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

飯後,蕭如薰和他們就在飯堂裡呆着,也沒叫他們再到正殿裡,就坐在椅子上一邊消食一邊問些無關痛癢的問題。

接着讓他們稍微休息一會兒,自己又回到偏殿裡去檢查振邦的詩默寫的如何,等到午休時間過了之後,才又去正殿和幾位重臣商量政務。

馬政的事情已經商議的差不多了,已經在北直隸試行,北直隸的鄉長們把馬政當作頭等大事,實時跟蹤,爲了得到準確的數據和情況彙報給內閣。

而海運的事情也商量的差不多了,呂宋島和緬甸因爲其優厚的氣候條件和肥沃的土壤而被定位爲中原的應急糧庫,而且用作軍事用途上的時候比較多。

而江南,尤其是東南地區這些主要產糧地區的糧食已經開始走海運大船往京師運送,通過京師運往遼東和西北地區,大運河經過修繕疏通之後只爲軍隊運送軍需物資,不予民用。

海運大興,就五口市舶司這幾個月送來的彙報來看,民間海船數量大爲增長。

大商戶被廢掉了,小商戶和民間個體戶開始冒頭,爲了將某些地方的地方特產賣出去。

得到朝廷指示之後,地方的鄉長們甚至組織起一鄉的人力物力一起出海往北方或者下南洋做生意去。

通往日本朝鮮還有南洋的航道都被大秦水師打通,海面上那些不長眼的東西已經被大秦水師一掃而空,阻撓海上貿易的客觀阻礙已經不存在,朝野中央在蕭如薰的統治下則全票通過,民間可以出海貿易。

市舶司終於有稅可收了。

而隨之而來的可能發生的逃稅漏稅偷稅的情況也讓蕭如薰萬分警惕。

他指示中央調查司選派五個精幹的工作組進駐五口市舶司,然後指示五口地區的警察協同市舶司和調查司的工作,隨時逮捕可能出現的犯罪人物。

隆武元年六月的時候,蕭如薰將在緬甸運行良好的警察制度引入五口所在城市,設立警察署維持五口地區治安和犯罪的懲罰。

陳燮退出軍隊之後爲警察制度的確立和完善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蕭如薰給他封侯,然後讓他來到京師建立警察總署。

南京也有一個警察總署,全稱南京警察總署,總攬江南地區警察署的工作,京師警察總署則負責江北地區的警察署,而眼下,設立警察署的城市也不過七個,南京北京,還有通商的五口。

警察的人數不多,其他的警察訓練還需要時間,南京和北京各有一箇中央警察學院,稱南院和北院,面向全社會徵召學子。

不過警察引入內地時間尚短,很多人還以爲警察就是衙役,對此興趣不大。

在緬甸的警察部隊積累了很豐富的工作經驗,上手就能和市舶司很好的配合,因此五口通商的事情被蕭如薰上了好幾把安全鎖,這要是還能出問題,那就是大問題,要殺人了。

現在國朝定鼎,殺人的機會沒有剛開始那麼多,但是若是需要殺人,蕭如薰也不會手軟。

他在朝內朝外遍播密探,爲的就是不讓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被矇蔽,但是前明錦衣衛的教訓他也是親自嘗試過的,爲此差點丟了性命,所以他又在黑水之外設立了黑鴆。

除此之外,他覺得自己也有必要時不時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人的氣息,而不是天天呆在宮裡面和權力爲伍,那樣的話,時間久了,心會木掉。

蕭如薰大部分時間都在京師皇宮裡處理公務工作,但是也不是完全待在皇宮裡,他不是明朝的吉祥物皇帝,他想去什麼地方就去什麼地方,沒人可以阻攔。

他有時候會去通州,有時候會去房山,有時候會去京城西北和東北的軍營視察軍隊的訓練情況,從來不給任何人打招呼,想去就去,走到哪兒算哪兒。

十月二十七日,蕭如薰知會了一聲王錫爵,然後便待人出了宮,直驅位於京城東北的大秦中央軍事學院。

自二月草創以來,八個月過去了,這座要塞堡壘一般的軍事學院初露崢嶸。

中央軍事學院第一期招生招滿了一千人,大部分都是軍隊裡立功比較大的年輕基層軍官,還有一些士兵,加上一些從地方上招考來的年輕人,年齡被要求在二十四歲以下,學制是兩年。

學院院長由皇帝本人,也就是蕭如薰親自擔任,而日常處理軍事學院事情的院判是軍中元老王輝,王輝從西北歸來之後對蕭如薰說他很疲憊,不想繼續在軍中征戰,蕭如薰思考再三,便允許他主管軍校的日常運行。

王輝用軍隊裡的規矩管教這幫學生,也算是非常適合,早起晨跑鍛鍊,上午上軍事理論課,中午午睡,下午室外上軍事技能課,吃晚飯,晚上還有文化補習課,然後熄燈睡覺,周而復始。

蕭如薰對這幫學生的期待是很高的,所以專款專用,專門給軍事學院撥了一筆款項用來運行,平常裡給這幫小夥子的待遇也相當好。

每日三餐,每天都能吃到油水和肉,這是蕭如薰最基礎的要求。

這種投入就相當大了,不過好在京師周邊村鎮都有大量飼養家畜家禽,雞鴨鵝豬羊一個不缺,大部分都是軍隊和軍校採購走了,完全不愁銷路,也多少彌補了他們的需求。

至於剩下的缺口就走京杭運河沿岸運過來,支撐到京師周邊地區的家禽飼養規模達到要求爲止。

因爲投入的巨大,期望值自然也是巨大,軍校成立八個月以來,蕭如薰已經去了不下十次。

基本上每隔數日都要去一次,視察軍校的學習情況和小夥子們的生活情況,深入軍校的普通學生中間,與他們親切交談。

這樣他們才能知道自己該爲誰效忠,並且由此產生榮譽的心理。

在軍校裡面,蕭如薰自稱院長,或者校長,讓學生在裡面都這樣稱呼自己,以示師生之宜,直言在軍校裡沒有君臣,只有師生,讓軍校的小夥子們非常激動。

軍校的校舍都是嚴格督工建造的,學生們上課和居住的地方蕭如薰都親自去看過,和現代當然不能比,但是採光啊通風啊等等條件都遠超普通民宿。

一日三餐也很講究。

因爲消耗極大,所以補充也要跟上。

楔子 秀吉的野望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十 夜襲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十五 哱雲勸降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五百八十 仇敵(下)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
楔子 秀吉的野望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十 夜襲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十五 哱雲勸降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五百八十 仇敵(下)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