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工匠學校

劉晉很是慶幸,自己考得不錯,考了個狀元,進的是翰林院這樣的地方,非常的清閒,每天點個卯之後就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要是考的不好,像自己的兩個學生,黃錦泉因爲是三甲前列,直接就被派到地方去任知縣了,童源屬於二甲吊車尾的位置,得到了一個留在京城戶部的差事,算是留京了,每天忙碌不停,累的要死。

關鍵是他們兩個累就算了,升值還沒有自己快,自己只需要安安心心的在翰林院待個幾年,一般是先升侍讀、侍講,也就是給皇帝、太子講講課,升到正六品,然後再升到侍讀學士從五品的位置。

接着就是到詹事府任職,像王守仁父親王華這種,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四品大員了,再從詹事府這邊出來的話,基本上就是六部的侍郎了,這個時候就是三品大員了,之後順利的話,那就是六部尚書,再入內閣的節奏了。

黃錦泉和童源兩個人想要這樣平步青雲幾乎是不可能的,兩個人現在都是七品的官員,想要一步步升上去,還不知道要多久。

翰林院翰林這活,劉晉很是喜歡,屬於典型的事情少、離家近、升值快的那種。

清閒的劉晉,也是正好可以將自己想要辦的事情都給辦好。

京城南邊,距離京城僅僅只有十幾裡地的王家莊。

整個王家莊周圍一大片的土地全部都是劉晉的土地,當然以前這片土地是英國公張懋的,後來張懋賣給了劉晉。

此時王家莊附近這裡繁忙無比,上千的勞力被劉晉僱傭過來,運輸鋼筋水泥、建材的四輪馬車排成了長龍,幾座巨大的廠房正在建設當中。

這裡就是劉晉準備用來打造紡織廠的地方,王家莊這裡離京城近,交通便捷,依託京城,背靠整個華北大平原,而京城本身也離邊關地區非常近,未來還可以源源不斷的從草原上面獲取羊毛這個原材料,在這裡搞個紡織基地再合適不過了。

王家莊實現已經建好的一羣院落當中,幾百個能工巧匠被劉晉高薪僱傭過來,此時正在不斷的研究劉晉拿出來的新式紡紗機、織布機的圖紙,打造新式的紡紗機和織布機。

“老劉,這樣打造紡紗機和織布機是不是太慢了,這幾百號人一天也造不出多少紡紗機出來,什麼時候才能夠將我們的工廠給填滿?”

劉晉陪着朱厚照來這裡視察,朱厚照看着才製造出來的幾臺紡紗機,很少不滿意他們的速度,幾百號人,這速度也太慢了。

關鍵是劉晉給他們的薪酬待遇實在是太好了。

和天津造船廠這裡一樣,劉晉對這些能工巧匠也是設立了等級,定期進行考覈和再教育,薪酬待遇也是和這些掛鉤的,等級越高,薪酬待遇自然就越好。

但即便是學徒,劉晉這邊也是開出了三兩銀子的月響,如果能夠評上師傅的稱號,即便是最低級的1級工匠師傅也有五兩銀子的月錢。

除了月錢之外,再加上其它諸多方面的福利待遇,可以說,劉晉一下子就讓這些賤籍的工匠們翻了身。

不管是打鐵的鐵匠,還是木匠、又或者是做工地的水泥匠等等,只要進入劉晉麾下的產業,全部都是納入了這個體系當中。

這也是劉晉現在隨隨便便都能夠招募到衆多工匠的原因,因爲劉晉這邊開出的薪酬待遇實在是太高了,形成了千金市骨的效果,每次劉晉需要人,只要一喊,四面八方的工匠都願意雲集過來。

現在都已經有山東、山西、河南的工匠來京城這邊某生了,能夠進劉晉麾下的產業自然是最好的,不能進,也可以進其它的作坊、工廠,到處都需要有手藝的人,待遇比起以前來不知道好了多少。

“殿下,他們現在纔剛剛開始研究這些紡紗機和織布機,先製造出一些樣品來,熟悉之後,再用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到了那個時候就快了。”

劉晉笑了笑說道,接着想了想又補充道:“不過殿下您說的沒有錯,他們確實是太慢了一些。”

“這些工匠雖然一個個都有比較豐富的經驗,但是大部分的工匠都沒有文化,不識字,做事也都是依靠自己的經驗。”

“短時間內來說,還可以應付一二,但是如果想要真正有所創新和突破的話,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要着眼於未來,建立專門的工匠學校才行。”

在這裡,劉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發展路線或許是錯了,自己一個人縱然是有金手指,所能夠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應該還是要注重人才的培養。

和天津海事學院一樣,自己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工匠學校,專門培養工匠,培養研發人才,最終慢慢的到培養科學家的這一步。

