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

首先要確定一點,以步兵對抗騎兵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但是困難並不是說騎兵對步兵有某種兵種上的壓制,並不是這樣,而是要訓練出一支敢於面對鐵騎縱橫呼嘯而來卻依然不動如山堅持不退勇敢戰鬥的步兵部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也就是說困難的不是步兵對抗騎兵本身,而是這支可以對抗騎兵的攻擊的步兵本身的訓練和組織。

沒有馬鞍馬鐙的時代,大部分騎兵都是靠步戰的,雙方利用馬匹加快行軍速度衝到近前,然後下馬步戰,能夠在馬上戰鬥人很少,基本上都生活在漢地北疆,生活模式都是遊牧民族式的。

他們從小鍛鍊自己的腿部肌肉,使得自己的腿部有極強的力量可以夾住馬腹,從而解放雙手來戰鬥來發射弓弩,這種人少,作爲農耕王朝的中原王朝也極少可以鍛煉出這樣的部隊。

而相對而言,遊牧民族的人從小長在馬背上,他們的腿部自然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夾住馬腹,但即使如此,他們也難以堅持長時間的馬上戰鬥,所以他們賴以擊潰漢軍的就是騎射。

這一點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出現馬鐙和馬鞍之後,中原王朝也能訓練出合格的騎兵了,然而與此同時遊牧民族的優勢也更大了,騎兵和騎兵之間的對抗就升級了,騎兵更加強大了。

尤其是在兩宋末,金人和蒙古人利用漢人的技術,分別把騎兵戰術玩到了極致,缺馬缺訓練缺戰鬥意志的宋軍兵敗如山倒,因此給漢人留下了騎兵不可戰勝、要對付騎兵只能用騎兵的印象。

但是絕對不是這樣的,對付騎兵絕對不止是需要騎兵。

對付日本人的時候蕭如薰擺出的火器大陣尚且需要盾車這種大型物件來抵擋子彈,但是這一次,蒙古人可沒有火槍,長途奔襲之下,他們沒有任何火器,只有鋼刀和弓弩,而蕭如薰手下這三千鎮南軍足以應付。

盾兵在外層構築盾牌防線,槍手將長槍從盾與盾之間的縫隙中刺出,如此馬匹就不敢撞上來,除非矇住馬匹的眼睛,畢竟馬也是生物,也會害怕,訓練再好的馬匹也會害怕尖銳的物體和火,它絕不敢衝上來。

它不敢大規模的衝過來,那麼騎兵最強悍的衝擊能力就受到了嚴重限制,要想近戰,騎兵就要在步兵方陣面前停下來,騎着馬遊擊,或者乾脆下馬步戰。

這個時候槍手就會發揮自己的力量狠狠的刺擊接近的騎兵和步兵,將他們阻攔在大陣之外。

若是一般的步兵方陣也就是這樣了,沒有更強的打擊手段,若是大陣裡面還有弓弩手,還可以遠程還擊。

這對於騎兵就有點難受了,此時的步兵大陣就類似於一個無處下嘴的刺蝟,而這個刺蝟背上的刺還能發射,可以想象這是有多難受。

蕭如薰沒有帶弓弩手來,事實上現在蕭如薰的鎮南軍中弓弩手的數量也不多,清一色弩箭,已經淘汰了弓箭,而且相互都會接受火槍和弩箭的訓練,下雨的時候全部換成弩箭出擊,晴天則清一色火槍。

弓箭發射需要極強的體力,再強壯的士兵發射十次之後也會氣喘吁吁極其疲勞,不休息的話就難以繼續戰鬥。

而弩箭手和火槍兵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存在,機械取代了人力,省下來的力量可堅持更長時間的戰鬥。

昨天太原下過雪,祁縣這裡也有降雪,不過沒有太原降的多,今天又是個晴朗的天氣,雖然愈發的冰冷刺骨,不過北方的幹雪並不像南方的雪一般滋潤美豔之至,融化,不會影響到火槍戰鬥。

除了七百鳥銃手之外,還有三百燧發銃手,這三百燧發銃手都是射擊技巧高超的射手,蕭如薰要他們定點射擊,只要看到就瞄準射擊,在外層盾兵和槍手的保護下,銃卒可以放心射擊。

盡最大可能消滅對方的戰鬥意志和人數,給李如鬆的騎兵減輕壓力,這之後還要面對兩到三次這樣高強度的戰鬥,在之後可能還有更高強度的戰鬥,精銳騎兵就兩萬,不能消耗太大。

這一次還是一樣,蕭如薰要求李如鬆安排女真騎兵打前鋒,讓努爾哈赤的兩個兒子褚英和代善帶頭衝鋒。

李如鬆對於蕭如薰的安排不是不明白,他不是很瞭解爲什麼蕭如薰好像對努爾哈赤很有意見,要用的話就要用在最前面。

雖然蕭如薰解釋好剛要用在刀刃上,但是這種藉着戰爭之手殺掉自己的敵人的做法,李如鬆也不是第一次用。

努爾哈赤是個人物,但是李如鬆有底氣自己可以駕馭他,但是除了自己之外還有沒有人可以駕馭他,李如鬆表示不敢確定,因此,削弱一下也好,可以讓努爾哈赤無法離開自己的支持和掌控。

至於努爾哈赤會不會因此心生怨恨和反抗意識,李如鬆也不擔心——你要敢,老子第一個滅了你!

家奴就要有家奴的意識!要有隨時爲了主君而奉獻一切的打算!你今天有的一切都是我李家給的!你要知道感恩!

所以李如鬆對此毫無意見。

城門緩緩打開,北虜騎兵衝擊至此還需要一點時間,這點時間足夠蕭如薰擺出一個火器大陣。

蕭如薰拔出戰劍往上一舉,城頭上的士兵立刻就敲響了進軍的戰鼓。

雖然可以背靠城池獲得城池上的士兵的協力支持,不過蕭如薰覺得,不敢正面對抗騎兵的步兵就不是合格的步兵,訓練了那麼久,都以大規模騎兵部隊爲假想敵,但是這還是第一次真正的面對騎兵來襲。

離開城池一段距離,選擇了一個開闊地,蕭如薰下令大陣展開。

盾兵行動,槍手行動,鳥銃手裝填彈藥點燃火繩,燧發銃手則快速將每人兩支的線膛燧發銃裝填好彈藥。

大陣呈圓形展開。

自然,蕭如薰也不會盲目自信,李如鬆的騎兵已經做好衝擊準備,這一段距離,不到兩分鐘他的騎兵就能衝過來。

若真的不敵,部隊也不會面臨滅頂之災,只要保持好完整的方陣,步兵的生存率就大大增加,唯一不敵騎兵的就是速度,步兵無法追擊騎兵,不能擴大戰果,這纔是機械化部隊誕生之前騎兵無解的部分。

不過眼下有方陣有騎兵,蕭如薰要的是全殲!

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三百四十六 焦土八 難行之路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六百零七 分潤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六百九十六 耳目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四百八十七 密謀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一百四十一 戰後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六十四 戰與和(上)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七十五 恩重如山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九百零五 黑鳩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
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三百四十六 焦土八 難行之路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六百零七 分潤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六百九十六 耳目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四百八十七 密謀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一百四十一 戰後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六十四 戰與和(上)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七十五 恩重如山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九百零五 黑鳩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