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138章

就在討論聲漸弱之際,林小風適時燃起了璀璨的煙火,剎那間,夜空之上,“江山永固”四字如銀河落九天,雖工藝樸實無華,卻足以點燃人們胸中的豪情壯志。煙火升騰之時,樂曲旋律愈顯激越,羣臣均被這視覺與聽覺交織的盛宴所震撼,更有甚者視其爲祥瑞之象。靖江帝沉浸在這片光影樂章之中,心潮起伏,感慨萬分。

煙火表演終了,林小風把握時機,大聲提議全體朝臣一同向靖江帝祝賀得到三大神器,祈願江山永恆穩固。羣臣齊聲響應,共同讚頌,場面熱烈至極。靖江帝深受感動,用力擊掌,讚揚林小風今日的表現,並囑咐他在日後更要審時度勢,行事務求穩健。隨着煙火最後的光芒消逝,音樂篇章完美落幕,靖江帝在回味無窮中宣佈今日盛典至此圓滿結束,決定暫作歇息。林小風井然有序地安排了衆臣的住宿,並承諾親自護送靖江帝安寢,整個夜晚在熱烈莊重的氣氛中慢慢迴歸寧靜。

次日,陽光普照,正值烈日當空的午時,靖江帝鑾駕浩浩蕩蕩抵達陽曲縣城門口,滿朝官員個個心頭揣着各自的想法,手中都恭敬地捧着自家田地中精心挑選的土豆作爲進獻之禮。林小風立於人羣中,面容溫潤如玉,笑容親切,逐一道別衆人。因他已提前告假一日,好讓朝中同僚有充裕的時間咀嚼昨晚那場盛典留下的深刻印象與諸多啓示。林小風精心設計的這一連串行動,已然顯現成效,街頭巷尾已經開始流傳朝廷有意重振海航事業的消息,此舉無疑預示着靖江將有效應對內外交困的局面。

靖江帝站立在城門基石上,轉過身軀,四下環顧,由衷感嘆:“陽曲縣果然是塊風水寶地,屢屢帶給朕意外的喜悅。”他回憶起昨夜那絢麗的煙火晚會,問及是否可在皇宮中仿效此景,林小風欣然應允,承諾次日便會呈上更爲精彩的煙花,並開放朝野上下購買欣賞,尤其強調煙花的燃燒不僅能夠驅散陰霾,還能帶來吉祥如意。待靖江帝隊伍漸行漸遠,林小風步履閒適地回到縣衙,內心深處卻一直掛念着那片亟待開發的荒地,謀劃着儘早找到王穎超深入探討解決方案。

甫一踏入縣衙門檻,便見前堂熙熙攘攘,嘈雜非凡,彷彿正在上演一場激烈的庭審。林小風撥開圍觀的民衆,步入大堂之內,只見一名男兒與一名女子分別跪在左右兩側,王穎超正全神貫注地聆聽那女子的泣訴。周圍的竊竊私語中,林小風得知這唐姓女子指控李姓男子公然在大街上調戲她,索要五十兩白銀作爲賠償。林小風嘴角微揚,閃過一抹驚異之色,淡然發問:“原來咱們陽曲縣竟也有這般不堪之事出現?”

人羣中傳出幾聲譏笑,有人透露這對男女均爲初來陽曲的外地人,尚未完全融入本地的風俗與規矩。王穎超不受周遭影響,迅速組織證人,不久就有幾個現場目擊者挺身而出,證實李四清白無辜,反指唐氏覬覦李四贏來的賭資,故而編造謊言誣陷於他。聽到這些證詞,唐氏面色蒼白,眼中盡是震驚與難以接受的神情。

王穎超執法如山,對案件進行嚴謹梳理和公正裁斷,依法將唐氏收監,安排對其進行教化改過,並判令她賠償十兩銀子給李四作爲名譽損失費。然而,李四展現出寬厚胸懷,表示不願追究唐氏責任,這番舉動引起圍觀羣衆的不滿。王穎超堅持法治原則,認爲李四的過分寬容是對法律尊嚴的挑戰,遂判決李四入獄三日,以示自省,至於唐氏所罰的銀兩,則予以沒收用於公共用途,繼續對她施以勞動教育。

林小風對王穎超公正且合乎情理的判決深表讚賞,心中更加堅信陽曲縣樸素善良的民風仍在延續。王穎超藉機告知靖江帝已離陽曲縣而去的消息,林小風隨即追問荒地承包者的確切地點,決心親自前往監督工程進度。王穎超答道,大力和劉哥這兩位承包者已在城外荒地上揮鍬破土,舉行了一場規模頗爲可觀的開工典禮,甚至還特地從京都請來了兩位德高望重的道士——葉道長和悟無法師蒞臨現場,爲工程灑淨祈福。

城郊的荒蕪之地此刻煥然一新,施工區域燈火輝煌,紅綢招展,吸引了不少鄉親鄰里的駐足圍觀。大力與劉哥二人身披錦繡華裳,劉哥滿眼憧憬,而大力卻顯得心事壓肩,對於耗費巨資邀約高僧大德之舉頗有顧慮。劉哥信心十足地解釋,憑藉大師的聲望,不但能夠提升新建房產的市場吸引力,他還規劃在事後於風華樓設下一場盛大而不失清雅的素食宴席,誠摯款待兩位大師,以顯示他們的敬意與誠意。儘管大力擔憂出家人不應過多涉足塵世紛擾,但劉哥則主張在風華樓營造一場既精緻又能保持修行本色的素食晚宴,巧妙地在世俗禮儀與修道生活間找到了平衡點。

臺上的兩位大師正全力以赴地進行一場莊重而奇異的法事表演,他們手持法器,口中低吟經文,形態舉止奇特,恍如隔世。臺下的陽曲縣百姓大多抱持着哂笑的態度,對鬼神之事持有深深的懷疑,但對於林小風,他們卻是既敬畏又信任。陽曲縣地處偏遠,古老的習俗在這裡根深蒂固,各種離奇荒誕的事情層出不窮。林小風曾以火藥的威力打破迷信的枷鎖,又時常講述一些神奇玄妙的故事,因此,這裡的百姓對本土的鬼神傳說更是嗤之以鼻。然而,來自於京都的信徒們看到兩位大師的法事表演,卻歡呼雀躍,興奮異常。

法事正進行到高潮階段,林小風悄然步入現場,只見悟無法師莊重肅穆,猶如一座矗立的古塔,而葉道長的動作則狂放不羈,手中的法鈴搖曳生風,引得圍觀者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劉舜中與周大力見林小風親臨現場,立刻神色恭敬地走上前去行禮,王穎超則在一旁簡潔扼要地介紹了兩位大師的背景。林小風憶起劉舜中曾經力挫駱華俊的壯舉,對於他大膽收購荒地的行爲頗感驚異。

此刻,葉道長正站在臺上揮劍吟唱,舞姿靈動,卻不慎坐到一根尖銳的釘子上,身子痙攣般顫抖,好似遭受電擊,這一幕惹來觀衆們的一片鬨笑。林小風看向劉舜中和周大力,詢問他們籌集資金的方式以及荒地開發的具體計劃。劉舜中坦誠地表示,他們收購荒地是爲了建房出售給周邊外縣的富裕人家,畢竟這些人無法直接遷居陽曲縣。林小風聽後雖感意外,卻沒有責難,反而鼓勵他們進一步詳細解說。

劉舜中進一步闡述,他們計劃依託陽曲縣的知名度進行宣傳推廣,誘導外地人購買荒地作爲投資抵押,試圖開創一種全新的投資模式。林小風聽罷,感覺這一思路隱約具有現代商業模式的雛形,雖然未經實際檢驗,但或許有望實現成功。鑑於荒地已經歸屬劉舜中和周大力所有,林小風基於契約精神,決定同意他們的開發計劃,同時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房屋建設必須嚴格遵守縣裡最新的建築規範,捨棄木材改用混凝土材質,確保各類配套設施完備,以免陽曲縣的聲譽受損。林小風此舉意在防止不必要的紛爭,更是出於對陽曲縣民生福祉的保護,只要有利於陽曲縣的發展,不論是由誰來操辦這項工程,都不成問題。他深信,只要能夠讓陽曲縣更加繁華昌盛,任何合理可行的嘗試都值得支持和鼓勵。在林小風看來,每一位致力於陽曲縣發展的人都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這片土地未來的面貌,而他願意以包容和智慧,引導陽曲縣踏上一條既保留傳統又擁抱變革的發展之路。