現在除了這天津海事學院之外,不管是天津造船廠,還是密雲鐵廠,又或者是天津水泥廠,都只是內部的一種培訓、教育制度,並不是專門的學校,都是對現有的工人進行培訓。

儘管效果也是非常不錯,天津造船廠就非常的成功,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造船師傅,爲海航事業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但教育這種東西,其實還是應該從娃娃抓起,要從娃娃培養起,從最基礎性的東西教育起,萬丈高樓最關鍵就是基礎啊。

就像眼前來說,劉晉明明已經給了圖紙,這幾百號工匠也是研究了好些天才研究的差不多,但製造的速度依然很慢,很多時候,這些工匠製造零部件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做到統一的標準和規格。

同樣的一個東西,張師傅做出來的和李師傅做出來的就是有差別,沒有辦法互相使用,這就足以說明問題,想要工業化,這可是不行的。

歸根結底來說,還是要從基礎性的東西來教育,因爲張師傅和李師傅都已經成年人了,都有着各自的經驗,做事的事情都是依靠自己的經驗做出,這做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有差別了。

“工匠學校?”

朱厚照一聽,頓時微微一愣。

這工匠是賤籍,而學校自古以來都是神聖的地方,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讀書人都是清高的,即便是考不上功名的讀書人,那也是牛叉哄哄的。

現在竟然將工匠和學校聯繫在一起,還要建專門的工匠學校,你確定你能夠招到學生?

你確定你不會遭到士林的強烈反對?

你這工匠學校又準備教一些什麼東西?

四書五經?

還是教打鐵、又或者是教做木匠之類的?

一時之間,朱厚照的腦袋中涌現出很多的東西出來,覺得這個想法不太現實。

如果是教四書五經,那和傳統的私塾又有什麼區別,如果是教打鐵、做木匠什麼的,它又不能叫學校,士林是不會答應你掛着一個學校的名字卻是在叫人打鐵的。

“老劉,你這個想法不太現實吧?”

想了想朱厚照說道。

“我初期的打算是這樣的,我們先辦一些附屬學校,比如密雲鐵廠這裡,我們辦一個密雲鐵廠學校,只要是工廠員工的子弟,免費來讀書,還包一頓午飯。”

“這工廠學校教授的內容和普通的私塾、書院不一樣,我們不教四書五經,也不教春秋大義,我們將這些課程進行具體的細分。”

“大概可以分成國學、數學、歷史、地理和自然學這五門課程!”

劉晉點點頭,想了想也是初步將自己個規劃說了出來。

“數學、歷史、地理我都知道,這國學和自然學又是怎麼回事?”

朱厚照仔細的聽着,想了想問道。

“國學其實就是識字,教他們讀書寫字,只是我們教授的內容不單單是四書五經,還包括詩詞歌賦等等之類的。”

“至於自然學,則是研究自然的一門學科,準確的說就是工匠學校的前身,比如研究下怎麼樣才能夠練出更好的鋼鐵出來,提高鋼鐵產量,或者是研究下該如何染布,如何製造出更多布匹的來之類的。”

劉晉想了想回答道,自然學其實就是科學的前身了,現在沒有科學的說法,想了想用自然學來代替是比較好一些的。

“這倒是有趣,只是你不教四書五經的話,不參加科舉考試,你確定有人會將小孩送來讀書?”

朱厚照點點頭,想了想說到了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招工嘛,只要從學校出來的,我們都可以讓他們成爲各個工廠的學徒嘛,等於是工匠的前身,到時候再辦工匠學校,只要從中畢業,我們就高薪招聘,還怕沒人讀書?”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子女來說,能夠去讀書識字就不錯了,難道還指望去考科舉?”

朱厚照的問題很現實,人都是趨利的,沒有好處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如果讀書不能考科舉,肯定是沒有人去讀的,有這讀書的功夫還不如幫忙做工賺錢來的實際點。

讀書無用即便是在後世依然還有人覺得有道理。

第276章,曬鹽法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31章,比數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634章,牛耕田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532章,淞滬第312章,撤兵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857章,編戶爲伍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2228章,全球糧荒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203章,大明鍾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407章,大明必勝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794章,融合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586章,開戰第142章,開業第612章,有官做了第2114章,回大明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257章,大西安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1503章,興王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45章,三閣老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363章,價格戰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698章,勢如破竹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0章,一對三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209章,羣臣激憤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
第276章,曬鹽法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31章,比數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634章,牛耕田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532章,淞滬第312章,撤兵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857章,編戶爲伍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2228章,全球糧荒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1426章,恐慌的江南士族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1255章,文化教育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203章,大明鍾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407章,大明必勝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794章,融合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586章,開戰第142章,開業第612章,有官做了第2114章,回大明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257章,大西安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31章,廠衛的速度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1503章,興王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45章,三閣老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363章,價格戰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698章,勢如破竹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0章,一對三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209章,羣臣激憤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