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

西域對於大唐來說,是一片比較特殊的存在。

雖然大唐已經在這裡有非常深的影響力,但是整體來說,這裡還是屬於一幫番邦屬國的人在這裡統治。

雖然這裡的地理環境比較惡劣,很多唐人都不願意在這裡生活。

其實情況不完全是這樣子。

在天山北麓的伊犁盆地四周,氣候環境其實是非常不錯的。

這裡水草充沛,完全是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

所以西域這裡,其實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麼貧瘠。

當年西突厥能夠苟延殘喘那麼多年,依靠的就是西域給他們不斷的輸血。

甚至到了現在,西突厥在西域還是有一些地盤的。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西突厥,跟二十年前的西突厥,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

他們老老實實的臣服於大唐,不敢有什麼其他心思。

但是他們是沒有其他心思了,不意味着西域就太平了。

吐蕃國在吐谷渾故地和劍南道都受到了大唐的打擊,聰明的祿東贊和松贊干布知道現在還沒有辦法直接跟大唐掰手腕,所以選擇了將發展重點放在西邊和南邊。

一方面,他們不斷的侵蝕天竺北部各個王國的勢力,另外一方面,他們在西域不斷的擴張。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吐蕃國的實力不僅沒有下降,反倒是強大了不少。

不客氣的說,如今吐蕃國在西域的影響力,已經不比大唐要差多少。

雙方之間的衝突,其實也是不少的。

李寬剛剛成爲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考慮要收拾收拾吐蕃國這幫人了。

不過還沒有等李寬有什麼行動,西域這裡的局勢又發生了一些改變。

對西域這條絲綢之路上積累了許多財富的區域的覬覦,令大食帝國加快了向東方進軍的步伐。

原本的歷史上,大食帝國跟大唐在西域的衝突,應該還要再過個十年八年。

但是現在卻是已經提前了。

這些衝突的消息,自然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長安城。

爲此,李寬難得的專門召集了一大幫文臣武將商討對策。

“太子殿下,這西域有那麼多的國家,每年都有一些戰爭發生。

這一次好像也沒有什麼不一樣吧?”

戶部尚書唐儉是最不喜歡戰爭的。

要是有大唐皇家科技獎和平獎的話,頒發給他絕對沒有問題。

因爲戰爭就意味着戶部需要花錢。

嘩啦嘩啦的銀子從國庫裡面往外流,唐儉心痛啊。

“唐尚書,這一次的情況不一樣,對方是大食帝國。

這可是在極西之地新崛起的一股勢力,統治的國土面積不比我們大唐少。

並且他們的將士也算是百戰百勝,鮮有敗績。

如果我們把他們當成是一般的番邦屬國的話,那是會吃大虧的。”

薛仁貴作爲身手李寬信任的將領,如今伴隨着李寬地位的提高,他在軍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要不然他也不敢直接站出來反駁唐儉。

要知道,唐儉在李淵時期就已經是大唐國公了。

雖然在後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他在大唐朝中的影響力,其實一點也不小。

“仁貴說的沒有錯,這一次的衝突跟以往的都不一樣。

太子殿下以前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大唐威脅最大的就是兩個國家。

一個是吐蕃國,另外一個就是大食帝國。

吐蕃國就在我們西南邊上,他們的危害大家是能夠比較直觀的感受到的。

這些年吐蕃國也沒有少在西域跟我們發生衝突。

但是跟吐蕃國相比,大食帝國的實力其實還要更強大一些。

從地球儀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國土面積其實非常廣闊。

最關鍵的是他們實行的體制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他們有着很特殊的東西去約束自己的將士和百姓。

這些東西我們雖然不認同,但是卻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隊伍。

如果你們好好的研究一下大食帝國的發展史,你們就會發現他們起家的時間跟我們大唐是比較接近的。

他們的發展速度跟我們大唐也是比較接近的。

不客氣的說,我們兩個國家都是新興崛起的強大國家。

這樣的兩個國家之間的衝突,註定是跟其他衝突不一樣的。”

