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原

史從雲慢慢回到軍中,和衆將士們說了他受賞賜之事,衆人皆慶賀,他卻苦笑。

之後大軍繼續北上,一路向着潞州方向而去。

史從雲思緒萬千,一開始他也以爲是官家恩寵,可他向來想得多,經歷也非是個傻白甜的孩子,仔細想想之後就覺得不對了.....

察言觀色,官家既是賞賜他,爲何懶得多在他身上廢半個字,態度也冷漠,且官家誇他也是對着向訓說的。

這便怪了,官家的誇獎總有一種刻意說給向訓聽的感覺。

史從雲意識到,他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工具人,並非他入郭榮法眼,而是官家用他說話。

官家特意說向訓兩次提起他,又誇他勇武,強調他的勇武都看在眼裡。

對他則十分冷漠,顯然是懶得在他這樣的小角色上費口舌,那之前說那麼多與他有關的話呢?

史從雲猜這些話不爲他說,而是說給旁邊向訓聽的。

至於原因只能推測,大概是這幾天來張永德在官家耳邊嘮叨趙匡胤如何如何,向訓又在官家耳邊說史從雲如何如何,求恩賜的意圖太露骨。

官家郭榮是個十分有主見之人,很可能對張永德和向訓作爲頗有不快,感到厭煩,已起敲打之心。

他又看重向訓,不好直接斥責向訓,那隻好敲打,借史從雲這個工具人敲打。

賜玉帶、錦袍,直接在向訓面前把話說明白,就是給向訓看的。

意思就是他史從雲的勇猛朕知道,看在眼裡,不用你三番五次多言;你向訓連提起他兩次的面子朕已給了,以後勿要多言,朕自有決斷。

這就不難解釋,他一個小小都頭,頂多就是指揮,官家居然破格見他,還專門賞賜。

如果真是那樣,他就不是什麼得官家賞識前途一片光明瞭,反之郭榮對他可能有厭惡之情,而非器重,前途只怕一片黯淡.......

官家在意的是向訓的態度,而非他的小小功績啊。

向訓是好心辦壞事.......

他別說前途一片光明,很可能未勃先軟了。

長嘆口氣,史從雲將這些思緒拋之腦後。

這些也很可能是他胡思亂想,也可能確有其事,反正他左右不了。

腦袋長在郭榮肩上,怎麼想是他自己的事,無法干預,既然如此想它幹嘛。

得過且過唄,大不了跟着老爹混,也是個二世祖!

念頭通達,便不去胡思亂想了。

.......

三月二十五,大軍過上黨,之前逃跑的樊愛能、何徽及其手下部衆有些灰溜溜的回來了,還有些被搜捕回來的。

官家停在上黨,專門爲此事徵求大家意見,該如何處理這些臨陣脫逃之人。

一開始官家郭榮覺得何徽有功於周朝,而且身爲重要將領應該網開一面,繞其不死,戴罪立功。

但張永德說,“官家如果只想固守今日邊疆,不思進取,如此處置則可;如果想開疆擴土、威加四海,就應該嚴懲將領,以整肅軍紀,以後士兵將領纔不會臨陣脫逃。”

官家聽後大悅,以爲然,下令處斬樊愛能、何徽,以及其部下將校七十餘人,以震三軍。

同時搜捕逃跑士兵中從軍士以上的人,全部誅殺,以此威懾驕橫將領和士兵。

效果確實拔羣,別的軍隊不說,光是他手下的兵都收斂許多,之前一直叫囂着要去北方強小娘的刺頭也不敢亂喊了。

七十多顆將校人頭啊!其中還有樊愛能、何徽這樣統領一路大軍的將領,許多人都嚇破膽,不敢肆意妄爲。

.......

幾日後,大軍到達潞州,之前一直走在前面的前鋒各將也收聚兵馬,沒有貿然北進,而是在潞州等候聖駕。

史從雲再次與老爹的龍捷軍相會於潞州城下,再次見到老爹高大身形,冷峻面容於奔波大軍之中,居然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

史從雲把官家給自己賞賜的玉帶錦袍給老爹看,史彥超果然高興的笑起來,誇他幹得不錯。

隨後將他調往後軍,不讓他在前鋒待。

史從雲沒跟他說這個賞賜可能就是把他當工具人用,也不單純是賞賜,因爲老爹聽不懂。

他記得史彥超戰死後,郭榮給他追贈太師,想必皇帝都喜歡老爹這樣又勇猛,又沒多少心思的人吧。

可這樣的人也容易死得不明不白,外人不會爲他考慮,皇帝不會爲他考慮,設身處地,利益一致的只有他這個兒子。

......

潞州,各路大軍匯聚,不只有隨郭榮的禁軍,還有各路藩鎮節度的軍隊。

官家郭榮在此地召集在潞州周圍的各軍將領召開軍事會議。

關於會議內容,史從雲肯定是聽不到的,不過他用屁股想也知道此次會議討論的大約是如何部署攻取太原之事。

至於要不要攻太原,那完全不用討論,官家決心已定,早叫李谷去籌集軍糧了,能不打麼。

之後幾天,潞州地界雲集衆多大人物,數不清的各路軍隊,不過史從雲都沒機會見。

皇帝召開的軍事會議他沒分,在軍營中是不許亂跑的,五代時期出過不少因將領手下士卒起衝突最終引發大戰內訌之事。

如今約束士卒,讓他們各安其職不要鬧事已成各路軍隊將領的共識。

而史從雲還有另一件事做,那就是整編軍隊。

他手下一營,原本有三百多人,後來戰死加留在南面養傷的,如今只剩一百五十多人,幾乎減半。

而其它部隊也有被打散或打沒編制的情況。

於是便只好合兵,倒是跑來許多新兵想跟着他,史從雲讓邵季計了一下,大約百餘人,於是手下又擴充到兩百七十人左右。

在潞州風餐露宿沒幾天,郭榮的命令下達。

首先命天雄節度使魏王符彥卿爲河東行營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郭崇爲副部署,向訓爲都監,李重進爲行營馬步都虞候,史彥超爲先鋒都指揮使。

衆人分兵率步騎兵兩萬人出潞州,沿途攻擊北上,兵鋒直指太原!

