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何去何從

“楚王殿下,這土豆從南美洲帶回來之後,我記得你們楚王府總共種了超過兩萬畝土豆地吧?這要是每畝地都有一千多斤的產量,那可就是相當於兩三千萬斤的土豆了。

哪怕是楚王府的護衛、奴僕人數再多,胃口再好,也吃不下這麼多土豆吧?並且,這麼高產的土豆還沒有普及開來,作爲種子都有點來不及,直接吃掉的話似乎有點可惜了。

不過我也不佔你便宜,就按照上等稻穀的價格,從你楚王府購買一百萬斤的土豆,怎麼樣?”

舞臺上,當衆人還沉浸在土豆畝產超過千斤的消息的時候,高士廉突然冒出這麼一段話,一下就把大家的注意力給轉移了。

“高尚書說的也挺有道理的,楚王殿下要是不介意的話,我們戶部願意收購所有的土豆,然後發放給各個州府當做是種子來種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土豆的作用。”

唐儉也是老奸巨猾了。

你高士廉想要一百萬斤,那我直接把所有的土豆都包圓了,你們想要的話,以後都要找戶部。

“土豆到了戶部的話,到底要怎麼分配也是一個大問題。並且我們雖然知道土豆的產量非常高,但是其他州府的百姓們只是依靠報紙上的報道和本地官員的宣傳,要讓他們真的把自己的上好田地改種土豆,估計還是有很大困難的。

朝廷與其吃力不討好的選擇這樣的方式推廣土豆,倒不如把這些土豆出售給今天親眼見證過土豆高產的衆人,大家肯定會安排府上最厲害的人員去負責土豆的種植,這樣才能讓明年的土豆產量更上一臺階。”

長孫無忌還是很厲害的,一下就切中了土豆推廣種植的一個大障礙。

雖然畝產千斤這個事情,有這麼多人看到了,在場的衆人對此深信不疑。

但是其他州府的百姓不同啊。

雖然誰都希望自己有高產糧食可以種植,但是貿然間要自己放棄傳統的稻穀和粟米,改種土豆的話,很多人肯定會有疑問的。

這個時候,除非他們親眼見證周邊有人種植土豆,收穫很豐盛,這樣纔會真正的改變主意。

新農作物推廣的時候,這種障礙,一般人還真是看不到。

就像是後世的地瓜,據說在元末明初的時候就已經傳到了中原大地,可是真正的推廣開來,卻是幾百年後的大清朝。

你說是因爲地瓜的產量不夠高嗎?

還是因爲沒有人知道地瓜的產量這麼高?

其實都不是。

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親眼見證的情況下,誰都不願意嘗試種植新的農作物。

再加上那個年代信息傳播速度的滯後,以及朝廷沒有充分的重視,地瓜的推廣種植就變得很慢了。

“無忌這話說的有道理,由朝中勳貴們來負責貞觀十九年的土豆種植,其實是對土豆推廣最有利的。按照如今的產量推算,明年的種植面積就可以達到至少五十萬畝,甚至一百萬畝也不是不可能。

這麼多的土豆地到了秋收的時候,可以收穫的土豆重量可就徹底的爆發了,到時候大唐可就不缺少土豆種子了,可以考慮由朝廷出面推廣。”

在這件事情上,岑文本顯然也是支持長孫無忌的。

因爲這個方案,在場的衆人都會是受益者。

如果是爲了其他商業上的利益,這麼多大臣在那裡爭搶,肯定是不合適的。

但是爲了土豆,爲了農業,那就不一樣了。

“這土豆是楚王府的人從南美洲費勁周折的找回來的,如今也是從楚王府的地裡面種出來的,改怎麼分配,人家楚王殿下自然有他的安排,我們這些老頭子就不用操心那麼多了。”

一旁的尉遲恭撇撇嘴,把主動權推回到了李寬身上。

反正以尉遲家跟楚王府的關係,尉遲恭不用擔心自家到時候一點土豆種子都搞不到。

“沒錯,還是敬德明事理,你們這些文官還不如我們這些武夫呢,看到一丁點利益就往上撲,當初出海尋找高產糧食作物的時候,怎麼沒有見你們這麼積極?這事,寬兒自己拿主意就行,你們就不要瞎摻和了。”

程咬金這個時候自然也要站出來力挺自己女婿了。

“父皇,兒臣記得之前二哥說過土豆推廣種植的考慮,不如讓二哥重新說一說他的打算?”