蘇定方在旁邊也站出來聲援薛仁貴。

很多人這個時候也才意識到,李寬在軍中的影響力已經如此深入。

不說薛仁貴和蘇定方,也不說程咬金和尉遲恭。

甚至把秦瓊和牛進達他們也排除在外,李寬單單依靠自己在大唐皇家軍事學院中的影響力,就可以對大唐軍隊施加非常大的影響力。

現在作爲監國太子,更是名正言順的掌握着大唐的兵權。

不客氣的說,李寬現在已經初步完成了對大唐權利的掌控。

當然了,這裡面肯定也有李世民充分放權的原因在裡頭。

要不然李寬再厲害也是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超越李世民的。

“我也同意仁貴的說法!這一次的衝突,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今長安城到涼州的路已經非常好走,從涼州到肅州那邊也已經通了水泥路了。

大軍只要克服從肅州到西域這段路途,就可以直接出現在大食帝國的軍隊面前。

他們的人既然已經在西域跟我們的駐軍有了衝突,那麼就意味着在更西的地方,已經都被大食帝國的人給佔領了。

這也就意味着我們的絲綢之路,其實有很大一段都落到了大食人的掌控之中。

雖然商隊現在還能行動,但是中間的很多利益,其實已經被大食人拿走了。

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李績作爲兵部尚書,自然也是要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的。

“大唐已經好幾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了,所以纔有了這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推斷,如果要在西域成功的打敗大食帝國的軍隊,甚至進一步的反攻大食帝國。

估計至少需要五萬以上,甚至是十萬以上的大軍出動。

這麼多的軍隊出動,跨越那麼長的路途,需要耗費的物資和錢財是非常多的。

雖然戶部現在也不差錢了,但是到底要怎麼對付大食帝國的人,大家是不是考慮一下可不可以和平共處,我覺得都是需要好好考慮的。”

蕭瑀作爲文官的領袖人物,自然不會任由一幫武將在那裡囂張了。

反正文官和武將的矛盾,那是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蕭公說的沒有錯,正因爲大食帝國很強大,大食帝國對我們大唐來說,危險性比較高。

所以這一次的西域衝突,到底要怎麼應對,我覺得是需要好好的商量的,不一定今天就要做什麼決定。”

岑文本如今也算是文官中的頂樑柱了。

這個時候,他自然也不可能一言不發的。

“還等什麼等,要我說,乾脆就我老程帶着五萬騎兵,直接殺到西域,把那幫殺個片甲不留,讓他們知道我們大唐不是那麼好惹的。”

程咬金在一旁也忍不出了。

反正作爲李寬的老丈人,他也不用擔心說錯話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他程咬金的人設就是大大咧咧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哪怕朝廷真的只是安排五萬大軍出征,需要準備的東西也是挺多的。

此去西域,不遠千里,除了前半段路比較好走,後面路途其實並不好走。

我們既然要出手對付大食人,自然不能打沒有把握的仗。

要打就要一次性的把他們打疼,把他們徹底的趕出西域,甚至直接殺向大食帝國的本土。”

兵部尚書李績顯然不是那種衝動的人。

作爲李靖之後大唐軍中的權威人物,他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是非常厲害的。

歷史上,李世民駕崩之後,李績基本上就是軍中的一把手,輔助李治取得了不小的功績。

雖然史書上大家對於李世民的功勞瞭解的很多,但是其實李治在位的時候,大唐也是做了不少的事情的。

只不過因爲武媚娘太過耀眼,大家都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這個女皇帝。

“依我看,之前西域那幫番邦屬國的人員,也沒有幾隻好鳥。

這一次倒不如讓大食帝國的人先好好的收拾一下他們,然後我們再接着這個機會把西域平定,把那些國家全部都滅掉了。

這麼一來,我們就可以直接在西域設置一個新的道進行管理。

或者是結合太子殿下之前提出來的廢道改省的計劃,直接在西域設立一到兩個省來進行管理。”

尉遲恭的觀點跟其他人都有所不一樣。

不過不得不說,他的這個想法還真是挺符合李寬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西域距離長安城比較遠,我們現在收到的消息,其實已經差不多是一個多月以前的內容了。

等到大軍真正的出現雜西域,至少又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大食帝國應該已經把西域那幫人收拾的差不多了。

西域那個地方,一旦進入到冬天,其實也是不適合行軍打仗的。

大食人對此應該也是有所瞭解。

這個時候,他們一定會趁着現在的氣候還比較合適,直接加大掃蕩西域各國的力度。

所以尉遲將軍說的方案,其實跟剛剛討論的內容並不衝突。”

