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北涼一聲聲不答應

門外斜靠廊柱徐偃兵重重吐出一口濁氣,一直強行壓抑下滿腔怒氣的武人,準備出手了。

徐偃兵不是王祭酒,他一介武夫,一向是能用拳頭解決的事情就不跟人動嘴皮子。

同門師兄弟的韓嶗山,如今的陵州將軍,就是他今夜第一個想揍的人。

但是徐偃兵愣了一下,因爲不遠處緩緩走來一襲白袍。

在徐偃兵眼中,這個身世晦暗的年輕人,大概是世上唯一比陳漁動人同時又比徐鳳年還要英俊的傢伙。

早年與世子殿下相逢於江湖,曾經在聽潮閣翻書,後來也曾借刀給世子殿下走江湖。

白狐兒臉。

他與晉寶室擦肩而過,走在王祭酒身後,站在大門口,神情冷漠道:“徐鳳年,是不是男人?是個男人就去廣陵道,我陪你。”

徐鳳年沒有起身,輕聲問道:“我不帶一兵一卒,速去速回,如何?”

一直裝聾作啞的北涼都護褚祿山,艱難起身,第一次用毋庸置疑的語氣跟那位“世子殿下”搖頭道:“我褚祿山第一個不答應!”

燕文鸞也跟着起身,“我燕文鸞不答應!”

徐北枳和陳錫亮幾乎同時起身,異口同聲,皆是不答應。

幾乎所有人都站起身,不答應。

其中袁左宗齊當國這樣的徐驍義子,有李翰林這樣的兄弟,有顧大祖黃裳這樣被徐鳳年親自帶到北涼給予高位的老人,有常遂許煌洪驃被徐鳳年寄予厚望的青壯武將。

都不答應。

徐鳳年緩緩站起身,望着那位白狐兒臉,笑臉牽強。

白狐兒臉一言不發,只是摘下腰間雙刀中的繡冬,高高拋給徐鳳年,平靜道:“跟我走便是。”

徐偃兵站在白狐兒臉身邊,雙手環胸,只是對年輕藩王點了點頭。

徐鳳年下意識伸手接過那柄並不陌生的繡冬刀,然後眼前光線一暗,原來是黃蠻兒站在了他身前,擋在所有人面前,以拳擊掌,冰冷道:“誰攔我哥誰死!”

徐鳳年輕輕拍了拍黃蠻兒的肩膀,後者轉頭,徐鳳年柔聲道:“坐回去。”

徐龍象搖頭。

徐鳳年淡然道:“坐回去。”

徐龍象嘶吼道:“不!”

白狐兒臉眯起那雙桃花眸子,拇指按住春雷刀的刀柄,即將推刀出鞘。

徐鳳年坐回位置,把繡冬刀擱在膝蓋上,再度彎腰拎起火鉗,嘴脣微動。

一陣細微的嗤嗤聲響,在寂靜無聲的議事堂中格外刺耳。

如滴水入爐火。

白狐兒臉滿臉怒意,“徐鳳年!”

饒是徐偃兵也殺氣騰騰了,望向韓嶗山,“你如果不坐下,那就接下我一槍。明年清明節,大不了我徐偃兵幫你敬酒便是。”

