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撲滅蝗災

第12章 撲滅蝗災

“越王,我來……我來……”趙元楷在司農寺得到蝗蟲出現的消息,幾乎第一時間,架着馬匹到李泰養殖的鴨場,慌里慌張的進門,大口大口的喘着氣。

“趙少卿,您慢點。”負責管理鴨場的秦中出來迎接,見趙元楷道:“什麼事?這麼急!”

“越王呢?”趙元楷詢問道。

“在裡面!”秦中連忙回答,“顏先生在教着書呢!”

趙元楷深呼吸了幾口,順了順氣,開口道,“我去報急!”

也不多說話,便大步來到門口,卻見到白鶴與盧安壽如常攔在門口,上前進去交叉雙手行禮,微微彎着腰,說道,“蝗蟲已經在田間出現,我需要向越王徵調鴨禽,進行除蝗!”

聽到這話,白鶴點頭道:“越王已經吩咐過了,若滅蝗需要調度鴨禽,儘管去正屋找馬周郎君即可。這件事情,越王已全部託付給馬周郎君,他最是熟悉那些牧鴨人!”

“多謝白鶴娘子!”趙元楷聽到白鶴的話一愣,又追問了一句,“越王不親自去嗎?”

“越王還在上課,對於越王來說,這纔是最重要的!”白鶴回答道。

聽到這話,趙元楷卻也不再多說什麼,而是彎着腰,連忙向着正屋而去。

隨着趙元楷離開,顏勤禮把手中書握住,看着李泰略帶幾分不解:

只不過當初自己的夢想是濟世安民,而青雀的夢想是想要讓天下人都能溫飽。

馬周道,“當初在神廟會時拉攏了各個村子的人,所以我們早早就讓長安周邊的小村莊都分配到了五百到一千不等的鴨子。

鴨子們絡繹不絕的衝到田畝中,不知道驚起多少蝗蟲。

“謝阿耶!”李泰聽到了李世民的話,不由對李世民表達了感謝。

徹底讓蝗蟲再也形成不了飛天勢頭,這樣至少今年關中不會再有飛蝗了!”

到時候也許還會有零星蝗蟲,但應該成不了蝗災了!”

聽到馬周這般分析,趙元楷點點頭,略帶着幾分說道,“只需要管這裡嗎,其他地方呢?”

這時趙元楷才發現,實際上李泰等人所處的位置距離白渠並不遙遠。

畢竟要是一不小心把苗給一不小心弄懷了,那可就要虧死了。

“抗蝗這件事情,大王忙裡忙外的忙了這般久,現在終於來了,還有耐心來跟着我學習史記?”

趙元楷不知道這這裡到底是馬周等人有意無意選擇的,但至少這一路走得相當平坦。

“我只是覺得,百姓不應該沒有一年之存糧!”李泰道,“不過一場蝗災,長安城下便多了不知道多少餓殍,我覺得我身爲大唐皇族,便應當想辦法讓天下百姓都吃飽!”

馬周搖搖頭,看着這一片土地上的蝗蟲被鴨子橫推,大聲命令道:

李泰正色對李世民,這樣種認真的態度,讓李世民實在說不出不字。

也許是因爲李世民收拾其他的諸侯有些太順利了,所以關中地區都還沒有全面的開發出來就把其他的諸侯全部都給殺光了,這讓鄭國渠與白渠所在地區並沒有全部開發出來。

同時我們在長安中放出消息讓人們飼養小鴨,只是有田的良家子家裡應該都會有一兩隻。

“顏師,若說沒擔心自然是假得。”李泰姿態從容道,“但你也知道我已經忙裡忙外的忙了這麼久了,應該做得都已經做了,就彷彿是參加科舉的學子,平時該學的都已經認真學了,還需要最後一個晚上,還要通宵達旦的背書嗎,平常對待就是了!”

在李世民注視下,李泰緩緩道:“我想要偷偷用它們的營利去供養農業學府。”