薛仁貴顯然也是支持立馬出兵的。

大唐好不容易又有了作戰機會,要是錯過了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他在遼東道生產建設兵團待了好幾年,如今被安排到軍中的重要崗位,有些人其實是不服他的。

薛仁貴也迫切的需要一場功勞來讓大家承認他在軍中的地位。

“我覺得出兵西域,對付大食帝國,它不應該只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行爲。

如果朝廷各部能夠同時行動起來,將這個行爲跟大唐的開疆拓土聯繫在一起,那麼很多事情其實就有眉目了。

就比如水泥道路的修建,如今已經修建到了肅州了。

但是肅州到西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這段路的水泥道路,是不是也可以開始考慮修建起來了。

然後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已經在開始修建了,是不是可以加快速度,並且把涼州到肅州那一段也考慮進去?

這麼一來,肅州到長安城之間的路途,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計,肅州就成爲我們大唐直接進軍西域的橋頭堡。

這對於肅州的發展,對於吸引周邊的遊牧部落來說,其實也是很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西域那邊小國無數,我們要是直接滅了他們,可能也會導致很多的非議。

這個時候,我們怎麼利用商業上的力量,把這些小國的經濟形勢徹底的搞混亂。

讓他們自己內部的民衆過着水深火熱的日子。

然後我們再慢慢的吞併,把吞併的時間放緩個幾年時間,是不是會更穩妥一些?

除此之外,涼州那裡應該有不少捕奴隊在活動,我覺得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去西域努力一下?

再者,吐蕃國在西域也有不小的影響力,我們跟大食帝國作戰的時候,會不會讓吐蕃國撿了便宜?

這個事情顯然也是需要一併考慮的。

如此種種,我認爲這一次的行動,可以讓兵部、戶部、禮部、工部等各個部門都一起動起來。

一次性的解決西域問題,讓我們大唐的觸角徹底的深入到中亞地區,對吐蕃國和大食帝國形成全面的戰略優勢。”

已經上了年紀的李靖,一般都是很少再上朝了。

不過今天這麼重要的會議,他肯定是要給李寬面子的。

所以他也是親自參加了。

如今聽了大家的意見,他肯定也不能一直都當鴕鳥。

不得不說,他的發言一出來,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藥師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現在就出兵把大食帝國的觸角給斬斷。

之後再慢慢的經營西域這一塊的國土吧?”

程咬金可不想把這場衝突拖的太久,到時候大家都沒有了脾氣。

“西域肯定是要慢慢的經營才能完全達到效果的。

最好就是跟當年對付東突厥故地一樣,把本地的那些胡人給遷移到其他的地方。

然後儘可能的鼓勵唐人去到這些地方發展,讓普通唐人百姓去到這些地方之後,能夠實現人生的飛躍,成爲一個小地主。

這樣才能最終讓西域成爲大唐的穩固土地,不至於過個十幾年、幾十年之後,又出現不斷反覆的場景。

但是要完成這個事情,顯然不是快刀暫亂麻這種方式就能完成的。”

李靖倒也不是在針對程咬金。

不過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大家的觀點不一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太子殿下,不知道您的意見如何呢?”

蕭瑀看到現場大家都在不斷的發表意見,短時間內似乎難以統一的樣子。

所以乾脆就把能夠拍板做決定的李寬給拉下水。

“大食人敢在西域主動的撩撥我們,那我們肯定是要狠狠的回擊過去,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就像是剛剛大家討論的那樣,大食帝國其實是一個不一般的國家,我們不能輕視他們。

雖然大唐將士作戰非常的勇猛,如今已經是打遍天下沒有敵手。

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天下的範圍,如今是越來越大了。

我們不能因爲驕傲自大而在大食人手中吃了虧。

這個大食帝國,自從成立到今,一直都是出於不斷的擴張之中。

可以說他們是每時每刻都在跟不同的國家和部落在作戰,每時每刻都在擴張。

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讓大食帝國的將士戰鬥起來也是非常勇猛,跟我們大唐比起來,也不見得會差多遠。

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事前準備。

當然,我們肯定不用怕他們。

他們敢在西域主動的進攻我們,那我們肯定是要狠狠的打回去。

▲тт kán ▲¢ 〇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一個獨到的優勢,可以安排大唐水師從齊王港出發,直接攻打大食帝國沿海的城池,水陸一起行動。