劉舜中一聽見林小風提起陽曲縣新近制定的嚴苛建築標準,臉色驟然泛起一層淡淡的惶恐,彷彿烏雲籠罩在明朗的臉龐上,他不由得坦率直言:“林大人,按這般高標準來籌建工程,怕是我們囊中羞澀,力有未逮啊。”林小風聞言,嘴角輕輕揚起一抹恬淡的笑意,那笑紋宛如溪水在石間潺潺流過,帶着撫慰人心的力量。他用平穩而溫煦的嗓音回覆劉舜中:“劉兄弟,你不必過分憂慮,此事尚有解決方案。我可以替你聯絡銀行,爭取貸款援助。你的執行力和成績將成爲衡量這一切的關鍵。倘若伱能讓項目運營得卓爾不凡,我必會優先考慮賦予你更多荒地的開發權限;反之,若成效平平,亦會有能力出衆之人接手。至於利潤分配,我只取半數,另一半全歸你所有。”劉舜中聞此寬厚之言,感動之情如波濤翻涌,他深深地垂下頭顱,重重地磕頭致謝,淚水與感激交織在一起。

林小風見狀,適時地給予勸導:“做事不可急功近利,我們的目標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經營,而非短暫的一時暴利。須牢記,金錢的真正價值在於它能夠帶給民衆福祉,而非單純的積累。”

劉舜中在林小風的教誨下,臉上浮現出慚愧之色,同時,他也提出了一個嶄新的構想——在荒地周邊建立一座錦衣衛訓練基地。林小風聽罷,眼眸中閃爍着贊同的光芒,毫不猶豫地表示大力支持這一規劃。

站在一旁的王穎超,心中充滿了疑惑與疑慮,對於林小風的決策持有幾分保留態度。然而,林小風堅信劉舜中蘊藏着無限潛能,他嚴厲告誡劉舜中務必要恪守法規,嚴謹執行每一道程序。王穎超憂心忡忡的是,當前研究所的開銷龐大,再加上城郊新建住宅所需的鉅額資金,財政狀況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緊繃狀態。對此,林小風堅決主張保障研究所的科研投入,並預見到火器與青黴素的研究成果終將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面對短期內可能面臨的資金短缺,林小風果斷拒絕了王穎超提出加重商戶罰款以緩解壓力的建議,轉而倡導徵收助老金和宅金兩種新型稅收。這兩種稅收不僅能輔助百姓養老安居,還能確保商戶不會因此承受額外的壓力,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王穎超首次接觸到這一政策,頓時陷入迷茫之中,林小風耐心詳釋:“我提出的這個方案,並非意圖加重商戶的負擔,而是旨在對現有的財政預算進行重新梳理與優化配置,通過科學合理的財政收入規劃,既能夠有效應對短期的財政困局,又能滿足民生需求和社會安定,一舉兩得。”王穎超聽完這番解讀,儘管內心仍有絲絲疑雲未散,但他對林小風的深思熟慮以及他那以人爲本、着眼長遠的政策理念,不禁在心底油然生出敬佩之意。

王穎超雙眉緊鎖,宛如一幅糾結的水墨畫,沉思良久,終究再次拋出了內心的顧慮:“這樣做的話,百姓收入一旦削減,豈不是會引起民憤沸騰?”林小風面上掛着溫潤如玉的笑容,舉手投足間盡顯從容不迫,他娓娓道來:“此乃惠及民生之策,焉能招致怨言?歷史長河中,類似的制度曾歷經時日考驗,終被各地效仿採納,縱使起初或許會有一段適應期的艱難,但陽曲縣雖地域不大,卻因其百姓富饒、戶籍管理秩序井然,推行此政策自然相對順暢。倘若試行期間出現任何問題,我們必定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甚至退還相應款項。着眼於未來,一旦縣內的科研成果得以市場化,財源自然如泉水般源源不斷地涌現。”

王穎超臉上的疑雲仍未徹底消散,林小風進一步深入剖析:“確實,任何革新舉措在起步之初都會面臨各種挑戰,然而隨着時間流轉,百姓會逐步意識到,他們繳納的這筆款項其實是在爲自己的晚年安逸和購置房產提供保障,商戶也不會因此增添額外的成本負擔,反倒是百姓將真切享受到實惠。這將形成政府、商家與百姓相互促進、共享繁榮的良好局面。即便有少數人持反對意見,我們也可將這筆款項視爲百姓預先履行的一種‘社會福利責任稅’,並公開、透明地公佈費用的使用情況,將其比作對新建住宅的提前投資,我相信,經過這樣的解釋和引導,百姓終會理解並欣然接受。”

在觸及到醫療問題時,林小風的態度堅定而有力,他認爲古代醫術參差不齊,難以實現公平合理,往往滋生諸多弊端。對於可能出現的縣民牴觸情緒,林小風主張應以極大的耐心去闡明利弊,激發他們的全局觀。面對王穎超對於實施難度的擔憂,林小風援引“朝三暮四”的典故,警醒世人萬事開端之艱難,務必具備戰勝困難的決心。他列舉了早前公攤面積改革遇到的空前阻力,但最終仍成功落地的例子,以證明只要方向正確,一切難關都將被逐一攻克。

當林小風得知有人借公攤名義欺騙百姓,臉色頃刻間陰雲密佈,憤怒之情溢於言表,他果斷下令城外新建房屋將徹底取消公攤面積,並指令王穎超攜手算學院的學者以及林桃花等人,共同擬定一套完備的實施方案,確保真正讓利於民,甚至期盼此舉能夠在整個國家乃至天下樹立起標杆。儘管王穎超深知任務艱鉅,肩上的擔子猶如泰山壓頂,但他依舊將其謹記在心,發誓將以無比的決心與毅力勇往直前。

·································

次日的朝會之上,靖江帝提及鄭師傅遞呈的《開海十疏》以及兵部提交的《海外三諫》,話題自然而然延展至林小風描繪的海外世界。靖江帝向林小風徵詢對於這些議題的觀點。林小風建議朝廷應組建規模宏大的船隊,加強對外界的探測力度,適度放寬民間船隻出海的限制,推動民間海商的發展,以滿足未來預期飆升的海外貿易需求。與此同時,他還提倡強化海軍實力,以確保商船在廣闊海域的安全航行。林小風直言,現今靖江的海洋貿易僅侷限在南洋區域,亟需積極擴展至遙遠的西方海域,爲可能到來的鉅額收益提前佈局,精心籌備。

靖江帝的面容猶如一塊承載着帝國重負的青銅鑄像,其上鐫刻着莊重與肅穆的光影,他慎重地點了點頭,聲音沉如洪鐘卻又不失哲理的迴響:“林小風所論之中,確有千秋大業的深遠謀略。然而,欲構築一支足以傲視四海的海軍,其所需的財力猶如深淵,昨夜星辰未落之際,兵部急奏送達案頭,其上羅列的數字揭示,維繫一支海上勁旅的耗費遠勝過內陸兵馬數十倍。汝言初建海軍需五百萬餘兩白銀爲根基,並以此爲始,依託未來海上商貿的滾滾紅利不斷注入,這般構思是否真能立於不敗之地?”此言甫出,不僅靖江帝那威嚴的眼眸中閃爍着審慎的光芒,殿內衆臣亦隨之陷入一片驚訝的靜默,彷彿聽聞了驚雷裂帛,震顫心靈。

