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

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

李泰從皇宮中出來,倒是回到了自己的燕王府,第一時間便把王玄策叫過來。

“燕王,您找我?”這時候的王玄策見到李泰,倒是對李泰恭敬的行禮。

“儘快時間,把《草種計劃》整個流程壓縮精煉,寫出一本最好是傻瓜也能上手的管理手冊,需要多久的時間?”李泰對王玄策問道。

“所有事都記在我腦裡了,若燕王需要,一週之內便能趕出來!”王玄策道。

“儘快趕出來吧,這東西很快就要用上了!”李泰倒是從容的說道。

“燕王的意思是這《草種計劃》要開始了?”王玄策興奮道。

“是要開始了,不過這件事情要交給太子來處理了!”李泰面無表情道。

“太子,怎麼會是太子?”王玄策一愣,就算是旁邊一直做筆記的白鶴都停下了筆記。

作爲李泰的秘書,白鶴卻是最明白李泰在這一件事情上的所消耗的心力與資本。

“此事聖人派遣了許國公爲副,太子可以與許國公多多的商量!”許敬宗道。

衆人聽着李世民的抱怨,卻也沒任何人敢在這時候搭話。

但若說那種指揮調度的統率,不好意思,除了現在龍椅上坐着的那位,也就只有自己是最合適的人了。

“許國公做事穩重,爲人守舊,他怕是會原模原樣的按照老四的計劃!”

“有什麼奇怪的!”李泰一臉平靜道,“說到底,還是要給我的太子兄長機會的。

從最初提出這個計劃開始,讓李淳風到幽州實驗,一直到王玄策出現徹底接手這一個實驗,到幽州有了真真切切的實踐,總算把這東西給弄了出來。

把事情給王玄策囑咐好了,李泰喃喃,“兄長,你可千萬別讓我失望啊!”

對於李靖來說,自己在長安這裡不論是做兵部尚書,還是做現在的右僕射,那都算不上什麼舒服,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出去打仗了,這個機會自己可不能錯過了。

李世民見到李靖居然主動請纓,心中明白李靖的想法,笑道:“藥師,你不是有足疾嘛!”

但誰讓這人是太子呢,許敬宗眼珠子轉了轉,說道:

而李世民擡頭望天,看着熟悉的天花板,卻是略帶着幾分感嘆的說道,

“觀音婢,你是否也覺得朕有些薄待了青雀呢!”

更重要得是自己能取得什麼樣的補償,以及想個辦法離開隴右這地方,來個眼不見爲淨。

當然,這種青黃不接指得是對周邊其他國家發起滅國戰的指揮將領,但若其他國家打到大唐來,那大唐的良將可真太多了,正需要經驗讓自己近一步成長啊!

李泰轉過頭,看着王玄策道,

但自己從李泰的手上撬到任務,怎麼看都是自己更是受到父親的喜愛。

李世民看着衆人,頗是火氣大道:

“志玄未盡全功,吐谷渾如今又襲我涼州。

“二郎放心,兩個都是好孩子,我會去跟着他們細說的!”長孫皇后寬心道。

說實話,讓太子負責主持這個工程,對李世民來說,也是有很大壓力的。

李承幹神清氣爽的回到東宮,心中估摸着李泰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寵辱不驚,但實際上怕是心中肯定是生怨得很。

再說,青雀一直以來都以農爲重,只要把話攤開了說,他又怎麼會體會不二郎苦心呢!”

無論如何國家算不得富裕,還請你把種植牧草,蓄養牲畜的注意事項寫得清楚,不可拖了國家後退。”

李世民也許在長孫皇后的面前,會流露出困惑與幾分的軟肋,但在大臣們的面前,他依舊是那個主宰天下的大唐皇帝。

一想到這裡,自己瘸了的腿,好像都輕盈了幾分。

“二郎想要在這裡休息,那就多休息一會兒!”

李承幹此刻卻略帶着幾分懷疑道,

略帶着幾分感嘆,“你有空也幫着我勸說勸說青雀,免得讓他跟承幹有了間隙。

不過,李承幹到底也沒有閒着,回到東宮後,第一時間便招來許敬宗,道,

只有長孫皇后把李世民的衣服穿戴好了之後,道,“我讓司膳局給聖人您和大臣們準備好夜宵,今晚怕是睡不了了!”