讓大食帝國知道我們大唐不是他們可以惹得起的。”

李寬倒也沒有叫囂着現在就要滅掉大食帝國。

這麼一個正在處於上升期,並且距離大唐非常遙遠的國家,你想要那麼輕易的徹底滅掉他們,顯然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再說了,如果把他們滅掉了,大唐也不大可能實現這塊區域的統治。

反倒是不如通過各種方法打壓大食帝國,讓大食帝國乖乖的跟大唐相處。

一方面,大唐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多的利潤,也可以通過他們的手腳來搜刮大食帝國四周的國家。

另外一方面,大食帝國這樣的國家,一旦對外擴張碰到麻煩之後,內部積累的矛盾肯定也會很大。

大唐可以好好的利用這種矛盾,讓大食帝國自己內部先亂起來。

到時候藉着這種內亂,大唐又可以好好的掙一筆。

“太子殿下說的沒錯,我們完全可以水陸並進的去攻打大食帝國,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

最好就是讓他們今後再也不敢跟我們大唐過不去,能夠簽訂一些約束他們的條約。

藉着這個機會,我們可以把商業影響力擴大到非洲和歐洲那邊。”

薛仁貴對李寬是非常瞭解的。

這個時候,他自然知道應該要怎麼行動。

大唐的海外發展,很多時候都是在爲商業發展做服務的。

而商業發展跟大唐的經濟發展,顯然是息息相關的。

“我贊成仁貴的說法,這個大食帝國我們肯定是要想辦法壓制的,但是方式方法上面可以靈活考慮。

如今正是我們大唐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可以不用想着一次性就把大食帝國給滅了。

這個可能不大現實,畢竟人家也是有精銳騎兵數十萬的地區強國。

並且那個地方的人,信奉的東西很特別,如果我們把這塊地盤打下來,治理起來也是畢竟麻煩的。

如果能夠通過這一場水陸並進的戰鬥讓大食帝國對我們妥協,讓我們的商隊自由的進入到非洲和歐洲,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蘇定方立馬也對薛仁貴的說法表達了附和。

“唐尚書,太子殿下之前的經驗已經證明了一點,戰爭不一定就是花錢的,它也可能是一門掙錢的生意。

西域那些國家依靠絲綢之路,其實是積累了不少的財富的。

藉着這一次的戰爭,我們帶着長安城的商家一起進入到西域,最終大唐可以獲得的利益,很可能是比軍費開支要大的。

並且軍費支出,其實也不能單純的看成是一種耗費或者資金浪費。

不管是刀劍的打造,還是各種後勤物資的準備,其實都是可以有力的拉動我們大唐經濟的發展的。

特別是我們大唐已經有幾年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對外作戰了,我們有必要通過一場戰爭來驗證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頭教授的各種新戰法。

大食帝國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也是一個最好的驗證對象。”

薛仁貴知道今天要順利的讓大家同意出兵西域的話,唐儉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人物。

李寬現在也不喜歡搞一言堂,能夠大家討論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他還是比較民主的。

這一點,薛仁貴也是比較瞭解的。

“仁貴說的沒有錯,這些年大唐各地的折衝府校尉基本上都接受了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培訓。

或者是由軍事學院裡頭的學員來擔任。

不管是將作監還是後勤科,都開發了一些新式的武器,或者是對現在的武器進行了一些完善。

我們現在也迫切的需要一場戰場來驗證這些武器的適應性如何。

同時也通過戰爭來消耗一批武器,以便作坊能夠不斷的維持正常的生產。”

這個時候,秦瓊也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眼看着大家都傾向於支持出兵,唐儉的態度也開始鬆動。

只見他思考了一會之後,說道:“要朝廷出兵西域教訓大食帝國,我肯定也是支持的。

但是戶部的所有資金都是有去處的,除非兵部能夠承諾出兵之後,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軍費開支。

那麼我們戶部可以跟大唐皇家錢莊溝通,從他們那裡借貸一批錢財出來先墊付軍費。”