畢竟有聖人的玄武門之變在前,誰就不敢保證李泰就不能成爲九五之尊了。

所以馬周對着李泰的方向鞠躬,便果斷跟着趙元楷,投入到抗蝗事業中。

而我們現在則要帶着這般大量鴨子,在地勢相對平坦的野外進行掃蕩。

“想要開學府,你可想好了錢糧從哪裡弄?”李世民對李泰溫和說道。

很快在馬周帶領下,牧鴨人趕着鴨子向白渠方向而去。

剩下來的小煤礦與鴨場,便劃撥到你越王府的名下好了!”李世民拍拍李泰的肩膀說道,

“話雖然如此,那大王不親自去主持這次抗蝗嗎?”顏勤禮手持書本,認真的說道。

牧鴨人們開始拿着牧鞭,驅趕着鴨子們向荒廢了的白渠土地撲去,這些鴨子們“嘎嘎嘎”的叫喊聲綿連不覺,對人類來說相當的不耐煩,但對蝗蟲們來說卻是屠戮的號角。

“馬週週全乾練,趙元楷八面玲瓏,真到了落實具體的事情上,他們比我強得多。

“這次蝗災青雀你表現得很不錯!”李世民拍拍李泰的肩膀誇獎道。

爲什麼這麼自信,因爲李世民來宣李泰前,已經知道李泰的日記裡面寫着到底要什麼了。

“你湊十萬只鴨子給典牧署,另外把典牧署徵調的人員還回去。

趙元楷聽到馬周的話語鬆了一口氣,無論如何,所有人爲這天準備太多了。

這時候,就算百姓也被司農寺組織起來一起驅蝗,有鴨子的出鴨子,把蝗蟲淹沒在鴨山鴨海中,沒鴨子的就晚上辛苦一下,如果某地蝗蟲太多那就點火守夜,看着火別燒到山林。

“我想建立一座農業學府,傳授農民知識!”李泰認真的對李世民道。

“接下來可要辛苦活了,趙少卿確定還要跟着?!”馬周看着趙元楷不由問道。

“這……”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不由變得緊張,臉色慢慢變得通紅起來。

清理掉這裡的蝗蟲,那整個關中的蝗災,應該就成不了飛蝗那樣的勢頭了。

“額?!”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語有些愕然。

“這不過只是今天的路程而已!”馬周平靜道,“我們需要清理鄭白渠這一整塊區域。

雖然一直以來,都在說以鴨治蝗,但實際上這些蝗蟲漫山遍野的出現了,趙元楷反而有幾分慌了。

“馬郎君,你指揮調度可真穩,真有大將之風!”趙元楷伸出手來,很是諂媚的讚道。

李世民拍拍李泰小肩膀,道,“這次你幫了你阿耶大忙,要好好感謝你,說說你要什麼,阿耶幫你實現!”

“白渠那邊嗎?那裡已經荒廢了好些年了,倒伸長出來的雜草被吃了好幾撥。”

“青雀好好幹,你立志於農是好事,肯在農業上下苦功夫更是好事,我再給你撥付良田千畝,供給學府營生!”

“想建立農業學府……這可不容易!”李世民面色微微沉下來對李泰道。

顏勤禮抓着書的手,不由重了幾分,看着李泰的目光帶着幾分凝視。

如果是沒播種的莊稼地倒簡單,鴨子一放,自然讓鴨子在這自助餐裡吃得高興。

當然,退一萬步,真要是幹壞了,那自然是我沒有親臨前線的問題,責任我揹着就是了。”

到達白渠,馬週一揮手,給牧鴨人們下達了放牧的命令,“放鴨子!”

所以李世民纔不怕李泰做出什麼非分之想,要是李泰所希望的東西,跟日記裡的不一樣,那李泰的日記,以後也沒再去看的必要了。

“阿耶,我知道這件事不容易,但我就是想要試試,走一走別人都沒走過的路!”

“這算是把蝗蟲給滅了?!”趙元楷很是期待的對着馬周問道。

一隻只鴨子吃得圓滾滾的,就算有孩子追着他們,他們拍打了拍打翅膀,都跳不起來了。

越王現在才八歲就有這能力,等到越王以後成年了呢!

自己說什麼也不能把這根大腿給放了啊!

當然,馬周負責在野外進行放牧鴨子,儘可能清理野外蝗蟲,而竇靜則組織司農寺成員和當地良家子,對付莊稼地裡面的蝗蟲。

而李世民板着臉道,“農業學府可不容易,需要糧食,需要老師,需要教材,甚至需要土地,青雀你真有這覺悟嗎?”

抗蝗行動從七月中旬一直到八月末,這時候想在長安附近尋找到蝗蟲,可就真不容易了。

“白渠!”馬周冷靜對司農寺說道,“我們的目標就是這裡!”

後來隨着長安人口漸漸增多,這區域被開發得甚至出現了渭河斷流的情況,導致關中根本就沒辦法支撐一個百萬人規模的城市,到時候就算想要開發,也開發不了。

這樣就確保長安以及長安周邊小村,遇到零散的蝗蟲也能及時處理。

至於零星的蝗蟲,則是交給每個村子的牧鴨長,以及各個家族培養出來的鴨子。

這些蝗蟲纔剛出現,下一秒就有數只鴨嘴向蝗蟲吞過去,一個個張開血盆大口,彷彿敦促充錢的企鵝般兇殘。

其他人休息一晚,明天繼續趕鴨掃蕩!”