林小風目光如炬,直視着滿堂關注的目光,他擲地有聲地陳述:“那五百餘萬兩白銀,確實可作爲砥礪劍鋒的第一筆熔鑄,它不僅足以撬動海軍的基石,更能爲日後的大航海時代預築城牆。借用古訓中‘百年海軍’的精神寓意,須知海軍建設非一日之功,其初期的投入雖似巨浪拍岸,然而正是這股澎湃之力,將爲我們開闢前所未有的戰略邊界,這筆投資無疑是明智且勢在必行的抉擇。”

當靖江帝對“空軍”這一嶄新概念流露出迷茫之時,林小風如同撥雲見日般巧妙地以漁夫駕馭船隻如飛鳥翔空的形象比擬,詳盡解讀了培養一支強大海軍所需要的歲月磨礪與文化底蘊。此刻,李秋炎站出來表達異議,他認爲雖然開放民間出海貿易值得嘗試,但朝廷一蹴而就地傾注五百萬兩白銀實在過於冒險,特別是在海外的利益格局尚不明朗之際,宜採取步步爲營的穩健策略。林小風毫不退縮,他堅毅地肯定了海外世界的寶藏猶如星辰大海般無窮無盡,並首次提出了一項石破天驚的計劃——將最新式的火器神炮裝配於艦船上,一旦實現,靖江海軍將如龍騰四海,無人能敵,憑藉此種威力,足以威懾各方勢力,換得國庫充盈的回報。

兵部尚書曲地傑聞此慷慨陳詞,不禁爲之動容,他力主朝廷應當破釜沉舟,不惜一切代價鑄造一支足以橫掃千軍的無敵海軍。而白永元亦適時發聲附議,他深刻指出,主動擁抱西方文明,展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乃是當前靖江江山社稷走向鼎盛的關鍵一步。諸位臣僚紛紛響應,一致強調發展海軍與探尋西方的重要性已上升至關乎國運的地步。靖江帝在傾聽諸位大臣的肺腑之言後,最終做出了睿智的決策,接納了林小風的策略藍圖,並欽定曲地傑親自督導海船建造的全程工作,同時指示戶部先行墊支二百萬元寶作爲啓動資金,後續所需全由戶部按需供應。

高潮迭起之際,林小風又帶來一個震撼朝野的重大消息,他在遙遠的歌峰灣發掘出一羣曾經爲漢江王打造戰艦的能工巧匠,這些人手中的技藝爐火純青,若加以運用,必將大大縮短海船建造的時間週期。當靖江帝得知此等佳音,喜悅如春潮涌動,映照在他的臉上,而羣臣同樣難掩興奮之情,原本預計耗時悠長的海軍建設工程,似乎在一夜之間變得指日可待。於是,靖江帝果斷下令啓用這批隱世工匠,全速推進海軍建設的步伐,志在短時間內打造一艘艘乘風破浪、威震八方的艨艟鉅艦,讓靖江的旗幟在遼闊無垠的四海之上獵獵飄揚。

朝堂之上,氛圍熱烈如熊熊烈焰,靖江帝穩坐九五之尊,那一襲龍袍熠熠生輝,他那棱角分明的眉宇間蓄滿了深沉的思考,面部表情既有對林小風提議的認可,又不失帝王應有的審慎與威嚴。他握緊御筆,慎重其事地揮灑朱墨,正式頒下諭旨,指定歌峰灣爲海船建造的核心基地,並決意在京城心臟地帶興辦一座精密嚴謹的火器營,這項關乎國家海防與軍事實力的重大任務,盡數委派給了曲地傑,要求他用心擘劃,嚴密監督執行的每一步驟。林小風在聽聞皇上這一決策塵埃落定後,緊繃的心緒如同琴絃略微放鬆,面上閃過一抹釋然的微笑,而後他謹慎地引入另一個重要話題——青黴素。他直言不諱,道出青黴素製作工藝繁複精細,存儲條件極爲苛刻,暫時難以成爲軍隊日常供給的一部分,但他已秘密在京都開設了一家醫館,傾盡全力研究改進生產工藝,期盼在不遠的將來,這種神秘的救命仙丹能逐步普及到軍隊的每個角落。靖江帝對此見解表現出豁達的理解與支持,承諾只要是青黴素的研發所需資金,林小風可隨時上報戶部,朝廷定會全力支持。

思緒如狂瀾翻涌,林小風又挺拔腰身,提出了另一項雄心壯志的宏大計劃,倡議朝廷創建一所皇家研究院及其分支學府,廣泛收納全國各地的奇才異士,專注於藥物器械的研發創新,期待在危急關頭能爲朝廷打開新局面,更長遠地造福億萬黎民百姓。靖江帝聆聽着這番論述,眼中閃爍着智者的光芒,顯然對這一提議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與好感。然而,這份雄心壯志並非得到了全體朝臣的一致認可,工部侍郎汪一鬆對此議案表示了疑慮,二人由此展開了一場激烈而富有深度的辯論。林小風立場堅定不移,深入剖析科學精神的本質,強調研究院的目標在於培養兼具深厚學術底蘊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這與工部固有的工匠培養體系迥然不同。

靖江帝靜觀其變,不動聲色地權衡雙方的立場,最後毅然決然地降下聖旨,批准籌辦皇家研究院。然而,新晉戶部尚書書文旭對新政仍心存顧忌,他擔憂工匠階層的文化素養不足,無法達到“格物致知”的哲學境界。對此,林小風犀利反駁,他指出,儘管工匠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術教育,但他們通過實踐經驗摸索出的“格物”之道,在諸如青黴素提煉與火器製造等革新領域取得的突破,其價值和貢獻,即便是博學鴻儒也不一定能及。羣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林小風的聲音卻猶如洪鐘,在殿堂中擲地有聲,他以振聾發聵的言辭,直指當今社會對工匠智慧的普遍低估,深刻闡明瞭青黴素此類重大發明對於國家實力升級的關鍵作用。

靖江帝靜聽着林小風慷慨激昂的演說,內心波瀾起伏,儘管面臨着諸多分歧與疑慮,但他依然對創立皇家研究院的決心堅定不移。他深知,這是一個關乎國家昌盛、文明進步的長遠佈局,是一個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君主所必須做出的前瞻性選擇。他堅信,只有尊重並利用好工匠的智慧,將科技與文化緊密結合,才能真正開創一個繁榮強盛的時代新篇章。

羣臣屏息傾聽,林小風的每一字一句都似鐵鑿擊石,鏗鏘有力,穿透每個人的心扉。他的語氣中流淌着剛毅與沉穩,繼續陳詞:“陛下,科學這片浩瀚疆域,遠非工部掌舵的技藝所能全攬。如今的工部匠人,雖個個懷揣一手絕活,然受制於傳統的口耳相傳之法,面對時代巨浪的洗禮,怕是有心無力。那親傳親授的手藝,如同封印在巖洞深處的古老符咒,固然寶貴且神秘,卻也因此束縛住了眼界,隔閡了知識的系統化和創新發展之路。故臣懇請陛下開恩,批准設立皇家研究院,開啓一條前所未有的革新途徑,從根基做起,盪滌陳規陋習,唯有如此,靖江工匠的技術方能在歷史的拐點實現脫胎換骨般的躍升。看看現在,多少飽經滄桑的老匠人,面對新事物時往往抱殘守缺,甚至如臣這等青年才俊,只因在某個領域稍有建樹,便遭同僚冷漠排斥,這正是因循守舊、拒絕變革所帶來的現實桎梏。”

林小風的尖銳分析如一把銳利的手術刀,切割開廟堂之中瀰漫的陳腐氣息,衆臣的臉龐瞬間映射出內心的波瀾與悸動。靖江帝雖然心中存疑,但也明白林小風所舉陽曲縣實例絕非空穴來風。工部內部的質疑之聲,實質上隱藏的是維護現有利益格局的潛意識。他目光流轉,落在工部尚書姜子文身上,詢問他對皇家研究院設置的看法。姜子文面色沉重,思忖一會兒後迴應,工部現行體制業已成熟周全,無需另起爐竈,師徒相承的傳統沿襲千年,不可輕率顛覆。針對林小風對師徒制缺陷的批評,姜子文泰然一笑,認爲那是對古老傳承方式的誤解,師徒情深如父子,技藝的私密傳授是人格品質的試金石,正符合人間倫理的堅守。

