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

大明完了,大秦建立了,蕭如薰建立了新的王朝,做了皇帝了!

當年一手組織朝鮮戰役,一手策劃將日本三分的蕭如薰,居然做皇帝了!

這無論如何也不能算作對日本的利好,儘管大秦現在肯定是兵荒馬亂,蕭如薰一定是焦頭爛額,但是將軍和皇帝的區別他們分得清,也不會爲此而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將軍和皇帝之間的區別,分不清嗎?

將軍能做的事情,和皇帝能做的事情,能一樣嗎?

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豐臣氏和德川家康幾乎是同時的把石見地區的兵馬撤走了,然後小心翼翼的繼續探聽消息,不久之後,他們就得到了吳惟忠乘船回國的消息。

雖然吳惟忠回去了,但是石見地區尤其是銀山礦區的明軍士兵的防禦更加嚴密了,彷彿正在戒備着什麼。

德川氏和豐臣氏都萬分的着急,很想知道蕭如薰到底有什麼後招。

結果一個月以後,吳惟忠回來了,不僅自己回來了,還帶着一萬軍隊回來了,使得石見地區的軍隊數量達到了兩萬人,實力更強,防禦更加森嚴。

然後他就把明字旗撤掉了,換上了玄黑色爲底色的大秦飛龍戰旗。

兩萬秦軍鎮守石見礦區,這個姿態再明確不過了。

親手締造如今這一切的蕭如薰從未忘記過日本,他這樣做是在警告日本的兩大勢力,給我老實一點小心一點,否則,下次來的就不是一萬軍隊,而是十萬討伐軍!

德川家康和豐臣秀次被嚇得不輕,驚恐的同時,也感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偌大一個大明朝廷,擁兵百萬的大明朝廷,怎麼就被蕭如薰給擊潰了?

大明朝廷怎麼就敗得那麼慘?敗的那麼幹脆?

這完全無法想象!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很快,蕭如薰派使臣去了京都。

使臣代表大秦皇帝蕭如薰召見德川家康和豐臣秀次兩名日本勢力之主,加上那個所謂的傀儡天皇,當他們的面宣佈了大秦繼承大明一切在海外諸國的利益,繼承大明宗主國的身份,要求他們上交大明賜給的印綬轉而接受大秦的賜封,向大秦稱臣。

面對大秦強勢的要求,德川氏和豐臣氏也暫時忘卻了敵對,召開了會晤,在會議上確定了接受大秦的要求,讓天皇代表日本改奉大秦爲宗主國等等。

令外,使臣還要求日本天皇接受大秦『日本國王』的稱號加封,不準使用帝王之號,對於這個要求,引起了日本各大諸侯的強烈反對,儘管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認爲接受比不接受要好,但是迫於下面人的反對,他們不得不提出抗議。

說日本天皇是很早以前兩國產生關係以前就有的稱呼,是古人的傳統,大秦雖然是宗主國,也不應該對日本提出如此過分的要求,還說其他的藩屬國也都是這樣,表面上稱臣,對內還是自稱皇帝,大秦怎麼不要求呢?

秦使迴應說大秦已經不是大明,大明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秦不會。

大秦已經對各大藩屬國提出了一樣的要求,要求他們一起學習朝鮮,對大秦的尊奉之心要真誠,對內也只能稱王,不準稱帝,日本不是唯一。

爲了進一步震懾日本,吳惟忠果斷下令一支人馬齊裝整備,緊急出動。

這支人馬兵分兩路,一路在駱尚志的帶領下殺向長門國,一路由吳惟忠親自率領殺到出雲國,兩支人馬各自取得了一場勝利。

秦軍的最新式武器和戰術在日本初次使用,就取得了極大的戰果,將當地德川氏和豐臣氏的駐軍萬餘人殺的狼狽逃竄,豐臣氏和德川氏的軍隊整齊劃一的兵敗如山倒。

德川氏軍隊戰死一千餘人,餘者潰逃,數百人被擒,豐臣氏戰死一千五百餘人,餘者逃跑,少數被擒,被抓住的俘虜一併被斬首,一個也沒留下來。

秦軍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開始在出雲國和長門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長門國和出雲國各自被焚燒搶掠了十數個村莊,基本上被夷爲平地,人民不是被殺就是被擄掠爲奴,損失十分慘重,德川氏和豐臣氏的大名及其軍隊沒有敢於正面抵抗的,全部退避三舍。

不僅如此,秦軍還將被殺死的士兵的腦袋砍下鑄成京觀以爲威懾,一座留在長門國,一座留在出雲國,向日本炫耀武力。

並且還聲稱如果日本試圖反抗大秦,不接受條件,大家就京都再會,到時候,就不是那麼簡單能解決的事情了!

一時間,反對的聲浪消失了大半,只剩下數個要面子或者乾脆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頭鐵俠還在叫嚷,說什麼要國家的尊嚴之類的,當然沒人理睬。

七年不打仗,似乎有些人的記性不太好,所以蕭如薰授權給吳惟忠,要是有人記性不好的話,就幫他長長記性,讓他們想起當年被是如何被明軍從朝鮮追着殺到日本本土的。

不用手下留情,這是一羣畏威而不懷德的未開化的夷人,你殺的越狠,屠戮越多,他們越畏懼,越不敢放肆。

吳惟忠表示謹遵陛下旨意,然後揮軍殺出。

許久不曾動手,吳惟忠都覺得自己身上生鏽了,這次無論如何也要親自帶兵上戰場幹一仗。

秦軍突如其來的動手將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嚇得夠嗆,尤其是兵敗如山倒的局面讓他們意識到秦軍的戰鬥力不比明軍時代弱,反而有所增強。

他們似乎錯誤的高估了自身的實力增長,也錯誤的低估了秦軍的戰鬥力。

逃回來的人哭訴秦軍強大的火力和精良的裝備。

人人披甲,人人都用精鋼製的武器,軍容嚴整,進退有據。

他們在火器上被壓制,鐵炮打不過,秦軍鳥銃的攻擊力更強,訓練度更高。

火炮也打不過,秦軍火炮的射程更遠,炮手的訓練更精熟,他們被壓着打。

好不容易到了肉搏階段,他們揮舞着長刀要近身廝殺,結果被秦軍一頓刀槍連戳帶砍的打的潰不成軍。

吳惟忠的威懾很有效果,出動了五千人馬,就把德川豐臣兩方設置在長門國和出雲國的防禦給徹底摧毀,還燒殺搶掠了不少地方,動輒屠殺滅村,毫不留情,行徑十分殘酷暴烈。

這顯然是秦皇蕭如薰的授意。

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七百八十九 運氣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七 成立鳥銃隊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三百三十四 大城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三十四 準!四十三 地道挖成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八百零四 放心吧!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九十七 策反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九十三 金忠善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一百四十一 戰後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二百四十七 議功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六百六十六 拉攏六百三十七 開槍!九百七十三 興亡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八十四 談判專家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九百零七 衍聖公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
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七百八十九 運氣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七 成立鳥銃隊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三百三十四 大城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三十四 準!四十三 地道挖成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八百零四 放心吧!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九十七 策反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九十三 金忠善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一百六十八 假和談與不速之客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一百四十一 戰後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二百四十七 議功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六百六十六 拉攏六百三十七 開槍!九百七十三 興亡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八十四 談判專家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九百零七 衍聖公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