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氣溫還是比較低,不過觀獅山書院裡頭處處顯現春的生機。

臘梅剛剛凋零,一樹梨花又給人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進入貞觀十三年後,正月裡左右無事,李寬便開始了豐富大唐娛樂生活的大計。

雖然準備修建歌劇院,但是一時半刻也沒法建成,於是李寬乾脆開始考慮到時候要在歌劇院裡推出什麼劇了。

唐詩宋詞元曲,要說戲劇,元朝關漢卿的貢獻還是挺大的。

不管是《竇娥冤》、《拜月亭》,還是《救風塵》、《單刀會》,都挺有名氣的。

這些劇,李寬遲早也是要改一改放在歌劇院裡的。

但是,作爲歌劇院的第一場戲劇,李寬卻是想到了《白蛇傳》。

當然,原著裡頭,白蛇傳是發生在南宋時期,現在肯定不能這麼寫。

不過,完全可以把它挪到南北朝時期,這就沒什麼問題了。

反正在那個混亂的南北朝,發生這麼一個曲折的故事,反倒讓人感覺更有可信度。

心動不如行動。

李寬一旦下決定之後,立馬就開始了口述,先把《白蛇傳》的小說給整出來,圈一波粉絲,到時候再推出戲劇,想要不火都難。

“只見善良的小牧童對捕蛇人說:‘求求你放過它吧,它好可憐。’”

“王爺,這個捕蛇人好可惡啊。”

晴兒義憤填膺的握着小拳頭,一副想要打人的樣子。

伴隨着李寬開始口述《白蛇傳》,楚王府別院的大堂之中,就聚集了一幫人。

武媚孃的字寫得好,腦子靈活,文筆也不錯,自然就擔當了書記員的角色,一邊聽着李寬講故事,一邊將裡面的內容記錄下來,晚上回房之後,再略加潤色。

第二天,她還會專門把自己重新整理好的章節給到李寬過目。

“晴兒,你別說話,仔細聽呢。”

看到李寬因爲晴兒的話而中頓了故事,綠竹一臉不滿的說了一句。

而程靜雯、武郭、李明達也都轉過頭看了一眼晴兒,小丫頭只好俏皮的吐了吐舌頭,表示自己不會再插話了。

“一千八百年後,峨眉山顛,電閃雷鳴,剎那間,狂風大作,烏雲密佈;緊接着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中打落下來。只見天地間又是一個霹靂,震耳欲聾。就在這一霎間,雨點連成了線,嘩的一聲,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鋪天蓋地從天空中傾瀉下來。此時,一條白色巨蟒破山而出,直衝雲霄。”

整個大堂裡頭鴉雀無聲,就連武媚娘在一旁記着記着,都忍不住停下來聚精會神的聽着李寬講故事。

這些沒有受到後世海量信息洗腦的人,哪裡有什麼抵抗力啊。

這個年代的小說也好,話本也好,除了李寬的《三國演義》,其他的都遠不如此時的《白蛇傳》來的有趣味。

大家平日裡看到的書籍,不是《論語》、《春秋》這些枯燥的經學,就是《漢書》、《魏書》這些史書,偶爾有個話本小說,也是文縐縐的跟個史書一樣。

這種局面,一直到了明朝才真正有所改觀。

這也就難怪當初《三國演義》一經面世,就引起了轟動,成爲當年最暢銷的書籍。

而現在這個《白蛇傳》,很明顯是更加充滿了娛樂性、故事性,絕對可以吸引無數人的喜愛,特別是那些閨中女子。

要知道,哪怕是到了後世九十年代,一部根據《白蛇傳》改編的《新白娘子傳奇》,也能引起萬人空巷。

這已經是娛樂生活遠比大唐豐富的年代了。

李寬自己印象就很深刻,小的時候,自家沒有電視,爲了不落下每天中午十二點多開始播放的《新白娘子傳奇》,每次回到家都是隨便吃兩口飯,就跑到了家裡有電視的同學家,坐等一天兩集的電視開播。

