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

大茅峰下喜客泉,

客至青巖珠串喧。

不用人誇風色好,

清風送到幽人前。

陸英在山中獨居三五日,每天來往於華陽洞、萬壽臺、積金峰、三十三天門、龍池、火浣宮各處茅山盛景,看山外善男信女入山供奉,與上清宮大小道士調笑玩耍,枯悶時找幾本書讀,過得好不愜意。

忽一日,有數騎來訪,騎士俱戎裝勁束,爲首一人革甲戎靴,頭戴武弁,赫然是宋昌明。宋演前日回京,敘過功勳,除授揚武都尉,助劉牢之鎮守彭城。

鷹揚將軍劉牢之功過折衝,升任龍驤將軍、彭城太守。宋演在京中除了楊謐並無熟人,聞知陸英在此,便快馬來與其相會。

宋演親衛馬背上帶來數罈美酒,與陸英把酒言歡,暢敘別後之情。

宋演舉酒言道:“華亭,一別數月,竟有滄海桑田之感,滿飲此盞,今夜促膝長談,不醉不休。”陸英笑着幹了一盞,聽他娓娓道來。

宋演道:“自從隨軍北上,連月無事,每天整頓軍馬,操演行伍。到了漢軍渡淮,我隨劉將軍兵出洛澗,方纔真正遇到戰事。

“北漢派了樑成率領五萬大軍,沿淮河東下,駐紮在洛澗西岸,以阻止我救援壽春。前鋒都督謝將軍見氐兵勢大,便派出五千北府軍襲擾試探。劉牢之將軍偃旗息鼓,行至洛澗東三十里,紮下營寨。恰在此時,你道遇見了誰?”

頓了一下,看看陸英,接着道:“哈哈,竟然是道元和尚,就是在建鄴時我常去找他喝酒的那個大和尚。他不知何時來到了淮南,對我們劉將軍說,漢軍構成複雜,多爲新兵,若是趁夜直抵其營,一鼓作氣,不待漢軍知曉軍力衆寡,先衝亂其陣型。然後斷其後路,阻絕淮水渡口,必能全殲五萬胡虜。”

“劉將軍聞言大喜,忙命整兵用飯,天黑時分,急速西進。到了距漢軍十里之處,方被發覺。果然如和尚所言,北府軍馬不停蹄,直接踏河而過,呼喊着衝向敵陣。

“北漢軍大亂,主將樑成匆匆上馬來穩定陣腳,撞在我手裡,一刀將其斬殺。我軍在敵陣之中衝殺了幾個來回,漢軍紛紛哭爹喊娘,抱頭鼠竄。

“奈何淮水渡口已失,落水淹死者不計其數,我軍斬首一萬五千餘。包括揚州刺史在內的十餘名大將皆死於戰中。當真痛快!”

陸英與他同飲了兩盞酒,笑道:“若無此戰之勝,則壽春城下未必能贏得那般輕鬆,想是漢軍已破膽,故一聞後撤指令,便全面潰敗。昌明兄所說道元和尚究竟是何人?他爲何要去淮南,獻策於劉將軍?”

宋演道:“大和尚是我數月前偶然相遇,後來一直掛單在京師棲玄寺。此次北上淮水,後來我問過他,他稱離開建鄴以後,先去見了他師兄。師兄在漢主蒲剛身邊,每日蒙召諮詢,卻認爲此役漢軍必敗,令他相助於我。”

陸英奇道:“道元大師的師兄,在蒲剛身邊爲顧問,難道是釋道安大師?道安大師世之高人,本出於無奈棲身漢廷,有此說法便不足爲怪。”

宋演又道:“我也是這般想法。道元和尚還說,蒲剛將敗,他師兄今後欲隱居山林,不復出世。並且對我言,擊敗漢軍後,便請命回朝,做個太平將軍,中原大亂已至,不是英雄出頭之時。還有什麼靜待良機,借勢再起……哈哈”

陸英見他強笑搖頭,似乎頗爲信用道元之言。

陸英笑着道:“道元大師也算知時識變之人了。

後來如何,你們北渡黃河,在河北戰事順利嗎?”

宋演喝了一盞酒,繼續道:“渡過黃河前,聽聞河陽寨郭漠已帥軍南下洛陽,我軍受命東進兗州,收復故土。琅琊、東莞、彭城、高平倒也沒遇什麼強敵,只是到了泰安時,碰到個趣人。”

陸英咦了一聲,問道:“昌明兄遇到什麼樣的趣人?”

宋演舉着酒盞笑道:“泰山下有一人名王始,妖言惑衆,自稱天師下凡,服用他所畫符水可長生不老。趁着漢吳交戰,在郡中聚集流民兩三萬,登基稱帝,自號‘太平皇帝’。聲言要奉天討逆,重建太平。

“劉將軍派兵討擒之,明數其罪,下令斬首示衆。臨刑前,我問他,你父母兄弟何在?他答:太上皇蒙塵於外,徵東、徵西爲亂兵所害。哈哈哈……臨死了還一口一個太上皇,徵東、徵西大將軍……”

陸英見他笑的前仰後合,也覺有趣,追問道:“昌明兄還跟他問了什麼問題,一塊講講?”

