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

天未大亮,右侍郎何稠便被夫人睡夢中叫醒,匆匆忙忙趕來少府監聽命。當他來到被楊侗霸佔了的官署,不由得傻了。

皇帝陛下正在桌前寫寫畫畫,幾名宮女把一碟碟小菜放在桌上,然後爲楊侗盛了一碗香噴噴的雜糧粥。

桌上小菜,有的晶瑩翠、有的是嫣紅欲滴、有的是清油清炒、有的以精鹽醃漬,還有雪白的大餅、油烙餡餅,還有一大盤涼拌豬耳朵、醬肉、烤肉、動物內臟,以及一砂鍋雜糧粥……看上去便讓人舌底生津、食慾大漲,可是這好像太寒酸了吧?

何稠因爲一個課題昨夜有些失眠,睡得晚了些,一大早就被楊侗派人喊來,自是沒有用過早膳。此刻他嗅着清香雜糧粥味,不由得嚥了口唾沫,肚子咕嚕輕響,

心念電轉之間,他上前行禮道:“微臣何稠參見聖上。”

“何侍郎來了啊!”楊侗放下手中筆,讓宮女們退下,這才微笑道:“朕有個飛天計劃,覺得只有你才能製作成功。”

何稠堪稱大隋三朝的第一機關巧器製作大師,他爲楊廣打造的六合城是隋之以後無法複製的傑作,這座六合城在行軍的時候可以拆卸成零件運輸,駐紮的時候再組裝成一個城周八里、高四層的木城,六合城還安裝了名叫“擊警”的自動報警裝置,還有可以轉向的牀弩,能夠自動瞄準發射。

楊廣那座六合城已經消失於戰火之中,楊侗在洛陽找到何稠之後,又打造一座,這新的六合城堪稱是升級版本,牆板不但覆蓋一層鐵皮,還增加鐵製“活頁”,現場展開就是一面牆,組裝起來更快。不過楊侗沒有使用和入住過,只是單純的當做技術模板讓能工巧匠們學習和改進,以免何稠之後,出現工藝失傳之憾事。

熱氣球和滑翔機雖然不要運用各種精巧的機關,但它畢竟是飛上幾百米高空之物,哪個環節有失誤,就會球暴人亡,所以各方面都要進行細心精準計算,免得悲劇發生;而何稠這類機關大師,最不缺的便是耐心、細心,因此楊侗打算由他來操辦此事。只是自己太激動,連張圖紙都沒有就跑來少府監,所以只能現場繪畫和講解。

“飛,飛天計劃?人飛上天去?”如長孫無垢一般,何稠以爲自己年老體衰,出現了幻覺,一雙眼珠子瞪得像是銅鈴一般。

他是明白楊侗每個奇思妙想的價值,甚至也一一變成了事實,但說起飛天,他真是想到都沒有想過,只覺得世間之荒謬莫過於此。

“對,就是用一種器物把人拉到天上去。”楊侗笑道。

“怎麼可能?”何稠這才相信自己不是幻覺,而是這稀奇古怪的皇帝真有這麼一個瘋狂的打算,結結巴巴的說道。

“正因爲想人之所以不敢想、敢爲天下先,你才做出自動示警的‘擊警’、人工琉璃、省力飛輪船;同理,你不試過,又怎麼知道飛天器物做不出來呢?”

“這倒也是。”何稠這類大師最務實,他細細一想,頓時豁然開朗,也不再懷疑飛天計劃行不行,而是神情振奮道:“聖上,微臣能看圖紙嗎?”

