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101章

項協宏此刻的聲音如同一位飽經世故的老者敘述塵封已久的往事,他娓娓道來:“駱華俊這個人,雖然金榜題名後初次領軍出征便遭遇慘敗,僥倖逃生,自此流離失所,最終展轉來到了陽曲縣隱姓埋名。後來他受到謝洪信一番羞辱和教訓,索性在此地低調生活。此事知情人寥寥無幾,務必保密,以免給老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現如今,我們這羣人之中,只有駱華俊具備實戰經驗,儘管戰績並不輝煌,但在當前情況下,我們也確實別無其他更好的選擇。”

韓桂良那張歷經風霜的臉龐此刻猶如一幅深深的疑竇畫卷,皺紋中深深刻寫着困惑與不信任。他瞪大了眼,眼中閃爍着難以置信的光芒:“武科狀元居然在戰場上無一勝績,連最基礎的打鬥都不擅長?這樣的人物真能成爲我們倚仗的力量嗎?”此言一出,如石破天驚,引得衆人紛紛側目,交頭接耳的聲音瞬時瀰漫整個空間,對駱華俊的實際能力投以懷疑的目光。

面對這股質疑的浪潮,項協宏的眼神卻並未動搖,反而顯露出一股堅決果斷的光亮。他的聲音如同鐵錘砸在磐石上,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不論此人是否完全能夠勝任,現下只能倚重於他,此事已成定局,無需再作討論。各位按照各自的職責行動,一旦遇到財物上的難題,儘管找我解決。而我自身,則將要深入城內的豪門巨族之間,編織一張無形的關係網,雖然這份辛勞只有我一人承受,但卻是確保全局的重要步驟。”

話音未落,項協宏又拋出了一個令人愕然的決定:“此處環境並不適合長久駐足,爲了確保大家的安全,我提議購買一艘畫舫作爲據點,日後的會議和決策都將在這艘船上秘密進行。”這番言論瞬間引發人羣的一片喧譁,不少人心生不滿,認爲項協宏此舉是在爲自己營造安逸的環境。韓桂良更是直截了當地質問起來,他的聲音充滿了不解與不滿:“我們每個人都肩負着重任,你又打算去做什麼輕鬆事?”

項協宏嘴角揚起一抹既得意又自信的笑容,從容迴應道:“我將以舉人的身份遊走於達官貴人之間,你們這些人大多缺乏詩書教養,無法與士大夫階層周旋應酬,唯有我能承擔這樣的重任。你們儘管在外奔波勞累,凡爾等所需的一切物資裝備,我會穿梭於酒樓宴席之畔,利用我的交際手腕,將那些佳餚美饌打包帶回,即使只是宴席過後剩下的殘羹剩炙,也足以讓大夥填飽肚子,保持戰鬥力。”他的話語中流淌着對自己才能的自豪以及對同伴們的深深關切,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獨享清閒,實則是爲了團隊整體的利益而在幕後默默操勞、奔忙不止。

衆人聞聽項協宏這一席話語,個個啞口無言,面龐上紛紛染上了慚愧的色彩,彷彿在那個瞬間,他們都在內心深處感受到了自己文化素養的貧瘠與不足。韓桂良喉結滾動,似有千言萬語梗塞其中,猶豫片刻後,他囁嚅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老項,沒想到你還有舉人的功名,怎會屈尊來到陽曲縣這麼一個偏僻之地?”

項協宏則端坐如山,周身散發出一股傲然之氣,迴應道:“老爺眼光獨到,看中了我這份尚未展露的才華,特意邀請我至陽曲縣爲他效力。想當初,在赴京趕考的路上,我與老爺不期而遇,兩人一見如故,暢談甚歡。當時我就許下諾言,倘若此次科考未能高中,定當來陽曲縣爲老爺肝腦塗地。”

韓桂良聽罷,嘴角勾勒出一抹玩味的笑容,調侃道:“原來如此,後來你果然沒中榜,看來老爺這回是看走了眼,你的實力嘛,也只是一般般。”項協宏聽此言語,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眼中燃燒起憤慨的火焰,疾言厲色反駁:“謬論!我當年並非考試失利,而是因爲在赴京途中不幸遭遇劫匪,盤纏被洗劫一空,連文房四寶也被悉數奪走,這才導致我的功名之路戛然而止。”

