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回 土豪刁氏

如此過了幾天,某一日,陸英閒來無聊,與朱琳琳策馬踏青,向東遊玩。不知奔出幾十裡,來到一片池澤水塘,此地天然生成數千畝大小不一的水泊,泊中多有魚蝦鱉蟹之屬。

附近幾個村莊的百姓,天暖時節常來這裡捕撈些水產,以供三餐食用。陸英二人放開馬匹來到此處,卻見有十幾名打漁人被一幫豪奴驅趕鞭打,口中盡是咒罵恐嚇之語。

似乎是說這魚塘是誰傢俬產,旁人一律不得捕撈。

打漁人中有的十二三歲,顯是替父母出來做活;有的白髮佝僂,可能只是爲了撈兩條魚給孫兒解饞。

陸英、朱琳琳不明原由,但見惡奴行兇,心中不平。

二人來至近前,問道:“你等光天化日之下,何故鞭打良人,不知道有王法嗎?”

那羣惡奴見一個道士,一個富家千金上來強出頭,只當是哪家的小娘子與道士在此私會,天真不諳世事,看到什麼都要管一管。

便有幾人口中調笑道:“小娘子,這白臉道士長得細皮嫩肉,你倆好好賞玩春光豈不美妙,管我等閒事作甚?”

有的說“這幫刁民可不是良人,小娘子閱人不多,莫要被有些好皮囊裝相騙了。”

還有的說“哈哈,這年頭道士、女郎幽會都不避人了嗎?不怕你家大人扒了道士皮。”

朱琳琳聽他們越說越難聽,不由怒從心起,驅馬上前揮起馬鞭便朝他們頭臉抽去。陸英忙緊隨其後,生怕她吃了虧。

朱琳琳一鞭抽下,當頭一人看她如此潑辣,驚叱一句,伸手便要將她拽下馬來,誰知那鞭迅疾如電,力道極準,啪的一下打在他額頭。

那人慘叫一聲,一頭栽倒在地,用手捂着頭,鮮血長流。

朱琳琳馬勢不停,鞭起鞭落,又有一人耳後頸部捱了一記,“哎呦”呼痛,抱頭鼠竄。其餘衆惡奴見此女頗有武藝,早跑開數十百步,口中叫罵不停,但卻無人敢上前。

陸英對那幫惡奴道:“你們誰是領頭的,出來回句話!若是有理,我們絕不爲難;若是無理,今日這事我定要管一管。”

人羣中不情不願走出一人,四十多歲,短小肥胖,兩撇鼠鬚生在嘴上,鼻頭糟紅,眼窩發黑。一看便知平日裡酒色無節,沒少損公肥私。

那人上前幾步,離朱琳琳保持三十步距離,強作鎮定仰頭喊道:“你們是何方神聖,怎得如此蠻不講理?我等乃京口刁氏家僕,大老爺如今官拜廣州刺史,二老爺乃是歷陽縣令,三老爺在這晉陵郡乃至整個南徐州都是屈指可數的富家翁。

“這片水塘是我傢俬產,已在官府辦過文契,交過錢款,任何人不能擅自捕撈,否則便是盜竊。今日這些鄉民不聽攔阻,在此盜捕,難道不該驅趕嗎?你們不問青紅皁白便上前打人,可敢上公堂對簿?”

陸英笑道:“刁氏在京口雖富,但此地距京口尚有六七十里,這大片山川湖澤,難道都被你們買下來不成?簡直就是信口開河!”

那惡奴又道:“你說得沒錯,此地所有山林、池塘、荒田、沼澤都已被我家買下。你信與不信幹我等何事?自可去官府打聽清楚。”

陸英暗暗心驚,這刁家好厚的財力,好大的氣魄。難怪昌明兄說無賴刁魁重賂了王國寶,得做歷陽縣令,原來真有偌大家產。

朱琳琳道:“就算這裡都是你傢俬產,百姓打幾尾魚,撈幾條蝦,充口腹飢餓有何過錯?你等怎能隨意鞭笞?這方圓百里山川湖澤都被你家佔爲己有,

叫此地百姓如何營生?”

那惡奴又道:“小姐講得好道理,我等隨意鞭笞百姓便是有罪,你隨意鞭笞我家奴僕又該怎論?”

朱琳琳氣得語結,一時不知如何對答。

陸英道:“官產還是私產我管不着,今天你們打也打了,總要做些補償,便讓這些鄉民帶魚獲回家去吧。你們的人受了傷,我自賠償湯藥費。”

