相安無事。

但是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發現。

就當他準備放棄尋找,換一個地方再次登陸的時候,卻是來到了一個規模頗大的土人部落,依靠着兌換一些物質,獲得了對方的友誼,從而進入了土人居住的區域。

本來李耿也沒有抱着什麼期待,結果剛剛進入土人居住的區域,陳四兒就發現前方的一片土地之中,居然長滿了類似玉米的莊稼。

所以他立馬就衝到了地裡面,掰下來一根“玉米”。

玉米穩穩的落在了陳四兒手中,他仔細的觀察了一番。

這玉米的最外面是綠裡面帶着黃色,脫去了外衣之後,裡面還有一層內衣。

陳四兒緊接着給玉米去掉內衣,卻是發現裡面還有一層嫩綠色的紗裙一樣緊貼着玉米的身子。

用顫抖的雙手掀開這一層紗裙,陳四兒再把那金黃色的髮絲給撩了起來,就可以清晰的看到那紅白相間的果實,每一粒都看上去是那麼的晶瑩透徹,難怪楚王殿下要給它起名字叫做玉米啊,實在是太貼切了。

這些玉米,簡直就像是一粒一粒的珍珠,緊緊的排在了一起。

“真的是玉米?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李耿也快步走到陳四兒身邊,拿起了玉米,仔細的端詳了一番。

“卡茲!”

李耿忍不住把玉米放到嘴裡咬了一口。

一股清甜的味道瞬間充滿了李耿的口腔。

好久沒有嘗試到這種甜味的李耿,迫不及待的把這根玉米給吃了下去。

他的這個舉動,不僅沒有惹土人生氣,反倒是讓土人們非常開心。

只見幾名跟在李耿身邊的土人,也跑到了玉米地裡面,手腳麻利的接連掰下來好幾根玉米,遞給了李耿、陳四兒手中。

然後嘴裡還哇啦哇啦的說個不停。

不過,除了簡單的一些詞語,李耿基本上什麼都沒有聽懂。

好在人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是世界通用的。

從那些土人的喜悅之中,李耿感受到自己應該是受歡迎的。

趁熱打鐵,李耿提出要用東西跟土人交換這片地裡所有的玉米。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雞同鴨講的交流了十幾分鍾,雙方都算是搞明白對方的意思了。

這些玉米送給你!

這些鏡子、懷錶送給你!

大家的東西都是不賣的,我們是朋友,送給你不要錢。

反正最後的目的是一樣的。

李耿並沒有在意這些細節。

折騰了那麼久,總算是找到了傳說中的玉米。

雖然不知道這些玉米的產量到底有沒有畝產千斤,但是李耿粗粗的估算了一下,覺得畝產五六百斤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最關鍵的是他發下這些玉米,它並不需要種植在水田之中。

看這些土人耕作的樣子,應該是非常簡單粗暴的。

哪怕是如此,這些玉米都還能長成這個樣子,那麼精耕細作之後的產量,顯然更加值得期待。

接下來,自然就是一頓歡迎儀式,兩幫沒有辦法使用語言溝通的人羣,載歌載舞的圍着篝火慶祝了一番。

而李耿也是在這個部落裡頭等到玉米變得更加成熟了,才準備採摘下來。

要不然到時候這些玉米帶回了大唐,全部都壞掉了,或者是沒有辦法當做種子的話,那絕對是樂極生悲了。

……

當長安城進入到一年最熱的時候,遙遠的太子港,卻是迎來了貞觀十八年最大的一場暴風雪。

鵝毛般的下雪從午飯過後就開始漫天飛舞,將整個太子港都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之中。

“郎君,牛羊都已經安頓好了,雖然有幾隻不幸被凍死,但是影響不大,我們儲備了大量的乾草,足夠它們熬到冬天過去。”

長孫家慶站在李承乾身邊,彙報着太子港裡頭的情況。

李承乾身邊,當初直接參與到謀反的馮孝約、張思政等人,都被誅殺了。

但是長孫家出生的長孫家慶和長孫詳卻是僥倖躲過一死,跟李承乾一起流放澳洲。

這也算是充分的體現了一點,有背景的妖怪,總是可以躲過一劫的。

吳承恩的《西遊記》中,將這一點展示的淋漓盡致。

其實,這個真理,不管是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基本上都是成立的。

“嗯,今年的冬天比去年要冷一些,大家要多注意。”

李承乾雖然精神氣已經恢復了不少,不過整個人還是激情不夠,一下子老了很多一樣。

從大唐太子淪落爲流放澳洲的庶民,任誰也很難接受這一點啊。

“這幾天,從永平港應該會過來一支船隊,到時候他們會帶來我們訂購的棉衣、棉被,還有大量的羊毛線。要不是因爲這一場暴風雪,船隊應該都差不多到了的。”