作爲戶部尚書,唐儉對於預算外的開支都是很討厭的。

把大唐的錢袋子看穩了,這是他的職責所在。

哪怕是李寬也不好在這上面說什麼。

“百分百承諾可能是很難的,但是肯定是有辦法彌補一部分。

並且大唐水師在海上進攻大食帝國之後,有望進一步的開拓西洋的海貿市場。

到時候市舶稅的收入肯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如果把這部分的影響也考慮進去的話,戶部的開支應該是可以做到平衡的。”

李績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大唐現在的海外貿易,除了倭國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主要就是南洋和西洋。

其中以西洋的發展潛力最爲重大。

如果真的可以自由穿梭西洋做生意,那麼大唐的海貿規模可以直接翻一番。

這個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唐儉對此自然也有所瞭解。

“可以,那戶部同意對大食帝國用兵。

但是一旦局面進入到不利的情況,那麼朝廷有必要重新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唐儉可不想大唐被一場戰爭給拖入泥潭。

當年漢武帝跟匈奴作戰,生生的把積累了數十年的富強國家,給打的貧窮了下來。

這肯定不是唐儉希望看到的。

“既然大家都討論的差不多了,那麼兵部儘快的着手製作一個作戰方案出來。

到時候由蘇定方和薛仁貴作爲隴右道行軍大總管、副總管,帶領五萬騎兵出擊西域。

各部務必做好全力配合,確保大軍在十天之內開拔。”

李寬沒有再囉嗦太多,直接定下了一個方向。

至於出兵的細節,自然是要在接下來的幾天進行詳細的討論。

“多謝太子殿下,末將一定不負重託!”

蘇定方臉色大喜。

這麼一個重要的機會,就落到了他的頭上,這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他還以爲李寬會安排程咬金或者尉遲恭等人帶兵呢。

沒想到卻是把機會給到了自己跟薛仁貴。

程咬金雖然很想跳出來鬧一鬧,爭取自己帶兵的機會。

不過想到李寬是自己女婿,這是他擔任太子以來的第一場戰場,自己還是配合一點的好。

畢竟蘇定方和薛仁貴的資歷雖然不如他,但是他們的水平程咬金還是比較瞭解的。

……

“哈哈!痛快,太痛快了!”

龜茲國國都陽城之中,奧德賽渾身是血,很是激動。

作爲大食帝國名將阿里的重要助手,攻打陽城是奧德賽親自率軍完成的。

這一次,阿里親自帶着十萬大軍,一路上從波斯北部出發,直接進入到西域,已經滅了好幾個國家了。

雖然這裡遠離大食帝國本土,但是靠着以戰養戰,大食帝國的軍隊卻是越戰越勇,根本就沒有那種遠途作戰的疲憊。

其中跟每次作戰都能獲得勝利有着重大的關係。

當然了,也跟這一路上的戰利品很豐厚有關係。

“奧德賽,這龜茲國可是西域最爲強大的國家之一,如今已經被我們滅掉了。

接下來很快我們就會進入到他們口中的高昌國境內,那裡已經是大唐正式統治的區域了。”

阿里騎着一匹大白馬,手握一把彎刀,看着這座剛剛被征服的城池,心情很是不錯。

作爲大食帝國的名將,阿里在國內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他跟哈里發的關係也非常好,所以有機會繼續率領大軍在外面作戰。

要知道,以大食帝國如今的實力,率軍作戰已經不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反倒是一個擴大自己影響力和增加財富的機會。

當然了,這只是大食人自己認爲的。

到底是不是這樣,後面自然會有人告訴他們答案。

“將軍,陽城裡頭有不少鐵錠,我們作戰損耗的箭矢可以得到充分的補充。

那些斷了的彎刀也能重新補充,對於我們下一步的作戰來說,實在是太有好處了。”

奧德賽剛剛已經陸陸續續的聽到手下彙報的一些消息。

龜茲國作爲絲綢之路上面重要的一座城池,多內來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最關鍵的是龜茲國能夠屹立西域,是因爲他們掌握着相對比較先進的鍊鐵技術。

龜茲國境內有鐵礦,有煤礦,有金礦和銅礦,所以國力算是比較強大。

之前,許多西域的國家,他們的鐵器都是依賴於龜茲國。

特別是之前中原王朝對於鐵器的管制比較嚴格,龜茲國更是憑藉着售賣鐵器獲得了不少的利潤。

“話說的是不錯,不過從各方面打聽到的消息來看,我們馬上就要跟大唐帝國的軍隊直接交鋒了。

雖然我認爲大食帝國的軍隊是無敵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輕視對手。

當初水師那幫人就是因爲輕視對手在西洋吃了唐人的大虧。”

