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

當範寧將二十兩銀子放在母親面前時,張三娘一反常態,竟抱着兒子放聲痛哭起來。

她想到自己第一天送兒子上小學塾時,一路上那些譏諷的目光,那些難聽的話語,還有鄰居和好友的勸說,勸她不要浪費錢。

甚至公公也拍桌子罵她敗家,兒子上學塾後,每次考試都是最後一名,甚至連字不會寫幾個。

鋪天蓋地的譏諷和嘲笑壓得他們一家喘不過氣來,所有的屈辱和委屈她都默默忍受,但她依舊義無反顧地送兒子上學,寧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錢一文一文攢下來給兒子交學費。

她相信自己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今天,兒子考了整個學堂第一名,多年的憋屈都一起涌上張三娘心頭,讓她怎麼能不放聲痛哭。

範鐵舟勸了妻子半天,張三娘才終於慢慢平靜下來,抹去眼淚,心中的屈辱已經消失了,喜悅開始佔據了她的內心。

張三娘反覆看範寧第一名的嘉獎書,雖然她不太識字,但上面‘第一名’三個字她還是認識,笑得她嘴都合不攏。

“寧兒,回頭拿給你外公、外婆看去!”

“娘,這二十兩銀子就獎給我吧!”範寧趁熱打鐵,想把二十兩銀子的獎勵要到手。

“你這孩子,倒是會抓住時機,小孩子家家的,要這麼多錢做什麼?”

張三娘撫摸兒子的頭道:“寧兒乖,這些銀子娘存起來給你娶媳婦。”

張三娘此時內心雖然十分柔軟弱,但在原則問題上她卻從不讓步。

旁邊範鐵舟見兒子一臉沮喪,便替兒子說兩句好話,“娘子,馬上就要過年,多少給孩子一兩貫零花錢吧!”

範鐵舟這一兩個月掙錢不錯,在家中的地位也略有提高。

張三娘捏了捏兒子可憐的小臉蛋,笑道:“好吧!既然你爹爹開口,那就給你五百文錢,算是你這次考第一的獎勵。”

二十兩銀子變成五百文錢,足足縮水了四十倍,好在範寧有心理準備,知道他娘是屬貔貅的,銀子到她手中就休想再出來。

老孃肯給自己五百文錢已經是大發慈悲了。

......

吃罷午飯,範寧回到自己房間,躺在牀上發愁,他現在手頭拮据,上次變賣玉佩得了四兩銀子,買那塊千洞石花了一兩銀子,後來給朱佩買那塊上品靈璧石就花了他兩貫五百文錢。

眼看年末了,各攤販都要收攏資金,奇石巷會有一些壓箱好貨出現,前段時間自己準備年考沒時間,好容易等考完,範寧今天就想去奇石巷撞撞運氣。

問題是,他現在手中只剩下五百文錢,沒有本錢怎麼辦?

對了,自己不是還有一塊玉佩嗎?他記得好像落在牀頭哪個旮旯裡,當時自己上學急,沒有及時找出來,後來就忘了。

範寧翻身起來,被褥全部掀起來,在牀上翻找了半天,終於在牀縫裡把另外一塊玉佩找到了。

“太好了,又有錢了!”

範寧高興得重重吻了玉佩一下。

“寧兒,有沒有什麼髒衣服,趕緊拿下來。”張三娘在樓下大喊。

“來了!”

範寧拿着兩件髒衣服快步下樓,這時,範鐵舟吃完午飯正要去醫館。

“寧兒!”

範鐵舟叫住了兒子,他見妻子不在,便偷偷塞給他一錠銀子,大約一兩重。

“藏起來,可別再讓你娘找到。”

“謝謝爹爹!”

範寧大喜,父親真是雪中送炭啊!

範鐵舟笑問道:“是不是要去淘石頭?”

範寧笑了笑,父親還是很瞭解自己。

“你去吧!我也要去醫館了。”

範鐵舟走了幾步,又想起一事,回頭對兒子道:“你還記得上次讓我幫你找石頭嗎?”

父親不說,範寧差點忘了這件事,他連忙問道:“有消息嗎?”

