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荒蕪的良田

“有糧食吃就好~”

“說實話我是很擔心以後大家沒有糧食吃。”

“天津和京城這邊,有太多、太多的人都進廠或者是在作坊裡面做工,北直隸這裡有很多、很多的田地都沒人種了。”

“上好的良田都沒人種,實在是可惜,我都在擔心着到了冬天的時候會不會出現糧荒。”

毛奇一聽,也是憂心忡忡的說道。

“沒人種田?”

“這是怎麼回事?”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立即打起精神來,連忙問道。

“殿下,很簡答啊,大家給地主種田,一年到尾累死累活連口飽飯都吃不飽,這進廠、進作坊做工的話,一個月隨隨便便都能夠拿到三四兩銀子,而且很多地方還包一日三餐。”

“同樣是做事,你說大家是會選擇種田呢?還是去廠裡面做事呢?”

,毛奇回道。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單單是京城、天津周圍,這裡就有大片、大片的田地都荒蕪了,沒有人種,多好的良田啊,以前都是搶着種,現在都是沒人種。”

“那些地主老財都急死了,哭着喊着讓人回去種他們的田,可是都沒人理他們。”

“大家都不傻,種田連飯都吃不飽,誰去種田啊。”

“這沒人種田,以後大家都吃什麼?”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於是皺起眉頭。

“所以我才擔心這到了冬天的時候,我們北直隸這裡會不會又發生饑荒。”

毛奇點點頭說道。

“這樣下去可不行啊,田不能慌着,必須要種上糧食才行,不然到時候發生饑荒的話,那可是要出大問道。”

朱厚照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誰都沒想到,這資本主義的發展,工廠和作坊的大規模興起,北直隸這裡竟然沒人種田了,大量的良田都荒蕪了。

“殿下,不用擔心,不會發生饑荒的。”

劉晉笑了笑非常自信的說道。

這一切其實都在劉晉的意料之中,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會對農業產生巨大的衝擊。

衝擊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會減少從事農業產生的人數,另外一個就是會改變農業種植的結構。

工廠、作坊等等需要大量的工人,京津地區這裡的水泥廠、紡織廠、造船廠、煤炭廠、鋼鐵廠等等,用工需求都非常的大。

少則幾百人,多則上萬人的廠子,在整個京津地區都有很多。

原先京城僅僅只有百萬的人口,短短几年的時間,京城這裡的人口已經突破五百萬了。

原先的京城早就已經住不下了,京城周圍都有大量新興起來的城鎮,裡面有大量的人口。

天津這邊也是,原先小小的天津,這幾年是飛了一般的發展,人口比京城這邊還要更多。

天津新城的規模都已經非常的龐大。

這些增加的人口是從哪裡來的?

全部都是從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這些地方來的,因爲京津地區這裡收入更高,生活更加的輕鬆,自然而然會吸引更多的人過來。

這些人以前大部分可都是種田的,他們不種田了,那些田地自然就要荒蕪了。

“老劉,詳細的說說。”

朱厚照看了看劉晉問道。

“這些田之所以會荒蕪,那是因爲大家知道,種田不划算,這一年到尾累死累活的種田,最後也不過是便宜了地主老財,自己一家老小,連飽飯都吃不上幾頓。”

“但是去工廠、作坊做工就不一樣了,不僅僅能夠吃飽飯,還能夠賺到銀子,換誰都會做出選擇。”

劉晉想了想緩緩的開口說道。

“對,我以前也是種田,確實是和劉公子所說的一樣,一年到尾如同牛一樣,累死累活,但卻是連飯都吃不飽。”

“這種出來的糧食,一半交地主,剩下的一半還要交一半給官府,留下的根本不夠吃。”

毛奇也是跟着說道。

“原來如此~”

朱厚照微微點頭。

“田地荒蕪並不可怕,最着急的是這些地主,他們看着自己的田地荒蕪,他們要麼就是降低自己的佃租,吸引大家去種田。”

“另外要麼就是想辦法自己來種田,或者是想辦法用更少的人力種更多的田地。”

劉晉繼續說道。

“自己種田?”

“更少的人力種更多的田地?”

朱厚照聽完,頓時就疑惑了。

“毛奇,以前你們種田主要是靠什麼?”

