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折中(求訂閱)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同樣也感受到了身後諸多同僚們的目光,劉健緩緩的站立出來說道:“海禁是太祖皇帝時期制定的國策,起初的目的只是爲了防患倭寇,但並沒有限制百姓出海捕魚,也沒有限制商人出海經商。”

“在成祖時期,我大明更是七下西洋,威名遠播,這纔有了後續四方來朝的盛世之景,但也因此加重了我大明的負擔,同時東南沿海地區,商人只知利益而忘國法,爲逃避稅賦,屢屢假扮倭寇,致使歷代先王逐步加嚴海禁,這纔有了現在片帆不得下海的嚴格政策。”

毫無疑問,劉健還是站在了周經這一邊,一來他是河南人,是北方人,跟南方的世家大族、士紳商人沒有任何的瓜葛。

二來劉健也是有名的賢能之臣,一心爲國,這也是他深受弘治皇帝賞識的原因,昨天他可是親眼看到了來自天津的海魚,更是親耳聽到了李東陽和周經向弘治皇帝彙報的情況。

對於劉健來說,只要是利國利民之事,他都支持,不說現在北方三省饑荒肆虐,縱然是沒有饑荒,這海洋捕撈能夠收穫如此多的肉食,能夠讓沿海老百姓吃的更飽,他也是要支持的。

而且對於南方這邊商人一邊私自出海牟利,一邊又支持南方士林實行嚴格海禁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

之所以一邊私自出海一邊又實行海禁,無非就是爲了逃稅,大明的稅本來就已經非常低,三十稅一,但是商人們依然要逃稅。

鹽商、糧商、海商、布商等等,在大明雖然商人明面上沒做任何的地位,但實際上,因爲稅率極低,再加上都逃稅,所以商人們基本上都是不需要交稅的。

大明中後期的時候在江南地區一年的商稅銀子僅僅只有可憐的幾千兩,說出去都沒有人相信,偌大一個富庶的江南地區,一年的商稅銀子僅僅只有幾千兩,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人逃稅是何等的嚴重,在他們的眼中估計根本就從來沒有交稅這個意識。

朝堂之上每當有人提出要徵商稅的時候,比現在的情況還要更加糟糕,兵部尚書馬文升提出大同邊警,餉費不足,要求增加南方兩稅折銀的數字。

內閣三閣老之一的謝遷都站出來表示反對,他說:先朝因爲南方賦稅較重,所以用摺合銀兩的辦法來減輕。如果再提出增加,恐怕百姓不堪負擔,結果馬文升提出的議案沒有被通過。

除了逃稅之外,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壟斷大明對外的貿易。

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自古以來都是遠銷海外,根本不需要說運到歐洲去,即便是運到朝鮮、倭國、南洋等地區去,利潤就已經極爲可觀。

實行嚴格的海禁,一般的商人根本就不可能出海,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士族、大商人可以出海,從而形成壟斷,而壟斷就意味着暴利。

大明朝廷和皇帝雖然窮的叮噹響,但是江南地區的士紳大族,鹽商、海商等等哪一個不是富可敵國,揚州地區,富商爲了爭花魁的時候,幾萬兩、幾十萬兩銀子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扔出去,一擲千金說的就是他們。

對於這種情況,劉健也很想要改變它,朝廷沒錢,什麼事情都辦不了,皇帝沒錢更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現在的弘治皇帝還好,只有一個老婆,一向也是勤儉節約,輕徭薄賦,所以過過苦日子也無所謂,但是誰能給保證下一個皇帝也能夠像弘治皇帝這樣?

再者實行海禁對南方的大家族、大商人有利,但是對於北方的士紳、家族卻是沒有人任何的好處。

北直隸、山東、遼東明明也是靠海,卻是沒有片帆不得下海,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大海望洋興嘆,得不到一絲的利益。

“臣以爲周公所言甚是,堵不如疏,既然禁海也不能阻止商人私自出海,還不如全面開放海禁。”

“更何況,以前的時候我們不知海洋富庶,空有萬里海疆,卻是隻能守着一畝三分地困頓不堪,猶如守着金山銀山而不知,拿着金飯碗去要飯一般。”

“如果我大明開放海禁,萬里海疆,億萬黎民百姓皆可受惠,據時,萬千漁船出海,百姓就有吃不完的廉價肉食,則我大明盛世可期也。”

劉健的聲音非常洪亮,吐字清晰無比,聲音迴盪在金鑾殿的每一個角落裡面。

“臣彈劾劉健…..”