李承幹正面跟高士廉自然沒有得碰撞,但用熬得,高士廉的身體還真吃不消。

很重要的一點是,自己都已經辭任了,如果不是因爲自己有平章政事的身份,甚至都不能來這裡聽政,自己可一定要把握住這一次的機會啊!

而實際上李靖也非常明白現在大唐的情況,若說衝鋒陷陣的將才大唐是真不缺少。

與此同時,一道道的詔令從宮中傳出,三品的大員一個個哪怕已經躺下來睡覺了的,這時候也都紛紛被李世民叫醒了起來,叫到宮裡取商議,尤其李靖與侯君集,更是少不了他們。

誰讓太子兄長正好元服了,阿耶希望他能拿出一件功勞撐場面呢!”

只能夠說吐谷渾命不好,好端端的這時候來滋擾,撞到槍口上了。

衆人看着李世民的這般的姿態,相互對視了一眼,顯然沒有誰願意在這時候出來觸黴頭。

畢竟小縫不補,等到這個縫隙大了,以後就算是想要去補,也補不了了!”

畢竟不同程度的戰爭,卻是有着不一樣的後勤補給,尤其是向着隴右以西運運送物資,那可是沒有多少河流能夠幫忙的,更是需要足夠的牲畜力量才行。

“聖人,此次戰爭要打到什麼程度?”房玄齡開口道。

許敬宗心中不由的想到,有燕王實驗的計劃,有許國公保駕護航,只要蕭規曹隨穩穩拿到六層功勞又有什麼不好。

廢話,魏徵又不是白癡,要知道前腳跟才提出了太子主政草種計劃,雖然對拿回河西四郡,打通西域走廊這種事情李世民還沒說出口,但誰不知道下一步大唐戰略必然如此。

朝臣們見到了這一幕,倒是眼觀鼻,鼻觀心的仿作自己不知道,只不過其中有一部分負責修書的崇文館官員更是面露喜色,口中大呼,聖人聖明。

“我們可效仿燕王當初所提的小組模式,藉助這次招攬六部俊才爲太子您效力。

李世民道,“這吐谷渾至少二十年不能再來襲擾我大唐城郭,劫掠我大唐百姓!”

甚至做完這最後一步的國內實驗,就準備去給異族推廣了,結果這件事被交給太子了。

“若如此,計劃最初是老四提的,方案是老四製作的,到最後我們忙前忙後也不過只是一個苦勞而已,怕還是要給老四佔了至少四分的便宜。”

“不論上面的負責人是誰,但你需知道,草種計劃到底關乎大唐國策,真執行起來更需要大量錢帛投資。

吐谷渾雖是小國但卻頑固,以我之意定要滅之,以免周遭有樣學樣,導致大唐邊境難安!”

“還是來伱這裡躲一躲!”李世民拉着長孫皇后的手開口道。

侯君集聽到了這話卻想站出來,心中卻又有幾分的忐忑。

但可惜,要是李承幹自己有着奇思妙想來推進整個工程,一個太子搞破壞的力量,說實話,李泰都不敢去想象,到時候豈不是還要自己去救急!

還是算了吧看看有沒有什麼事情避避風頭,要是沒的話,自己是不是應該找藉口回幽州!

而隨着李世民與李泰談話後,這件事情便被這麼決定下來。

“此次聖人把這草種種植的事情交給我,延族覺得,我們應當如何操作比較好。”

這時候的李世民則躺在長孫皇后寢宮中,長孫皇后則給李世民按着太陽穴。

“那就交給你了!”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的話,卻對長孫皇后表達了感謝。

尤其我這計劃,做好對內能聯合好大大小小的世家,對外將來更能彰顯聖王手段。

“段志玄不是說把吐谷渾給打敗了?怎麼上個月剛剛打敗,這個月吐谷渾又來鬧事了!”

李泰估摸着,有李世民出面,太子李承乾親自執政,願意投資的世家絕對是絡繹不絕。

這樣的話,整個工程還不就都是太子您說了算!”