而到了學校,同學們討論的也都是電視裡的場景。

從《白眉大俠》到《新白娘子傳奇》,再有《神鵰俠侶》和《還珠格格》,這些都是九十年代引起了無數人追劇的電視劇了。

雖然現在是不可能有電視的,但是把它們轉換成戲劇,放在大唐這個時代,絕對不會比電視劇對後人的吸引力小。

看看程靜雯、武媚娘這些在這個時代最頂級的女人聽了李寬口述的故事的反應,就可以預測將來戲劇在歌劇院登場時候的盛況了。

“王爺,你繼續啊。”

看着李寬停頓了一會,程靜雯忍不住出聲催促。

“只見這條白蛇歷經風雨,經過千年修煉,終於蛻盡蛇身,得以化作人形。”李寬有點無奈,自己還想喝口茶,歇一歇呢,但是看到這幫人的反應,還是繼續忍一忍吧。

“白蛇化成人形之後,給自己起名白素貞,人稱白娘子。這白娘子準備前往峨嵋山繼續修煉,途中碰到了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我記得《法華經普門品》中說:凡有衆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衆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王爺,你這觀世音菩薩就是這個吧?”

武媚娘不愧是個才女,李寬剛剛提到觀世音,她就說出了它的出處。

“沒錯,正是這個觀世音。白娘子得到觀世音的提點,知道自己要想修煉成仙,必須要把塵世的一段情緣給了了才行,於是便按照指點來到了錢塘縣的西湖邊上,來尋找救命恩人。”

“王爺,這錢塘縣的西湖,是前隋的時候纔有的叫法。你最開始不是說南朝時期嗎,那個時候,西湖應該叫做錢塘湖吧。”

李寬:……

聽衆文化水平太高,這故事編起來,難度大大增加啊。

一下就被武媚娘挑出一個漏洞,李寬猶豫了片刻,覺得西湖纔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叫法,要是換成了錢塘湖,還真有點不習慣。

再說了,既然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西湖的叫法了,如今都已經到了貞觀十三年了,那就乾脆叫做西湖得了。

“媚娘說的也對,不過王爺這《白蛇傳》,只是一本小說,用西湖來替代錢塘湖,估計長安城的百姓反而會更加的習慣一些呢。”

程靜雯的這個解釋,甚合李寬心意。

“沒錯,我就是這麼想的。”

李寬臉色一紅,然後繼續拿起了茶杯喝茶,“欲知這白娘子前往西湖途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否能夠找到救命恩人,且聽下回分解。”

“二哥,你再講一段嘛,這樣子人家回去了,怎麼睡覺啊?”

兕子如今已經到了懂事的階段,看到李寬講到這裡就不講了,立馬不幹了。

“對啊,王爺,你就再講一段嘛,我去給你倒杯茶水,您要是覺得累了,可以休息一刻鐘再講呀。”

晴兒是個故事謎,恨不得李寬今天就把所有的故事給一次性講完了。

“這剛開頭就這麼有意思,這要是整個故事說完了,豈不是比《三國演義》還要吸引人?”

一旁的九條杏香也忍不住開口說道。

“王爺,這天色還早,你就再講一段吧。”就連程靜雯也忍住不開口催促了。

眼看着衆怒難犯,李寬只好再給大家說了一段白素貞在途中遇到青蛇的故事。

講完之後,只覺得口乾舌燥,怎麼也不願意繼續說下去了。

這《白蛇傳》,至少有四五十回,哪怕自己精簡一些,也得有三四十回。

按照這個節奏,講到天黑再天亮也講不完啊。

衆人見李寬這一次的態度比較堅決,總算是放棄了今天繼續追書的想法。

接下來的幾天,李寬是一吃完早餐就被一幫妹子圍住了。

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神……

李寬嘆了口氣,繼續開始填自己挖的坑!