就在這個時候,人羣中突然響起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像是從心底最深處擠出來的:“老項啊,那……當年搶劫你的人是我,真是萬分抱歉……”這句話猶如平地一聲驚雷,頃刻間整個房間陷入死一般的寂靜,安靜得彷彿能聽見每個人的心跳聲。項協宏聞聲愣住,緊接着怒火沖天,雙目圓睜,如同一頭被激怒的猛虎般躍起身來,朝着那人咆哮:“你這個混賬東西!我要親手教訓你!”場面一度失控,衆人忙不迭地上前勸阻,有的拉住項協宏的手臂,有的拽住他的腿腳,現場一片混亂。

這場臨時召開的會議在喧鬧和紛爭中草草結束,衆人各自帶着心事離去,按照既定計劃分頭行動。然而,那一夜留下的陰影如同一塊巨石壓在每一個人心頭,沉重且無法忽視,它就像一道難以癒合的傷口,深深地烙印在了這羣人共同的記憶裡。

·················································

北廊坊的深處,林小風與李德賢兩位公子,在那鋪滿歲月痕跡的青石板庭院中悠然對酌。月光灑落,猶如一層薄紗覆蓋在他們身上,泛着清冷而沉靜的光芒。李德賢時而仰望那片深邃無邊的夜空,繁星點點,彷彿能洞穿世間的滄桑變化。他的眉宇間凝結着淡淡的愁緒,低沉的嘆息聲如同一曲未完的悲歌,在夜色中迴盪。

林小風側耳傾聽這哀怨之聲,臉色微妙地變幻,眼神中閃過一絲戲謔卻帶着深切的關懷:“殿下莫要長吁短嘆,此乃負能量也,易使人內心煩亂、情緒不寧。”他的話語雖含笑,卻蘊含着深深的憂慮。

“何爲負能量?”李德賢轉頭看向林小風,眸子裡閃爍着困惑與求知慾,宛如湖面上波紋盪漾,一圈圈擴散開來。

林小風略作思索,話語裡透出哲理般的深意:“譬如您遭受陛下責難之時,心中的鬱結之情就如同負能量一般,悄然無聲地侵蝕着您的心境。”李德賢聽罷,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手中握着半溫的茶盞,輕輕放下,繼而拈起一塊精緻糕點,細嚼慢嚥之間,口中含糊不清地自言自語:“我始終不明爲何在父皇面前,我的話語總是顯得如此無力,如今面對糧價之事,想要達成預期的下調目標,似乎困難重重。”他的語氣中透露出無奈與迷茫,就像一名迷失於迷霧中的旅者,努力尋找前行的方向。

林小風嘴角微微上揚,一抹淡然而又深沉的微笑在面龐上悄然綻放,內心卻波瀾起伏,他默然思忖:“吾在這皇宮之內摸爬滾打數載春秋,深知話語的力量雖有時能翻江倒海,但在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局之上,單憑一人之智、一策之力,實難畢其功於一役。如今所能做的,無非是竭盡全力而爲,至於結果,則只能聽天由命。”

李德賢此刻面容糾結,眉頭緊鎖,像是心頭壓着千斤巨石,他提及近日所目睹的一幕慘狀,聲音中帶着難以掩飾的憂慮與痛心疾首:“前幾日深夜,我潛行至御書房查閱奏報,無意間發現一封來自南方水寨鄉的緊急文書,文中所述之地正遭受一場前所未有的糧食災荒,那裡的饑民竟到了競相食用地名爲觀音土之物以果腹的地步。”

“觀音土?這名字聽起來頗爲神秘,但究竟能否食用呢?”李德賢滿臉疑惑,一雙眼睛瞪得渾圓,滿是不解與震驚,此問猶如沉重的石頭擲入湖面,激起一圈圈漣漪,令整個房間的氣氛愈發凝重。

林小風原本正欲端起茶杯輕啜一口,聞聽李德賢提及觀音土之事,手上的動作不禁一頓,那細膩的瓷杯在指尖微微顫動,隨後他輕輕將茶杯放回案几之上,整個人順勢慵懶地倚靠在椅背上,深沉的一嘆猶如歲月長河中的沉重石頭沉入心底:“這所謂的觀音土,實乃民間百姓在遭遇饑荒之災時,無奈之下選擇的一種臨時填飽肚子的特殊土壤。”

李德賢的好奇心如火苗被瞬間點燃,眼神中閃爍着探究的光芒:“老林,你可曾親自嘗試過這種觀音土?它的味道究竟是怎樣的呢?”