李治看到文武官員又要來一場現場PK的意思,趕緊插了一句話。

“是有這麼一回事,既然大家都這麼關係接下來的土豆種植,那寬兒你就跟大家說說你的打算吧?”

土豆怎麼推廣都好,李世民不是那麼的在乎。

只要把這些土豆都種下去就行了。

這就是作爲帝王的視覺去考慮問題了。

左手右手,放在哪隻手都是一樣的。

“沒問題,其實大家不提,等會我也準備再土豆宴上跟大家彙報一下的。”

李世民既然這麼說了,李寬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推廣自己理念的機會。

“雖然土豆最適合的生長環境是什麼,還沒有最終的結論。但是從觀獅山書院農學院之前的研究來看,相對寒冷的區域種植土豆,其實比天氣熱的地方長勢更好,所以這個土豆,來年肯定是會重點放在長安城以北的地區種植。

衆所周知,鎮北道如今已經正式成立了,但是轄區內的人口數量卻還是非常的稀少,跟成立之前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鎮北道地廣人稀,並且也不缺少河流,只是大家覺得關中的生活已經很不錯,沒有必要背井離鄉的去鎮北道發展。

但是,鎮北道是一定要發展的,這關係到大唐北部邊疆的繁榮和穩定,關係到大唐的草原戰略,關係到大唐的長治久安。

要提高大家去鎮北道發展的積極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利誘之,讓大家看到去鎮北道可以比其他地方獲得更多的利益。

當然,很多人可能立馬就會想到給去鎮北道的農夫分配荒地,免除一定年限的賦稅之類的在其他地方已經推廣了的措施,這個自然是需要的,並且也已經在這麼做了,可是效果還是不佳。

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不夠。既然是利益不夠,那麼我們就把這個利益放大,大到足以吸引大家去鎮北道發展的程度就可以了。”

李寬說到這裡的時候,衆人其實就已經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了。

不過,倒也沒有人去打斷李寬的發言。

“鎮北道的土地是適合土豆生長的,凡是移民去鎮北道的農戶,除了享受之前的優惠措施之外,我們額外的提供五畝地的土豆種子,按照如今的土豆產量以及預計的土豆價格推算,單單這五畝土豆地,在未來三年內就可以給移民的農戶帶來巨大的利益。

這些利益,如果要是留在關中的話,農戶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也掙不到。”

“楚王殿下願意把這些土豆全部免費拿出來支援鎮北道的發展?”

長孫無忌順着李寬的話,想要給他挖一個坑。

“長孫司空說笑了,朝廷的事情是朝廷的事情,楚王府的事情是楚王府的事情,公私分明,這纔有利於大唐的發展。剛剛戶部的唐尚書已經表示願意收購這些所有的土豆,雖然給的價格一點也沒有吸引力,但是隻要有利於大唐的發展,我也不介意吃一點虧。

當然,全部收購自然是不行的,收購個兩三成給移民的農戶發放種子,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李寬雖然也才二十多歲,但是可不會那麼頭腦一熱的就掉到了長孫無忌給自己挖的坑裡頭。

“只是賣給戶部兩三成的土豆產量,那麼剩下還有那麼多的土豆怎麼辦?難道楚王府全部都要留給自己種植嗎?楚王府的人手再多,也忙不過來吧?”

高士廉顯然還是在眼饞這些土豆種子。

“高尚書說笑了,楚王府繼續種個幾萬畝土豆就足夠了,剩下的都會出售給其他勳貴,不過種植的區域卻是限定在鎮北道。”

鎮北道的不少官員都是觀獅山書院的學員,雖然大部分都是胥吏或者底層的職位,但是假以時日,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李寬對於鎮北道的發展,絕對是不遺餘力的支持。

“楚王殿下打算以什麼價格出售這些土豆?還是唐尚書說的以上等稻穀的價格出售嗎?”

長孫無忌問了一個大家都很關係的問題。

“長孫司空,一斤稻穀換一斤土豆,你家有多少土豆,我就要多少!”

李寬一句話懟過去,顯然是不同意這個價格了。

剛剛是支援戶部去發展移民,所以可以說誰幾乎免費的價格。

但是出售給不差錢的勳貴們,那就不同了。

再說了,要是土豆的價格低了,也會影響大家對土豆種植推廣的信心啊。

“那你打算賣多少錢?”

