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

弘治皇帝和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一直足足商量了幾個時辰,甚至於連午飯也是一起在乾清宮這裡用的。

“這天氣確實是冷了很多、很多,聽這周經的話,僅僅只是在京城這裡就已經凍死了上百人,也不知道這天下到底要有多少人要被凍死。”

商量完了正事,弘治皇帝也是將自己的目光看向窗外,此時竟然開始下起雪來,想到了早朝的時候戶部尚書周經所說的事情,弘治皇帝更是顯得憂心忡忡。

“臣無能,無法爲陛下分憂,爲民解困,實在是慚愧!”

聽到弘治皇帝話,劉健很是無奈的說道,他能夠感受到弘治皇帝憂國憂民之心,可是面對這自然的力量,他也是沒有什麼辦法。

“朕也一樣啊,天命不可違啊!”

弘治皇帝搖搖頭說道,面對這自然的力量,縱然是他這個皇帝也覺得無可奈何。

在冬天凍死人,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每年冬天都會有人凍死,只是今年似乎特別多,這才十月,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京城就有上百人被凍死,這天氣實在是太冷了。

“要不我們一起到京城各處去看一看?”

弘治皇帝突然提議道。

“臣等自當奉陪。”

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人自然是連忙答應下來,這跟老大出去微服私訪,一起出去搞活動,這樣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哪有錯過的道理。

……

京城廊東崇南坊的一間木炭商店內,劉晉帶着趙二虎正在木炭商店內隨意的閒逛着。

“公子,你需要什麼木炭?”

店內的小兒見李晉一副讀書人的打扮,也是上前熱情的問道,這讀書人大多數都有錢,而且往往讀書寫字的時候需要用到木炭取暖。

這天寒地凍的,沒有木炭取暖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寫字,因爲手都會凍僵,連墨水都會被凍的結冰。

“我看你這店裡的木炭種類挺齊全的,都跟我說說吧?”

劉晉非常隨意的在木炭店內看了看,發現這木炭與木炭也是有很大差別的,縱然是他這個外行人都能夠一眼看出來。

“公子好眼力,本店內的木炭是整個北京城最齊全的,無論是普通的雜碎柴、還是上好的馬口柴,又或者是黑炭、白炭、長裝炭等等,本店都有,甚至於最頂級的專攻內廷使用的楊木長柴都有。”

店小二對劉晉豎起了大拇指,接着開始噼裡啪啦的介紹起自己店裡面的各種木炭來。

這木炭因爲燒製的原木不同,材質差異很大,也是分成了很多個品種。

“這馬口柴本名叫順柴,因出產於馬水口一帶的深山之中,所以才稱馬口柴,這馬口柴的特點就是淨白無黑點,宮中使用的最多,當然售價也最貴,一擔馬口柴需要900文。”

“這長裝炭質量也是非常不錯,是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製而成,氣暖耐久,灰白而不爆,一擔長裝炭需要700文。”

“當然如果公子沒有什麼特別要求的話,這雜碎炭也是很不錯的,是我們京師附近北面山林樹木製的,非常的耐用,每一擔只需要550文。”

店小二非常耐心的給劉晉講解各自木炭的產地、特點和售價,也是讓劉晉大開眼界,原來這小小的木炭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學問。

“這木炭可真不便宜啊~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啊!”

聽完了介紹,劉晉也是忍不住感嘆一句,最便宜的雜碎炭都要550文一擔,這馬口炭竟然要900文一擔,這個價格實在是太貴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一隻大公雞的價格也不過才15文左右而已,這一擔木炭竟然賣到了幾百文,這普通人根本就用不起如此昂貴的木炭。

“確實是太貴了~”

一道聲音在旁邊響起,聽起來有點熟悉,劉晉趕緊看過去,赫然那天在望月樓遇到的弘治皇帝,此時他依然一副老爺的打扮,旁邊的蕭敬則是管家模樣打扮,至於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人也是各自換了普通老百姓的衣服,讓人根本就看不出來,他們三個是內閣重臣。