林小風的目光悠然地飄向了那一片湛藍無邊的天空,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那段困苦的過往,他的聲音也隨之變得低緩而凝重:“想當年,在我身處困境之際,也曾迫於無奈嘗食少許觀音土。那滋味雖略似麪粉般粗糙且乾燥,但入口之後,其間的苦澀與辛酸便讓人刻骨銘心,只知那是無法長期依賴的生存之道,更遑論對身體有害無益。”

李德賢聽罷,心頭不禁涌上一股好奇與探索的衝動,他的嘴角勾勒出一抹帶着疑惑和挑戰意味的笑容:“這觀音土何處可以尋得?我也想親身感受一下其中的滋味。”

林小風嘴角輕輕揚起一抹狡黠的微笑,眼神中閃爍着機智的光芒,他回答得頗爲圓潤巧妙:“陽曲縣所特產的一種物件——驚堂木,其製作原料實乃那觀音土也。若殿下真有雅興一試,臣可贈予一塊,權當紀念之物。”

李德賢聞此言,不禁放聲一笑,眉眼間流露出一絲玩味與質疑:“老林你莫要誆我,這觀音土必是不堪入口之物無疑。倘若它果真是美味佳餚,又怎會等到人們餓到極致纔去嘗試呢?”

林小風面帶欽佩之情,言語間滿是對李德賢的讚賞:“殿下果然目光獨到,見識深遠,對於世事人情有着超越常人的理解力,這一點上,臣自愧不如,難以企及您的深思熟慮。”

正當李德賢陷入沉思之際,他突然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之舉,果斷地撮起一小撮泥土放入嘴中。瞬間,他的臉色因苦澀而扭曲,急忙將口中塵土啐出,口齒間盡是不滿:“呸!呸!這不就是普普通通的泥土嗎?這味道,想來便是那所謂的觀音土了。食之無益有害,若是南方災情真的惡劣到了需要以食土度日的地步,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難以想象百姓們遭受的苦難。”

林小風聽聞李德賢的疑問,心湖泛起漣漪,彷彿看見了那廣袤的土地上,無數黎民百姓在災禍中掙扎的畫面。眼前的太子李德賢,眼中閃爍着悲憫與堅定,那份胸懷天下、憂患蒼生的情懷深深地打動了他。

“殿下是否決心要解救這場席捲南方的糧荒之災?”林小風小心翼翼地探問,聲音裡帶着試探和期待。

李德賢並未立刻迴應,而是以反問的方式顯露出自己的決心:“除此之外,我還能有何種選擇?你難道也對這民生疾苦無動於衷,不願伸出援手嗎?”他的語氣中流淌出對救助災民的堅定信念以及對林小風共同進退的期盼。

林小風被這份誠意觸動,坦然答道:“能救則必當全力以赴,即便力量微薄,也要盡我所能;若是力有未逮,只能深感遺憾,畢竟我只是個塵世中的普通人,無法預知天命如何流轉,但求在這場人世間的浩劫中,獻上一份真誠與熱忱。”

李德賢的目光愈發犀利,緊盯着林小風,進一步追問:“那麼今日我們該從何處着手,如何付諸行動,才能切實地爲那深受飢餓折磨的南國子民帶去一線生機呢?”這一問如同晨鐘暮鼓,敲擊在兩人的心頭,激起了他們心中的鬥志與智慧。

林小風欣然起身,挺直腰板,目光如炬,那堅定的眼神彷彿能穿透世間的迷霧。他言辭懇切:“既然殿下心繫黎民百姓,有着這份悲天憫人的胸懷,臣定當全力以赴,緊隨其後。世人皆贊吾皇聖明如日,我得以步入朝堂爲官,這實乃陛下獨具慧眼識人之功,非臣虛妄阿諛所能得來。”

