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遠方的厚望

我只是不想浪費醫藥和糧食來養活這些傷兵,至於其他俘虜,雖然暫時不殺他們,但也不是無條件地放掉,現在更不是放走他們的時候。

朱永興看着剛剛離開的彷彿恍然大悟、眼中還露出欽佩和了然神色的幾個將領,知道他們把問題想複雜了,自己的這個理由顯然並不被他們所完全認可。

誰說古人思想單純,其實他們往往想得很深,很多。就象那簡煉的文言語句,意思的表達可能是多方面的,忽略一個字都可能理解偏差,更不要說那些衆多的典故,非經過寒窗十載而不能領會完全。

算了,不必再多加解釋,他們想得複雜反倒能顯出自己的高深莫測。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拿出紙筆,在上面寫划起來。

每次在書寫的時候,朱永興都要揹着別人,除了夢珠在旁邊的時候,才能讓他免了這苦差使。並不是他不相信別人,而是這一筆爛字實在不好見人,而且爲了保密,朱永興故意寫得極爲簡煉,關鍵文字還是用拼音或簡寫。寫出來的東西只是相當於一個提醒他的綱要,他可以依此在以後進行發揮,重新讓夢珠記錄完整。

那嵩,龍韜,於七,周玉,楊彥迪……一連串的名字和地點被簡寫在紙上,這些都是朱永興可能要利用並招攬的人物,在他們背後則是載於史冊的抗清事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歷史上的這些星星之火卻因爲孤立無援,或是籌劃失當,而被清廷一一撲滅。朱永興想做的便是把這些事件儘可能地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使其按照自己計劃,在合適的時間爆發,然後燃起熊熊烈火。

還來得及嗎?朱永興回憶着,思索着,最後在那嵩的名字簡寫下劃了重重的一筆。最近的、最容易的,或者也是最可能重創吳三桂的機會,就要着落在這位在雲南勢力最雄厚的土司身上了。

在雲南,明朝封有三百多個土官,其中實力最強的是麗江木氏、元江那氏和蒙化左氏,號稱雲南三大土司。而元江那氏不僅實力雄厚,且比較忠心於大明,歷史上的抗清起義,讓朱永興對那氏青眼有加,寄予厚望。

在軍事上,明朝規定土官所掌握的“土兵”,平時須服從當地衛、所的調練,戰時須服從國家的徵調,不得自行領兵越境。然而,這僅只是對一般土官而言,對“軍民府”土官則無此限制。即“軍民府”土官可以掌握兵權,集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於一身,掌控着一方政治、經濟、軍事命脈大權。

“元江軍民府”的行政區域:東臨石屏、臨安(建水),南抵安南(交趾),西至老撾北部,西南至車裡、福海,北接鎮源,東北接楚雄。但其軍事管轄權節制範圍遠比行政區域大得多,一但戰爭需要,他可以根據雲南總督軍令對車裡、大候(雲縣)、木邦、鎮雄等周邊府、縣進行節制。

“元江軍民府”還有行使境外用兵的權力。如明洪十九年,隆慶二年,隆慶三年,天啓七年,元江軍民府都在境外進行過軍事行動,協助明軍捍衛疆土、保家衛國。

在“三徵麓川”的軍事行動時,元江軍民府更是統帥東路縱隊,合木邦、孟通諸寨、車裡及大候共五萬多土兵打通木邦到麓川的通道,與各路縱隊人馬在麓川彙集,協同配合明軍。

元江軍民府經過多年征戰,已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擁有實戰能力,又具有技戰經驗的地方武裝。據《元江府》記載:儂人(今傣族),其種在元江與廣南同俗……長技在銃,蓋得交趾者,刀盾槍甲,寢處不離,日事戰鬥,方、楊、普、李四姓倮羅,號稱善戰,爲諸彝之中最強者。

或許有誇張之語,但朱永興知道能讓吳三桂親征,並在清軍大舉進攻下堅持數月之久,元江那嵩的實力確實很可觀。如果不是有叛變的土官引領清軍間道而行,避開了元江那嵩的伏擊;如果不是明將朱養恩懼於清軍之勢大,不敢出擊以側應元江;如果不是那嵩固執己見,事先不與李定國聯絡,以至孤立無援……

歷史的發生有其必然性,也是由無數個偶然決定的。如果重來一回,朱永興有信心把元江之戰打得更好,即便是不能借此扭轉雲南的局面,也要崩掉吳三桂這個老漢奸幾顆狗牙。

……

牽一髮而動全身,朱永興率領幾支殘軍與清軍在高黎貢山展開大戰,永昌、大理、姚安等地的清軍都有所行動,或抽兵增援,或提供糧草物資,消息便不可避免地在滇西傳播開來。

當然,這也正是朱永興所希望的。萬馬齊喑、滿目失望的形勢下,他以宗室留守行監國事的身份出現,並向貌似強大的清軍發起了挑戰,這不亞於一道劃破陰沉天空的閃電。

有的人看到了希望,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有的人並不十分確定,謹慎小心地採取行動,想獲得更大的利益;有的人則視之爲垂死的掙扎,認爲這不過是很快便會被清軍擊敗的徒勞反抗。

即便通過鄭家傳達諭旨,朱永興也不能奢望使所有人都改變想法,但希望他的行動至少能使一些明軍將領推遲投降的時間,或者儘量地爭取一些還心存猶豫的明軍將領。

四川明軍已經不可救,朱永興鞭長莫及,而且時間不夠。散落滇西的明軍還有希望,其中也不乏能征慣戰之將,只有能看到希望,他們便未必會斷然拋棄已經到手的官爵,做個勢窮去投的降將。況且,剃髮易服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有着巨大的心理壓力。

按照朱永興的猜測,會有很多將領抱着能拖得一時是一時的心理,手中有兵,何向而不重?

第92章 僞造,詭道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6章 提點第92章 無題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29章 宗室儀仗第68章 慷慨秦腔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36章 領悟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70章 開路迂迴第4章 攻城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66章 無題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217章 困局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33章 無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99章 接戰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45章 妥協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5章 山東攻略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99章 軍歌第195章 無題第83章 棄城之議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1章 祖上榮光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48章 大戰(二)第3章 安沛入甕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34章 石屏擾襲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64章 計議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273章 潰敗第202章 總攻(二)第245章 天變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55章 無題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47章 大戰(一)第87章 接戰(二)第95章 初印象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
第92章 僞造,詭道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26章 提點第92章 無題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29章 宗室儀仗第68章 慷慨秦腔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36章 領悟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70章 開路迂迴第4章 攻城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66章 無題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217章 困局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33章 無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99章 接戰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45章 妥協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5章 山東攻略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99章 軍歌第195章 無題第83章 棄城之議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11章 祖上榮光第28章 雙層爆破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48章 大戰(二)第3章 安沛入甕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34章 石屏擾襲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64章 計議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273章 潰敗第202章 總攻(二)第245章 天變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55章 無題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47章 大戰(一)第87章 接戰(二)第95章 初印象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