阿里作爲大食帝國頂級將領,消息渠道自然是很豐富的。

雖然大食水師不願意讓自己在齊王港失敗的消息傳開來,但是一下子損失了那麼多的船隻,想要完全瞞住是不可能的。

“將軍,之前那些人也說龜茲國是西域最強大的存在,搞的我還親自在那裡率領將士攻城。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龜茲國的人馬雖然給我們造成了幾千人的損傷,但是跟這個收益比起來。

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奧德賽跟着阿里南征北戰,早就見慣了生死。

所以自己的隊伍雖然損失了幾千人,但是他並沒有太當回事。

畢竟龜茲國可是號稱有將近十萬大軍的,雖然這個數字有水分,但是五六萬將士是怎麼都有的。

要不然早就被其他國家給滅掉了。

死了幾千人就能滅掉這麼一個國家,奧德賽認爲完全是值得的。

“那倒也是,相比之前路上碰到的各個王國,龜茲國的軍隊確實算是比較強了,但是也就是那樣子。

跟我們的將士完全沒有辦法比較。

大唐的軍隊哪怕是比龜茲國要強大一些,估計也強大不到哪裡去。

要不然他們早就把西域給統一了。”

阿里獲得的勝利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聽了奧德賽的話之後,他雖然覺得不一定準確,但是也沒有太多的擔憂。

大不了戰事不順利的話,就先不那麼激進的一路打到那個長安城了。

“將軍說的沒有錯,大唐的軍隊哪怕是比龜茲國的要強大一些,也不可能強大到哪裡去的。

穆阿維葉將軍帶領的水師會敗在大唐水師手中,純屬是他們輕敵的原因。

但是在陸地上,我們是不可能害怕唐軍的。

這一路而來,越是往東的國家,越是富裕。

這個龜茲國的收穫,估計就夠我們這一次出征的所有花銷了。

到時候要是能夠繼續攻下幾個城池,我們不僅爲帝國開疆拓土,也會將士們掙了不少錢財呢。”

奧德賽的心情很是不錯。

這種有軍功拿,還有錢財得的日子,實在是太舒服了。

雖然阿里的治下,軍規很是森嚴,但是攻下一個新的城池的時候,總是會有幾天的放鬆時間。

這些時間,就是將士們最喜歡的時候。

“我們在龜茲國花三天時間休整一下,然後繼續往東而去。

趁着大唐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多佔幾座城池。”

伴隨着阿里的這個決定,大食帝國的軍隊加快了朝東進發的速度。

這個時代最強的兩個帝國,即將迎來鐵與血的正面碰撞。

……

“達飛,這段時間你把捕奴隊的人員收攏一下,都先不要出去活動了,留在涼州城內待命。”

西域出現的情況,涼州這邊自然也是收到了消息。

作爲最終投奔西北貿易的人員,阿斯卡如今在涼州城內的地位可是一點也不低。

李寬對他也算是頗爲信任。

這些胡人,如今已經完全把自己當唐人看待了。

不管是在言行舉止還是衣食住行方面,都完全跟唐人沒有區別。

他們的新生兒更是完全跟唐人小孩接受一模一樣的教育。

除了外觀上還有一些區別,其他方面已經沒有不同了。

“阿耶,是不是朝廷要對西域用兵了?

長安城那邊已經傳來消息了嗎?”

達飛也不傻,從自己阿耶簡單的話語裡面,他立馬就意識到了什麼。

“是的!如今是太子殿下監國,大食帝國的軍隊在這個時候入侵西域,好些番邦屬國都已經安排使臣向大唐求救了。

這個時候,太子殿下肯定是不可能不管的。

那個大食帝國據說也是一個頗爲強大的國家,這一場戰鬥,應該規模會比較大。

甚至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可以結束的。

你之前雖然也爲大唐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但是基本上都是上不得檯面的。

這一次如果能夠跟着大軍進入西域,參與到對抗大食帝國的作戰之中,立下一些軍功的話。

那麼你的前途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殿下對我們家族還是比較看重的,只要你能表現出足夠的忠誠,立下足夠的功勞。