長孫家慶對現在的情況不是特別的擔心。

經過了一年的發展,他們幾千號人已經成功的在這裡落腳了。

前幾個月,他們還成功的征服了附近的幾個土人部落,讓城池修建的速度一下就上了一個臺階。

在加上太子港裡頭的漁業資源很豐富,根本就不用擔心餓死。

最關鍵是蒲羅中運過來的牛羊,已經順利的在附近的草原上繁殖開來。

太子港四周的土地十分肥沃,很是適合養殖牛羊。

只要有個幾年時間,長孫家慶覺得太子港都可以開始向外出售牛羊了。

“對於願意來我們太子港做生意的商家,我們不能虧待了他們。不管是他們開什麼價格,只要不是獅子張大口的那種,我們都直接答應就行。要不然距離這麼遠,我們這裡的人口數量又不多,願意跟我們做生意的商家就沒有幾個。”

李承乾沒有了那種傲氣之後,反倒是變得很接地氣。

雖然太子港在他看來是一個非常優良的港口,但是奈何整個澳洲都沒有幾個唐人,偏偏這裡的土地面積又如此的廣闊,他就是想要吸引人過來這裡定居都很難啊。

現在也就只能儘可能的去附近部落招募或者是抓捕土人來幫忙幹活了。

按照李承乾的規劃,每一個唐人,都至少要有兩個僕人,這樣太子港的人氣才能上來。

當然,李承乾也不敢讓太多的土人進入到太子港,要不然萬一這幫土人覺得可以取而代之,那就麻煩了。

“沒問題,我們來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金銀,在太子港附近又發現了一個小銅礦,短時間內是不會缺錢用的。不過人手不足的問題,卻是會一直存在。

另外各種箭矢刀劍,也需要從永平港那裡運輸,短時間內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

“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長安城的西市的人市裡頭,是哪個部落的奴僕都有售賣。路過蒲羅中的時候,聽說他們那裡也仿照西市設置了一個市場,下次我們可以讓商人們去蒲羅中購買一批奴僕賣到我們這裡來。

不管是突襲人還是高句麗人,疑惑是倭國人。哪怕是林邑人活着天竺人,我們都要。反正不能讓太子港裡頭的澳洲土人的數量超過二成。”

李承乾畢竟也是當過太子的人,一些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嗯,上一次我本來就想跟那些商家說,不過正好碰到太子港附近的土人部落給我們提供了一批人手,所以就沒有提了。這一次我肯定會跟那些掌櫃好好的談一談,讓他們知道跟我們太子港做生意,絕對是穩掙不賠的。”

“老二希望我們在太子港好好的發展農業,到時候不僅可以解決我們自己的吃食問題,還能向蒲羅中提供牛肉乾和羊肉乾、羊毛、奶粉等物資,這就足夠養活幾十萬了。”

李承乾現在的目標就是把太子港建設成一個跟蒲羅中差不多的大港口,重新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意義。

“主要有個幾十萬人口,我們太子港絕對可以成爲一座繁華的城市,所有的人都過上富裕的生活,哪怕是長安城的百姓都比不上。”

長孫家慶對太子港四周的條件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廣袤無邊的草場,怎麼捕撈也捕撈不盡的海魚,這要是不能過上比長安城百姓還要好的日子,他都覺得自己應該買一塊豆腐裝死得了。

“從永平港到太子港,路途太過遙遠了。一路上,我們其實也碰到過許多好的港口,如果能讓更多的大唐百姓佔領這些港口,我們各個港口之間互通有無,那麼太子港想要變得繁華,就容易很多了。”

李承乾一下就看到了太子港最大的問題。

孤懸海外,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去一趟永平港都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哪怕是這裡的自然條件非常好,又怎麼吸引大量的百姓過來呢?

除非能夠找到金礦,許多許多的金礦。

“遲早會有這一天的!郎君,廚子已經準備好火鍋了,這麼冷的天氣,吃一頓火鍋是再適合不過了。”

“好!把我們帶來的燒刀子開一瓶,我們好好的喝兩杯!”