牆外的行人聞此讚美之聲,猶如被磁石吸引般紛紛駐足傾聽,那聲音在空氣中迴盪,彷彿連磚石牆壁也無法阻隔其傳播。李德賢見狀,面色肅穆,低聲迴應:“老林,你言過其實了,這裡只有你我二人而已。”

林小風聽罷,神色一斂,神情陡然變得莊重起來,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臣有一策,名爲‘勒石記功’,意在刻石立碑,記錄下每一位爲國爲民、捐糧救災者的功績,使之流傳百世。”

李德賢的目光瞬間亮了起來,閃爍着好奇與期待的光芒,他微微前傾身體,全神貫注地等待林小風接下來的詳細解說,言語間充滿了對新策略的濃厚興趣:“願聞其詳。”

林小風將手中的茶盞輕輕放下,那杯中茶葉猶如羣山起伏,映襯着他深思熟慮的臉龐。他徐徐展開話頭:“京城之中,那些由各地精挑細選而來的官員們,皆是才智過人的精英,若直接向他們徵募糧食,固然爲一時之便,然若單刀直入提出借貸訴求,只怕這些人個個推諉躲閃,難以成事。故而,應當暗中進行各家糧產的詳細統計,並且昭告天下,設立一份捐贈榜單,以此彰顯朝廷表彰善舉的決心。” 李德賢聞此言,眉頭微皺又稍舒,語帶疑竇地迴應:“如此一來,那些朝臣豈不是會競相踊躍捐獻糧食,以求名揚於世?”然而話語間流露出對人心叵測的擔憂。

李德賢內心猶猶豫豫,面露沉吟之色,他的聲音在書房裡迴盪:“可是,那些官場中人會不會私下串聯起來,共同抗拒這樣的施政方略呢?此事恐怕絕非易事,需要周全佈局才能順利推行。”

對此,林小風嘴角上揚,一抹淡然的微笑恰似破冰之光,他從容不迫地答道:“殿下所慮甚深,實乃治國之道必須面對的挑戰。臣之所謀,還有一套進階之策,此策需藉助兩種‘絕技’,方可使我在朝堂之上如魚得水,應對自如。”

李德賢聽罷,眼中陡然閃爍出驚喜之色,如同晨星破曉,好奇之心溢於言表:“什麼蓋世奇功,竟然能助我等解決這難題?你可速速展示出來!難道你的手段比那號稱手腕高超的謝洪信還要了得不成?”

林小風輕輕擺動着頭顱,眉眼間流露出一絲淡然與堅定,否認道:“非也,謝洪信之攻伐重在肉體武技的施展,而我之所長,則在於精神謀略的運用。”

“精神攻擊?”李德賢聞言,瞪大了雙眼,滿面愕然之色,彷彿聽到了前所未聞之事,他那目光中充滿了驚訝與疑惑,緊緊鎖定在林小風身上。

林小風此刻嘴角悄然勾勒出一抹深邃莫測的笑容,那笑容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無盡的智謀與狡黠。他低沉且有力地闡述起來,每一個字句都似蘊藏着深厚的內力:“確乎如此,此乃精神層面的攻擊之術。鄙人所創之首功,名爲‘女拳’,一旦施展開來,即使是羣雄之中最爲驍勇者,亦將束手就擒。初涉此道時,其威力已不容小覷,恰如鸚鵡學舌般,便能與各方英豪一較高低;隨着修煉日深,便能自如揮灑,足以在一方之地稱霸,無人敢輕易挑戰其權威。至若巔峰之境,草木竹石皆可化爲無形之拳,達到無拳勝有拳的至高境界,僅憑言語之間的較量,就能讓對手羞愧得無地自容。然而須知,此等拳法只對男性具有效果,並易激起對方強烈的憤恨反擊,故需巧妙配合謝洪信的獨門絕技共同應對敵手。”

李德賢聽罷林小風的話,眼珠子幾乎要從眼眶裡跳出來,瞪得如同兩顆渾圓的夜明珠,臉上寫滿了震驚與好奇,彷彿遇見了前所未見的新奇事物。他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那你如今在這些‘絕技’上的造詣已達到何種程度了?”