在姜子文表述完自己的立場後,衆多官員隨聲附和,這讓戶部尚書書文旭心中的憂慮稍微減輕。然而,出乎衆人預料,姜子文話鋒突轉,竟然部分肯定了林小風理論的合理性,建議工部適當放寬匠人的選拔門檻,並設立專司火器製造的分署,試圖在最小程度撼動現狀的基礎上尋求折中方案。書文旭聽到這個建議,臉色忽明忽暗,畢竟相比林小風提出的全面改革藍圖,這樣的提案在財政開支上顯然更爲穩健保守。

就在這微妙時刻,林小風毫不猶豫地揭露了書文旭受賄的事實,使整個殿堂陷入一陣騷動。靖江帝立刻掌控場面,要求衆人恢復莊重,集中精力討論國策要務。林小風再次挺胸而出,堅定地指出姜子文所憂慮的問題,在陽曲縣的實踐中其實已經找尋到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關鍵是要衝破匠人們心理上的桎梏,點燃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他反覆強調,綿延千年的單一師徒傳承製度,已經成爲技術革新的無形障礙,這時,一個反對的聲音從偏僻角落傳出,試圖打斷林小風的論述,卻被林小風以“切莫輕視前人智慧,更要勇於開拓未來”的嚴厲駁斥壓回。

姜子文並未勃然大怒,反而面帶從容笑容,提議雙方無需無休止爭論,可以依靠實踐證明各自理念的價值。他始終主張工部在此次改革中佔據主導地位,對此靖江帝亦表贊同,提出以實際成果衡量兩種思路的優劣。林小風則胸懷雄心壯志,欣然迎接這場對決,立誓要在技藝傳承與科技進步的交融中,與工部展開一場關乎國家技藝更新迭代與科技強國戰略的競賽。靖江帝饒有興致,靜候這場關乎技藝流傳模式與科技興國大計的劇目徐徐展開,他深知,這場較量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國家未來的命運走向。

朝會散去,林小風的胸腔中翻涌起陣陣波瀾,內心裡的洪流沖刷着他堅定的決心,猶如石頭砸入湖水,激起一圈圈決心的漣漪。他與工部定下了一個月後的技藝對決,那時,他們將各自拿出巔峰之作,一比高下,以最純粹的實力較量昭示時代的變革。夜色漸濃,林小風獨自坐在書房中,燈光搖曳,將他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牆上,拉成一道長長的剪影。在微弱而溫暖的燭光中,他陷入深深的思索,思緒穿越時空,回到陽曲縣研究所那些日日夜夜的創新實驗中,一項項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在他腦海中一一閃現,他細心甄選,試圖找出那足以與底蘊深厚的工部技藝抗衡的驚世之作。他深刻意識到,要在這場較量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超越工部匠人世代相傳的精湛手藝,更要具備破除陳規、銳意求新的勇氣和他人難以企及的創新力量。

然而,林小風的目光在那些曾經帶給靖江朝廷赫赫功績的項目間遊走——從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的土豆改良種植技術,再到精密複雜的火藥火器製作工藝,再到能讓船隻跨越萬里海域仍能穩如磐石的新式造船技法——這些足以震撼人心的成就,在今天的朝會上卻未曾得到應有的讚譽與表彰,不禁讓他心頭升起一絲絲困惑。尤其令人費解的是,作爲理應主持朝政的太子李德賢,今日竟未能出席這場盛典,更添了幾分懸念。

懷抱疑問,林小風果斷決定直奔東宮探尋真相。東宮戒備森嚴,他穿行於重重迭迭的庭院,最終在一處遇到了東宮侍衛首領歐智勇,這才瞭解到太子因近日連續勞累過度,已請假休養。面對這樣的答覆,林小風並未草草離去,而是選擇在東宮等待,並特意吩咐歐智勇端來幾碟精緻的糕點,二人在品嚐之餘漫談開來。林小風巧妙地將話題引向太子每日深夜都在忙些什麼,歐智勇支支吾吾間,還是透露出太子最近醉心於研究火器技藝。

接下來,林小風步步緊逼,話題進一步轉向太子的婚姻狀況以及爲何至今尚無子嗣的問題。歐智勇聞言,臉上現出尷尬之色,顯然不願多說。然而,林小風憑藉對太子個人命運乃至朝廷大局的深深關切,堅持追問太子膝下空虛的原因。在林小風的堅持下,歐智勇終於無奈地道出太子經常私自離宮,頻頻造訪陽曲縣的一座名爲雪風華樓的場所。

這一消息如晴天霹靂般震動林小風的內心,他知道,一旦此事公之於衆,可能會引發足以撼動皇室基石的軒然大波。他緊迫地追問下去,到底太子在雪風華樓做了什麼?歐智勇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出了真相,原來太子對宮廷女子的拘束與單調生活感到厭倦,對雪風華樓獨特而迷人的風情深深着迷。林小風聽罷,驚訝之餘又感羞愧,因爲那個雪風華樓正是自己名下的產業。爲了換取歐智勇的沉默,林小風大方地贈送給他一隻價值連城的懷錶,兩人達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約定。

就在此刻,王景文突然現身,厲聲訓斥歐智勇失職,林小風立刻挺身而出,替歐智勇辯護。歐智勇受到驚嚇,趕忙跪地請罪。林小風的贈表之舉,無形中將他與歐智勇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而微妙,空氣中瀰漫着緊張的氣氛。王景文的介入,更是讓歐智勇惶恐不安。林小風施展手段,通過贈表事件暫時化解了這場風波。此刻,東宮之內,三人各自心藏乾坤,壓抑的情緒如同一層薄霧籠罩其間,直到王景文帶來了新的變故,打破了先前那種微妙的平衡。在這座巍峨宮殿的幽深腹地,一場沒有硝煙的風暴正在悄無聲息地醞釀,每個人的心底,情感與思慮如暗流涌動,靜靜地預示着即將來臨的巨大變革。

林小風臨機應變,迅速調整氣氛,話語柔和如春風掠過新綠的柳枝:“王兄有所誤解了,我與歐兄弟不過是在此閒聊,不知何事讓王兄屈尊至此?”王景文聞此,冷冷一笑,揮手示意歐智勇退下,接着轉換成一副親切的笑容,對林小風道:“林大人,我在宮中四處尋你不着,不想你竟在此處避世,是否有緊要大事需要商討?”林小風心中忐忑,試探性地問有何要事。王景文臉色陡然嚴肅起來,鄭重其辭:“聖上有旨,你林小風需即刻接旨。”林小風聽聞,臉色瞬息變化,連忙整理衣衫,正襟危坐,屏息靜待王景文宣讀聖旨。

王景文小心地捧起那軸鑲金邊的聖旨,一字一頓,聲如金石撞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林氏一族世代忠誠,其子林小風正值英年,品德高尚,於鄉間盡孝盡悌,與皇家根脈相連,昔日在田間地頭屢建功勳,今朝在朝中更是聲名遠播。遵循古訓,當以重賞褒揚其功,特此封林小風爲駙馬都尉。婚姻乃人生禮儀之重,當擇良辰吉日匹配,尤需遵循禮法。敕命爾林小風擔當駙馬都尉,務必時刻秉持丈夫之德,戒驕戒躁,守護家族榮譽,親身踐行親朋和諧、夫妻之道,務必遵從朕命,矢志不渝。”

林小風雙手接過聖旨,臉上流露出恍如夢中的神情,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賜婚,既有驚喜也有驚愕,加之想到家中已有妻子,心情更是五味雜陳,思緒如潮水般涌動。王景文對林小風表示祝賀:“恭喜林駙馬,自此你已成爲皇家一員。至於聘禮方面,自會按照禮部規定辦理,駙馬不用擔心有任何欠缺。”林小風追問具體的聘禮金額,王景文含笑答道:“皇家婚嫁規格必然非同一般,具體數目還需禮部覈算,駙馬無需爲此掛心。”談到婚禮籌備,王景文叮囑,一旦選定吉祥的日子,林小風只需按規矩行事,到時候即可迎娶公主進門。他傳達了靖江帝的諄諄教誨,提醒林小風在婚前儘量避免涉足清漪殿,並勸慰他無論與工部技藝較量的結果如何,都應保持豁達的心態,坦然面對一切。