不知爲何,徐偃兵看到這個傢伙竟然眨了眨眼,有些莫名其妙的笑意。

主位上,看不見表情的徐鳳年低頭黯然說了句我去去就來,然後一閃而逝,不到一炷香-功夫,年輕藩王又回到座位。

在這期間,年輕人去了一趟沒了主人的屋子,今年,寒酸屋子外頭第一次貼上了一副春聯,貼上了一個春字。他沒有親自張貼,而是讓王生和餘地龍兩個徒弟偷偷到此。

他原本是希望接她回到清涼山後,看她會不會有一點點驚喜。

看來是要失信於人了。

徐鳳年揉了一把臉頰,擡起頭。

————

中原處處有守歲,西楚京城內更是爆竹聲聲辭舊歲,在一片歡慶氣氛中,皇宮內一名身穿龍袍的年輕女子獨自坐在御書房內,腳邊有一隻木炭分量很足的大火爐,從暮色燒到此時,正好炭火適宜,暖而不燙,這位鳳儀天下的西楚女帝沒有什麼睡意,坐在一條小板凳上,身軀蜷縮,下巴抵在雙手上。手腕上繫着一隻小葫蘆,其中有鳴聲顫顫,輕靈悅耳。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草蟲自是生死兩匆匆,可是大楚皇宮很早就有一個傳統,由內務府每年立秋捕捉蟋蟀蟈蟈等蟲,豢養以熱炕上的繡籠瓦盆,覆土澆水,產卵後等到入冬時才堪堪成蟲,用在新年元旦的迎春筵席上,嘶鳴響亮,與爆竹聲相得益彰。姜姒此時手上的小葫蘆內就裝有幾隻長壽有方的小蟲,張翅細鳴,不絕於耳。葫蘆諧音福祿,古籍上很早便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的記載,在民間又有可以盡收天地間陰邪之氣的說法,所以大楚皇宮內的歷代皇后,都會在每年春天親自種植下葫蘆苗,每當盛夏葫蘆棚子綠意蔥蔥,金秋摘下,由內務府或製成水瓢或是酒壺,再由皇帝賜予有功大臣。姜姒擡起手臂,看着那隻泛黃的小巧葫蘆,不是想着大楚姜氏的傳統,而是想起了當年那座山上的那塊菜圃那片綠意,每天勞作後蹲在那兒,親眼看着那份綠意越來越濃郁,那種滿心歡喜,她從不曾與外人提起過,哪怕是棋待詔叔叔和羊皮裘老頭兒,她也沒有分享過這份快樂。因爲她自從記事起,哪怕是如今坐上了西楚皇帝的龍椅,她還是覺得這輩子其實只有那塊小菜圃,纔是真正屬於她的,什麼大楚江山,什麼西壘壁戰場,什麼京城,她都很陌生,始終親近不起來。

往武當山上搬書,後來給某人讀書賺錢,再後來跟李淳罡練字練劍,最後穿上這身天底下最尊容華貴的衣服……

姜姒嘆了口氣,把小葫蘆貼在耳邊,聽着裡面的嘶鳴,怎麼都聽不出半點喜慶,她沒來由有些惆悵。

看着這間點燃紅燭不顯陰沉的大屋子,雖說屋外就有宮女站着,但姜姒還是有些怕。她從小就膽子很小,這輩子只做過兩件壯舉,一件是拿匕首神符刺殺某人,第二件大概就是練劍了,至於當中原歷史上的首位女皇帝,名垂千古,她其實沒什麼感觸。家這個字眼,她思來想去,到頭來很懊惱地發現,竟然在自己內心深處,是那間每到冬天就冰冷得讓人牙齒打顫的破敗屋子,最像個家。那時候,每到除夕,都會有個年齡相仿的可惡傢伙,跟在她最害怕的那個老人身後,大搖大擺去張貼春聯,有一次那個少年還故意跑到她屋子,笑眯眯問她想不想在她房楹兩側也掛上春聯,她當然嘴上說不想,但她知道卻不願意承認,她想啊。滿城爆竹聲愈演愈烈,姜姒站起身來到窗口,知道馬上就是新舊交替的時刻了。

突然身後傳來吱呀一聲,有人推門而入,姜姒笑着轉身,不出所料是棋待詔叔叔,看着這位慈祥長輩,她就會心安幾分。

曹長卿輕輕關門,門外的宮女對此視而不見,這位被譽爲大楚最得意的男子,他在整個大楚百姓心中的地位,其實連現在的皇帝陛下都無法相提並論,對曹長卿這位帝師的敬佩,西楚從上到下,人人發自肺腑。

曹長卿蹲在火爐旁,伸手放在炭火上方取暖,照理說以這位儒聖的陸地神仙修爲,早已寒暑不侵。

姜姒坐回小板凳,笑臉燦爛。

曹長卿猶豫片刻,還是說道:“馬上就是新年新春,本該是報喜來的,但是有件事,想着還是先跟陛下說清楚,前不久剛剛得到消息,北涼那邊很多大將會在這幾天,在議事堂齊聚。”

年輕女帝懵懂疑惑道:“啊?他們這麼早就去拜新年了?”