惡奴見事已至此,今日且莫吃眼前虧,大可往後再收拾這些刁民,便同意陸英所提,讓十幾個打漁人離開。

陸英扔下兩串錢,拉着朱琳琳回馬離開。朱琳琳憤憤不平,還待再與其理論。陸英知空言無益,勸說她隨自己先走。

那幫惡奴欺軟怕硬,得了賠償,面子上也算過得去,並未阻攔二人。

朱琳琳再無閒心遊玩,二人回到湯山,陸英一路逗她說話,她卻自顧生氣,一句話也無。回了別墅,朱琳琳看到繁華豪奢景象,更加增了幾分怒氣。

原先在長安時,只道胡虜欺壓百姓,一心盼望官軍北伐,收復故土。那時可讓天下之人安居樂業,誰知到了江東,所見所聞,比北漢國有過之無不及。

公侯貴戚佔據大片山野田地,日日奢華無度,普通百姓便是溫暖餬口都似奢望。就算吳國統一了北方,於百姓又有什麼好處,仍是一樣飢寒度日,一樣受盡盤剝。

她心中鬱結,賭氣今日便要回家,陸英無奈,只得陪她先返回建鄴。

回了京師,朱琳琳徑自往朱府去了。陸英信馬由繮,想起前些日子皇帝賜給自己的宅子,還沒去看過,便一路往龍場山而來。

此地西臨玄武湖,北倚紫金山,地勢開闊,居高臨下,是難得的風景勝地。陸英在宮中聽內侍講過地形位置,自己沿途尋上山來。

有一處位居半山的官宅,白牆青瓦,隨山起伏,門前有一對小狗大小的石獅,七八個鬈毛疙瘩,門額上懸掛一匾,上書“富春山居”四字,便是陸英的宅邸了。

這皇帝對自己當真不錯,竟把前朝一位民部侍郎的舊宅賞給了他。陸英暗暗感慨,我一個修道之人,想不到也能混上侍郎的宅子。雖然這侍郎因罪被族誅,但好歹這府邸修得考究。

陸英不似愚夫愚婦,講究風水,害怕晦氣,他上參天道,下證玄德,根本不在乎這些。

進到院中,早有一名侍從上前見禮,得知是自家主人,那中年男子忙報出姓名,領着陸英巡視一番。

他叫皇甫思,是皇莊御園中的一名小管事,生在犯官之家,自幼籍沒爲奴。皇甫思帶陸英向內走去,邊走邊介紹。先是僕役雜院,停放車馬等物。

後邊二進有五間軒廳,廊柱石階具備,左右有廂房三間。院中植有桃梨松柏石榴等樹木十餘株,磚石鋪地,打掃的乾乾淨淨。

第三進是主人居處,一棟雙層木樓,上下五間,兩廂有管事房、小廚房、家塾、賬房等。

第四進是內眷所居,外人不得輕入,皇甫思止步,目送陸英走進去。

內院有一羣鶯鶯燕燕早在階下迎候,見到陸英齊齊下拜,口稱郎君。

陸英不禁暗暗感嘆,做官真爽呀。連他這修道之士都差點淪陷在溫柔鄉中,何況凡夫俗子。

第五進院也是最後一進,原是千金小姐住處,陸英尚未成家,自然用不上。

東側是一座小花園,也有山泉魚池,花樹交映。西側是兩座獨院,雖小巧但頗整齊。

此處宅邸,比之公侯王府自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是侍郎家居,佔地十來畝,諸事齊備,不知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安樂窩。

陸英在屋裡剛坐下,侍婢兩人奉上茗茶、點心。兩人爲他摘冠更衣。其餘六人垂首緊張的站在面前。

陸英笑道:“我乃修道之人,你們不必過於勤勉服侍,該做什麼就做自己的事情……我喜歡清靜,平時讀讀書,並無其餘嗜好,暫且退下吧。”

衆女婢聞言都施禮告退,只有兩名着粉裙者仍侍立在側。 陸英見她們二人服色不同,當是爲首的丫頭。溫言道:“你們二位怎麼稱呼?”

那二女齊聲道:“奴婢翠羽、戴菊。”

陸英笑道:“翠羽和戴菊應當都是飛鳥之名吧,甚是好聽!”

翠羽笑道:“郎君說的對。我等十人俱以小鳥爲名,除了我二人還有黃鸝、喜鵲、百靈、鷺鷥、畫眉、鸚鵡、斑鳩、山椒。”

陸英見她年齡與段白靈兒相仿,活潑健談,不覺使人心情愉悅,又道:“我一時也分不清許多面孔,不過這名字我是記下了。翠羽、戴菊,你們也下去吧,不必拘禮。”

二人奉命退下,陸英坐在室內有一種做夢的感覺。

從小習慣了與師父爲伴,不是隱居山林,便是在太傅府爲客,雖說高官顯貴家家僕從如雲,但是自己有家有宅,還有奴僕侍女,卻是從未想過。

不知皇帝爲何心血來潮,突然賜下宅子,又不許推辭,真令人感慨。難道自己命中註定修不成道,做不得神仙。

先是遇到了朱琳琳,因緣巧合,一念生根,揮之不去。現在又在京師做了官,有奴有婢,真像張家天師一般,享盡世間榮華,還世襲道宗之位。

陸英搖搖頭,並不欣喜這種境遇,但正如在廬山瀑下對慧遠大師所言:“不應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富貴名爵皆如過眼煙雲,自己何須放在心上。錦衣玉食也好,粗茶淡飯也好,只要都不生分別之心,便無不同。山間修道也好,廟堂修道也罷,只要常存清淨之心,便皆一般。

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89回 忠臣愛子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47回 風雨欲來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24回 驚變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59回 簪纓醉臥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71回 救人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59回 簪纓醉臥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41回 殷仲文與石庚明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53回 難養也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24回 驚變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93回 月下閒話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50回 臘日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
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86回 驚聞身世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89回 忠臣愛子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47回 風雨欲來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24回 驚變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59回 簪纓醉臥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133章 揚眉吐氣語阿誰第106回 當街耍把式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71回 救人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28回 五重寺姚舍人第59回 簪纓醉臥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41回 殷仲文與石庚明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53回 難養也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與京師暗流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51回 “謝家寶樹”與寒食散第124回 驚變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31回 馬疾關外歸行遲第93回 月下閒話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50回 臘日第100回 鬥罷強敵望長安第77回 胡作非爲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