那麼跟契苾何力和執失思力他們那樣成爲大唐的高級將領,也不是不可能。

大唐的胡人將領,主要都是突厥人,太子殿下肯定也是希望這種情況能夠有所改變。

所以這一次大食帝國入侵,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對於自己的兒子,阿斯卡自然要好好的把利弊關係給說清楚。

要不然錯過了這個機會,下一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立功勞了。

大唐是非常重視軍功的。

如果不能通過軍功來升級,那麼達飛作爲一個胡人,想要再進一步,那就非常困難了。

“阿耶,我明白!這一次我一定藉着這個機會好好的跟大食人鬥一鬥,甚至我可以向太子殿下請求作爲大軍的先鋒官。”

達飛自然也知道這個機會的不容易。

涼州是西北重鎮,大軍要去西域的話,肯定是要路過涼州的。

達飛手下也有一些人對於西域的情況比較瞭解,這也算是他的一個優勢。

好好的把這個優勢利用起來,哪怕是讓自己的手下戰損一半,也是值得的。

“眼下你手中的捕奴隊,雖然只有兩千人的編制,但是如果臨時召集人手的話,湊個三四千人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些不需要朝廷額外的負擔物資的隊伍,不管是誰帶領大軍出征,應該都是很歡迎的。

你也要把這個機會跟兄弟們說清楚,讓大家知道這是加入大唐戶籍最好的機會。

也是在爲子孫後代謀前途的最好機會。”

不管是什麼隊伍,動員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要不然大家沒有鬥志,是不可能取得勝仗的。

阿斯卡雖然不是帶兵作戰的將領,但是這些基本的道理,他顯然也是懂的。

“阿耶您放心!

這些兄弟們跟着我在草原上做了那麼多年的捕奴工作。

對於他們來說,繼續留在草原上生活已經不現實了。

只有緊緊的抱住太子殿下的大腿,成爲一個真正的唐人,纔是他們最好的出路。

如果能夠通過立下軍功,謀個一官半職,那麼他們的人生就算是徹底的得到改變了。”

達飛很有信心的說道。

這些年,他也是一直都在思考自己的捕奴隊的出路。

大唐雖然對勞動力的需求一直都是非常旺盛的。

但是並不意味着捕奴的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

從涼州四周的情況就能看到局面的不斷變化。

許多以前都是各個部落的牧場,如今已經慢慢的成爲了唐人的城鎮。

那些牧民也慢慢的改變了自己追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這種改變,今後會越來越大。

而這也意味着捕奴隊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如果找不到轉型的機會,那麼他們的結局其實不會太完美。

習慣了那種生活的人,要想讓他們當一名普通的牧民,估計是非常困難的。

就像是一些戰場廝殺了很多年的人,你讓他們回去當農夫,很多人都會不習慣的。

“你有信心就好!我估計長安城那邊很快就會有動靜了。

到時候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會非常有限的。”

阿斯卡知道大唐現在的後勤補給已經做得很優秀。

作戰的準備時間,可以大大的壓縮。

現在長安城到涼州的交通又很方便了。

大軍隨時都可能出現在涼州城外。

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30章 造船業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1420章 狠人許敬宗第74章 假傳軍情?第263章 賜婚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1340章 股災第717章 不一樣的交易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723章 漲價了!第231章 行軍難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263章 賜婚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1107章 你們閃開!讓我來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150章 備貨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577章 沒理,要撐!有理,那還用說?第60章 被人陰了第758章 憋屈的戰鬥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1157章 割羊毛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1114章 新的商機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452章 青黴素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571章 震懾第219章 歎爲觀止第1502章 選擇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帶來的影響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1437章 濮王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16章 被彈劾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
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30章 造船業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1420章 狠人許敬宗第74章 假傳軍情?第263章 賜婚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1340章 股災第717章 不一樣的交易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723章 漲價了!第231章 行軍難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263章 賜婚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1107章 你們閃開!讓我來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150章 備貨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577章 沒理,要撐!有理,那還用說?第60章 被人陰了第758章 憋屈的戰鬥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1157章 割羊毛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1114章 新的商機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452章 青黴素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571章 震懾第219章 歎爲觀止第1502章 選擇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1616章 油料增加帶來的影響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4章 猛將薛仁貴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1437章 濮王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16章 被彈劾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