曹長卿哭笑不得,有些感傷道:“在我原先的預料中,他要出兵廣陵道,北莽攔不住,因爲不適宜倉促出兵南下,離陽更攔不住,因爲兩人出任靖安道經略使節度使,理虧在前。那麼唯一能夠攔阻的人物,就只剩下北涼內部,本以爲有褚祿山袁左宗和陳錫亮徐北枳這兩撥人幫着他說話,不至於如此興師動衆,看來我仍是低估了北涼的凝聚力,低估了北涼文武對北莽的求勝心。一旦如此,如果是去年以前,徐鳳年還會執意出兵,最少也會孤身南下,但是現在……”

姜姒低下頭,嗯了一聲,輕聲道:“沒關係,我沒想着他會來。”

曹長卿沉默許久,嗓音沙啞道:“陛下,有一點,一定要記住,不是他不想來,而是不能來。這件事,當真怪不得徐鳳年。”

姜姒怔怔望着爐火,沒有作聲。

曹長卿苦笑道:“原本我是打算他們北涼何時出兵廣陵道,我便何時北上。現在只好另作打算了。”

心不在焉的姜姒顯然沒有留心這位棋待詔叔叔是說“我”,而不是領軍揮師北上。

曹長卿用鉗子去撥弄炭火讓爐子稍稍暖和些的時候,輕聲道:“是我錯了,當年不該以家國大義逼迫陛下回到這裡的。”

姜姒搖了搖頭。

曹長卿突然間破天荒流露出一抹不加掩飾的怒意,“徐鳳年不曾讓北涼失望寒心,你們北涼,何至於此?!與我曹長卿又有何異?!”

姜姒擡起頭,反而有些如釋重負的模樣,笑着摘下小葫蘆,遞給曹長卿,“棋待詔叔叔,你聽。”

兩鬢霜白的儒士,沒有去接過那隻小葫蘆,雙拳緊握,滿臉痛苦地閉上眼睛。

窗外,新年剛至,大江南北,竟又是一場大雪,瑞雪兆豐年。

天上有雪紛紛落,落盡人間不成歌。

————

但是身處北涼的徐鳳年,徐渭熊,王祭酒,白狐兒臉。

廣陵道的小泥人和曹長卿。

不提以往,只說在這個除夕夜,好像都忘了北涼,從不是離陽!

所以接下來那一幕,讓晉寶室畢生難忘。

王祭酒更是目瞪口呆。

只見褚祿山向前踏出一步,轉身面朝主位,抱拳低頭朗聲道:“北涼王領萬餘抽調出來的騎軍南下也好,單槍匹馬趕赴廣陵道也罷,我褚祿山第二個不答應!”

袁左宗也踏出一步,動作與褚祿山如出一轍,“王爺身邊沒有我袁左宗,我袁左宗當然不答應!”

燕文鸞冷哼一聲,大步踏出,依然如此,冷笑道:“沒有大雪龍騎踏入中原,如何能彰顯我北涼軍威,我燕文鸞如何能夠點頭答應!”

徐北枳懶洋洋道:“堂堂北涼王,手握三十萬鐵騎,就領着從各地抽調出來的狗屁‘精銳’去中原?我北涼丟不起這個臉,徐北枳如何能答應?”

宋洞明隨即出列抱拳大笑道:“世人皆言我宋洞明這個副經略使名不副實,這也就罷了,難道戰力冠絕天下的北涼鐵騎,也要給人小瞧了?宋洞明便是文人,也不答應啊!”

李翰林扯嗓子道:“年哥兒,你要迎娶小嫂子,嫁妝少了如何能行,我做兄弟的,不答應!”

白煜在等一聲聲不答應之後,最後由他來收官,笑道:“中原容不下一個在徐家長大的女子,我北涼鐵騎自然不答應!我相信劉寄奴王靈寶他們這幫大老爺們,也都不會答應!”