“不着急,不着急,先吃早膳再說。”

“微臣多謝聖上。”何稠深知楊侗與講究排場的‘先帝’不同,是真正的馬上皇帝,信奉效率至上的理念,行事做事雷厲風行,因此也不客氣,便跟着楊侗風捲殘雲的狼吞虎嚥起來。

兩人吃過早餐,楊侗便將畫好的一沓圖紙遞了過來,何稠頓時激動了,雙手發顫的恭敬接過。

現如今,人人都知道楊侗上馬治軍無不勝、下馬治政無不行的一代雄主,但只有少數人知道這個精通文武,兼具詩書藝術的皇帝,還是一個制器大師,要不是這皇帝太忙,何稠恨不得與他天天探討機關制器之學。

只是當他細細翻看手裡的各個部位圖紙時,越看越迷糊…直到看了最後的組裝圖和整體輪廓,這才恍然大悟。

這是一個大燈籠。

“這東西你覺得怎樣?”等他看完,楊侗問道。

“這是一個巨大的孔明燈,聖上不會是想要坐這玩意飛上天吧?”

“不錯。”

“萬萬不行,微臣沒聽過孔明燈能把人帶上天,恐怕大了幾百倍也不行…咦…不對不對……”何稠說到這裡,又否決了自己之前的說法,默不作聲的想了許久,雙眼發亮的說道:“小孔明能帶燭臺、油燈、祈福瓜果香包等小物件飛上天……按這道理來說,孔明燈做得越大…那它能帶上天的物件就越重,載重一斤的孔明燈放大十倍,就是十斤;幾百倍就是幾百斤…幾千倍就是幾千斤……”

說着說着,何稠咔然而止,望着楊侗的目光充滿了震撼、震驚,以及濃重的欽佩歎服。

從這番理論上說,這巨大的孔明燈真能帶人上天啊。

可古往今來,就沒人想過把孔明燈擴大無數倍,然後載人上天。

偏偏讓聖上就想到了。

不服不行。

何稠心悅誠服:“聖上,人人都說您是天上神仙下凡,這話半點不假……您這奇思妙想,真不是人能想得得出來的!”

楊侗臉都黑了……

你纔不是人、你全家都不是人。

不過他也知道‘科學’大師向來不通人情世故,只是這誇法實在讓人受不了,還不如不誇。

“何侍郎覺得這東西難度是什麼?”楊侗不是要聽人誇纔來的,便直接說事。

“這個巨大的孔明燈,做出來並不難。只不過需要大火才能把它衝起來,這也意味着承受大火高溫烤灸的竹篾架,以及蒙在竹篾上的紙、布都需要堅韌、抗火、耐高溫,而且透氣越低越好。”

說到自己熟悉的領域,何稠就變成很十分順暢了,他考慮得十分周全,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竹篾做成的架子輕便柔韌,但在密封的籠子裡經過長期高溫烤灸,它會變得相當脆弱,要是在天上被大風吹,便有寸寸碎裂的危險;鐵架倒是不怕,可太重,不足取;至於外面的蒙皮就更麻煩了,它不單要防止被大火燒、高溫烤脆,還要防雨,所以一般的紙張是絕對不能長期使用,但是用布料的話,密密麻麻的洞孔留不住熱氣,鼓不起來,而動物皮的話又太重……還有就是要考慮繩子扯斷、球體開裂、裝人藤籃破裂、燃料不足等問題,任何一個問題出現,它要麼飛不起,要麼就會把人摔出來。”

“何侍郎這番話全部是關鍵之處。”楊侗點頭。

大師就是大師,一下子就把所有最關鍵的問題說得透透徹徹。他很期待這位大師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

何稠深思一會兒,問道:“聖上對載人孔明燈的載重量有多大要求?”

“實不相瞞,朕是想利用這孔明燈來對付益州險關,所以一隻孔明燈至少要承載五名裝備齊全、前矢足夠的士兵,甚至還要盛放大量火油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的對關上唐軍發起攻擊。”

“加上自身燃料,得有千斤左右了。”何稠的兩道濃眉都快皺到一處。

他也是參與楊廣的高句麗之戰的人,深知從戰術上說,楊侗的要求並不過分,甚至低得可憐,只因兵力少了的話,這孔明燈起不到攻克雄關的目的。只是對他來說,這個承載千斤重量的孔明燈卻是巨大難題。

“正是如此。”楊侗也明白他的難處,笑着說道:“不過朕也不是要求你一下子就做得穩穩妥妥,你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你可以先做承重一百斤、兩百斤的小孔明燈,做好之後,你再把牛羊綁去試,因爲活物蠕動也會產生阻力,所以牛羊比死物更符合實際。”

“微臣明白了。”

何稠點了點頭,目光又被另外一張圖紙吸引住了,問道:“聖上,這綁着衆多繩子的大雨傘又是什麼?”