說到火鍋,李承乾的臉上總算是有了些許笑意。

美好的食物,是慰藉受傷心靈最好的東西啊。

……

“楊提督,這已經是往蒲羅中運輸奴僕的第三艘海船了,看來天竺那邊的局勢是徹底的亂起來了。”

齊王港中,李祐跟楊七娃坐在碼頭上的一張大傘下面,迎着海風,品着青雀葡萄酒。

如今的齊王港,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成爲西洋最大的白糖交易中心,不管是大食過來的商家,還是天竺而來的商人,都在齊王港購買白糖。

而甘迪這些從廣州運輸白糖出海的糖商,也都是把白糖運輸到了齊王港,就不再往前了。

繼續往大食而去,安全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別以爲大食人會跟你講什麼大道理,人家覺得你侵害了他的傳統利益,分分鐘送你去見安拉。

而出了白糖之外,奴僕交易,如今也是齊王港快速崛起的一門生意。

不管是李祐的人從泰米爾王國購買奴僕,還是大唐來的人去天竺捕捉、購買奴僕,亦或是大食商家運輸奴僕過來,基本上都樂意在齊王港交易。

一方面,齊王港的奴僕價格跟蒲羅中的差異不算特別大。

大家再折騰一頓的話,雖然也能多掙一些錢,但是跟花費的時間相比,其實並不划算。

另外一方面,齊王港到蒲羅中的海域,如今已經被蒲羅中市舶水師給控制了。

沒有楊七娃這個市舶提督點頭,擅自闖入這一片海域的商船,很容易遇到“海盜”。

茫茫大海,你要是出了港口之後,被人黑吃黑了都沒有地方找人說理去。

誰知道你是不是不小心觸礁沉船了呢?

多搞幾次這樣的事情,大家就不想碰這條航線了。

特別是那些大食商人,常年在海上行走,類似的事情幹多了。

一感覺到不對勁,立馬就調整了經商的範圍。

齊王港作爲中轉點,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選擇。

往西是大食人的傳統利益範圍,往北很快就是天竺大陸了,而往東則是大唐水師的地盤了。

“大唐國內,哪個地方都缺少人手。單單廣州,就至少可以消化掉十萬的奴僕,區區幾艘船的奴僕,哪裡夠呢。”

楊七娃也是得到了指令,要全力配合這些商家來天竺捕奴,來齊王港購買奴僕。

至於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損傷天理,壓根就不是楊七娃需要考慮的事情。

“那倒也是!二哥在朔州北部大規模的推廣棉花種植,又在遼東道成立了生產建設兵團,不斷的開墾土地種植水稻,需要的人手太多了。

不過現在只是一個開始,我聽說天竺有幾千萬人口呢,到時候源源不斷的奴僕被運到各個種植園,我大唐人手緊缺的情況,應該可以大大的緩解。”

李祐現在非常感激李寬,他很清楚,要是沒有李寬,,估計自己最好的結局就是被圈禁。

最壞的結局……

“嗯,說的也是!回頭我再跟楚王殿下寫個申請,給蒲羅中市舶水師多配備幾艏戰艦,把齊王港的水師規模給搞起來,免得到時候被人偷襲了。”

楊七娃沒有拿過李祐的好處。

但是他卻是很清楚齊王港對於大唐的西洋戰略來說,位置有多麼的重要。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齊王港背靠的陸地,就是印度洋上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啊。

對於想要進一步往西發展的大唐來說,意義絕對是重要無比。

“多謝楊提督,市舶水師在齊王港有什麼需求,請隨時跟我提出來!”

李祐一聽,心中大喜。

自己的安全有保障了!

第808章 土炕第277章 龍井香茶第607章 來者不善啊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381章 改革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126章 滿城魚香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61章 特殊準備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955章 瘋狂的夜晚(爲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368章 作戰兇猛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1379章 還擊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433章 損失慘重第35章 纖毫畢現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652章 南洋一霸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886章 你跟和尚有仇嗎?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222章 心癢癢第280章 送什麼好呢(求月票,更新有驚喜)第1295章 什麼都能扯上草原戰略第1397章 優劣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1198章 消息傳開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334章 眼看他樓塌了(6000字大章)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1587章 熄火了?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809章 南北大不同第454章 觀獅山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1307章 買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貴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82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130章 唐元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穫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384章 行動失敗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32章 鏡子第1430章 秦懷道迴歸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
第808章 土炕第277章 龍井香茶第607章 來者不善啊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381章 改革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126章 滿城魚香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61章 特殊準備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955章 瘋狂的夜晚(爲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368章 作戰兇猛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1379章 還擊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433章 損失慘重第35章 纖毫畢現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652章 南洋一霸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886章 你跟和尚有仇嗎?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222章 心癢癢第280章 送什麼好呢(求月票,更新有驚喜)第1295章 什麼都能扯上草原戰略第1397章 優劣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1198章 消息傳開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334章 眼看他樓塌了(6000字大章)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1587章 熄火了?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809章 南北大不同第454章 觀獅山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1307章 買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貴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82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130章 唐元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穫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384章 行動失敗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559章 被雷劈了第32章 鏡子第1430章 秦懷道迴歸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