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

自從安南戰局被蕭如薰強硬的逼迫停止之後,鄭氏就一直對北邊苟延殘喘的莫氏十分的忌憚。

一方面鄭主十分想要滅掉莫氏,解除北面的憂患,然後好好的集中力量南下收拾阮氏和更南邊的割據小國,憑此統一安南,解決最大的憂患,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真的辦不到。

莫氏抱上了大秦的大腿,對大秦百依百順求來了庇護,大秦皇帝蕭如薰數次下旨告誡鄭氏不要對莫氏出手,否則大秦會『非常不高興』。

一開始鄭主對蕭如薰的告誡不以爲意,認爲這不過是蕭如薰的小小警告而已,完全不用過多的在意,並且積極的準備着突然消滅莫氏,好讓蕭如薰吃個啞巴虧。

他賭蕭如薰不會真的對他動手,因爲他覺得蕭如薰還要面臨很多問題,尤其當時正處在蕭如薰南征播州叛逆楊應龍的時候,大秦肯定無力應對,所以他積極的準備着。

誰知這邊還沒有準備好,那邊蕭如薰已經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楊應龍,體現出了秦國強大的國力,之後,他發動了征討倭國的戰役,史無前例的要求各藩屬國一起出兵和大秦共同行動。

鄭主愣住了,對於蕭如薰的行爲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他總覺得蕭如薰還是那個傳統的天朝上國的皇帝,根本不會真的在意他們這些小國家。

可誰知道,蕭如薰是個截然不同的皇帝,他很在乎他們這些小國家的存在,並且屢屢嘗試顯示他的存在感。

先是大使館制度,又是一年一朝制度,現在居然要求協同出兵。

鄭主慢慢的察覺除了一些不對勁的味道。

知道全體藩屬國一起孤立暹羅的行動發起,鄭主才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別的不說,東南亞各國哪個沒有仇家?

這牆倒衆人推的事情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誰敢保證自己就能挺過去?

看看現在的暹羅,慘成什麼樣子了?

那個納瑞軒號稱大帝,乃是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自從東籲王朝被蕭如薰攻滅之後,暹羅就是最大也是最強的國家,他本以爲暹羅可以支撐過去,可誰知道,這還不到一個月,暹羅就亂起來了。

暹羅各地出現了要求納瑞軒退位讓賢並且向大秦謝罪的反抗勢力,甚至拉起了爲數不少的軍隊,還攻城略地,佔據了一大片土地,向着納瑞軒統治的核心區域發起了進攻。

納瑞軒處在了極其不利的狀況下,他直接控制的地區人心浮動,軍隊也受到了波及,不少軍隊都因爲家人或者自身利益受損而對納瑞軒充滿了不滿的情緒。

蕭如薰出兵日本當天,納瑞軒就派兵和反對自己的勢力接戰了,結果被打敗了,第一戰就打敗了,損失了幾名戰將和一千多的軍隊,人心更亂了。

不僅如此,整個暹羅都出現了經濟崩潰的現象,國內商品價格瘋漲,有的地方直接有價無市要說是普通的東西還好,可是糧食食鹽這種東西是每個人都必須的,現在也出現了價格瘋漲的情況。

納瑞軒政府應對不及時,拿不出什麼糧食和食鹽來平抑物價,眼睜睜看着這些必需品的價格瘋漲,本身一點辦法都沒有。

暹羅也不是亂了一兩天了,有些地方直接失控,發生了打砸搶的事件,納瑞軒政府也無力管束。

納瑞軒現在光是竭盡全力保證自己的軍隊不亂就已經很累了,還要管理民衆的話則是無能爲力。

而且他認爲,讓軍隊安穩是一切安穩的前提,只有保住軍隊才能保住一切。

所以他採取了先軍政策,不管平民百姓,努力穩住軍隊,有什麼東西首先供給給軍隊,還把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們叫回來一起商量對策,當然主要還是拉攏和警告,讓他們別有小心思。

可是都到這個時候了,他們真的很難沒有小心思。

暹羅之亂一旦亂起來就亂的無邊無際,廣受孤立的情況下,納瑞軒想要向交好的國家借糧食都做不到。

其他國家也都害怕大秦,也都和他劃清了界限。

納瑞軒算是知道什麼叫牆倒衆人推了。

這下子鄭主慌了,他知道了蕭如薰的手段和號召力,他很害怕自己成爲下一個納瑞軒,他知道,他的力量不如納瑞軒,更別說還有莫氏和阮氏虎視眈眈。

一旦自己出了問題,連掙扎估計都很難做到,那可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會死得很難看的。

納瑞軒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兔死狐悲的感覺籠罩在鄭主的心裡,促使他下令停止整備軍隊,放棄對莫氏的進攻,轉而進入防備狀態,真的承認了莫氏的存在,嚥下了這口惡氣。

但是他依然很惶恐,很擔憂,此次出兵,他派了自己的兒子領兵出戰,爲的是和秦軍多接觸多瞭解,更要找機會結下善緣,爲以後有人能幫着說話而努力。

鄭氏家主鄭鬆的兒子鄭梉是領兵人,帶兵協助大秦作戰,並且嘗試和大秦交好。

他一路隨着大秦軍隊抵達日本,耳濡目染大秦軍隊的行軍作戰,深深敬畏,正試圖和秦軍主帥麻威交好,結果忽然得到情報,說莫氏的莫平安和大秦達成了某個協議。

和軍隊有關係的協議。

鄭梉大驚失色,立刻求見麻威。

麻威沒有拒絕他,接見了鄭梉。

“鄭將軍來找本帥,所爲何事啊?”

麻威和對待莫平安一樣,親自給鄭梉倒了一杯茶。

“是這樣的,在下……在下聽說了莫平安曾經來找過大帥,不知道莫平安和大帥請求了一些什麼東西呢?大帥可否告知在下?”

鄭梉倒也光棍,開門見山。

麻威不討厭這種開門見山的人。

“鄭將軍很關心這件事情?”

麻威笑着問道。

“哈哈,大帥不是明知故問嗎?”

鄭梉陪着笑臉說道。

“哈哈哈哈哈,的確的確,本帥是明知故問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莫平安向本帥請求,要一些軍中帶兵的軍官去幫他們整編軍隊,順便,還想向大秦購買一些火器。”

麻威沒有任何隱瞞就把這個事情說出來了,這讓鄭梉十分的驚慌。

“這……大帥,這……皇帝陛下會答應嗎?”

麻威尋摸了一下:“感覺陛下可能會答應吧?畢竟這對於大秦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而且你們鄭氏對莫氏可是一直以來都虎視眈眈的,莫氏有這樣的請求在本帥看來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三百七十四 燈塔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四百七十四 命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五百八十二 背叛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九百六十六 後路三百八十五 還政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五百九十七 甜棗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四百零九 條件(下)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
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三百七十四 燈塔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四百七十四 命一百四十七 朱翊鈞召見羣臣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五百八十二 背叛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九百六十六 後路三百八十五 還政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五百九十七 甜棗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四百零九 條件(下)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