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

關於蕭如薰的聖旨部分宣讀完畢,武將們先是一愣,而後互相看了看彼此,面面相覷。

宋應昌的動了動眼睛,嘴角微微勾起。

武將們的心裡所產生的感受除了驚奇之外就完全是羨慕了,封侯就不說了,給朝廷弄了那麼多銀子,把倭國打殘,幹掉人家的攝政王,滅敵二十萬,這種功績不封侯才叫奇怪,但是最後那個官名很值得大家細細揣摩。

提督雲南廣西等處御邊平南總兵官。

這屬於差遣,是實權職位,屬於武將的實職,在整個武官系統裡面,蕭如薰在朝鮮之役裡面所得到的職位稱呼“提督”是獨一份的,整個大明武將團體只有他一個人得到過,朝鮮之役可以說是安撫人心,那麼這一次,這個御邊平南總兵官的意義又何在呢?很顯然,這是個打仗的時候纔有的差遣職位。

這個職位的意義又何在呢?

雲南廣西,大明南疆的兩個省,御邊平南,御邊很好理解,守衛邊疆,平南就很值得商榷,一般的意義上是南邊發生了戰亂需要人去平息,但是大明南邊最近也沒聽說有什麼動亂,而且會引起動亂的南兵狼兵都被調到了朝鮮戰場,現在跟着大軍在一起等着受賞,南方土司怎麼會鬧事?

那麼答案就很明顯了。

外敵入侵。

南方不安穩的國家有那麼幾個,永樂時期大明在南方還有不少藩屬國,但是隨着北方邊患嚴重,大明的注意力和國力都投注到了北方,對南方的控制力就削弱了很多,很多地方主動放棄,很多藩屬國也不再管轄,使得南方出現了權力真空,然後就有幾個小國竄了起來,搶佔了這些真空地帶,並且迅速發展強大。

大明南疆最大的邊患應該就是洞武國了,十幾年前就開始和大明產生衝突,每一次都被打回去,但是每一次都鍥而不捨的又來打,南方道路難行,大明的軍隊很難遠征,但是這些傢伙卻熟悉地形擅長山地戰,每每把大明弄得筋疲力盡,只能把他們驅逐,而無法追剿殺光,所以十年來洞武國一直都是讓大明頭疼的一個國家。

難對付,真的很難對付,南方氣候潮溼,悶熱,漳氣重,北方強兵過去很難適應氣候,往往都會水土不服戰鬥力銳減,想當年強悍的馬伏波就是水土不服而死,諸葛亮南征孟獲的時候也是被漳氣折磨的夠嗆。

所以說,這仗難打,非常難打,洞武國像是一塊粘人的牛皮糖,黏糊糊的煩死了,但是就是扯不掉搞不定它,幾乎年年都來進犯大明的雲南邊境,邊民土司都苦不堪言,卻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蕭如薰橫空出世,接連打了兩場大會戰,大小戰鬥上百次,出國作戰的經驗十分豐富,從這一點上來看,他還真是不二人選,但是……

人家剛剛凱旋歸來,你就要把人家派出去再打一場大仗,還是滅國之戰,你們這……幾個意思?

武將們不解,文官們卻早已通過氣,顯得十分淡然。

朱翊鈞眼睛深處閃過一抹悲哀,深吸一口氣,把僅存的一點點不屈抹乾淨,他重新恢復了平靜。

蕭如薰的心思百轉千回,已然明白了一切,這一切都是文官們設下的局,把自己驅趕到南方,讓自己無法成爲皇帝的力量,但是又捨不得自己撈錢的本領,指望自己到處打仗到處撈錢給他們揮霍,給他們營造一個可以和平的友好的寬鬆的撈錢的環境,爲此就讓自己拼命的去戰鬥,去搏殺。

臨了給自己一個空頭爵位,然後和那些勳貴們一起圈養起來,就可以榮耀養老了,這是他們給自己設定的最好的結局。

心中冷笑,蕭如薰面朝皇帝參拜。

“末將蕭如薰叩謝吾皇天恩!吾皇天恩浩蕩!”

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倒不如說着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他們想把自己弄過去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想把自己弄回來就不容易了,蕭如薰打定主意要開始經營南方,經營南中國海地區和印度洋地區,如果能經營成功,這一塊地區會在未來的幾十年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之後的封賞因爲蕭如薰的特別差遣而多多少少有些變味,就連李如鬆的到了遼東總兵加上一個武威伯的爵位都沒有讓他感到預想般的激動,他心中尋思那個特殊的差遣,還有蕭如薰的未來,心中像是蒙上了一層陰影一般,總覺得自己被蕭如薰遠遠甩在了後面,即使他們即將天南地北,此生都很難再次見到。

麻貴也封了伯爵,而鎮守石見鎮的總兵吳惟忠也被封了伯爵,副將駱尚志被晉升爲副總兵,劉綎也得到了自己該得到的賞賜,凡有功武將大小一百八十七人,人人得到了自己該得到的賞賜。

封賞儀式結束以後,凱旋儀式也差不多到了該結束的時候,這場戰爭的最後收尾也到了最後的時刻。

宇喜多秀家等日軍高層五十餘人被劊子手一併斬首,五十多顆血淋淋的頭顱被送到了御前,朱翊鈞厭惡的看了一眼這些頭顱,便移開了眼神。

餘者官員皆用高傲的姿態厭惡的眼神對待這些頭顱。

此時此刻,每一個明人都用勝利者的姿態面對這些可恨可恥可悲的失敗者的頭顱。

禮部的唱禮官員姿態高傲的蔑視着這些頭顱,在這些死不瞑目的頭顱的注視下登上了高臺,展開了他所要宣讀的詔書——大明以一封四海平倭詔宣佈了這場凱旋儀式以及整場朝鮮之役的最終完結。

屬者東夷小丑豐臣秀吉,猥以下隸,敢發難端,竊據商封,役屬諸島。

遂興薦食之志,窺我內附之邦。

而王師水陸並驅,正奇互用,爰分四路,並協一心,焚其芻糧,薄其巢穴。

同惡就殲,羣酋宵遁。

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首功,封爲京觀,仍檻致豐臣秀吉等五十五人,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泄神人之憤心。

於戲,我國家仁恩浩蕩,恭順者無困不援,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戳!

這,就是萬曆平倭之戰,另一個時空內屬於帝國的最後的榮耀,而現在,它僅僅是一個開始。

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二十六 晴天霹靂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三 蕙質蘭心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七百一十一 誠意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三十八 許朝欲降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六百二十五 細作?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三百八十五 還政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七百八十一 殺賊!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五百七十二 大勝!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九十九 平壤終焉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九百二十 臨界點
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二十六 晴天霹靂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三百八十三 身份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三 蕙質蘭心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七百一十一 誠意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三十八 許朝欲降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六百二十五 細作?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三百八十五 還政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七百八十一 殺賊!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五百七十二 大勝!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九十九 平壤終焉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九百二十 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