說實話,原本還令人恐懼的蝗蟲,在這一隻只鴨子們張開的血盆大口的面前,顯得這般脆弱,很難想象,它們是讓整個關中百姓絕望的蝗災。

但已經播種了的莊稼地,那解決起田間的蝗蟲來,要小心了許多。

“你阿耶乃一國之君,一言九鼎!”李世民自信滿滿道。

正如同日記上所說的,這小傢伙準備那鴨場與那兩座小煤礦的營利去建設農業學府。

“青雀……”李世民看着青雀堅毅的神色,在青雀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着蝗蟲們在田間跳躍閃躲,然後就被鴨子們給吞掉了,趙元楷不由握緊了拳頭。

話語間,便繼續上起課程來。

李泰陳懇的說道:“青雀只是做了計劃,真正辛苦的是下面做事情的人。

“跟!”趙元楷狠狠一咬牙,也還是選擇跟上來。

趙元楷聽到馬周的話,有些沒反應過來,思索一下後,道:

現在機緣巧合的抱上了越王大腿,說不定越王就能成爲未來的陛下呢!

李泰的頭不由低了下來,彷彿很是愧疚,“這……這是朝廷的營利,我不能私自調度。

“不用謙虛,沒你做出來的計劃與方案,他們難道還能做事嗎!”

“那鴨場與那兩個小煤礦呢?這你打算怎麼處理!”李世民看着李泰說道。

畢竟司農寺經受不住再一次的失敗,自己也不想要失敗。

“從甲號開始,駐留此地的鴨圈,並留下牧鴨人兩個,鴨子五百,以防止其他地方蝗蟲重新逃回來。

但這裡的植被茂盛,且司農寺並沒有組織徭役在這裡翻田,所以我跟越王都推斷,在鄭國渠與白渠所在的這一大片區域,會有大量的蝗蟲孵化棲息!”

馬周見到趙元楷過來找自己調度鴨子,不由望了一眼李泰的方向。

這蝗蟲最是猖獗的幾天,我也只跟着顏先生讀書,真說起來,我反倒是最清閒的那個!”

“爲何要偷偷供養!”聽到李泰說實話,李世民才滿意的點點頭。

雖然說這件事情李泰已囑咐過,但真降臨在自己身上時,馬周還是很感激李泰的放權。

真的讓我上手操作,我怕只能夠幫倒忙,所以,還是讓他們兩個去幹好了。

農業學府雖是青雀夢想,但嚴格上來說只是私塾,損公肥私不是君子所爲!”

“現在應該怎麼做?”趙元楷看着馬周,帶着幾分茫然。

“我越王府還有一些我平時節約下來的錢糧。”李泰道,“我想先用着。”

“什麼都可以?”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瞪大了眼睛問道。

見李泰坦然以對,便是從容不迫的翻開了手中的書,道:“我們繼續講留侯世家!”

當然,在貞觀時是不用擔心這事的,真要擔心這事情,還是要等到貞觀結束再說。

馬周道:“白渠附近的田畝,因爲沒人被組織起來疏通水渠,所以河道有些淤塞,原本的良田也就自然而然荒蕪了。

“越王都已經安排得七七八八,我不過只是乾點苦勞而已,又算得了什麼!”

因爲趙元楷覺得自己想靠自己本事重新坐上司農寺位置太難了。

不過李泰又伸出頭,對李世民問道,“那阿耶,我能向您要點政策嗎?”

“政策?”李世民對着李泰說道,“什麼政策?”

“比如,我想僱傭流民來建設學校,以及從流民中挑選些半大孩子入學!”李泰道。

聽到這話李世民微微皺眉,最後還是說道,“你先幹着,只要不出大變故,一切都好說!”

(本章完)

第22章 羣星匯聚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88章 醫行走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12章 撲滅蝗災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71章 殿中對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91章 風雪中第150章 軍樂師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13章 獎賞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171章 殿中對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368章 心態崩了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43章 開會中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211章 傳信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171章 殿中對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7章 馬周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485章 分封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80章 達成一致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81章 閻家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372章 下山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336章 博彩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196章 吃火鍋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7章 馬周第114章 建議第196章 吃火鍋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57章 不能笑第470章 光箭雨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
第22章 羣星匯聚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88章 醫行走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12章 撲滅蝗災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71章 殿中對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91章 風雪中第150章 軍樂師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13章 獎賞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171章 殿中對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368章 心態崩了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43章 開會中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211章 傳信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171章 殿中對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24章 縈繞的緊迫感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7章 馬周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485章 分封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80章 達成一致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81章 閻家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372章 下山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336章 博彩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196章 吃火鍋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7章 馬周第114章 建議第196章 吃火鍋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57章 不能笑第470章 光箭雨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