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

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

隨着工匠的事情通過,李泰倒也沒什麼事情,便告辭回高陵去了。

畢竟這次從朝廷手上,拿到了能梳理整個煤炭行業的機會,以及考覈工匠的方法,對李泰來說,已經不虛此行了。

接下來需要安排的事情多得很,自然不打算繼續在長安這地方待着,畢竟幹活才能使人快樂。

見到李泰離開,李世民也揮揮手並沒阻止,畢竟朝廷也不是圍繞着李泰轉悠的。

順手佈置一下覈查關中出生人口的信息,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算是人口普查了。

就算現在涵蓋的範圍只是關中一地,但以封建時代的組織力,想查好,少說也要等一年。

李泰來這裡一天,朝廷便增加了一項一年工作量的任務,相信任何人都不會開心的。

所以,李泰說完這些事便離開了兩儀殿,回去時跟長孫皇后與長樂打了一聲招呼,便回高陵繼續幹活去了。

李泰回到高陵,第一時間便把馬周找過來,關於匠人考覈的事情,既然以鄭國渠爲考題,那主考官自然也只能是馬周,他會負責統籌整個考試的。

“這樣的話,那我明日便是發佈文書,引導民間的工匠進行考覈!”馬周保證道。

而李泰知道杜楚客的想法,怕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麼纔好。

還好這些草藥也不是急需的,更多隻是作爲儲備之用,所以儲存起來不怎麼值錢,一斤也就幾文錢。

這次從朝廷的手上,拿到能梳理整個煤炭行業的機會,自然讓李泰高興壞了。

這種人在百姓中,已經算得上是中產了,他們絕大多數也都已娶妻生子了。

李泰知道,自己所能夠做得也就只是在後勤上給蘇烈搭把手。

雖然一開始因爲結構的調整肯定會導致產量的下降,但隨着調整完成,整個過程的標準化與程序化,甚至加上某些技術的全面推廣,煤炭產業算是初具規模了。

沒辦法,藥材基地這種東西都還沒有建設起來,除了止血補血一類的藥材,實際上都只能靠百姓去採藥然後慢慢囤積,每次消耗起來,還真的禁不住花。

而脾氣看起來硬邦邦的蘇烈,至少在實力上來說就是國家的骨幹。

不過,雖然李泰並沒跟蘇烈走近,但作爲這一支駐紮在鄭國渠附近的部隊,李泰還是安排了人來探查這支部隊的消息。

“軍隊之事,重在令行禁止,軍部之令是讓我等今日進駐鄭白渠區域,還請越王派人帶路,以免誤了時辰!”蘇烈硬邦邦的對李泰回答,可真是一點都不討喜。

在李泰看來蘇烈給人的感覺,就彷彿像是在磨刀似的,整隻的部隊卻也在不斷的蛻變。

而杜楚客所想得是,這個時候的蘇烈這樣的驍將被朝廷棄之敝履,李泰自然是要在這個時候進行拉攏。

“哦?”李泰聽到這話,倒對杜楚客道,“我並不知兵,還請山賓細說。”

同時更進一步的發揮出了虹吸效應,開始向渭水上下游吸收人才。

而蘇烈作爲這支部隊的統帥,更每天陪着這一支部隊進行訓練。

不得不說,這支部隊強不強不知道,但每天都操練,不論颳風下雨,倒沒一天落下來。

基本上都是渭河附近的老百姓,在農閒時候從野地裡面挖來曬乾,慢慢囤積起來的。

但無可否認,渭河漕運,以及發佈的這個工匠考覈,下降了周遭百姓的外出成本,給了百姓外出的理由,讓李泰去吸收周圍城市的人才有了初步的進展。

甚至對李泰而言,最重要得是,自己能夠整合整個煤炭產業,完成煤炭產業的重新架構。

就更不要說,李泰在渭河的漕運體系修建起來後,每個月初便會讓醫舍那邊製作清單,然後李泰下令收購這些清單之中的中草藥材,基本上都是靠着整個渭水體系去收購的。

相對種田的辛苦,這種做法幾乎算不上什麼,每次屯到一定程度,一起來碼頭賣!

因爲越王府基本上沒壓價,所以老百姓每個月能多賺三十到五十文錢。

這樣的情況下,李泰和藹道:“蘇烈將軍辛苦,不如在高陵休息一晚,明日再行開拔?”