林小風收斂起先前那抹神秘莫測的笑容,面龐上浮現出一抹淡泊而謙遜的神色,他語氣平靜地迴應:“實不相瞞,所謂的‘絕技’不過是初窺門徑,猶如鸚鵡學舌般摸索階段而已。”言語間,流露出一種深藏功與名的從容。

李德賢急切地追問着,目光如炬,緊緊鎖定在林小風身上,期待着他接下來的話語。只見林小風挺直腰板,肩頭微微鬆弛了一下,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內斂且從容不迫的氣息,彷彿一位智者即將揭示天機。他徐徐展開話題:“至於第二種功夫,更爲玄妙精深,它名爲‘道德綁架’,此乃鄙人最爲擅長運用的手段之一。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何種場合,只要巧妙運用,往往能夠四兩撥千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今日我們所籌劃的募糧之舉,正是需要藉助這種‘道德綁架’之力來達成目標。”

李德賢此刻的神情,彷彿回到了兒時求學之日,全神貫注地聆聽林小風關於道德綁架的講述,那雙明亮的眼睛中充滿了對新知的渴望與好奇。對於道德綁架之事,他表現得饒有興致,而相比之下,提及那個聽來荒誕不經的精神攻擊——女拳,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所謂“精神傷害”,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猶如置身於另一個奇特的世界。

談及報紙一事,林小風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深邃與無奈,顯然此事並非他急於揭示的秘密。陽曲縣造紙成本低廉的內幕,是外界少有人知的秘聞。靖江帝對此一無所知,常常誤解林小風生活奢侈浪費。原本,林小風計劃待到時機成熟再將此秘密公之於衆,然而現下局勢緊迫,朝夕之間便樹敵無數,他擔心在未來的某一天,禍事突然降臨,家底有限如同盾牌,每用一次便會遭受重擊,損失不可逆反,因此對待此事不得不慎而又慎,唯有依靠殿下親自出面主持,方能確保萬無一失,穩住這局面不至於傾覆。

靖江國的疆域之內,活字印刷術如同春雨後的嫩芽般悄然勃發,使得報紙的印製工作變得輕而易舉,即使需要大量製作,也並非難事。京城之中雖文人墨客數量有限,交際圈子狹小閉塞,但數千份報章的印發已足夠滿足民衆間的口耳相傳。然而,林小風心中始終有一層憂慮籠罩,他深知一旦這報紙正式面世,其影響力將如洪水破堤般無法阻擋,若處理不慎,極有可能被朝廷收歸官有,甚至遭遇封禁停刊的命運,那時若半途而廢,則之前所有的心血都將付諸流水。因此,藉助太子李德賢這座堅實後盾來創辦這份報紙,無疑是更加穩健和明智的選擇。

李德賢對此新事物尚抱有疑慮,他緊鎖眉頭,目光中閃爍着困惑:“你說的報紙究竟是何物?”林小風不急不躁,耐心地向這位年輕的太子解釋道:“報紙啊,就如同民間版的邸報,它承載的是每日裡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爲了使其發揮最大功效,我們打算以日報的形式發行,確保內容每日更新,新鮮出爐。”

李德賢聽罷仍感疑惑未解,再次追問道:“如此做背後的深意究竟何在?京中文人數目本就稀少,天下之事很快便會傳遍街頭巷尾,更何況每日都要撰寫新的稿件,哪裡能有那麼多可供書寫的題材呢?”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質疑與探尋,彷彿在尋找那隱藏在紙張背後的意義所在。

林小風嘴角浮起一抹深意的微笑,眼中閃爍着智者的光芒,他悠然迴應道:“此中蘊藏的智慧與策略,實乃豐富多樣。試想一下,殿下,世人對於日常政務往往興趣索然,反倒是那些奇聞逸事,諸如陛下內帑之金銀究竟堆積幾何這樣的謎團,幾乎無人能不動心。以此類推,朝廷百官背後的家底狀況,同樣也是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焦點所在。再如坊間流傳的六翅怪雞、產人妖豬等離奇故事,更是讓人慾探究竟,難以割捨。因此,報紙的魅力,在於它既能傳遞信息,又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理,從而深入人心。