……

大明宮蓬萊殿中,楚王太妃娘娘和長孫皇后等人都聚集一堂。

而衆人的中心,卻是拿着一個手抄稿的長孫皇后。

“‘小娘子,這是你掉的金叉嗎?’,只見白素貞故意落下一枚金叉在許仙面前,想要試探着這位郎君的品性。而長的花容月貌,彷彿仙女下凡的白素貞,也讓許仙一見傾心。”

長孫皇后拿着兕子從楚王府拿回來的手抄稿,給衆人講起了故事。

她只不過是從兕子口裡陸陸續續的聽了一點《白蛇傳》的故事,就被勾起了癮頭,然後就有了兕子帶人去抄武媚娘手稿的事情。

李寬每天講兩三回,只不過幾天功夫,《白蛇傳》這個故事大況就展現在衆人面前。

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段段離奇非凡的故事情節,讓聽衆無不拍案叫絕。

“許仙望着白素貞遠去的身影,站在那裡久久不動。眼看着時辰不早了,只好遺憾的前去坐船,結果卻是意外的在船上再次遇到了白素貞一行。”

長孫皇后說的口乾舌燥,只要簡單的將自己加工過的內容口述了出來,沒有一字一句的照着念。

有些情節,還是等書籍出版之後,留給大家自己慢慢去品味吧。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煙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

“母后,這一段不是這麼唸的,要吟唱出來。”

兕子本依在長孫皇后身上,聽到她說到自己最喜愛的一個情節,忍不住擡起頭來糾正。

“可是母后沒有聽別人唱過,不會吟唱啊。”長孫皇后略帶尷尬的說了一句。

“我會啊。”兕子說完,也不等長孫皇后再說什麼,便開始唱了起來,“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煙哪……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丫頭的聲音很清脆,雖然少了那麼一點滄桑感,但是歌詞的曲調卻是吟唱的非常準確。

這可是她親自聽着李寬唱過的呢。

“這曲子……音律有些怪異,歌詞也別具一格,看上去韻律不是很工整,但是聽起來卻是讓人眼前一動,也就是楚王殿下這等才子能夠在一個故事裡頭融入此等曲子呀。”

後宮之中,不乏精通音律的妃子。

等兕子一曲終了之後,德妃娘娘忍不住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着實如此,最關鍵的就是這首曲子跟着故事情節實在是太搭配了。要是單獨聽到這首曲,可能也就覺得朗朗上口,似乎還不錯。可聽着這故事的時候,再來一首這曲子,可就讓人渾身一顫,拍手叫絕呢。”

韋貴妃也開口誇獎了幾句。

“寬兒好久好久沒有新作出來,沒想到再一次出手,又是這麼驚豔呢。”

楚王太妃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爲李寬感到自豪。

“母后,您繼續吧,我還想再聽一遍呢。”

兕子滿臉憧憬的看着長孫皇后,搞得後者很是無語。

自己堂堂後宮之主,如今居然變成一個說書人了。

沒辦法,誰讓自己第一次聽到兕子跟自己講的《白蛇傳》的時候,忍不住在第二天跟大家炫耀了一把呢。

“等船隻靠岸之後,已經雨過天晴,那白素貞和小青……”

蓬萊殿中,再次響起了長孫皇后講故事的聲音。

……

李寬的故事講得很快,只不過是元宵剛過,《白蛇傳》就已經進入了尾聲。

“雷峰塔倒,西湖水乾。已經高中狀元,官袍加身的許仕林以爲可以將母親從雷峰塔裡救出來,奈何卻是得到這麼一個答案。”

“王爺,這科舉是前隋纔開始的,南朝的時候,哪來的高中狀元?”

武媚娘下筆如飛,不過寫到狀元二字的時候,忍不住再次提出了質疑。

“沒事,小說而已,我這裡面也沒說具體是南朝什麼時候呀。”

沒辦法,李寬只好隨口給自己找了個藉口。

不過,他心裡面卻是也在反思,下一次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朝代不是那麼明確的,或者是以大唐以前的朝代爲背景的故事,省的武媚娘經常在一旁指出故事的邏輯漏洞。

“許仕林有着愚公精神,認爲人定勝天。於是,他親自換上了幹活的衣服,拿起了鋤頭,準備撬開雷峰塔,舀幹西湖水……”