“這叫降落傘!”楊侗胡扯道:“朕在西海的時候,大風把朕的大氅拽走,整個人都差點後摔,由此便想到了此物。降落傘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傘衣、引導傘、傘繩、揹帶等。由降落傘綢、傘繩、傘帶和傘線等紡織材料和部分金屬件構成。此物是對孔明燈的補充,要是孔明燈意外墜落,上面的士兵可以利用此傘平安降落到地。”

“聽聖上這一說,微臣倒是想到一事。”何稠興奮的說道。

“何事?”

“聖上。”何稠拱手道:“司馬遷在他的著作中寫道:‘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他敘述的故事是舜有一次上到糧倉頂部,瞽叟從下面點起了大火,舜利用兩個斗笠從上面跳下,沒有被燒死。而實際上,我們在雨中撐傘,有時也被大風猛的往後拉,若非雨傘不結實而斷裂,估計很多時候連人帶傘被吹走,所以這傘要是做大做結實,理論上同樣可以像紙鳶一樣從高空上平緩落地。”

“你明白了就好,一樣先從掛小物件下墜做起。”楊侗笑道。

“喏。”何稠行禮道,“那這個滑翔翼又是什麼?”

“這滑翔翼原理和紙鳶、降落傘一樣。看起來困難,其實也跟孔明燈一樣簡單,安全易學,只要在合適的山坡,逆風跑幾步,即可翱翔天空。滑翔翼的飛行取決於當時的飛行條件,大概可飛到兩百丈左右。”

根據楊侗的記憶,滑翔翼的最遠的記錄是四百八十公里、最高是六千米,這個數據是經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親自檢驗過的,楊侗估計兩百丈也即是六百米左右,這已經是很保守的估算了,當然也是因爲當前的材料之故。

雖是如此,但還是讓何稠驚的目瞪口呆,兩百丈是什麼概念?

他想都不敢想。

然而聖上,一下子就畫出了三種飛行器,關鍵是三種都有變成可能的實物,製作方法簡單,而非無稽之談。

“聖上,微臣已經迫不及待了。”何稠雙眼綻放出熊熊火光。

“那就開始製作孔明燈,這是最急之物。”

“喏。”

。。。。

當下君臣二人召來最優秀的篾匠、木匠、鐵匠、裁縫,又命人取得不少材料。

光是選材便花了一天時間,然後根據所有材料重量,計算出了‘孔明燈’的大小,再由篾匠用竹片、柘木條、老藤條等柔韌輕便之物編出骨架,而後讓裁縫縫出與足夠大的套子,並在縫製處添加薄牛皮。

這個有來試驗的‘孔明燈’不但匯聚了大興開天院和少府監最好的匠人,連帶洛陽那邊的出色工匠也連夜乘坐聖武車趕來參與。

儘管日以繼夜的有人不斷忙碌、統計數據,但也足足花了七天時間纔將第一盞大型的‘孔明燈’做好。

其實‘孔明燈’科技含量不高,對工藝要求也不高,只是楊侗一再強調安全性,這才使時間幾乎都會在選材上面,不過好在這個匯聚了大隋各類頂多工匠製作的“超級孔明燈”總算是完工了。

少府監的空地上,這個樣子龐然大物靜靜的躺在那裡,令楊侗一瞬間有穿越時空的恍惚。

所有知道楊侗在搞‘飛天計劃’皇族、文武重臣都聚攏過來,興奮的看着這個巨大的‘孔明燈’,嘰嘰喳喳議論不休,只是此刻尚未補充熱氣,所以賣相比較難看,看上去有些癟,更不圓潤…不過大家也知道孔明燈本身就是這等模樣倒也沒有嫌棄,建議點主要還是這大傢伙能不能像小孔明燈那麼飛起來。

這時,忙得吃不好睡不穩的何稠看上去蓬頭垢面,他對着楊侗躬身一禮,“按照聖上要求,此物方方面面都縫合嚴密,絕無縫隙存在,骨架所用的竹片、柘木條、老藤條、柳條也是從洛陽運來的浸油一兩年之物。可否點火?”