初期階段,我們可招募一些熟讀詩書、擅長採寫的士子們走街串巷,捕捉社會萬象,每日更新新聞報道;同時廣邀文人墨客投來詩詞佳作,以提升報紙的文化品位。長遠規劃,則可以藉助報紙這一媒介,收取商家廣告費用,甚至售賣採訪機會給才子俊傑,助其揚名立萬。如此一來,報社運營的經濟效益將不可估量。”

陽光斑駁灑落在庭院之中,林小風來回踱步,思緒翻涌,彷彿在用腳步丈量着報紙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李德賢緊隨其後,目光炯炯地追問:“你所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但如何通過報紙這一手段,巧妙地對羣臣進行道德綁架,讓他們主動捐糧呢?”

林小風並未因李德賢的疑問而顯現出絲毫慌亂,他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彷彿一位智者在向弟子傳授治國之道般娓娓道來:“殿下不必急於一時,且聽我細細剖析。報紙的生命力與價值,就在於其承載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從而能夠在民間樹立起強大的輿論影響力。京城之中,若有一絲一毫的虛假消息流佈,極易被民衆識破,屆時報紙的公信力將會遭受重創。因此,我們必須組建一支專門負責新聞調查的團隊,對每一條將要發表的消息進行嚴謹覈實,確保無誤之後方可刊載。至於詩詞佳作,也必須經過專業評審團的嚴格篩選和打分,唯有那些品質上乘的作品方能登上報紙版面。

當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積累起了足夠的口碑和信任後,便可以適時公佈朝廷官員各家的存糧數額,並進行公正的排名。接下來,藉助報紙這一強有力的輿論工具,我們能夠施加道德壓力,鼓勵他們積極捐糧。無論是捐贈的數量多少,我們都會在報紙上大肆宣傳表彰,以此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榮譽感。倘若遇到吝嗇之輩不願慷慨解囊,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文章含蓄地對他們進行讚揚與諷刺並舉的‘文攻’,甚至可以在熱鬧的街頭巷尾安排讀報人,反覆朗讀相關的報道,讓這些人的行爲在衆目睽睽之下無所遁形,試問彼等還能坐視不理,不顧社會輿論的壓力嗎?”

李德賢聞聽此言,頓時愕然失色,眼中閃爍着疑惑不解的光芒,他提出一個關鍵性的質疑:“可是,我們如何得知那些官員們的存糧數量呢?他們怎會主動將自家秘密告訴我們?”

林小風面容冷峻如鐵,言語間涌動着一股決絕而凜冽的氣勢,彷彿冬日寒冰下的暗流洶涌:“待到報紙之力如同潮水般席捲大地,其言論之影響力足以顛覆乾坤,恰似黃泥裹身,真僞難辨。那些日常裡口口聲聲稱自己爲國爲民者,在糧價調控失當釀成災禍之際,吾誓要揭開他們虛僞的面具,讓天下人看清他們的本來面目!若此事不成,我林某無顏面對列祖列宗,此生必將愧對林家之名!”此刻,林小風內心深處正陷入深深的糾結之中,他深知此舉或將與朝堂百官結下不解之仇,未來的仕途之路恐怕更加荊棘滿布。然而,他並未因此退縮半步,而是選擇了直面現實,坦誠地向李德賢剖析道:“此舉無疑是挑戰天下的禁忌,是否付諸實踐,全在於殿下您的決定。”

李德賢聽聞此言,眼中陡然閃爍出熠熠生輝的興奮光芒,他堅定且自信地迴應:“做!本宮身爲太子,有何可懼?任何事情都可放手一搏,何須顧慮重重!至於這報紙的名字,你可有什麼獨特的構思?”林小風沉吟片刻,提議道:“初步設想,本報擬名爲‘路透社日報’。”但李德賢聞言之後卻微微皺起了眉頭,顯然這個名字在他看來既不夠易記,又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就在這一剎那,李德賢的眉宇間似乎有一道靈光閃過,他的表情由最初的疑惑轉爲豁然開朗,目光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他挺直身軀,提議道:“本宮忽然想到一個名字,何不直接將這份報紙命名爲‘太子日報’?這個名字既簡潔直觀,又能一目瞭然地彰顯其與朝廷的關係,省去了諸多繁複的解釋和溝通成本。老林,你覺得如何?”