楚王府的印刷作坊,從年後就開始忙活。

武媚娘整理好一天的內容,印刷作坊就開始準備相應的印刷事情。

等到《白蛇傳》這個故事最終講完之後,不過是三五天,第一批書籍就已經出現在了新華書店之中。

……

郭得志最近壓力比較大。

五合居從長安城第一酒樓變爲第二,緊接着最近又淪落到第三,樓裡的生意雖然不能說是一落千丈,但是和味之素與點都德比起來,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就連郭得志的賞錢,也比往日下降了不少。

掌櫃的潘旺是郭得志的恩人,雖然不少酒樓都起過挖郭得志的心思,但是他卻是死心塌地的待在五合居,從來沒想過要跳槽。

越是這樣,他的壓力就越大。

當初自己是憑藉着《三國演義》翻身的,要是能夠重新找到一本跟《三國演義》相媲美的小說,那就好了。

抱着這個念想,郭得志隔三差五就會往長安城各家書鋪裡轉轉。

三味書屋也好,新華書店也好,都是他常去的地方。

可惜,去的次數越多,他就越失望。

這些地方固然是經常會有新書推出,但是能夠媲美《三國演義》,不,不要說媲美,哪怕是有《三國演義》一半好的書籍,他一本都沒有看到。

“郭郎君,你來啦。”

新華書店的夥計都認得郭得志這位長安城有名的說書人了。

“夥計,這幾天有什麼新書上架不?”

郭得志跟往常一樣先問了問新書的情況。

“嘿,郎君你今天來我們新華書店可就來對了。我跟你說,今天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郭得志聽完,並沒有眼前一亮或者迫不及待的要去看新書。

這話,新華書店的夥計都不知道跟他說過多少回了。

每次都說自己來對了,每次都說不會讓自己失望。

這個套路,自己都已經麻木了。

“新書還是在那個區域吧?”

“沒錯,您往一樓正中間走,那裡就是我們最佳新書展示的地方。”夥計看到郭得志沒什麼反響,忍不住再次出聲,“郎君,我不騙你,昨天鋪子裡剛剛來了一本新書,叫做《白蛇傳》,是楚王殿下口述,武掌櫃整理的長篇小說。”

武媚娘近來負責楚王府的好多商業事項,長安城裡東西兩市的好多商人都聽說過楚王府有這麼一號人物,甚至有些人還親自見過她。

而像是郭得志這樣消息靈通,常年混跡在酒樓裡頭的人物,自然也是聽說過這個傳奇女子的。

如今猛然間聽夥計說這《白蛇傳》居然是楚王殿下口述,武媚娘整理而成,他不由得提起了幾分好奇。

雖然之前自己說書的成名作《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但是長安城中誰也沒有見過這號人物,很多人都認爲這羅貫中只是楚王殿下隨手寫的一個筆名而已,實際上的作者應該是楚王殿下他自己。

可惜的是,自從《三國演義》之後,幾年過去了,郭得志再也沒有見過楚王殿下出手寫小說了。

“這就是《白蛇傳》?”

郭得志對新華書店的佈局很熟悉,不多時,就來到了新書展示區。

然後就看到了一排嶄新的書籍出現在自己面前。

白蛇傳總計有五十萬字左右,放在後世網絡小說動不動就是五百萬字,六百萬字的年代,五十萬字的書只是寫了個開頭而已。

但是放在大唐,那就是妥妥的長篇小說了。

到目前爲止,除了六十多萬字的《三國演義》。郭得志還沒有看過更長的小說。

看到《白蛇傳》的扉頁上面那一對撐着雨傘的年輕夫婦,郭得志深呼吸一口氣,翻開了上部的第一頁。

“很久很久以前,一隻小白蛇在青城山腳下修煉……”

郭得志有點失望,這個故事的開頭,遠遠沒有三國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給人的帶來的震撼感。

