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

南洋的海面,一點都沒有寒冬臘月的感覺。

李義協站在甲板上,一邊寫着航海日誌,一邊看着手中簡易的海圖。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晴,微風。

“格物書院號”昨天離開占城之後,一路往南,途中碰到了兩艘大食的商船。

出海將近三個月以來,“格物書院號”在海上經常都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艘船隻,但是到了南洋的時候,大食的商船卻是明顯多了起來。

南洋的天氣,果然是跟房教諭說的一樣,哪怕是十二月份,也只需要穿着一件短褂。

在占城的時候,我看到了那一年三熟的水稻,看到了渾身長滿刺、散發着惡臭,但是吃起來很香的水果;看到了鼻子將近一丈長的大象,看到了……

大千世界,果然是無奇不有。

楚王殿下當初在書院裡面跟大家說,希望書院的學員能夠多去大唐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能夠至少出海一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以前我對這話還沒有什麼感覺,可是現在想來,卻是覺得真是人間真理啊。

這一路,讓我對那些匠人子弟的印象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個朱銀和朱銅,原本自己在書院裡是根本不願搭理的,但是出了海之後,卻是發現他們的學識居然如此的淵博。

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他們的求知慾,讓自己感到羞愧。

聽說船隊過幾天就能到達蒲羅中,尉遲家的三郎就在蒲羅中,我真是好想趕緊飛過去,好好的跟他交流交流。

……

蒲羅中城。

如今,總算是勉強可以稱作爲一座城了。

“三郎,這段時間,碼頭那邊每天都有船隻進出,附近過路的船隻,也都願意來這裡補給,看來,這蒲羅中的位置,還真是獨一無二啊。”

朱二福跟在尉遲環身後,巡視着這座新城。

如今,東海漁業已經陸續安排了超過兩千名人員停留在蒲羅中,再加上從各地海商手中購買的崑崙奴,整個蒲羅中的常住人口,已經快要突破一萬人了。

“這進出的海船多了,我們必須要有威懾他們的方法才行,要不然指望這些船隻老老實實的按照我們的規矩辦事,估計有點難。”

這個年代,敢出海的人,基本上都是把腦袋綁在褲腰帶上,隨時準備豁出去的。

什麼仁義道德,對於海上漂的船隻來說,是沒什麼用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力量,讓你信服,讓你害怕的力量。

“確實如此,看來,登州造船作坊的戰船,需要多製作幾艘了,這一次回到大唐之後,我會跟楚王殿下建議,在蒲羅中也設立市舶司,專門安排市舶水師帶着幾艘戰船駐紮在這。”

朱二福想到這段時間,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商船在蒲羅中靠岸,這些人的習俗和大唐非常不一樣,已經產生了好幾次小衝突。

長此以往,肯定是會出事的。

“確實要加強蒲羅中的兵力建設,不僅需要戰船,城裡也需要護衛。”

尉遲環現在是越來越見識到蒲羅中這座城池對東海漁業的意義,自然也是支持繼續加大對於此地的投入。

當然,他腦子想的東西少,沒有考慮這麼在海外搞出一座城池來,會不會有什麼其他的連鎖反應。

……

洪州,豫章縣。

首批從雲中都督府內遷到洪州的突厥人,已經在這裡落腳差不多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唐同人可是忙壞了。

作爲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唐同人雖然是唐儉的三子,但是他並沒有依靠家族的關係,留在長安城。

相反的,他主動請纓的跟隨突厥內遷的隊伍來到了洪州。

作爲江南道的一個下州,洪州的人口也好,稅賦也好,還頂不上長安城的一個零頭。

“唐郎君,這菘菜都已經越長越大了,大家總算是看到了一些盼頭啊。”

阿史那勇是這批突厥人當中的小頭領,當初也是阿史那家族的一個旁系子弟,這一次帶着一千突厥人來到豫章縣。

隊伍剛剛到達豫章縣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搭建住宿之處。

好在朝廷要求各個州縣全力支持這些移民的落地工作,再加上戶部也採辦了不少農具分配給這些突厥人,這些人渡過了剛開始的不習慣,倒也很快就搭好了房子。

然後唐同人幾個就開始組織起這些突厥人開荒種地。

大冬天的,水稻肯定是不適合種植的。

但是菘菜的話,在豫章縣還是可以種一種的。

這些突厥人,雖然大部分都很窮,但是普遍家中都還是有一些牛羊馬匹的,折算成農具、稻種之後,倒也不比一般的大唐百姓差。

“嗯,開春之後就要開始播種了,趁着這個機會,我們把水渠給修建一下,把水從河裡面引進來。”

唐同人作爲農學院的學員,之前是全程跟蹤了楚王府南洋水稻的種植情況,對於農業的事情,倒是非常的熟悉。

“還要再建水渠嗎?”

阿史那勇臉上變得鬱悶了起來。

這些馬背上生活的突厥人,爲了躲避薛延陀的威脅,倒是心甘情願的內遷。

不過,這段時間連續的幹活,讓很多人都有點不習慣。

“當然,不趁着冬天修建水渠,這水稻怎麼可能長的好?”