“命人以繩索牽好,以免它跑掉。然後點火!”這是第一次試飛,楊侗自然不會讓人坐上去,萬一從十幾丈高空跌落下來,怕是難逃粉身碎骨之劫,所以吊籃裡裝着的是兩隻各重百斤的大肥羊。

“喏!”

何稠剛要命人點火,楊侗又說道:“何侍郎,這個大傢伙凝聚了你的心血,第一把火應該由你來點。”

“多謝聖上。”

在衆人豔羨的目光下,何稠接過火把一步步的走向了這個大傢伙。

不知爲何,忙了這麼多天都穩如泰山的他,在這一刻竟然緊張得幾乎走不動路。

固然他走得比較慢,但距離就那麼一段,總有走完的時候,當他到了鐵爐旁邊時,深身都被汗水打溼。

楊侗擡頭看了看湛藍天空上棉絮般的雲朵,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當下斷然道:“點火!”

“喏。”

何稠深吸一口氣,雙手顫抖的將手中火把探進鐵爐的竈膛,裡面的大燈芯很快便燃燒起來,只是燈芯火焰還不夠旺,熱氣不足以讓這大傢伙上天。

隨着鐵爐裡的火油、煤炭逐漸燃燒,大量熱氣從下面的口子涌入,無處宣泄的熱氣將難看的球體鼓起來。

過了一會兒,這個巨大的孔明燈在衆人驚愕的目光中,從最初的輕輕晃動,慢慢的向上浮動,繃直連着吊籃的繩索,再是晃動幾下,便帶着吊籃以及吊籃內的兩隻大肥羊升起……

頓時,此起彼伏的驚叫聲響成一片!

從刀耕火種開始,人類便有了飛天夢,只是無數萬萬年以來都成功。而這一盞載着兩百斤重的大肥羊的孔明燈,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具有顛覆認知的衝擊力,只看這載重能力,就足以說明飛天夢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不少工匠熱淚盈眶,爲自己親手打造了這件“飛天神器”感到驕傲自豪!

隨着地上那兩大捆繩索被繃直,最後住這盞孔明燈纔沒有飄走,一直懸在空中兩刻左右,待到鐵爐中只有一成滿的火油煤炭燃盡,這大傢伙才緩緩降落,又變成了之前的模樣。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大家信心十足,第二次測試的時候直接上了十隻百斤羊,加滿了燃料,結果依然成功起飛,並懸念在天上兩個時辰之久,才緩緩下落。

“嗷嗷嗷嗷嗷……”

地下衆人歡聲雷動!

“聖上,飛天就這麼簡單的成功了?……”百官之首的楊恭仁驚駭得難以置信。

“就是這麼簡單。”

“也只有聖上纔會想到用孔明燈來載人,而且還成功的載重千斤,微臣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楊恭仁心服口服的讚歎。

楊侗說道:“其實許多發明並不需要多高的技術,只要一個簡單創意就能成功,別人不敢想、想不到的不可思議創意,總能使人類在探索天地奧妙的領域邁出一大步。”

“有了此物,天下雄關形同虛設!”

“那也未必!”楊侗搖了搖頭,走向情難自禁、熱淚盈眶的何稠與姜行本,吩咐道:“將所有木匠、篾匠、裁縫集中起來,讓他們放棄手中一切事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喏!”姜行本、何稠連忙肅容一禮。

何稠一臉激動的說道:“聖上,此物已經跳出了孔明燈的範疇,總不能繼續這樣叫吧?”