林小風對靖江帝的關懷深感感激,對於即將上演的技藝對決,王景文私下詢問林小風信心幾何。林小風會心一笑,洞察到王景文對此事的關切之心,他誠實地表示,雖然陽曲縣的工藝不如宮中那樣繁複細膩,但在創新思維和實用性上卻獨具特色。王景文聽罷稍作沉吟,領會了林小風的意思,由於需探視病榻上的太子,他匆匆告別離去。

林小風獨留在原地,反覆咀嚼着聖旨中的每一個字句,時而綻放出欣慰的笑容,時而皺眉深思,直至太子李德賢悠悠轉醒。李德賢詢問林小風來訪的目的,林小風告知已確定了開海通商的決策,並提出了創辦皇家研究院及配套院校的想法。李德賢對此積極響應,興奮之餘,還提及自己對科學技術發明的熱愛,好奇詢問林小風與工部技藝比拼的具體細節。林小風告訴李德賢,一個月後,雙方將各自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由羣臣判斷設立研究院的必要性,陽曲縣積攢的大量科技成果,他相信定會讓人眼前一亮,但能否迎合宮中上下之人的口味,他心中確實沒十足把握。李德賢聽聞,主動提出要與林小風共同品鑑那些科技成果,並參與這場盛大的比拼活動。

抵達陽曲縣的邊界,李德賢心情歡暢地陪伴林小風並轡而行,這片他稔熟的土地對他來說蘊含着獨特的回憶與深情。兩人策馬疾馳,距縣城尚有一段距離,李德賢忽然瞧見前方揚起一片沙塵,人聲嘈雜,熱鬧非凡,不禁扭頭向林小風打聽緣由。林小風面龐淡然如水,言語從容不迫:“前面某人買下一大片荒地,打算興建住宅售賣,未料工程進展如此神速,殿下,我們不妨順道前往一探究竟。”於是,兩人調轉馬頭,向着那片繁華忙碌的工地疾馳而去。逼近工地,原本荒蕪的大地已然換上了全新的妝容,一個深邃壯觀的坑洞赫然矗立,林小風忍不住慨嘆工程隊伍的高效執行力。此時,劉舜中兄弟聞訊林小風親臨,匆忙從工地上趕來,儘管滿面塵灰,笑容卻如春天般明媚:“林老爺,昨天才剛剛舉行奠基儀式,今日您就親自蒞臨指導,我們真是受寵若驚。”林小風低頭俯瞰那龐大的坑洞,細緻詢問參與施工的工人數目。劉舜中迴應:“我們早在京都就精選了一批技藝嫺熟的工匠,接到老爺您的召喚,立即帶領衆人奔赴陽曲,此刻工地上有一百多位工人輪班作業,待遇優厚,工程進度快如閃電。這坑洞的開挖,正是得益於王穎超大人傳授的火藥爆破技術。”林小風聽罷,恍然領悟,對火藥的應用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李德賢同樣對火藥用於房屋建設感到驚訝,林小風進一步闡述,火藥用途廣泛,不僅可以用來開山闢路、挖掘運河,更在礦產開採等領域發揮了關鍵作用。兩人步入施工現場,林小風再三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他注意到劉舜中臉頰上沾染的新鮮水泥斑痕,得知他們已經開始採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建材——水泥。林小風親力親爲,深入工地每一個細微環節,對施工過程中任何瑕疵都不放過,立即指派專業監理嚴格監督執行。他親自示範如何精確調配水泥,並着重強調房屋建築直接關乎民生福祉,工程質量絕對不允許有任何馬虎之處。

李德賢親眼看到林小風對各項技藝的精通與把控,不由得讚不絕口。當談到水泥時,林小風補充說明,儘管目前使用的水泥強度尚無法與現代產品匹敵,但在當時已經是堅固耐用的上等建材。李德賢對此產生了極大興趣,詳細詢問水泥的各項性能特徵。林小風含笑解釋,水泥無疑是建築房屋的理想材質,在陽曲縣,這項技術的運用尚處於獨家領先地位。

兩人沿着道路繼續前行,最終來到了風華樓前,李德賢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右側,林小風心領神會,巧妙地避開與風月場所相關的談話。然而,李德賢的目光卻被風華樓門前的一面醒目橫幅所吸引,擡眼望去,只見上面書寫着“第二屆寸止挑戰賽”幾個大字。林小風見狀,心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那憂慮如同一縷細線,牽引着他的思緒,對未來可能產生的波瀾不驚的預見。

林小風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那橫幅之上,一時之間整個人彷彿被釘在原地,內心暗自思量:這究竟是何種奇特的較量,竟能成功舉辦到第二屆,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張揚高調,這世道人心的變遷委實叫人琢磨不透。身邊的李德賢同樣滿臉迷惑,兩人便攜手步入風華樓,決心一探究竟。樓內光線昏暗,瀰漫着一股曖昧朦朧的氣息,透過窗櫺的縫隙,斑駁的粉紅色光影在室內跳躍,那些身着時尚漁網襪的妓女們姿色撩人,各自展示着嫵媚的魅力。林小風徑直跨入內廳,本應是歌舞昇平之地,此刻卻不見曼舞輕歌的伶人,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肅然站立的男子,其中有兩張面孔尤爲扎眼,正是謝洪信與駱華俊,林小風的臉色在瞬間變得陰沉,如同烏雲遮蔽了明亮的日頭。

店主見狀,面露惶恐,趕忙上前解釋,原來這是一場由縣守備隊士兵私下發起的遊戲競技,初衷僅爲娛樂消遣,卻不料逐漸演變成爲一種非法斂財的手段。林小風聽聞此言,眉頭緊鎖,猶如鐵索扣石,厲聲警告店主必須立即停止此類賽事,防止其敗壞世風,侵蝕淳樸民風。

這場比試並未公然進行,參賽者各自在封閉的房間內限時完成任務,外圍的觀衆則邊飲酒邊低聲交談,賭博的風氣也在暗中滋長。儘管如此,林小風心中雖稍感寬慰,但仍嚴正警告店主,不得再有類似行爲發生。彼時,李德賢仍然饒有興致地四下張望,林小風嚴厲地提醒他切勿沉溺於風月場所,以免身染疾病,特別是身爲皇家血脈,肩負着國家社稷的重責大任。李德賢坦誠表達自己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林小風便承諾爲其設計與衆不同的服飾,以博得後宮嬪妃的喜愛。

林小風的目光偶然間觸及到了身懷六甲的石榴姐,儘管腹部隆起,她仍堅守在比試現場。石榴姐大方承認,正是通過這場比賽,謝洪信贏取了風華樓所提供的三百兩銀子,林小風聽聞此言,驚訝之情溢於言表。石榴姐解釋,此舉是爲了幫助丈夫積累財富,以便今後更好地爲主人效力。林小風在讚賞她的用心良苦之餘,也嚴肅告誡她往後不可再涉足此類事情,並誓言定會爲他們夫婦的生活提供堅實的保障。

舞臺中央,比試即將揭開帷幕,老鴇用煽情的話語渲染着氛圍,引來了觀衆們熱烈的掌聲與高漲的歡呼。謝洪信與駱華俊對立而立,賭客們熱血沸騰,紛紛押下重金。林小風無奈地搖搖頭,心中嘆息駱華俊與謝洪信之間的競爭彷彿永遠沒有盡頭。隨着老鴇的一聲宣佈,比試正式開始,林小風與李德賢只得在一旁靜靜觀戰,無法預知在這場備受矚目的較量中,究竟是哪一位勇士能夠脫穎而出,摘得最後的桂冠。