範鐵舟點點頭,“前兩天,村裡的王二叔帶母親來醫館看病,說他那裡有好幾塊石頭,專門給你留着的,讓你有時間去看看。”

範寧歡喜道:“等過年放假,我就去!”

範鐵舟醫館有事,匆匆走了,範寧拿着髒衣服來到外院子,只見母親張三娘正坐在井邊洗衣服。

範寧把衣服放到母親身旁,見她的手凍得通紅,不由一陣心疼。

“娘,你拿到洗衣鋪去吧!天氣這麼冷,別自己洗了。”

“洗衣鋪太貴,洗你一件長衫就要收十文錢,咱們家洗一次就要花六十文錢,可以買兩鬥米了,還是我自己洗吧!”

“要不我給你燒點熱水。”

“胡扯!現在柴禾多貴,別給我瞎浪費。”

範寧撓撓頭,“我不是剛給你掙了二十兩銀子嗎?”

“你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那二十兩銀子哪裡夠用?”

張三娘嘆息一聲,買一擔柴居然要二十文錢,住在鎮子裡什麼都要花錢,想想還是鄉下好。

這些天,張三娘開始懷念鄉下的生活,除了買油鹽和日用品需要花點錢外,其他都不要花錢,稍微節儉一點,每個月一貫錢就足夠用。

現在他們住在鎮子裡,柴米油鹽醬醋茶,吃的米、蔬菜、肉蛋,都要花錢,穿的衣服鞋襪也不能太粗糙,要稍微講究一點,還有各種日用物品,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要花錢買,連喝口熱水都很奢侈,一個月三四貫錢根本就不夠花。

範寧笑道:“爹爹掙得也不算少啊!”

他爹爹範鐵舟現在早出晚歸給人看病,非常辛苦,一個月能掙二十貫錢左右,去掉每月給藥鋪的五貫錢房租,兩貫錢的僱藥童費,還有醫館的一些必要支出,每月純收入大概有十貫錢。

十貫錢在鄉下絕對是高收入,但在鎮子裡只能算中等人家,和劉康家差不多。

“娘,要不咱們家就請一個女傭吧!找個年輕能幹的,最好沒有家庭拖累,幫你做飯洗衣,減輕你的負擔。”

張三娘凌厲的目光狠狠一瞪,“你乾脆就明說,給你爹娶房小妾!”

範寧嚇一跳,連忙改口,“那....請個小丫鬟也可以,十歲左右,劉康家也有個小丫鬟呢!”

張三娘笑道:“劉康的娘給我說過,那個小玉是孤兒,將來準備給兒子做小妾的,你是不是很羨慕劉康,所以讓娘給你也找個小丫鬟,將來好給你做陪房?”

範寧真不知自己的老孃是什麼思想,動不動就往那方面想,簡直讓他無語。

範寧懶得再說,加快速度就向外走去。

“你又要死到哪裡去?”

範寧一溜煙跑了出去,遠遠聽他大喊:“我去奇石巷!”

張三娘無奈,只得起身把兒子的兩件髒衣服扔到盆子裡。

“這麼大的孩子了,還像頑童一樣,動不動就跑去看石頭,幾塊破石頭有什麼好看的。”

張三娘絮絮叨叨數落兒子,她卻忘記了,他們家的生活劇變,就來源於兩塊石頭。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小娘子脆生生的聲音,“請問,這裡是範寧家嗎?”

張三娘連忙站起身,在身上揩一下手上的水,快步走到門口。

只見門口站着一個七八歲的孩童,雖然是小郎打扮,但張三娘一眼便認出她是個小娘子。

她衣着華麗,頭戴一個大皮帽子,眉眼就像畫的一樣,眼睛那樣靈動,一張小臉長得白嫩精緻啊!簡直是張三娘從未見過的小美人。

這麼嬌滴滴的小美人來找自己兒子,張三娘頓時喜出望外。

“範寧是我兒子,你是.....”

“原來是大娘,我是範寧的同窗,我姓朱。”

朱佩的笑臉格外乖巧甜美。

張三娘一眼看見巷子口站着一個高得嚇人的年輕女子,又聽小娘子姓朱,她想起了丈夫的話,頓時恍然大悟。

“我知道了,你是朱小官人,我家寧兒常常說起你。”

張三娘連忙聲道:“快進來!快進來!外面冷,來屋子裡坐。”

朱佩點點頭,走進院子,探頭看一下問道:“範寧不在嗎?”

