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

當朝的三位閣老聚在一起討論着今天望月樓發生的一切,商量着明天忽悠弘治皇帝拿出自己的內帑來組織人手前往黃金洲尋找劉晉口中的三種高產糧食作物。

在京城一處高門大戶的府邸之中,一羣來自江南的人同樣聚在一起,這些人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江南大族。

江南的大族,上有家族子弟在朝堂之上爲自己代言,下有盤根錯節,猶如老樹根一般的關係牢牢的控制一方,猶如一顆顆吸食在這個王朝身上的毒瘤,不斷的吞噬着這個大明王朝的氣運,直到100多年之後,徹底葬送了這個大明王朝。

這些號稱是書香傳家的江南大族是最貪婪的存在,任何的利益,他們都會想法設法的插上一手,從鹽、鐵、糧、布、茶等,幾乎所有這個時代的最賺錢的生意,幾乎都被這些江南大族所壟斷。

同樣他們也是最吝嗇存在,吝嗇並不是指他們像葛朗臺的那種吝嗇,而是指他們爲整個大明王朝所做的貢獻方面。

只要一涉及到商稅,涉及到鹽稅,涉及到土地稅收等等這些東西,他們都會毫無保留的反對,明朝歷史上任何人如果敢涉及到商稅這個問題,最終都會被這些江南大族給弄死,甚至於有人懷疑明朝歷史上幾位皇帝離奇死亡的事情都和這些江南大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萬曆皇帝重用礦監,商人地主集團利益受損,因此萬曆成了明朝歷史上聲明最爲狼藉的皇帝,那些文人恨不得用天下最爛的詞來形容萬曆皇帝。

朱由校重用魏忠賢,魏當政時對文官地主集團打擊頗深,國家局勢有所好轉,遼東局勢也開始好轉,不過魏忠賢權勢再大,也不過還是朱由校手裡的一條走狗,可以想象只有朱由校還在位一日,東林黨便沒有翻身之時。

不過正當壯年不過二十出頭的朱由校也莫名其妙的落水了,也是因此染上重疾,過了幾個月不治身亡。

這一點和弘治皇帝的兒子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死很像,都是在壯年的時候,莫名其妙的落水,然後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就不治身亡了。

儘管歷史的真相後人很難知道,畢竟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丑,但是明朝兩位皇帝都莫名其妙在壯年落水,最後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死了,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事情並沒有表面如此簡單。

恰巧的是,明武宗和明熹宗都試圖進行一些改變,而改變都涉及到文官地主、江南士族的利益。

江南士族的力量盤根錯節,遍佈整個大明帝國的方方面面,今天在望月樓發生的一切,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現在聚在一起,一個個眼睛泛紅,猶如飢餓的狼羣的一般。

“沒想到這絲綢、瓷器運到歐洲之後竟然和黃金等價,如果能夠運一船絲綢到歐洲的話,那豈不是可以換回來一船黃金?”

衆人圍着一張簡陋的地球儀,如果劉晉在話,肯定就能夠發現,這個地球儀竟然和劉晉今天在望月樓所畫的一模一樣。

而劉晉所做出來的那個簡陋地球儀現在在弘治皇帝的手中,如果單單是靠望月樓現場衆人的記憶來畫的話,根本就不可能畫到一模一樣。

這個地球儀到底是任何製造出來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這皇帝的皇宮對於他們來說幾乎和透明的一樣,任何的事情,只要他們想辦,幾乎就沒有辦不到的。

有人指着歐洲的地方,恨不得現在就裝上幾大船的絲綢、瓷器運到歐洲去,換回一船船的黃金,絲綢這東西在江南地區再尋常不過來,沒想到到了歐洲,竟然可以和黃金等價。

“這劉晉的話,可信度到底有多高,目前還不知道,不過關於呂宋地區的描述卻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安南、暹羅、呂宋、南洋這一帶,土地確實是非常的肥沃,水稻能夠做到一年三熟。”

江南的大族很多都會出海,特別是來自江浙的士族,這些人最多的就是走南洋、倭國、朝鮮這三條線路,很清楚海貿的利潤非常的高。

所以一方面在朝堂之上大力的支持禁海的政策,因爲禁海了,能夠出海經商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這出海的人少了,競爭自然就小了,他們就可以賺的更多。

對於南洋地區的情況,這些江南大族的人知道的很清楚,甚至有人還親自去過南洋,見識過南洋地區的富饒。

“如果這個劉晉的話真的可信的話,我們的船沿着倭國一直往東北走就可以抵達黃金洲,這黃金洲據說遍地是黃金,這裡的蠻夷都用黃金來建城,而且似乎這裡的蠻夷很好對付,如果我們能夠開闢出一條通往黃金洲的航行。”

有人紅着眼睛盯上了黃金洲,在劉晉的話中,這裡簡直是冒險者的天堂,遍地是黃金,用黃金來建城,想一想都讓人恨不得現在就去黃金洲這裡大肆的搶掠一番。

“這黃金洲不僅僅有黃金,還有廣袤肥沃的土地,這個劉晉說,黃金洲的中東部地區,全部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地,撒一把種子下去就可以坐等收穫,這樣的天賜之地讓蠻夷給佔着,實在是暴殄天物。”

“還有這呂宋、南洋地區,水稻一年三熟,撒下種子就可以等着收穫,這非洲的土地也非常的肥沃、遼闊,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寶石、象牙。”

有喜歡土地的人盯上了地球上一處處的肥沃的田地,對於這些地主士紳來說,沒有什麼比土地更讓他們喜歡了,甚至於恨不得將全天下的土地都歸到自己的名下。

“明天,朝堂之上肯定會討論這件事情,我看我們大家可以支持朝廷派人先去這黃金洲、南洋等地區探探路,先看看虛實,如果這個劉晉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那我們到時候就可以再來好好的商議一番。”

“這個提議不錯,我這就回去和我家兄長說明,連夜寫好題本,明天的大事就是商量這事情。”

“嗯,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提議,讓朝廷這邊先派人去探探路,我們就慢慢耐心的等一等。”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已經商定了明天共同推動朝廷向黃金洲、南洋地區派遣船隊探路的事情來,對於這些人來說,能夠不花自己一分錢,讓朝廷免費替自己做事情,這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一個個算盤都打的叮叮響,好處絕對不能少,自己的利益是絕對不能動,貢獻是絕對不可能的。

第2209章,賺翻了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2206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2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19章,練字第73章,招工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328章,反思第657章,木骨都束第32章,地理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2198章,梁贊府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566章,炒作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54章,土娃進城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504章,無情屠戮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16章,回京第242章,啓航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405章,變了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78章,朕好心痛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75章,最終目的第2209章,賺翻了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635章,弘治十四年
第2209章,賺翻了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2206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2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19章,練字第73章,招工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328章,反思第657章,木骨都束第32章,地理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317章,年輕人,給點顏色就知道厲害了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881章,黑色的黃金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2198章,梁贊府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566章,炒作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54章,土娃進城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504章,無情屠戮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116章,回京第242章,啓航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405章,變了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78章,朕好心痛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75章,最終目的第2209章,賺翻了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635章,弘治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