半個時辰在時光的沙漏中悄然流逝,儘管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倩影穿梭於光影之間,歌聲縈繞於樑柱之上,但林小風飽覽羣書,見識廣博,眼前的繁華盛景再也無法撩動他那顆深沉而理智的心絃。他敏銳地覺察到,這場看似熱鬧非凡的賽事實則並無明確的終點,於是他從座位上站起來,對着沉浸在表演中的李德賢說道:“殿下,今日之盛宴固然奪人眼球,但實非我等亟待處理之要事。不如陪同我去一趟研究所,那裡纔是真正值得關注的核心所在。”李德賢的目光仍牢牢地黏在舞臺上激烈比拼的畫面,對最終勝負的好奇心如貓爪撓心,然而林小風心意已決,不再留戀此處的喧囂,果斷地拉起李德賢,兩人並肩離開了那霓虹閃爍的風華樓。

穿行在陽曲縣的街巷之間,他們來到了匯聚各類前沿科技的綜合性研究所。這裡的各個科室分工明確,其中火器研發部與開水試驗室尤爲矚目,即使其他部門的技術尚未臻至頂尖,但它們的實際應用價值和推廣意義不可小覷。此番,他們步入了木工研究所,這裡聚集了一羣手藝精湛的匠人,林小風時常親臨指導,激勵他們不斷追求卓越,創新制器之術。

研究所的木工區寬敞明亮,堆迭如山的木製品形態各異,種類繁多。匠頭老齊正揮汗如雨,手中雕刻刀在木材上游走自如,兩位弟子全身心投入,共同雕琢一塊紋理細膩的木料。聽到林小風的呼喊,老齊停下手中的活計,拭去額頭滾燙的汗水,快步走上前來恭敬行禮,謙遜地述說着近期林小風未曾前來指導的遺憾。林小風不贅言寒暄,直接切入主題,要求查看倉庫中擱置已久的自行車原型。

自行車這一詞彙對於李德賢而言頗爲陌生,充滿神秘色彩。林小風耐心解釋,這是一種依靠人力驅動的交通工具,但由於早期實用性受限且存在多方面的缺點,一度被人們遺忘在歷史的角落。然而,隨着京都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快捷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自行車或許正在迎來它的第二次生命。話音未落,老齊聽從林小風的指示,迅速走向倉庫,從灰塵覆蓋的角落裡拖出一輛佈滿歲月痕跡、木質結構的古董自行車。

面對這輛破敗不堪的自行車,李德賢滿臉疑惑。然而,林小風對此卻顯示出堅定的信念和深刻的洞察,堅信這輛自行車有着無可估量的價值潛力。他斷言,自行車必將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未來京都的大街小巷將因它的普及而煥然一新。就在這時,李德賢躍躍欲試,剛一跨上自行車,腳蹬卻不幸斷裂。林小風見狀,果斷命令老齊不僅要修復這輛自行車,還要儘快組織批量生產,並要求改良材質以提高耐用性,增設裝載架和報警鈴鐺,同時優化座椅設計,確保騎行舒適。此外,他還提出了製造更高檔的金屬版自行車,要求其外觀典雅大氣,性能更上一層樓。

在林小風轉身處理其他事務之際,他眼角餘光瞥見李德賢儘管腳蹬損壞,卻仍童心未泯地僅憑車把操控方向,雙腳在地上交替踩踏,模擬騎行,臉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快樂。李德賢興奮地感嘆:“林兄,這東西真有趣!”林小風聞此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內心對自行車的美好未來充滿了無比堅定的期待和信念。

一個月的光陰轉瞬即逝,如同劃過天際的一抹流星,朝廷上下乃至街頭巷尾都瀰漫着一股對海外世界熱烈討論的氣氛,百姓們競相蒐羅外來的新鮮消息,翹首以盼西老外的身影,但這份殷切的期待一直未能如願以償。唯有戶部尚書書文旭、才子林小風,以及靖江帝身邊的股肱之臣李德賢等人,始終保持着對這些新興事物持久而深入的關注與研討。

正當朝會進程過半,話題如江水般流轉變幻,靖江帝雖然顯露了幾分倦意,卻忽而憶及林小風與工部之間圍繞技藝革新的競賽,關切之情油然而生,向林小風詢問進展情況。林小風低眉垂目,恭敬迴應:“臣對此事籌謀已久,慮及其可能攪擾朝政之常態,故打算待散朝後專程向陛下詳細彙報。”工部尚書姜子文聞此,泰然一笑,接話說:“皇上不必憂慮,工部早已嚴陣以待,今日必將在朝會上展示一項足以令同僚們歎爲觀止的新成果。”

此刻,所有臣子的目光猶如聚光燈般集中起來,原本莊嚴肅穆的朝堂空氣陡然緊張起來,李德賢的臉龐泛起了紅潮,雙眸中跳躍着期待的火花。他早先親身經歷了陽曲縣改良後的自行車原型測試,那種顛覆傳統的設計理念結合實實在在的生活便利,讓他堅信一旦公開,必將震動整個朝廷。儘管大部分朝臣們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工部即將展示的項目上,靖江帝嘴角揚起一抹狡猾的笑容,緩緩宣佈:“看來今日朝會將會頻現佳績,諸位速速獻上你們的匠心之作吧。”隨後他轉向林小風詢問評判的標準:“衆卿家一同審議優劣,林卿對此有何異議?”林小風淡然一笑,輕輕點頭,表示並無異議。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陽曲縣傾力推進自行車原型的改革與完善,林小風全程參與其中,雖然當前的懸掛系統尚欠完備,剎車機構僅採用原始的槓桿後輪制動,但其結構簡潔而不失巧妙,已然悄然逼近後世那些輕便自行車的設計核心。這種自行車成本低廉,普通百姓都能承受,林小風對其能夠改善民生、造福國家的前景懷有深深的自信。

靖江帝催促展示活動立即啓動,姜子文與林小風依次帶領各自的團隊攜成果踏上朝堂。禁衛軍士兵步伐穩健,捧着裝有神秘物件的托盤步入那金碧輝煌的大殿,托盤上覆蓋着鮮豔的紅綢,遮擋住了下面的秘密。姜子文率先揭開了紅布,展現在衆人眼前的是工部精心燒製的新式瓷器,瓷瓶潔白如玉,表面的山水花鳥圖案栩栩如生,瓷質細膩光滑如凝固的牛乳,光澤含蓄而溫潤,宛如朝陽下的羊脂寶玉,甫一登場,立刻引來了滿堂喝彩,靖江帝亦滿意地點點頭,連聲讚揚。

林小風走近仔細鑑賞,真誠讚美工部製作瓷器的高超技藝,但他也不客氣地指出,儘管這些瓷器堪稱藝術品中的珍品,但它們更多停留在觀賞層面,而非研究院矢志追求的實質性科技突破。緊接着,姜子文又揭開了另一件展品的紅蓋頭,現出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劍身皎潔如冬雪,堅硬之中蘊含韌性,劍鋒銳利無匹,乃是歷經百名工匠晝夜不息的冶煉錘鍊而成。靖江帝下令當場驗證其鋒芒,果然,劍尖輕觸鐵塊,瞬時割裂如紙,使得滿座臣僚無不驚歎不已。儘管這柄寶劍確實乃人間罕有的國之利器,但它畢竟不是惠及千家萬戶的實用科技成果,林小風藉此機會提醒衆人,在追逐技藝與創新高峰之時,切莫忘記科技發展的根本宗旨——服務於民,貼近生活。

靖江帝撫案激賞,一雙炯炯龍目閃耀着無法掩飾的興奮,口中不禁讚歎:“真是絕世之劍啊!堪稱世上難得一見的神兵利器!”他心中暗自比較,宮中禁衛所佩之劍雖已屬上乘之作,即便是賞賜給英勇將領的佩劍,也都難與其媲美。今日工部所鑄就的新劍,竟能輕易斬斷禁衛佩劍,這份精妙絕倫的鑄劍工藝和材質的卓越品質,委實稀世罕見。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撞擊之後,新劍僅留下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細微痕跡,其抗磨損性能簡直超出常人的想象。衆臣目睹此景,紛紛讚不絕口,一致聲稱:“出自工部之手的此劍,果然與衆不同,實乃巧奪天工的傑作!”