劉健的話纔剛剛說完,弘治皇帝都還沒有發表意見,立刻就有幾個人接連走了出來彈劾劉健。

毫無疑問在開海這件事情上,江南士林的利益幾乎是一致的,只要有人支持開海或者是支持徵收商稅,他們就立刻站出來的反對,至於對方是內閣首輔還是六部尚書都無所謂,反正明朝歷來有以小制大的傳統。

御史、翰林品級不高,但是一樣可以彈劾那些六部尚書,內閣閣老,而往往一旦有人彈劾,這些尚書、閣老之類的爲了表示自己的清白,一般也都會向皇帝上書請辭,畢竟都是要面子的人。

“夠了~”

弘治皇帝陰沉着臉,目光又看向謝遷說道:“謝愛卿,你怎麼看?”

見弘治皇帝問起謝遷的看法來,來自江南地區的官員們頓時一個個都趕緊站了回去,同時也是用熱切的目光看向謝遷。

謝遷是浙江人,正兒八經的江南人,李東陽雖然也是南方人,但出身湖南,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算不上江南人的,江南士林現在在朝堂之上就是以謝遷爲首,需要的時候也是拉上李東陽。

謝遷的家族也是江浙紹興的大家族,在江南地區也算非常有影響力的大家族,在各個方面也都有着龐大的利益。

所以兵部尚書馬文升上書要徵收商稅的時候,他都會站出來反對,因爲這也是觸犯了謝遷自身的利益,除非了他背後家族的利益,更是觸動了江南士紳、商人、大家族的利益。

“海禁乃是祖制,亦是國本,不可輕易動搖,但周公和劉公所言也是非常有道理,時移勢遷,我們在實行任何政策的時候也應該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先北方三省饑荒肆虐,既然海洋捕撈能夠收穫大量肉食,用來賑濟災民,如此利國利民之事,理應支持。”

“但海禁畢竟是祖制和國本,關係到我大明的長治久安,在涉及祖制和國本的方面,臣以爲我們不應操之過急,如果一下子全面開放海禁,或許會如同朝中諸公所言致使大明動盪不安。”

“所以臣以爲我們不宜一下子全面解開海禁,可以現行解開禁漁,允許沿海地區下海捕魚,同時可以先行在少數地區開放海禁,如果解開海禁確實是利國利民,後續再全面解開海禁也是不遲。”

“如果解開海禁會致使天下大亂、國本動搖,我們據時再全面禁止也是無妨,因爲僅僅只是在少數地區解開海禁,對我大明的影響也是可以控制的。”

謝遷的話算是走中間路線了,這也算是一個很無奈的舉措了,因爲昨天的時候弘治皇帝就已經和他商量了此事,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他不可能站出來表示反對。

可是他是江南人,是江南士林的代表,他也不可能不爲江南士林說話,從周經提出解開海禁,他就一直在思索這個事情,思索了許久,這纔想出了這樣一個折中的辦法來。

一方面也是照顧了江南士林的面子,不至於讓自己以後無法立足江南士林,另外一個方面也是遵從了昨天和弘治皇帝他們所商議達成的意見,不至於成爲弘治皇帝的敵人。

聽到謝遷的話,江南地區出身的官員頓時一個個就跟泄氣的氣球一般,頓時就癟了,連謝遷這個江南士林之首的人都不能明確的站到自己這一邊,大家縱然是再繼續說下去又有何用。

更何況,謝遷這個這種的方法,其實想一想也還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解開禁漁,讓沿海地區的人可以出海捕魚,這對於商人的利益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普通老百姓可沒有辦法組船出海經商。

至於說在少數地區試點解開海禁,他們也是還可以想想辦法將這個試點地區給搞砸,如此一來,以退爲進,將來再上書實行海禁的時候就可以讓反對者無話可說了。

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267章,回京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135章,漲、漲、漲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884章,回京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38章,誰會贏?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550章,勸說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549章,買房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51章,天津第72章,以工代賑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738章,科提王國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292章,傻鹿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2114章,回大明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876章,玩物喪志第24章,甩手掌櫃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843章 ,黃金洲
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267章,回京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135章,漲、漲、漲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884章,回京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338章,誰會贏?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550章,勸說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549章,買房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51章,天津第72章,以工代賑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421章,扣帽子誰不會啊第738章,科提王國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292章,傻鹿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2114章,回大明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876章,玩物喪志第24章,甩手掌櫃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843章 ,黃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