不過,左右今天也沒有什麼其他收穫,郭得志還是耐着心開始看了下去。

這一看就不得了。

只不過是剛剛反倒第二頁,郭得志就已經開始沉浸在故事情節當中不能自拔。

伴隨着白素貞和許仙兩人之間的點點滴滴,郭得志的臉上一會露出了笑容,一會流下了淚水。

“郭郎君,我們要打烊了。”

夥計看到郭得志抱着書在那裡站了大半天,倒也沒有人去趕他。

這種場景在新華書店裡很常見。

一些書生抱着一本書,或站着,或這個角落蹲着,或者直接坐在地上,一看就是一上午,甚至一天。

只要他們不故意損毀書籍,店裡的夥計是不會管他們的。

這也是李寬專門這麼吩咐過的,別家書店,你要是這樣光看書不買書,店裡的夥計早就過來趕人了。

奈何前世李寬自己也當過這樣的蹭書人,對這種事情的容忍度就要高很多了。

不過,眼看着太陽已經落山,夜幕馬上就要將領,夥計開始提醒店裡的各位客人了。

“啊?哦!好!”

郭得志愣了一下,再看看外面的天色,知道自己這是入迷了,應該在這裡待了一下午了。

“這《白蛇傳》,上中下三部,每一部都給我十本。”

郭得志看着手中只看完一小半的《白蛇傳》,臉上開始露出了激動的表情。

搞得一旁的夥計有點莫名其妙。

這郭得志站在這裡看了一下午書了,自己還以爲他也是跟其他人一樣來蹭書的,沒想到卻是一個大主顧,一口氣買了這麼多。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楚王府的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的技術都有提高。

紙張更加精美了,字跡更加清晰了,相應的,價格也更貴了一些。

當然,現在這麼一本書相當於以前的三四本書,真要是按照字數來計算的話,書籍的價格還是下跌了一半。

“每部都要十本嗎?”

夥計忍不住再次確認了一遍。

這郭得志,又不是外地來長安進貨的書商,一個人買這麼多《白蛇傳》幹什麼?

“對,每個都來十本,你能不能幫我找個繩子綁好?”

《白蛇傳》這麼精彩,郭得志準備回去連夜整理成說書的話本。

也不用等全部整理完成再說,今晚整理一部分,從明天就開始就可以說故事的第一個回合的內容了。

聽夥計的話裡說,這《白蛇傳》是昨天才剛剛到貨的,按照往常的速度,應該沒有人會比自己更早推出說書的內容。

不過,這故事實在是太好了,爲了避免被人捷足先登,郭得志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能僥倖。

“好嘞,沒問題,您稍等片刻!”

確認到郭得志真的需要這麼多書,夥計也不再好奇郭得志買了這麼書回去要幹什麼,趕緊去庫房搬運書籍。

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49章 特別的任務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394章 程咬金的反應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585章 香餑餑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134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1333章 賣房三要素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1173章 態度的轉變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1263章 重大利好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1510章 衝突(來個大章)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1183章 揣測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664章 雙贏的方案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203章 延誤了?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1437章 濮王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949章 不甘心的甘迪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225章 送佛送到西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347章 充滿了信心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1194章 天花第1298章 不同人的不同反應第1006章 鎮北道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825章 風波起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203章 延誤了?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453章 奇效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1223章 重騎兵的威力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283章 武照的新領悟(求推薦票)第58章 還要比嗎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586章 上市了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1571章 震懾
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49章 特別的任務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625章 不良人的改革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1394章 程咬金的反應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585章 香餑餑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1349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1163章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1333章 賣房三要素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1173章 態度的轉變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1263章 重大利好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1510章 衝突(來個大章)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1183章 揣測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664章 雙贏的方案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203章 延誤了?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1437章 濮王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995章 陽謀對陽謀 (大章,求月票)第949章 不甘心的甘迪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225章 送佛送到西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347章 充滿了信心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1194章 天花第1298章 不同人的不同反應第1006章 鎮北道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825章 風波起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203章 延誤了?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第1453章 奇效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1223章 重騎兵的威力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283章 武照的新領悟(求推薦票)第58章 還要比嗎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586章 上市了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1571章 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