姜子文傾聽四周讚譽之聲,臉上掛着謙和而深沉的微笑:“這柄劍雖如今造價約摸三兩紋銀,究其原因,乃是因其鑄造過程繁瑣精細,耗費材料與人力甚巨。然而,隨着技術日益熟練並實現規模化生產,預計將來售價必然能夠大幅度降低。林大人,如果此劍得以在我朝軍隊中普及,是否有望成爲國防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裝備,甚至有可能演變爲黎庶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工具呢?”林小風聞聽此言,眉梢稍挑,隱含着一絲輕視,直截了當地提出:“相較於這柄劍,一把配備刺刀的火銃在實戰中的殺傷力遠超其上,且其製造成本還不足五兩紋銀。他的言語間,暗示工部此次推出的劍器過於追求形式上的華麗,卻忽視了其實用性和經濟效益。”

姜子文捕捉到林小風的微妙態度,嘴角勾勒出一抹不易被人察覺的冷笑,深知此刻並不是與林小風正面衝突的時候,便順勢轉換話題,催促林小風趕緊亮出他帶來的神秘物品。

靖江帝滿懷興趣地望向林小風,語氣溫和地問道:“朕已見識了工部的瑰寶,不知林愛卿帶來的是何等佳品以供展示?”林小風神情自若地迴應:“臣所帶來之物放置於殿外,因其特異性不宜於殿內展示,懇請陛下與衆位大人移步殿外觀摩。”靖江帝欣悅地同意,帶領羣臣緩步走出大殿。

巍峨宮殿之外,一片開闊的廣場上,林小風與太子已經精心安排了兩件蒙着紅布的奇特裝置——正是當時尚未廣爲人知的自行車,引起了人們無盡的好奇與猜測。隨着圍觀者低聲議論與揣測的聲音逐漸升高,靖江帝及隨行官員們的好奇心也被撩撥得愈發熾熱,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邁向廣場。

到達廣場中央,覆蓋在紅佈下的兩架車形物體輪廓清晰可見。林小風悠然地揭開了紅布,兩輛構造迥異的自行車赫然映入衆人眼簾,一輛車身採用堅實的木質打造,另一輛則是鑲有精鋼與黃金裝飾,設計新穎,頗具現代感。靖江帝面帶疑惑,發問道:“這是何物?難道還能自己行走不成?”林小風平靜地解答:“非自行行走,而是依賴人力驅動,只需雙腳輪流踩踏腳踏板,車輛即可向前滑行。”

羣臣聽罷解說,有人忍俊不禁,有人一頭霧水,皆對這般奇妙精巧的發明感到難以置信。面對衆人的各種反應,林小風從容不迫,邀請衆人親自試騎體驗,並詳盡介紹了自行車的各種優點:“此車不僅速度迅疾如風,承載力亦相當可觀,車前配置有籃筐,方便百姓日常購物攜帶;後座設計適宜乘客乘坐,尤其是兒童上學接送之需。尤爲獨特的是,車頭處裝配了反光鏡與照明設備,保證了夜間行駛的安全可靠。”

李德賢懷着探求真理之心,第一個跨上自行車嘗試駕馭。他輕鬆駕馭,自行車迅速而平穩地疾駛而去,轉彎自如,其展現出的速度與穩定性令靖江帝與在場的所有大臣瞠目結舌,人羣中響起了一片驚異與讚歎之聲。接着,林小風登上另一輛自行車,由李德賢載着兩人在廣場上疾馳,頃刻間,廣場上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和一波接一波的驚歎與議論。

儘管如此,類似姜子文這類部分官員,雖然對自行車的新穎與奇特感到驚奇,但對於其在現實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意義依然有所保留。他們擔憂,平民百姓日常出行距離有限,此類新型交通工具的實際需求可能並不大,加上其造型奇特,操作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可能會阻礙其在民間廣泛普及。儘管這些質疑之聲縈繞在耳,然而今日自行車的生動展示,無疑打破了衆人對於傳統交通方式的認知邊界,讓人們視野大開,印象深刻。儘管關於其實用價值和推廣策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但這一嶄新的發明無疑打開了人們對於未來出行方式變革的無窮遐想空間。

陳曙光聞聽姜子文的質疑,猶如雷鳴般迴應:“非也,姜大人!光陰之珍貴,豈是金銀所能衡量?此自行車猶如閃電劃過長空,極大地節約了時間,其所創造的社會價值難以估量。至於駕馭之法,簡單至極,只需雙腿交替踩踏輪軸使之旋轉而已。”姜子文聽罷,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帶有幾分譏誚的微笑,反問:“陳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天下百姓,他們的時光真能與金錢相提並論麼?太子適才駕馭的那輛自行車,其構造之複雜精密,造價之昂貴,幾乎可與工部所鑄就的寶劍一較高下。再者,這自行車是否真的如陳大人描述般易於操縱,何不讓陳大人親身一試,讓我們大家夥兒都見識見識?”

陳曙光性情豪放,面對姜子文的挑戰,毫無退縮之意,他毅然決定親身示範,誓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行車的簡易操控性。靖江帝的目光在李德賢與林小風身上來回移動,內心深處正細細揣摩這其中蘊含的深遠意義。廣場之上,李德賢咬緊牙關,無視林小風的勸阻,拼盡全力蹬踏自行車,一心要展現其速度與力量,卻不知危險正悄悄逼近。自行車猶如疾風般疾馳出去,最終因失去控制而翻滾倒地,李德賢與林小風也隨之摔倒在地,四周的人們皆瞠目結舌,驚懼萬分。靖江帝見此情景,忍不住用手遮住臉龐,內心交織着羞愧與憂慮。

待李德賢與林小風艱難起身,兩人身上滿是塵土,李德賢怒氣衝衝地指責自行車的剎車系統存在問題,而林小風則責怪他不該魯莽加速。周圍的侍衛們強忍住笑意向他們低頭行禮。李德賢怒氣未消,下令侍衛在三天內拆除宮門門檻以示懲罰,隨後兩人攙扶着,帶着那輛破損的自行車回到了大殿。羣臣們盡力剋制着笑意,而靖江帝的臉色卻變得陰鬱起來,關切地詢問他們是否受傷。

林小風不肯服輸,立刻展示出另一輛完好無損的木質自行車,懇請靖江帝做出公正的判決。靖江帝仔細端詳,雖然覺得其設計獨特,但對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性仍持有疑慮,畢竟民間百姓大多習慣於騎馬乘車出行。他決定由羣臣投票決定自行車的實用價值,然而林小風面對不利的投票結果,憤然抗議裁判不公,他反覆聲明自行車的設計初心就是爲了便利百姓出行,而且造價低廉,即便是普通人家也能承受得起。

靖江帝對林小風的不滿表示了理解,但同時也指出,林小風在參加比賽之初並沒有對規則提出異議,既然參與了比賽,就必須接受結果。姜子文緊隨其後補充,儘管自行車是一項頗具創意的發明,但在日常生活實際應用中,考慮到百姓的學習成本和適應週期,以及對傳統出行方式的依賴,恐怕自行車很難在民間大規模普及。儘管林小風內心充斥着不甘,但終究未能扭轉羣臣的決定,只能黯然接受這一現實。這場關於科技進步與實用主義原則的較量,在一片片議論聲中落下帷幕,留給所有人無盡的反思與爭議的空間。

林小風,這個名字就像一把雕刻時光的尖刀,深深鑿刻在他那細膩如絲的性格紋理中。這位智慧深藏不露的男子,目光如貓頭鷹般獨到而銳利,往往能在黑夜最深沉的時刻洞悉時代的脈搏跳動,哪怕是最微弱的變化也難逃他的洞察力。恰逢其時,他如同春雷轟鳴般震撼人心,推出了一個看似平常卻蘊含深刻社會變革意義的新玩意兒——自行車。在這決定性的背後,是他對底層人民困苦生活的深深同情以及對時代洪流把握得恰到好處的敏銳觸覺。

縣城裡繁華如錦繡,各式精巧商品紛繁呈現,然而隨着僱傭關係的普遍化,人們不再滿足於狹窄的生活圈子,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打破時空枷鎖的出行方式。林小風深知箇中奧秘,他把自行車視爲破解這個問題的鑰匙,它不僅僅是一臺機械,更是拓展人生疆域、提升活動效率的關鍵媒介。

面對同僚姜子文的質疑,林小風並未因對方的質疑聲浪而動搖,相反,他的迴應低沉有力,如同古老青銅鐘在黃昏的燭光下悠然響起:“吾等習慣於馬車代步,是否忽略了芸芸衆生對同樣快捷出行方式的熱切期盼?他們並非不想踏足遠方,而是被現實條件所限。假使平民百姓也能獲得匹敵馬車的速度與便利,又怎能不欣然奔走四方,去體味世間日新月異的萬千景象?”