劉晉笑了笑,轉頭對毛奇說道。

“主要就是靠人力啊,我們都是窮苦人家,一個村裡面都很難有一頭牛,只有地主家纔有牛的。”

毛奇說道。

“那就對了,這靠人力來種田,非常的辛苦,關鍵是也非常的慢,同樣的翻一塊地,有牛和沒有牛,差別是非常大的。”

“如果有牛的話,一個人,一頭牛,很快就可以翻好。”

“如果是靠人來的話,即便是好幾個人也當不到牛的。”

劉晉點點頭說道。

“對,對,牛可比人有力氣多了,也精貴了,但是牛太貴了,我們以前窮,根本就買不起。”

聽到劉晉說到了關鍵點上面,毛奇連忙直點頭,深有體會的說道。

“殿下,這種田的人少了,那這些地主就會更多的使用牛馬來種田,用更少的人力就可以耕種更多的田地出來。”

“而且我們北直隸這裡的人不種田了,我們也是可以將其它地方人遷移過來。”

“比如山西、陝西、河南這些地方。”

“陝西和山西的黃土高坡,哪裡田地稀少,更重要的降水也很少,朝廷完全可以將這些地方的人遷移到北直隸這裡來,讓他們來種田。”

“河南這裡地少人多,每次只要有災害,河南這裡就容易出問題,將這裡的人大規模的遷移出來,讓他們來北直隸這裡種田,就可以大大的緩解北直隸的人地問題。”

“到時候再加上推廣使用牛馬來種地,北直隸這些地方的良田肯定是不會荒蕪的。”

劉晉笑了笑,繼續說道。

陝西、陝西、河南這些地方的生態是非常的脆弱,因爲這些地方歷史悠久,人口太多了,人地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

風調雨順的年景還好說,這要是稍微有點事情,必然就烽火四起。

明末的農民起義基本上都是從這些地方燃起的,而且是一波又一波,永遠都沒有平息的意思。

說到底還是這些地方的人地矛盾太尖銳了。

現在正好北直隸這邊的田地沒有人種,將這些地方的人口遷移過來。

並且未來,隨着殖民擴張,大明這邊還可以將更多的人口往大明之外的世界不斷遷移,緩解人地矛盾。

“這倒是一個辦法~”

朱厚照聽完也是微微點頭。

上次和劉晉去犒賞三軍,他是去過山西、陝西的,見識過這些地方貧窮。

這裡的土地千溝萬壑,非常的乾旱,土地非常的稀少。

可就是這樣的地方,人口卻是非常的密集,土地大家都爭搶着來種。

當時劉晉就和朱厚照說過,將來有可能的話要將這裡的人遷移出去,這裡的環境太惡劣了。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其它地方調集糧食過來。”

“今年我們大明風調雨順,大明各地的糧食都能夠豐產,根本就不愁沒有糧食。”

“更何況,現在我們大明海貿如此的發達,還可以從朝鮮、倭國、南洋這些地方購買糧食過來。”

“特別是南洋這邊,南洋地區氣候非常適合水稻的種植,產量非常高,一年幾熟,未來我們可以大規模的移民到南洋地區去,隨隨便便種植出來的糧食都吃不完。”

“還有琉球島這裡,今年以琉球城爲中心,在琉球島上面新建了好幾座新城,開墾出了大量的土地,這裡種植出來的水稻,產量也是非常高,足以輕鬆的滿足京津地區對糧食的需求。”

“再加上我們從黃金洲這邊帶回來的高產番薯、玉米、土豆也都已經在種植了,未來大規模的推廣之後,糧食問題是不用擔心的。”

劉晉對此是非常有信心的。

要是這樣還會鬧饑荒,那就真的無話可說了。

又是高產的農作物,又是越來越發達的海洋運輸和貿易,還有對琉球島、南洋地區的開發等等,糧食絕對是不用擔心的。

“這我就放心了,看着這些良田荒蕪,總覺得不好。”

聽完劉晉的分析,朱厚照這才放下心來。

“放心吧,很快,這些田地都會種上莊稼的,現在棉花的價格大漲,不正是他們種棉花的大好時機?”

劉晉笑了笑說道。

田地怎麼可能會荒蕪?

在別的地方可能會,但是在大明是絕對不可能的。

根深蒂固於骨子、靈魂裡面的種田天賦是不可能看着這些良田荒蕪的。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些着急的地主老財們總是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毛奇,這些黃金洲帶回來的農作物,有些已經成熟了,你這邊準備怎麼賣啊?”

很快劉晉將目光回到了眼前的辣椒田和玉米地,想了想問道。

這很重要啊,這些黃金洲帶回來的農作物,最終是大規模的推廣的,所以這第一批還是很重要的,要想辦法讓大家喜歡上這些黃金洲的農作物才行。

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753章,治權分離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142章,開業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478章,南洋航線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2089章,野心勃勃的查理五世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586章,開戰第681章,歐洲人?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339章,會試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318章,長蘆鹽場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116章,回京第89章,授課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1137章,旗幟第571章,天竺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63章,回港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39章,成功了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557章,中轉點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
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753章,治權分離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142章,開業第867章,大發明家朱厚照第1600章,西蒙的擔憂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478章,南洋航線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2089章,野心勃勃的查理五世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586章,開戰第681章,歐洲人?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339章,會試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356章,維也納大戰(二)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318章,長蘆鹽場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116章,回京第89章,授課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1137章,旗幟第571章,天竺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63章,回港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39章,成功了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557章,中轉點第581章,前往遼東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687章,讀報先生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