而郭榮自己親率大軍爲後,等待北面諸軍攻掠北漢南部之後再北上與諸軍匯合,意圖一舉攻破太原。

各路大軍相繼出發,高平決戰大勝之後形勢一片大好。

史從雲再次跟隨老爹大軍,又一次成爲主力北上,這次的目的地是太原,

之後幾日他們一直在趕路,沿途沒什麼像樣的抵抗,幾乎是直取太原。

到四月二日、河中節度使王彥超報告,北漢汾州防禦使董希顏獻城投降。

四月十三日,北漢遼州刺史張漢超獻城投降。

而大軍也終於到達太原城下。

太原城是座堅城,坐落於兩山之間,中間被汾水隔開,分爲左右兩片城區。

太原自古就是金城湯池的代表,三家分晉時趙家就是依靠此城抵禦智伯攻勢,而經過這麼多年,高大的太原城歷經無數人的經營,越發堅固了。

到此時太原城還有晉陽的叫法,其實就是不同城區的稱呼,因爲被河水分割成東西兩片。

大軍主要在汾水以東囤駐。

劉旻率逃回之後,已做了周密部署,整個太原城更加堅固。

418、入賀州5、戰爭的消息289、大理寺428、霹靂陣(上)52、百步穿楊18、華州節度使第533章 戰略轉機427、柳暗花明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382、閃擊(一)325、前程251、獻俘之路(六千五)第546章 肢解274、兵臨利州202、三江口之戰(四)491、天下一統,滄海桑田43、再見潘美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53、此路不通第545章 直取上京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298、江中黑龍419、進攻的原則(下)462、匪夷所思442、番禺不速之客第554章 大內皇城(上)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第503章 代州集結271、旗開得勝395、夢想中的炮艦236、三關之戰(三)383、閃擊(二)127、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23、對論+焦灼戰事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113、李谷的捷報234、三關之戰(一)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205、武陵魚和大梁魚95、潰敗489、獻俘儀式363、人才濟濟397、平衡126、朕的冠軍侯383、閃擊(二)295、長遠考慮412、兵貴神速20、面見天子322、優勢又在我143、二次親征339、打進去了!225、接連告捷第519章 新君明主42、調動之難49、要打仗了?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177、史從雲的高論(續)第517章 由點向面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562章 平遼東277、不讀書第541章 天子59、郭榮的決策(下)20、面見天子第506章 黑山之變(下)146、澤國江山入戰圖(一)81、同是七夕,有人歡喜有人愁154、當塗大捷(四千)第513章 全線進展193、上兵伐謀320、郭進18、華州節度使419、進攻的原則(下)288、列寨成都486、史皇帝的國策第555章 大內皇城(下)278、生不逢時56、李谷回京435、冤家237、三關之戰(四)62、顯德元年的末尾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498、南院反應79、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史從雲21、太原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497、爲國獻身史從雲317、昔時聞有云中郡472、俘獲林仁肇27、肱骨之臣史彥超410、江邊的套路475、四路開花203、致命火雷493、康定元年391、史從雲的xp340、北漢亡國217、北伐準備,擴編,火器營114、成家立業
418、入賀州5、戰爭的消息289、大理寺428、霹靂陣(上)52、百步穿楊18、華州節度使第533章 戰略轉機427、柳暗花明第520章 二十萬大軍382、閃擊(一)325、前程251、獻俘之路(六千五)第546章 肢解274、兵臨利州202、三江口之戰(四)491、天下一統,滄海桑田43、再見潘美71、勢如破竹(二合一4000字)53、此路不通第545章 直取上京第559章 定難軍的選擇298、江中黑龍419、進攻的原則(下)462、匪夷所思442、番禺不速之客第554章 大內皇城(上)57、可能改變的歷史軌跡第503章 代州集結271、旗開得勝395、夢想中的炮艦236、三關之戰(三)383、閃擊(二)127、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23、對論+焦灼戰事369、被自己的英明神武折服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113、李谷的捷報234、三關之戰(一)第536章 北口之役(四)205、武陵魚和大梁魚95、潰敗489、獻俘儀式363、人才濟濟397、平衡126、朕的冠軍侯383、閃擊(二)295、長遠考慮412、兵貴神速20、面見天子322、優勢又在我143、二次親征339、打進去了!225、接連告捷第519章 新君明主42、調動之難49、要打仗了?第一章、史從雲的家人和日常177、史從雲的高論(續)第517章 由點向面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562章 平遼東277、不讀書第541章 天子59、郭榮的決策(下)20、面見天子第506章 黑山之變(下)146、澤國江山入戰圖(一)81、同是七夕,有人歡喜有人愁154、當塗大捷(四千)第513章 全線進展193、上兵伐謀320、郭進18、華州節度使419、進攻的原則(下)288、列寨成都486、史皇帝的國策第555章 大內皇城(下)278、生不逢時56、李谷回京435、冤家237、三關之戰(四)62、顯德元年的末尾第511章 桑乾河之戰(三)327、史從雲的炮兵戰術(三)498、南院反應79、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史從雲21、太原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497、爲國獻身史從雲317、昔時聞有云中郡472、俘獲林仁肇27、肱骨之臣史彥超410、江邊的套路475、四路開花203、致命火雷493、康定元年391、史從雲的xp340、北漢亡國217、北伐準備,擴編,火器營114、成家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