面對李德賢的主動請纓和深思熟慮,林小風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暖流,那是一種對共事者的深深敬佩與欣慰交織的情感。他微微點頭,臉上浮現出會心的笑容,迴應道:“既然殿下願意親自掛帥,擔當此重任,我堅信再無更合適的人選了。從今以後,您便是這報社的社長,而我則甘願充當總編輯的角色,輔佐左右。時不待人,我們必須儘快行動起來,廣納賢才,儘早籌備一切,共同擘畫並實現這一宏偉藍圖。”隨着話語落地,兩人眼神交匯之處彷彿燃燒起一團熱烈的火焰,那是對未來充滿信心與期待的火花,在靜謐的空氣中悄然蔓延開來,預示着一場即將在京城乃至整個靖江國掀起波瀾壯闊的報業改革風暴。

·············································

林小風行事果斷,雷厲風行,猶如疾風掃落葉般,在短短三日之內便將陽曲縣堆積如山的未裁剪廁紙悉數調遣至京城之內。與此同時,他精心策劃並快速完成了記者與報童隊伍的組建工作,這臨時搭建起的報社,選址在了北廊坊司衙旁的一隅之地,雖尚未正式掛上牌匾,但內部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啓了各項工作流程。之所以選擇此地,實乃深思熟慮之舉,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便於及時進行溝通應對,迅速調整策略。

被徵召而來的記者們,大都來自平日裡聚在北廊廣場評書論戲、以文會友的讀書人羣體中,其中不乏才情出衆的楊白溪這樣的青年俊傑。然而,對於投身報業這一決定,部分讀書人難免心存疑慮,私下議論紛紛。對此,林小風並未急於辯解,而是面帶從容微笑,言辭犀利卻又不失幽默地反駁道:“每日沉迷於聽戲講書中,怎可換得功名利祿?如今既有打工包分配的機會擺在這裡,既能瞭解世事又能賺取生活所需,何樂而不爲呢?再者說,我並未向你們收取任何費用,已然是仁至義盡,諸位當知足矣。”

在這簡陋卻充滿活力的報社內,每一個角落都瀰漫着忙碌的氣息,衆人彷彿感受到了一股全新的力量正在悄然覺醒。林小風親自坐鎮其間,一邊審視着手中的報紙樣本,一邊指揮調度着各項工作,那眼神中的堅定與智慧,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這羣新晉記者和報童們的前行之路。他們開始深入民間,挖掘新聞,儘管前方的道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每個人都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投入到了這場前所未有的文化變革之中。

此刻,林小風獨自身處在靖江新報社那幢沉靜而略帶肅穆的大樓之內,尤其是在二樓的這處空間,原先的空曠與冷寂已被徹底改頭換面。這一層樓如今被分割成了一排排緊密相連的格子間,猶如一盤精心佈局的棋局,每一個格子都是一個新聞戰場上的小小據點。主牆之上,一幅巨大的橫幅赫然醒目,其上以蒼勁有力的筆觸書寫着北宋大儒張載著名的橫渠四句教言,每個字都彷彿蘊含着千年的哲理與氣韻,一筆一劃猶如刀刻般直擊人心,使得整個房間都瀰漫着一股厚重的文化底蘊。

牆面四周則巧妙地鑲嵌着一些現代感十足的標語,這些標語既是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又是對新時代工作理念的註解。諸如“狼性團隊,上下一心”,彰顯出一種團結拼搏、無畏前行的精神風貌;又如“工作若樂趣,則生活成享受;工作若義務,則生活似苦役”,這句話在明暗對比中揭示了人們對待工作的不同態度所帶來的人生體驗差異;再有那“生命因工作而顯赫,工作因勤勉而歡愉”,宛如一首讚歌,頌揚了勞動的價值和辛勤付出所帶來的榮耀與喜悅;最後,“生活中知足,學習中知不足,工作中不知足”這句警句,既體現了對生活的淡然豁達,又傳遞了在事業追求上永不滿足的進取心。這些標語猶如座右銘般環繞在每一位在此辦公的人身邊,無聲地激勵着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砥礪前行,共同構築起這座新聞殿堂的靈魂與力量。