姜子文聽到這話,面色如風雲變幻,陰霾籠罩,反駁道:“林大人言語間似乎透露出一絲傲骨,是否忽略民間實實在在的現狀?百姓們日常生活往來,大抵侷限於鄰里之間,幾步之遙而已,何以斷定他們急需更大的活動範圍呢?”

林小風對此並不急於爭辯,他微微點頭,眼神深不見底,吐露的話語充滿了哲學思辨:“朝廷若要改革,民生必然不可落後。譬如今日,火器已取代了冷硬的青銅兵器,歷史的巨輪勢不可擋,只有順應潮流,方能鑄就國富民強的基石。如今,不少朝中同僚已然覺醒,他們看到並贊同此種預見未來的遠見卓識,正是這樣的共識,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振興的希望所在。”

當話題轉至自行車展示的關鍵時刻,姜子文播下了懷疑的種子,指出自行車構造複雜且穩定性存疑,恐難以被普通百姓接受。此時,陳曙光老將軍宛如山嶽中的一道裂縫,陽光透過裂縫灑下堅定信念,挺身而出,堅決要求親自試騎,以此回擊姜子文的輕視態度。靖江帝觀此情景,心中不由得一陣抽緊,出於對陳曙光安全的擔憂,試圖加以勸阻,然而陳曙光那種剛烈決絕的意志,猶如秋水連天,波瀾壯闊,最終得到了皇上的默許。

陳曙光雖已至垂暮之年,但他心中的熱血與壯志絲毫未減。他果敢地跨上了自行車,林小風則在一旁忐忑不安地守望。陳曙光彷彿通過這兩片鋼鐵的飛輪,一點一滴喚醒了體內久違的青春力量,從起初的穩重滑行,慢慢過渡到疾風般的疾馳,那一刻,全場的目光都被這扣人心絃的畫面牢牢牽引,心底交織着緊張與期待。

陳曙光在騎行中初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主控制的樂趣,臉龐洋溢起孩童般的歡愉表情,口中不斷讚美這種新穎的出行方式。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戲弄凡人,在他漸入佳境之時,自行車陡然失去平衡,重重地跌落在泥土之上。即便如此,陳曙光仍像一塊頑固的磐石,咬牙忍受疼痛,再次掙扎着試圖馴服那桀驁不馴的自行車,無奈歲月無情,終究未能成功駕馭。

靖江帝與衆臣見狀,紛紛疾步趕來,紛紛勸誡陳曙光不要再冒此風險。儘管此刻陳曙光身上佈滿了傷痕,他依然矢志不渝,一心向往再次駕馭那滾動的兩輪天地,直至靖江帝下達嚴令制止,他才被迫停止嘗試。

陳曙光的這一舉動,雖然未能圓滿成功,但憑藉其堅韌不拔的精神,無疑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行車對於廣大民衆而言,確實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和便捷性,尤其是年輕人,經過短暫練習,就能嫺熟使用,從而極大地改善民生出行狀況。陳曙光坦誠直言,對自己的這一創新之舉充滿了自豪,他直言無諱的態度讓滿堂羣臣瞠目結舌,同時也對他這份無畏的勇氣和執着的堅持產生了深深的敬意。這一幕,既揭示了陳曙光個人堅不可摧的品質,也爲新時代變革中的新生事物找到了紮根大地的可能,預示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林小風繼而激情澎湃地接過話茬,他的眼神熾熱,額角皺紋中流淌着堅定不移與無比自信:“張大人所言句句中肯,這輛自行車的設計實乃易學易用。若有人憂慮操作難度,只需裝配輔助輪,則騎行無憂,如行走在平坦大道。原計劃作爲後期增值服務推出的輔輪設計,現鑑於情勢緊迫,不得不提前披露。爲了感謝張大人今日竭力的支持,林某特備上一輛頂尖配置的自行車,並搭配一副最新款眼鏡,以表達誠意。”

60.第60章150.第150章101.第101章68.第68章66.第66章74.第74章45.第45章 死神32.第32章 上朝68.第68章91.第91章126.第126章147.第147章142.第142章38.第38章 下棋51.第51章68.第68章74.第74章109.第109章33.第33章 我有什麼錯106.第106章 第1035章100.第100章55.第55章43.第43章 心疼116.第116章133.第133章35.第35章 君臣暢聊35.第35章 君臣暢聊39.第39章 詩會29.第29章 窮得要死87.第87章142.第142章124.第124章133.第133章第7章 好苗子62.第62章145.第145章18.第18章 士農工商49.第49章 回京82.第82章148.第148章60.第60章55.第55章114.第114章102.第102章 第1005章31.第31章 出人意料81.第81章27.第27章 洗澡112.第112章76.第76章65.第65章95.第95章15.第15章 再臨陽曲縣18.第18章 士農工商103.第103章27.第27章 洗澡116.第116章98.第98章113.第113章114.第114章98.第98章70.第70章101.第101章106.第106章 第1035章133.第133章第12章 太火爆了!135.第135章28.第2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5章 月樓兒女100.第100章89.第89章37.第37章 交鋒!108.第108章105.第105章38.第38章 下棋140.第140章51.第51章41.第41章 卜128.第128章121.第121章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81.第81章144.第144章118.第118章131.第131章22.第22章 能吃嗎150.第150章49.第49章 回京141.第141章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35.第135章132.第132章126.第126章66.第66章41.第41章 卜36.第36章 邀請函42.第42章 兩堂課102.第102章 第1005章123.第123章100.第100章
60.第60章150.第150章101.第101章68.第68章66.第66章74.第74章45.第45章 死神32.第32章 上朝68.第68章91.第91章126.第126章147.第147章142.第142章38.第38章 下棋51.第51章68.第68章74.第74章109.第109章33.第33章 我有什麼錯106.第106章 第1035章100.第100章55.第55章43.第43章 心疼116.第116章133.第133章35.第35章 君臣暢聊35.第35章 君臣暢聊39.第39章 詩會29.第29章 窮得要死87.第87章142.第142章124.第124章133.第133章第7章 好苗子62.第62章145.第145章18.第18章 士農工商49.第49章 回京82.第82章148.第148章60.第60章55.第55章114.第114章102.第102章 第1005章31.第31章 出人意料81.第81章27.第27章 洗澡112.第112章76.第76章65.第65章95.第95章15.第15章 再臨陽曲縣18.第18章 士農工商103.第103章27.第27章 洗澡116.第116章98.第98章113.第113章114.第114章98.第98章70.第70章101.第101章106.第106章 第1035章133.第133章第12章 太火爆了!135.第135章28.第2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5章 月樓兒女100.第100章89.第89章37.第37章 交鋒!108.第108章105.第105章38.第38章 下棋140.第140章51.第51章41.第41章 卜128.第128章121.第121章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81.第81章144.第144章118.第118章131.第131章22.第22章 能吃嗎150.第150章49.第49章 回京141.第141章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35.第135章132.第132章126.第126章66.第66章41.第41章 卜36.第36章 邀請函42.第42章 兩堂課102.第102章 第1005章123.第123章100.第10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