長孫無忌的臉皮很厚,完全無視了李寬的話。

“一斤土豆換五斤粟米吧,前提是這土豆都要在鎮北道種植!陛下,微臣覺得朝廷可以在鎮北道給朝中勳貴封賞一批土地,用來抵扣發放的俸祿之類的東西,這樣也算是減少了大家千萬鎮北道發展的壓力。”

朔州能夠發展起來,跟棉花有非常大的關係。

但是,其實跟朝廷當時給勳貴們封賞了大量的土地在朔州北部的草原也是有着非常大的關係的。

這年頭,誰不願意自己府上有大量的田產啊?

哪怕是這些田產距離長安城比較遠,那也是田產啊。

特別是幾萬畝幾萬畝的封賞,還可以以幾乎不要錢的價格低價購買幾萬畝。

一家圈上十萬畝的,就跟一座小鎮子一樣了。

簡直就是國中之國啊。

再加上種植棉花有利可圖,勳貴們去朔州發展的意願一下子就強烈了起來。

如今,李寬只不過是採用了類似的提案,把朔州變成了鎮北道,把棉花變成了土豆。

“陛下,朔州如今是大唐北方最繁華的州府,而在十年前,這裡可是一個貧窮的邊疆州府。這些年,朔州爲何有這麼大的變化,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微臣倒是覺得楚王殿下的這個提議不錯,可以把這個成功的經驗直接搬遷到鎮北道上。”

房玄齡這個時候,自然是支持李寬的。

這種對個人和朝廷都有好處的事情,他這個尚書左僕射沒有理由不支持啊。

“玄齡說的有道理,楚王殿下的這個提議着實可行。一旦鎮北道出現幾座跟朔州一樣繁華的州城,那麼鎮北道就算是徹底的發展起來了,大唐的北疆將變得穩如泰山。”

蕭瑀也是站出來支持李寬的觀點。

他姐姐就曾經被突厥人俘虜去當了突厥人的王后,對於消滅草原部落給大唐帶來的潛在危險,他比誰都積極。

“雖然按照楚王殿下的計劃,戶部需要額外的支持一大筆錢財,不過從長遠來看,哪怕是不考慮邊疆穩定的事情,單從賦稅收入上考慮,其實也是對朝廷有利的。

當年的朔州,幾乎沒有什麼多餘的賦稅繳納給朝廷,反而朝廷每年還要劃撥不少的錢財來養兵。但是現在的朔州,每年上繳的賦稅超過一百萬貫錢,朝廷當初的那點投入,早就掙回來了。”

戶部尚書唐儉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錯。

雖然李寬的提議短時間內會給戶部帶來壓力,但是已經有過經驗的戶部,卻是可以看到以後的好處。

“父皇,兒臣也覺得二哥的這個提議不錯。土豆是一種新的莊稼,藉着這個機會解決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的北疆胡人問題,絕對可以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治這話,算是給了李世民最後一擊,他立馬就同意了。

“好,既然諸位都覺得寬兒的這個提議可行,那就按照這個方向來處理!”

李世民的眼光又不會比其他大臣差,自然不會再反對李寬的提議。

相反的,看到這麼多人支持,李世民準備把這一次的規模搞得大一點。

沒辦法,大草原那是真的太大了啊。

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1332章 觸動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432章 報復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392章 生病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1064章 怪事特別多(求月票)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996章 驚訝與驚喜即將到來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849章 塵埃落定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439章 讓你們知道我這個黜陟使不是擺設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156章 下馬威?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028章 動亂第83章 花樣繁多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41章 蝴蝶效應第719章 商機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10章 誰是傻瓜第850章 重新認識小正太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684章 放榜了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256章 負荊請罪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1526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825章 風波起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1130章 唐元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506章 大唐皇家專利局第842章 一併發配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415章 鬧哄哄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662章 阿斯卡十三香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1332章 觸動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432章 報復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1555章 京華風雲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392章 生病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1064章 怪事特別多(求月票)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996章 驚訝與驚喜即將到來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849章 塵埃落定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439章 讓你們知道我這個黜陟使不是擺設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156章 下馬威?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028章 動亂第83章 花樣繁多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41章 蝴蝶效應第719章 商機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10章 誰是傻瓜第850章 重新認識小正太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684章 放榜了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256章 負荊請罪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1526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1272章 財帛動人心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825章 風波起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1130章 唐元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506章 大唐皇家專利局第842章 一併發配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1415章 鬧哄哄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662章 阿斯卡十三香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