“原來是朱先生~”

劉晉趕緊給弘治皇帝行禮,儘管自己已經知道對方的身份,但是弘治皇帝沒有說出來之前,劉晉自然不會點破,更何況,一旦知道對方是皇帝,自己少不了要下跪,這能不跪自然不跪最好了,劉晉還巴不得永遠不用下跪呢。

“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劉公子。”

看到劉晉,弘治皇帝的心情也不錯,笑着說道。

“這位就是我和你們說過的劉公子,黃金洲、澳洲、歐洲、非洲等等可都是劉公子所說的,你們要是有什麼感興趣的,正好可以當面問他。”

接着弘治皇帝也是向劉健、謝遷、李東陽介紹起劉晉來,三人也都是同時眯着眼睛仔細的打量劉晉,眼神犀利,似乎要將劉晉個徹底看穿一般。

“見過三位先生。”

劉晉雖然還搞不清這三位的來頭,不過能夠跟着弘治皇帝身邊的人,多半也應該朝之重臣,自己還是要禮貌一些好。

“嗯,還不錯。”

李東陽捏着自己的小鬍子點點頭說道,他人長的很帥氣,年輕時候妥妥一枚大帥哥,劉晉人長的不差,有一副好皮囊,還是比較合李東陽的胃口。

“聽說劉公子來京城是參加秋冬詩會的,怎麼不去參加詩會,反倒是來這木炭店裡面?”

謝遷看了看劉晉,想了想問道。

“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錢的學子一個個都在對雪吟風詠月,都說這雪下的好,下的正是時候,可是如果他們看到了街邊凍得瑟瑟發抖的乞丐,看到了凍的滿臉通紅,雙手凍裂的勞力時,還會不會有心情去吟詩弄詞,反正我是沒有心情去參加這樣的詩會。”

劉晉嘆口氣,看了看外面不斷飄落的雪花,一副杞人憂天的樣子。

當然這也是劉晉不去參加詩會的一個理由,實在是看不慣那些人,更重要的是劉晉是後世穿越過來的,真要去參加什麼詩會,指不定就要露餡了,所以還是不去最好。

聽到劉晉的回到,弘治皇帝、劉健等人互相對視一下,也都微微有些詫異,沒想到劉晉竟然因爲這個原因不去參加詩會,這實在是有些意外。

這劉晉竟然和自己幾人一樣,竟然也注意到了因爲天氣太過寒冷導致了很多人受凍的事情,還來這木炭店裡面瞭解木炭的行情。

“這木炭價格高昂,可是天氣又非常的寒冷,不知道劉公子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普通老百姓取暖的問題?”

弘治皇帝想到那天望月樓劉晉滔滔不絕介紹大明之外世界的場景,也是抱着一絲期許的問道。

“其實取暖的問題很好解決,這木炭昂貴,爲什麼不用煤炭呢?”

劉晉幾乎不假思索的就回道。

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248章,海魚行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629章,熱議第1992章,朱厚熜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07章,二牛回家第2007章,丁憂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48章,廷議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768章,蒸汽機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312章,撤兵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586章,開戰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2209章,賺翻了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452章,琉球糖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002章,影響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203章,美味海鮮第525章,蘇祿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401章,轟動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321章,金田、銀田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42章,開業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127章,處罰要重
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248章,海魚行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629章,熱議第1992章,朱厚熜第431章,人頭滾滾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07章,二牛回家第2007章,丁憂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486章,這就是蠻荒之地?第48章,廷議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768章,蒸汽機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421章,發銀子咯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312章,撤兵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586章,開戰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2209章,賺翻了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452章,琉球糖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002章,影響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203章,美味海鮮第525章,蘇祿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401章,轟動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321章,金田、銀田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42章,開業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688章,連文官們也變了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127章,處罰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