杜楚客聽到李泰這話神色一正,開口道,

自己選擇也不算是交好蘇烈,只不過覺得他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並且取得了擒拿頡利可汗的功勳,結果因爲朝廷內鬥,莫名其妙就被打壓了。

只不過這種在黑暗中,倔強得不斷向前攀爬的態度,倒讓李泰有幾分肅然起敬。

而蘇烈便成爲突破口,李靖在有所取捨之下,也庇護不住蘇烈,甚至要是李靖主動庇護蘇烈,一個結黨營私的帽子扣下來,實際上李靖也是很頭疼的。

“得令!”杜楚客答應下來,便在杜楚客親自帶領下,把蘇烈與他的部隊送到鄭國渠。

“遵令!”馬周想想直接便是應答了下來。

不過很快,李泰的心思便沒再放到蘇烈身上了,因爲工部的大匠送過來了。

wWW_ тTk án_ c○

當然大唐並不是按照什麼雙天賦單天賦的分法,而是分爲雜兵,正卒,精銳,禁衛,以及軍魂五個等級。

“末將蘇烈,見過越王。奉軍部調令來鄭白渠駐紮,還望越王配合!”

“屬下明白!”杜楚客的眼睛一亮,一副我很明白的神態對着李泰說道。

李泰的眉頭挑了挑,總感覺這個傢伙好像不是很會說話的樣子。

李泰對着杜楚客道,“總之,你對他照顧點也就是了。”

因爲整個渭水都是馬周帶人清理出一座座碼頭來的,甚至渡口上的優越位置,越王府都佔了一部分。

原本,李泰以爲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但杜楚客回來時,主動跟李泰道:

“越王,這位蘇定方將軍率領的軍隊相當精銳,真不愧是擒拿頡利可汗的勇士。”

頂多知道一個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至於蘇烈蘇定方是誰,李泰是真不知道。

畢竟有一手的手藝,在本地不缺吃穿,何必要千里迢迢的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認證呢。

相對其他需要陸路去傳播消息,漕運計劃使得渭水彷彿成爲了高鐵,強化了與所有渭水周邊城市的聯繫。

當然,在這個時代,想要外出是需要路引,不是百姓說走就走的。

其中就是從精銳起擁有戰部天賦,而只要手中有精銳的將領,基本上都能算國家骨幹了。

一年下來也差不多有五百文了,這筆錢對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相當不得了。

另外一些菜蔬肉食,如果他的部隊在高陵收購,也可以折價販賣點給他!”

這讓其他區域一些拖家帶口的手藝人有幾分猶豫,畢竟只要是手裡有手藝的工匠,不說多麼富有,但至少是餓不死的。

畢竟將來若真的是爭奪帝位,那能夠有一位武將相助,那就多了一分的把握。

如果他有什麼要求,可以滿足的便是滿足了他便是。

當然,最重要得不僅是如此,更重要得是很多東西都需要規模化了纔會有意義。

若是跟這些將領走得太近了,怕也是會被朝廷的御史給上書參上一本的。

李靖因爲自己的功勳太大了,受到嫉妒的人很多,但李靖自身又謹小慎微,幾乎抓不住什麼把柄,自然很多人就以爲了朝廷穩定的名義,開始打壓李靖所屬的勢力。

就好像是渭水漕運計劃一樣,對朝廷來說,那是增加稅收的一種手段,但對李泰來說,卻是讓自己的影響力擴充到整個渭水,甚至開始逐漸形成虹吸效應的必須渠道。

正因爲李泰跟着這些渡口有着經濟上的往來,而且都如約的支付了錢糧。

畢竟這個命令只在鄭白渠周圍響應,那自然吸收不了多少工匠人才。

說實話,李泰對於唐朝並不是非常熟悉,最熟悉的自然也就是李靖李績李世民這些隋唐交際的人,至於後面的唐朝將領李泰多數都不認識。

“我也只經歷過隋唐之交,切身體會過兵災兵禍,當不得知兵之言。

因爲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些就是白來的,也就是去田裡,山裡時抓一把塞起來。

靠着渭水合流,以及高陵在渭水的重要位置,從而讓李泰的命令輕鬆的發佈開來。

因爲一旦天下太平,名將的存在反而成爲了江山社稷的威脅。

說實話,李泰倒很想知道杜楚客到底明白了什麼。

而就在李泰與馬周處理這些瑣事的事情,很快杜楚客便來報,左武候中郎將蘇烈已經率領大軍來到高陵,需要李泰派人協助紮營。

所以,蘇烈是誰李泰不清楚,但李靖的面子李泰自然是要給的。

李靖讓他過來,多少有幾分讓自己的愛將避禍的意思。

因爲上面規定了考覈的時間是要一直到鄭白渠修建結束爲止。

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渭河漕運已經被馬周打通,但在安土重遷的思想下,絕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去這麼遠的地方去證明自己的。

所以馬周想要把這一份的命令在渭河渡口傳播開來,實際上並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李泰以越王府身份發佈了相應告示,百姓們多少也是相信的。

李泰點頭說道:“除了關中地區,實際上我們的消息可以通過渭水,向着隴右地區傳。

“好!”李泰對着杜楚客道,“杜縣丞,便由您派人給蘇將軍帶路吧!”