李世民無奈起身,而長孫皇后則也是起來,親自給李世民更衣。

所以前面絕對是能夠弄得風風火火,但真進入到中期,比拼管理能力時,如果李承幹乖乖做個提線木偶看着帶着他飛的大臣操作,那這事情基本都能不斷推進。

而大唐的重臣們看着魏徵都沒有跳出來反對,原本一個個想要上去諫言的儒生卻也多想了想,很是顯然,這個是要要支持太子,沒得說,就不可能發對發兵。

李泰心中若說沒怨氣是不可能的,不過現在怨氣再多也沒什麼意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展露出如此姿態,既有自己情緒上的原因,但也是切實的符合大唐利益的。

“臣請求掛帥遠征,誓滅吐谷渾!”李靖這時候主動的站出來開口道。

但今天上朝,說實話自己都驚訝李泰居然會上朝,但即使如此,看着青雀那難看的臉色,很顯然讓青雀輕易接受自己這次的手段,怕青雀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消化啊!

一般上來說,這個時候勸人的事情都是要魏徵出面,而事實上這時候的魏徵卻閉嘴了。

長孫皇后說道:“縱然一根手指,也是有長有短,更何況還是兩個人。

就在李世民準備在這裡放鬆時,突然之間,有內侍跑過來,開口道,

段志玄能打敗對方,但是不能徹底的解決掉吐谷渾,便能夠看得出吐谷渾的真實實力有多少卻是未必,但吐谷渾的逃跑能力,絕對是最出色的。

心中一個轉念,許敬崇便弄出了一個結合了李承幹身份,以及高士廉弱點的謀劃。

至少在這時候的大唐,多少有幾分青黃不接的意思。

“希望吧!”李世民在這時候,繼續的靠在了長孫皇后的身上。

“聖人萬安!中書派人急報,說涼州發來八百里急報,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請您過去!”

衆人聽到李世民這般的話語,也忍不住的心中感覺到一陣無言的凌冽。

一開始可多多討論以消耗許國公的精力,等到許國公精力不濟,太子您順勢提出讓許國公多多休息,由您來把控全程,讓許國公專門負責與隴右世家打交道也就是了。

第二天李世民便下達了正式的命令,把這件事情交付給太子。

“諾!”王玄策聽到李泰的話,對着李泰恭敬行禮,點頭答應了下來。

李承幹聽到許敬宗的話,露出滿意笑容,有許敬宗在自己的身邊,真是如虎添翼啊!

許敬宗表示,老子幹活不會,但怎麼樣結黨營私,怎麼樣竊取權柄,自己可是專業的。

畢竟吐谷渾能跑是出了名的,雖然自己不算是多看得起段志玄,但侯君集還是承認段志玄跟自己的水平也就在同一水品上。

長孫皇后聽着李世民口氣之中的疲憊,小心的控制着自己的力道,按着李世民的太陽穴。

若跟其他的皇子比較起來,青雀能如此這般盡才,難道不是因爲聖人對他的寵愛嘛!

因爲衆人都聽出來了,李世民要得至少解決掉吐谷渾一代人,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畢竟若不把吐谷渾給解決了,那涼州必然騷亂橫生,而隴右更別指望太平。

自己上怕也是能打得過對方,但是吃不下對方。

雖然李泰從頭到尾都沒有反對什麼,經過昨天的交談,李泰到底是接受了自己的建議。

高士廉快六十歲了,又不是孔夫子那種七十歲還能隨意出手,拳頭所致盡是規矩的怪物。

“臣知能保家衛國,卻是熱血沸騰,血氣一衝,這足疾卻也好得七七八八了!”

李靖對李世民再次的行禮道,“望陛下能成全臣殺敵報國之心!”

“好!”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道,“便任命你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你與玄齡、君集、道宗四人留下來,一起商議討伐的具體事項準備,其他人且先退下休息,明日休沐一天。”

“臣等告退!”“臣等遵命。”兩種不同的聲音此刻接連響起。

(本章完)

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315章 鋼鐵城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165章 墜馬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62章 突襲第418章 警告第12章 撲滅蝗災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436章 考進士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54章 恥度第484章 占城稻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85章 分封第22章 羣星匯聚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156章 冬日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12章 撲滅蝗災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290章 保護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326章 飛梭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8章 開學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21章 書局的意外發展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287章 控制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141章 馮盎第92章 熬出頭了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12章 撲滅蝗災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298章 跪下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
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315章 鋼鐵城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165章 墜馬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62章 突襲第418章 警告第12章 撲滅蝗災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436章 考進士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54章 恥度第484章 占城稻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85章 分封第22章 羣星匯聚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156章 冬日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12章 撲滅蝗災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290章 保護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326章 飛梭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8章 開學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21章 書局的意外發展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287章 控制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141章 馮盎第92章 熬出頭了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12章 撲滅蝗災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298章 跪下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