林小風四下環顧,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新裝修的報社內景,他那深邃的眼神中透出一絲自嘲與釋然,嘴角上揚,輕描淡寫地低語:“今日看來,我終究也淪爲了自己曾經最不齒的那種人,然而這種投入、這種付出所帶來的暢快與淋漓,卻是過往人生中前所未有的體驗。”周圍的一衆讀書人,個個目不暇接,他們好奇地打量着牆上那些現代感十足、激昂澎湃的標語口號,初見這些新鮮事物,心中猶如波濤翻涌,躍躍欲試,全然不知前方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段怎樣跌宕起伏的命運長卷。在這座交織着理想與現實、烽火連天的新聞戰場上,他們將如何握緊手中如刀劍般的筆墨,描繪出屬於各自的人生畫卷。

待得衆人情緒稍有平息,楊白溪面帶激動,眼中閃爍着急切與好奇的光芒,他挺直腰桿,面向林小風和李德賢發問:“德先生、李公子,今日特意召集我們前來,究竟有何要事相商?”(本章完)

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29.第29章 窮得要死123.第123章78.第78章62.第62章69.第69章106.第106章 第1035章第8章 逆子!98.第98章117.第117章39.第39章 詩會118.第118章61.第61章第13章 以德服人35.第35章 君臣暢聊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05.第105章40.第40章 賢太子63.第63章39.第39章 詩會第8章 逆子!144.第144章144.第144章第7章 好苗子68.第68章73.第73章第7章 好苗子131.第131章104.第104章25.第25章 都鐸山第9章 吊起來97.第97章 第965章74.第74章53.第53章116.第116章52.第52章69.第69章76.第76章第4章 拳拳愛國之心61.第61章110.第110章第12章 太火爆了!94.第94章99.第99章143.第143章32.第32章 上朝14.第14章 不當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98.第98章19.第19章 敬你一杯59.第59章118.第118章110.第110章91.第91章134.第134章101.第101章74.第74章64.第64章90.第90章98.第98章36.第36章 邀請函91.第91章63.第63章91.第91章117.第117章72.第72章64.第64章76.第76章71.第71章146.第146章126.第126章22.第22章 能吃嗎99.第99章141.第141章61.第61章92.第92章87.第87章34.第34章 忒!33.第33章 我有什麼錯136.第136章25.第25章 都鐸山77.第77章69.第69章99.第99章74.第74章第3章 我要送十個!103.第103章145.第145章115.第115章109.第109章47.第47章 回陽曲105.第105章118.第118章105.第105章39.第39章 詩會109.第109章80.第80章135.第135章37.第37章 交鋒!
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29.第29章 窮得要死123.第123章78.第78章62.第62章69.第69章106.第106章 第1035章第8章 逆子!98.第98章117.第117章39.第39章 詩會118.第118章61.第61章第13章 以德服人35.第35章 君臣暢聊21.第21章 李德賢的想法105.第105章40.第40章 賢太子63.第63章39.第39章 詩會第8章 逆子!144.第144章144.第144章第7章 好苗子68.第68章73.第73章第7章 好苗子131.第131章104.第104章25.第25章 都鐸山第9章 吊起來97.第97章 第965章74.第74章53.第53章116.第116章52.第52章69.第69章76.第76章第4章 拳拳愛國之心61.第61章110.第110章第12章 太火爆了!94.第94章99.第99章143.第143章32.第32章 上朝14.第14章 不當17.第17章 古道熱腸林小風98.第98章19.第19章 敬你一杯59.第59章118.第118章110.第110章91.第91章134.第134章101.第101章74.第74章64.第64章90.第90章98.第98章36.第36章 邀請函91.第91章63.第63章91.第91章117.第117章72.第72章64.第64章76.第76章71.第71章146.第146章126.第126章22.第22章 能吃嗎99.第99章141.第141章61.第61章92.第92章87.第87章34.第34章 忒!33.第33章 我有什麼錯136.第136章25.第25章 都鐸山77.第77章69.第69章99.第99章74.第74章第3章 我要送十個!103.第103章145.第145章115.第115章109.第109章47.第47章 回陽曲105.第105章118.第118章105.第105章39.第39章 詩會109.第109章80.第80章135.第135章37.第37章 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