“便稱它爲飛天神舟吧!”楊侗看了看那大燈籠,陷入了沉思,這是人類實現飛天夢想之燈,對於這個民族有着豐碑性的歷史意義…熱氣球之名完全不符合華夏文明。

“喏。”

“這隻飛天神舟固然是成功了,但它只是第一代,就彷彿是隻小漁船一般,必須把它發展成在天上飛行的五牙戰船,才能搏擊長空,所以我們不能滿足現狀,需要繼續研製和改進。”楊侗望着衆多工匠,朗聲說道:“而朕沒有太多精力來研究此物,日後還要諸位研製出重量更輕、飛行更快更安全、載人更多的二代、三代、四代……乃至第一萬代飛天神舟。這種精良的飛天神舟一旦問世,足矣令諸位名留青史。”

“聖上放心,我等定然精益求精,研製出更好的飛天神舟。”一衆工匠興奮的行禮。

從古至今,名留青史的工匠指掌可數,那都是傳說聽匠神,他們想都不敢想!

可如今有了一個成功的飛天神舟,他們要是能它再次完善,說不定也能達到與那公輸班、墨翟的高度。

這等青史留名的好事,誰都不會拒絕。

“另外,還要根據飛天神舟的特點,爲它配上一批重量更輕、射程更遠的連弩。”楊侗又說道。

“聖上放心,我等必竭盡所能,不叫聖上失望!”

“大家好好幹!”楊侗欣然點頭道:“朕的獎賞不會少,但不能以次充好。”

封建時代的最好工匠都被朝廷徵召,官營手工業一直佔了主導地位,代表了諸多工技的最高水平。這些能工巧匠集中在官府設立的作坊,拿着朝廷的俸祿、使用朝廷的原料,設計出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和產品。而在場這些工匠,全是大隋王朝各領域最出色的存在。

大隋現在的很多新式武器都是這些人研製出來的,只要他們做成績,楊侗向來是不吝重賞。

“我等遵命。”諸多能工巧匠凜然遵命。

——————————

感謝諸多書友支持。萬謝書友:‘獸性打敗理性1’、‘他鄉人不墜青雲之志’、‘書友20171011211052223’大賞!

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017章:王世充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20章:當朕的皇妃很丟人嗎第746章:羌兵出山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754章:神仙上山第586章:雙龍會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584章:楊廣之心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81章:奇恥大辱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614章:抵達襄陽第580章:大國氣度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342章:殿下憐花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094章:關隴力量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062章:測試新陣第356章:拼命作死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310章:李密西進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443章:隋魏密約第085章:太原起義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42章:拜主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74章:安息吧你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132章:怒殺第743章:韓志斷案第570章:兵臨江都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579章:凱旋之師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741章:相國示警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069章:能不能舉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107章:將相失和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094章:關隴力量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705章:招攬失敗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549章:恩威並施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760章:沈光解惑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109章:再下一城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905章:重大突破
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017章:王世充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20章:當朕的皇妃很丟人嗎第746章:羌兵出山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754章:神仙上山第586章:雙龍會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584章:楊廣之心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81章:奇恥大辱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494章:他知道,他都知道第614章:抵達襄陽第580章:大國氣度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619章:是非恩怨終成空第342章:殿下憐花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186章:獨孤之謀(求首訂月票)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094章:關隴力量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062章:測試新陣第356章:拼命作死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970章:無賴賴楊廣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310章:李密西進第806章:玄奘,你怎麼看?第299章:建成入隋營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583章:大朝會奪位,封你異姓王第443章:隋魏密約第085章:太原起義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42章:拜主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374章:安息吧你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107章:將相失和第134章:風陵渡下蠱(求收藏推薦)第610章:江河日下,竇氏抉擇第132章:怒殺第743章:韓志斷案第570章:兵臨江都第524章:一代梟雄之謝幕第903章:誰算計了誰第579章:凱旋之師第898章:打草驚蛇,以陽克陰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741章:相國示警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069章:能不能舉第245章:胡漢雜居問題多(求月票全訂)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107章:將相失和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094章:關隴力量第048章:凌敬謀晉陽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705章:招攬失敗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549章:恩威並施第581章:黎國公,好久不見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760章:沈光解惑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109章:再下一城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728章:一支充滿變數的軍隊第732章:三畤祭祖(補昨天)第905章: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