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黃金洲

上億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呢,現在明朝一年的稅銀都不會超過300萬兩。

現在可不比後世,來自美洲的白銀還沒有大規模的流入,白銀依然非常的金貴、值錢,到了明朝後期、瞞清的時候,白銀大規模的流入,纔開始真正的多起來,逐漸取代銅錢成爲了主要貨幣,至於現在依然還是以銅錢爲主。

這上億兩白銀數字一出,猶如超級炸彈,將所有人都炸的暈乎乎,接着一個個都連連搖頭,難以相信劉晉的話。

“我知道大家可能不相信我的話,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一個石見銀礦而已並不算什麼,世界上還有比這石見銀礦更加讓人着迷的地方。”

“那就是黃金洲~”

劉晉看了看周圍的衆人,沒有理會大家的置疑,而是拿着毛筆繼續在白布上面畫起來。

“大家請看,在倭國以東,這是一片非常廣袤的海洋,我們可以稱之爲太平洋。”

“我們如果想要抵達黃金洲,我們可以從倭國一直北上,然後在從我們所在的這個大陸最北處再往東航行,進而抵達黃金洲的北部。”

劉晉在地圖上面劃出了一條線路,用後世的路線來說就是從日本這邊往北走,抵達白令海峽之後往東抵達阿拉斯加。

“黃金洲是一片非常廣袤的大陸,黃金洲的面積非常大,從北一直往南,面積大概有幾十個我們大明這般大。”

“這裡是一片天賜之地,土地非常的肥沃,在黃金洲的中部和東部這裡有着非常廣袤的平原,隨便撒點種子就可以坐着等收穫。”

“除了肥沃的土地,黃金洲、黃金洲,從名字就知道在黃金洲這裡,幾乎遍地都是黃金,這裡的土著…額也就是黃金洲的蠻夷,他們還非常的落後,連鐵都不會冶煉,他們非常喜愛黃金,用黃金建起了一座座龐大的黃金城,裡面的磚塊都是用黃金鑄造。”

劉晉極盡誇張的描繪着黃金洲的富有,廣袤的土地,無盡的黃金,同時也是點明瞭黃金洲的蠻夷非常容易征服,只要去了,這些黃金就可以任你隨便拿。

整個二樓,所有人都被劉晉描繪的黃金洲所深深的吸引,一個個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難以置信,同時也是明白了,劉晉爲什麼說倭國的石見銀礦不算什麼了,和黃金相比,銀子自然是不算什麼。

這遍地黃金、用黃金來建造城市,實在是太誇張了一些,可是聽到劉晉的描述,有人的雙眼都泛紅了,恨不能現在就到黃金洲去,去將一座座黃金城給搶光。

“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

“黃金洲,遍地是黃金,這怎麼可能。”

中年人連連搖頭,劉晉的話實在是太誇張了,簡直猶如天方夜譚一般,聽起來就和聽遠古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一般,遙不可及又非常的荒誕。

“黃金洲除了這遍地的黃金、廣袤肥沃非常利於耕種的土地之外,在黃金洲這裡還有幾樣寶貝。”

劉晉看着衆人的神情,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不管有沒有用,先給人畫個大餅,或許蝴蝶效應會慢慢的引起連鎖反應也是難說的。

“還有幾樣寶貝?”

衆人一聽,頓時就更有精神了,很想知道這黃金洲到底還有那些東西,也很想知道劉晉還能夠吹出什麼樣的牛出來。

“我前面說了,這黃金洲是天賜之地,是上天眷顧的地方。”

劉晉喝口茶水潤潤喉嚨,接着看了看衆人繼續說道。

“我們大明的糧食作物,南方是以水稻爲主,北方是以小麥和慄米、高粱等爲主,你們有誰知道這水稻、小麥、慄米的產量有多少一畝?”

“我是做糧食買賣的,我知道一點,我們大明南方主要以水稻爲主,水稻一年可以種兩季,早稻和晚稻,上等水田,早稻和晚稻加起來可以有5石左右的畝產,如果是中等水田的話就只有4石左右的畝產,下田就更少了。”

“北方的小麥也是分爲冬小麥和春小麥,加起來的產量一年也差不多是4石左右一畝,至於慄米的產量,一畝差不多是2石。”

聽到劉晉的話,現場有商人站了出來回答道。

“非常感謝這位朋友。”

劉晉向對方拱手致謝,對方也是非常有禮的回禮。

“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我好好的爲什麼說起我們大明的糧食產量來,這糧食和黃金洲的寶貝有什麼關係。”

接着劉晉再次繼續提起黃金洲,衆人也是再次看向白布上面劉晉所畫的黃金洲的區域。

“黃金洲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這廣袤富饒的土地,也不是這遍地可見的黃金,它最寶貴的財富是黃金洲的三種農作物。”

“這三種農作物分別是玉米、土豆、番薯,我們大明的水稻和小麥畝產也不過四五石的樣子,但是黃金洲的這三種農作物,它們的產量卻是可以輕輕鬆鬆的達到畝產20石,像土豆和番薯,它的產量甚至能夠超過30石、40石。”

“你們說這樣的農作物是不是最寶貴的財富?”

劉晉再次拋出了一個重磅炸彈,將玉米、土豆、番薯給拋出來。

“不可能~天底下怎麼可能會有怎麼高產量的作物。”

剛剛回答問題的那名商人還有器宇軒昂的中年人幾乎異口同聲的站起來說道。

“這絕對不可能~”

“是啊,怎麼可能會有幾十石一畝產量的糧食,這還是糧食嘛,爲什麼我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如果真的能夠畝產幾十石的話,這天下就不會有飢餓之人,人人都能夠吃飽飯,甚至還會有大量的糧食剩餘出來。”

其他人一個個震驚過後,也都是跟着紛紛搖頭,畝產幾十石的糧食,說出去都沒有人相信,要知道黃金雖然珍貴,土地雖然珍貴,但是最珍貴的是糧食,因爲人可以沒有黃金,也可以沒有土地,卻是不能不吃飯。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糧食作物,那這三樣東西真的比黃金還要寶貴!”

中年人很快似乎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慢慢的回到椅子上,嘴裡面唸叨着。

第85章,規矩真多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753章,治權分離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986章,接弦戰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1137章,旗幟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976章,懟上第127章,必有災荒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608章,明朝的財政問題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2章,賣鹽第259章,偷偷摸摸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42章,開業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42章,啓航第348章,工匠學校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638章,商議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524章,同化政策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906章,以殺止戰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577章,真好吃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
第85章,規矩真多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753章,治權分離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986章,接弦戰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1137章,旗幟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04章,換了個人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976章,懟上第127章,必有災荒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608章,明朝的財政問題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852章,翻身的劉癩子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2章,賣鹽第259章,偷偷摸摸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42章,開業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42章,啓航第348章,工匠學校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638章,商議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904章,沒羞沒躁的好日子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524章,同化政策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906章,以殺止戰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577章,真好吃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