宋演道:“這時,跪在他旁邊的老妻,怒目罵道:‘你就因爲這張破嘴,落得家破人亡,死到臨頭了怎麼還如此不知羞’!

“王始答道:‘皇后有所不知,自古豈有不亡之國,朕則崩矣……終不改號’!哈哈哈……”宋演說到後來笑的上氣不接下氣,好不容易把“朕則崩矣,終不改號”這幾個字說完。

陸英笑着笑着卻愈發心中慘慼,再也笑不出來了。宋演詫異問道:“華亭,此言有何不妥,看你有心事?”

陸英嘆息道:“如今天下數十年間,匈奴、羯、鮮卑、氐人,多少人想稱王稱帝,萬世不朽,與這王始又有何分別!

“王始興也速亡也速,到死仍念念不忘千秋大夢,不正是漢趙代涼諸國酋長的縮影嗎?你我如今笑王始,安知後來人不笑你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以凡夫之身欲改黃天之運,豈容易哉!”

宋演亦嘆息一聲,舉盞一仰而盡,撫膝惆悵良久,接着道:“過了黃河,本來想直進鄴都,威懾蒲丕。誰知鮮卑、高車聯手作亂,先一步將鄴都圍困。蒲丕遣部將進駐黎陽。

“謝玄將軍命人夜襲,守將逃走。蒲丕惶恐不安,打算降我,謝玄將軍答應了他的請求。蒲丕告飢,謝將軍送給蒲丕二千斛軍糧。又遣晉陵太守滕恬之渡過黃河據守黎陽,三魏之地皆歸降我大吳。

“那蒲丕遣使稱臣,求救於朝廷。朝中令我接應蒲丕,伺機攻擊段垂缺。我軍連戰連捷,早不將當年那個天下無敵的段垂缺放在眼裡。誰知,薑還是老的辣,鮮卑人假意撤軍,劉將軍下令急追數百里,一路追過了鄴北。

“到了五橋澤,段垂缺留下大批輜重,我軍爭搶自亂陣腳, 又急於渡河,互相擁擠。段垂缺伏兵齊出,將我兩萬人馬分割包圍,直殺得幾乎全軍覆沒。

“我拼死護衛劉將軍逃至五丈澗,擋住追兵,讓劉將軍先過澗南返。當時真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纔逃脫。幸好那蒲丕還有良心,派兵接應了我軍,才能安然返回江東,再見華亭之面。”

陸英聽他講得驚險,暗暗百感交集,不知當日慫恿段垂缺起兵,到底是對是錯。但轉念一想,即使沒有陸英,段垂缺鮮卑皇室,難道甘心屈居漢廷?他叛不叛漢根本與己不相干。

當初自己曾言吳國將助段垂缺復國,佔有幽州冀州之地,後來朝廷轉而支持蒲丕,也不能說誰負了誰。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驅狼鬥虎之計,反致傷了自己,卻是思慮不周。

宋演繼續道:“那段垂缺不愧是沙場宿將,短短兩月之間,便聚起二三十萬人馬,河北之地除鄴都外,大部已被其佔有。蒲剛一怒之下,將長安城中數萬鮮卑族人盡數誅殺。但此時才殺又有何用?

“段垂缺之侄段弘在關中華陰起兵,聚集數千鮮卑族人,打敗漢將強永,自稱濟北王。鳳凰兒段衝在平陰起兵,率衆二萬進攻河東蒲阪。北漢急調襄陽蒲睿、蜀中姚萇等北上,領軍五萬進攻段弘、段衝,尚不知勝負如何。”

原先跨有整個北方的漢國,被鮮卑人處處燃起烽火,河北之地歸段垂缺,河東之地歸段衝,河南全落入吳國囊中,關中尚不知能不能保。

可嘆蒲剛,雄才偉略,一朝失敗,竟風雨飄搖,四面楚歌。

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80回 關中亂第109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68回 長生教主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30回 帳中夜話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68回 長生教主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58回 忠義,奸佞?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5回 大手印第22回 長安揚波樓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177回 明月賦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71回 救人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第91回 大狐一弓,馬河內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30回 帳中夜話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35回 含章拳意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71回 救人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93回 月下閒話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86回 驚聞身世
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1回 四維智能,喜從天降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80回 關中亂第109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68回 長生教主第170回 阿淼與阿鑫 綠裙和黃衫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30回 帳中夜話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54回 三個臭皮匠第24回 昆明池貴遊田獵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1回 才離虎穴,又向龍潭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68回 長生教主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18回 順平公主采邑第34回 龍門殺賊烤錦雞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6回 奉命北上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58回 忠義,奸佞?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5回 大手印第22回 長安揚波樓第165回 功遂敵已退,得意娶嬌娘第135回 智過萬人謂之“英”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17回 顛倒黑白第159回 冰火一記屈指彈第177回 明月賦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112回 北魏立國第16回 一切諸法,如幻化相(一)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57回 朕則崩矣 終不改號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9回 鮮卑鳳凰兒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37回 白馬泉寺宋演擒敵第171回 救人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第91回 大狐一弓,馬河內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87回 怎知阿姐厲害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30回 帳中夜話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35回 含章拳意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31回 男兒意氣自橫行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71回 救人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45回 雲夢之澤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93回 月下閒話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186回 驚聞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