唐同人看到阿史那勇不是很配合的表情,也是神情一冷。

這幫胡人,還真以爲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除非他們敢造反,要不然到了豫章縣,可就不是他們想要怎麼樣就怎樣的。

王爺當時在觀獅山書院可是跟大家說過了,對付這些內遷的突厥人。

如果他們很配合,那我們就當他們是即將成爲唐人的突厥人。

如果他們挑三揀四,不配合幹活,那就一點也別客氣。

這些突厥人,總共也就是幾十萬人,被零零星星的安置在山南道和江南道的各個州府,基本上,沒有一個縣的突厥人是超過一千人的。

而這些人,還是被安置在縣裡面各個不同方向的地方開荒。

不客氣的說,剛開始的時候,除非有本地人帶,否則這些突厥人想要找機會聚在一起見個面也沒有。

就像是這阿史那勇,帶着將近一千人來到豫章縣,這裡安置一兩百,那裡安置一兩百,最終阿史那勇每天都能見到的突厥人,居然不到兩百人。

其他的人,他甚至連安置在哪裡也沒有搞清楚。

唐同人根本就不怕他鬧事。

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哪怕是農學院和經學院的人,也都是文武兼備。

這豫章縣,跟着自己一起來的學員可是有四五個,幾乎完全掌握了這些突厥人的各項事務。

“可是,每天都在幹活,下面的牧民們都有點意見呢。”

阿史那勇發現,到了豫章之後,自己居然也要親自幹活了。

原本以爲只是搭房子,種菘菜,他也就忍了。

沒想到馬上又有了修建水渠。

“怎麼,阿史那勇?這些水渠都是爲了你們自己的田地裡面灌溉使用的,他們能有什麼意見?有意見的可以不去,不過,後果自負。”

阿史那勇:……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阿史那勇有點後悔自己爲何當初居然主動的想要內遷了。

……

李寬一行人,終究還是沒有留在杭州府過年。

“盼盼,我們這是往洪州方向而去,你們顧家在洪州不是沒有產業嗎?”

看到顧盼盼居然一點也沒有要回揚州的意思,武媚娘很是鬱悶。

“武郎君,洪州確實沒有我們家的產業,但是正因爲那裡沒有我們家的產業,我才更應該過去啊。我這也算是將產業發揚光大了呀。”

顧盼盼對回揚州一點興趣都沒有,覺得跟着武媚娘一行的日子才叫日子。

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不說,還能經歷許多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顧管家,你們家小娘子如此胡鬧,你就不管一管?”

武媚娘看了看跟在顧盼盼身後的顧雷,一臉無語。

“武姑娘,這事……我要是管的動,我們現在就已經回到揚州城了。”

顧雷也是一臉苦笑。

他是看着顧盼盼長大的,對她的性格可謂是最熟悉不過。

這個丫頭,仗着自己聰明伶俐,又跟人學過一些功夫,從來都是無法無天貫了。

她這身上的揚州城才女的稱號,有一半估計是打出來的。

“王爺……”

眼看着顧雷是指望不上了,武媚娘將目光轉移到了李寬身上。

“這些州府,正好需要一些新的商家入駐,顧家既然願意在洪州投入,本王覺得也算是一個聰明的抉擇。”

這顧盼盼的性格,跟武媚娘、晴兒她們都不一樣,可以說是一行人當中的活寶一枚。

再加上每次都能看到武媚娘吃癟的樣子,李寬覺得讓他跟着自己一起去洪州,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顧家作爲江南首屈一指的望族,將商業觸角伸到洪州,必然也會帶動一些其他商家的進入。

再說了,到時候這些州府出產了大量的水稻,也需要有商人去把它們運出來啊。

單靠官府,效率太低了。

“王爺,你就知道欺負我,回頭我跟王妃娘娘告你狀去。”

武媚娘嘟囔着小嘴,自己先上了船,獨自站在船頭生悶氣去了。

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996章 驚訝與驚喜即將到來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878章 懷英哥哥,我過來幫你了第282章 榜樣的力量(繼續求月票,三更走起)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1444章 佈局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1072章 鎖定目標(求月票)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646章 富有商業頭腦的小田切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416章 武舉第409章 對付陳家,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引子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41章 蝴蝶效應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219章 歎爲觀止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146章 土豆帶來的機會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91章 羊毛熱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141章 大遊行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41章 小日子第520章 煩惱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138章 獻禮第58章 還要比嗎第1624章 禪讓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36章 最大贏家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13章 王玄策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603章 別出心裁的小田切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210章 不懂就要學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封推感言!第792章 腰有點酸第1237章 怎麼就脫銷了?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1174章 利潤表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1311章 推動歷史前進的輪子(求月票)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
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557章 哪件事更傷心?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996章 驚訝與驚喜即將到來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878章 懷英哥哥,我過來幫你了第282章 榜樣的力量(繼續求月票,三更走起)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733章 規模宏大的船隊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1444章 佈局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1072章 鎖定目標(求月票)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646章 富有商業頭腦的小田切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416章 武舉第409章 對付陳家,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引子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41章 蝴蝶效應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219章 歎爲觀止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146章 土豆帶來的機會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91章 羊毛熱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141章 大遊行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41章 小日子第520章 煩惱的人很多,原因各不相同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138章 獻禮第58章 還要比嗎第1624章 禪讓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36章 最大贏家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13章 王玄策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603章 別出心裁的小田切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210章 不懂就要學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封推感言!第792章 腰有點酸第1237章 怎麼就脫銷了?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1174章 利潤表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1311章 推動歷史前進的輪子(求月票)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