“他去....書店了,這孩子喜歡看書,沒事就往書店跑。”

朱佩抿嘴一笑,範阿呆不在最好。

朱佩將一封信遞給張三娘,“大娘,這是我給範寧留的一封信,我要回一趟吳江,恐怕要過了上元節才能回來。”

張三娘有點驚訝,小娘子要回吳江,居然還給兒子留信,他們關係很好啊!

“太客氣了,小官人請進來喝口水。”

“謝謝大娘!”

朱佩小嘴極甜,笑容可愛,長得又極爲俊俏,這讓一直想要個女兒的張三娘心疼得不行。

她給朱佩倒了蜂蜜水,又去找點心。

“這個臭小子,把家裡招待客人的點心都吃光了!”張三娘找不到點心,只得悻悻回來。

“大娘,我不餓,你剛纔說,範寧經常提到我?”

張三娘連忙道:“是啊!他常常說同窗朱小官人性格最好,溫柔可愛,心腸寬厚、長得又俊,而且特聰明。”

朱佩臉一紅,這哪裡是範寧說的話,分明是他娘在誇自己,不過她聽得也很高興。

“大娘,我想問範寧借本書,好不好?”

“好!好!我帶你去他的書房。”

範寧住在後院西面的兩層小樓內,他住在二樓,上面有四間屋,兩間屋空關着,另外一間是書房,還有一間是臥室。

朱佩早就想來打探一下範寧的秘密,今天正好他不在,是個好機會。

朱佩心中得意,臭小子,沒想到本衙內會闖你的老巢吧!

走進書房,迎面掛着一幅大氣磅礴的中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下面說明是‘寄語孫兒範寧。’

落款是祖父范仲淹。

朱佩眼都看直了,恨得她咬牙切齒,“臭小子,死阿呆,居然藏着這麼好的東西。”

“這是他三阿公寫給他的,還鼓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有擔當有作爲的人。”

張三娘在一旁解釋,“三阿公最喜歡我家寧兒,經常寫信來鼓勵他。”

“哦!”

朱佩心中有點失落,自己怎麼沒有這麼好的三阿公,她的三阿公是個大商人,整天就知道賺錢。

張三娘眼一瞥,卻忽然發現兒子牀上亂得跟狗窩一樣,她嚇了一跳,連忙走過去收拾。

朱佩走到範寧書桌前,見桌子堆着厚厚的練字本,她心中其實也很佩服範寧練字的刻苦,範寧書法進步得這麼快,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次年考朱佩本來考第五,但她無法接受,死活不肯上榜,加上她只是學堂的旁聽生,劉院主便不再爲難她。

朱佩回家大哭一場,祖父朱元甫見她心情不好,便決定帶她回吳江住一段時間,正好老母親也想回吳江看望親戚。

她要好一段時間不在吳縣,今天特地來向範寧道別。

這時,朱佩發現桌子左上角有厚厚一疊信,她翻看一下,大多是范仲淹寫來的信,但有三封信的字跡十分娟秀,一看就是女孩兒寫的字。

落款居然是汴梁歐陽倩。

朱佩心中頓時有點不舒服,不過她年紀還小,不舒服只是女孩子的天性,朱佩心裡更多是好奇。

她趁範寧娘在屋中收拾牀,便從最下面抽了一封歐陽倩的信,迅速揣進懷中。

“大娘,範寧的書我都有,我就不借了。”

“好!那我們去前面喝點水。”

“謝謝大娘,時間不早,我要回去了,我阿公會擔心的。”

“多乖的孩子,不像我家那個臭小子,一回家就跑出門。”

朱佩甜甜一笑,“大娘,我走了。”

張三娘一直把朱佩送到門口,目送她遠去,嘆息一聲,“又俊俏,又溫柔,又知書達理,要是做我兒媳婦多好!”

她又想到自己兒子,居然能讓朱大官人的孫女另眼相看,說明自己兒子還是很有出息。

======

【四千字大章,求推薦票!】

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
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