這種事情對國家來說也許是爲了穩定,但也是國家的損失。

畢竟李世民不怕李靖結黨營私,但只要朝廷文官連續的述說,李靖本身的存在對大唐江山有威脅,那麼三人成虎下,李世民也需要爲子孫後代計量啊!

而一個個名將多數不是馬革裹屍,更多得是在朝廷內亂中被莫名消耗掉,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古代封疆王朝的可惜之處。

不過對馬周來說,雖然發佈了告示,但這些人也不是NPC,不是說想要刷新,那就能馬上刷新到自己面前的。

“蘇將軍爲人耿直是我大唐驍勇,再加上協助我們鎮壓異族,以防暴動。

李泰迎接上去,卻見到一個虎背熊腰的中年將士,正昂首立於門前。

至於更多的東西,自己怕也是做不到,畢竟現在自己的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子。

現在整個大唐,只要是有戰部天賦的部隊,那都算得上是整個國家級別的精銳。

所以很多有手藝的匠人哪怕知道了這個告示,但多少還是猶豫的。

現在該乾的活,還是隻能讓東突厥的勞力頂上。

當然,這件事情的影響,到底要慢慢沉澱下來,才能真正發揮出作用。

但那些年輕一輩見到李泰這般操作,多少有幾分心動,倒也沒有想那麼多,只不過朝廷提供了一個平臺,一些渭水周邊有心氣的年輕人想要去證明一下自己,僅此而已。

而通過渭水卻吸納了隴西與京畿兩地工匠,哪怕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並不成熟,但作爲手藝人,在這時代已經算得上高素質人才了,跟那些只能幹苦力的勞動力是有本質區別的。

只不過李泰稍稍讓杜楚客打聽了一下,大概知道這個傢伙正在被文臣排擠。

這將領見到一羣大人擁簇着一個小孩出來,馬上對李泰行禮道,

等到整個煤炭產業整合完畢,那煤炭本身的煤炭採集與製作成本會進一步下降,加上渭河的存在減少了運輸成本,以後燒開水一斤一文的價格能被進一步壓縮。

只不過,並沒有李泰所想的一發出,便有許多工匠奔赴而來考試,更多的還是觀望。

基本上只要給一文錢,只要你能夠把這開水端得走,那就都能都打給你。

隨着渭水漕運修建,就算源州勝州地區的工匠,也能通過走水路安排到我們高陵來!”

我雖然看不出有什麼戰部天賦,但能與東突厥一戰,應該是有的!”

不過這位蘇將軍率領的這支軍隊,行動起來渾然一體,安營紮寨時更是令行禁止。

“哦?”李泰聽到了杜楚客的話,不由認真了起來。

同樣的,這個煤炭產業在李泰的整合中逐漸規模化,這所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鏈,也隨着規模化開始一點點形成起來。

在關中,炭火這種新的燃料,開始從冶煉金屬,成爲走入千家萬戶,替代木材,成爲燃料的一員。

李泰拿出一份筆記本,柴米油鹽醬醋茶,李泰在柴上劃了一筆。

這件基礎物資算是掌握在了李泰手中了。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本章完)

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01章 到洛陽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們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5章 鴨蛋王第418章 警告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17章 稱心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236章 悠閒的長安生活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460章 入宮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46章 收錢一貫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165章 墜馬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64章 勝利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94章 制約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48章 盡興而歸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63章 阻擊第251章 六鏡花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505章 新神農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92章 熬出頭了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2章 羣星匯聚第63章 阻擊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165章 墜馬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150章 軍樂師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209章 來去匆匆
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01章 到洛陽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們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5章 鴨蛋王第418章 警告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317章 稱心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236章 悠閒的長安生活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460章 入宮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88章 來到滎陽第46章 收錢一貫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165章 墜馬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64章 勝利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94章 制約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48章 盡興而歸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63章 阻擊第251章 六鏡花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505章 新神農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92章 熬出頭了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2章 羣星匯聚第63章 阻擊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165章 墜馬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150章 軍樂師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142章 嶺南地區的小計劃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209章 來去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