白煜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年輕藩王身邊的那張空椅子,“哪怕你徐鳳年能答應,但是大將軍,第一個不答應!”

————

徐鳳年一臉茫然。

所有人心有靈犀地轟然大笑開來。

大夥兒串通一氣,演戲到現在,真他娘憋得辛苦啊。

徐北枳笑臉燦爛,與褚祿山相視一笑,這場戲,他們兩個算是始作俑者。

北涼,關外三十萬鐵騎,關內參差百萬戶,都欠他們北涼王一個驚喜!

徐鳳年在衆目睽睽之下,擡起手臂,擦拭眼睛,小聲罵了一句王八蛋。

這一刻,所有人異口同聲道:“大將軍,請坐!”

王祭酒看着滿堂文武,老人一屁股坐在門檻上,激動得渾身顫抖,想起了某個年輕的口頭禪,喃喃道:“技術活兒,沒法賞啊。”

徐鳳年那一刻,不論是與拓拔菩薩轉戰千里,還是下馬嵬一人戰兩人,或者是欽天監殺人,這一生從未如此豪氣,只見年輕藩王大袖一揮,率先坐在那張椅子上,朗聲道:“坐!”

第199章 仙人騎鶴下江南第38章 我以黑劍殺白雪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7章 公公第421章 衣衫如雪徐鳳年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142章 先生賣我幾斤仁義道理第21章 前輩晚輩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27章 最是能殺人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363章 立地成佛第100章 邊刀未起家刀落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30章 氣瘋天下人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62章 等待和希望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168章 娃娃親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155章 紅樓第410章 不堪言第73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6章 新天下新江湖第155章 一個字第65章 不要臉的喜歡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188章 賭氣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40章 新無敵(中)第154章 西遊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93章 江湖登高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346章 北涼北涼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209章 一塊肉第298章 人間天上,原來如此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2章 刀和糖葫蘆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18章 酸菜和十一第146章 古謠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412章 天人攔仙人第5章 勿念勿等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128章 皇后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114章 白衣僧掠白虹第67章 聚散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421章 衣衫如雪徐鳳年第177章 坐山觀虎鬥第164章 祥符之春,匹夫之勇,國士之風第62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中)第181章 西北狼第204章 按馬頭第192章 兩座江湖第87章 去洛陽第396章 李義山第112章 新故兩人第48章 讀書種子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132章 八方雷動第173章 老卒第113章 驟然富貴第350章 有殺氣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59章 下馬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30章 龍擡頭,開天眼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64章 北邊畫灰第24章 搬山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188章 賭氣第10章 變故
第199章 仙人騎鶴下江南第38章 我以黑劍殺白雪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7章 公公第421章 衣衫如雪徐鳳年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142章 先生賣我幾斤仁義道理第21章 前輩晚輩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27章 最是能殺人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363章 立地成佛第100章 邊刀未起家刀落第251章 太安城又下雨第30章 氣瘋天下人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62章 等待和希望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168章 娃娃親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155章 紅樓第410章 不堪言第73章 金戈鐵馬入夢來第6章 新天下新江湖第155章 一個字第65章 不要臉的喜歡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188章 賭氣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40章 新無敵(中)第154章 西遊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93章 江湖登高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346章 北涼北涼第162章 夢中斬龍第209章 一塊肉第298章 人間天上,原來如此第101章 入冬本該人加衣第2章 刀和糖葫蘆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18章 酸菜和十一第146章 古謠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412章 天人攔仙人第5章 勿念勿等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128章 皇后第214章 兩次兩年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114章 白衣僧掠白虹第67章 聚散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421章 衣衫如雪徐鳳年第177章 坐山觀虎鬥第164章 祥符之春,匹夫之勇,國士之風第62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中)第181章 西北狼第204章 按馬頭第192章 兩座江湖第87章 去洛陽第396章 李義山第112章 新故兩人第48章 讀書種子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132章 八方雷動第173章 老卒第113章 驟然富貴第350章 有殺氣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59章 下馬第152章 一院六人第130章 龍擡頭,開天眼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64章 北邊畫灰第24章 搬山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188章 賭氣第10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