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下了早朝,整個人都覺得有點煩悶。

儘管今天早朝已經通過了組建船隊前往黃金洲的提議,但是這筆費用果然如同弘治皇帝自己所預料的一般,最終還是有自己的內帑出了。

雖然原本弘治皇帝就想從自己的內帑出這筆錢,只是朝堂之上的衆臣,無論是內閣三閣老,還是六部尚書,又或者是其它大小官員,幾乎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的內帑,至於國庫裡面的錢,那是一分錢都不能動。

弘治皇帝雖然貴爲皇帝,號稱坐擁天下,但其實也窮的很,內帑也並沒有多少銀兩,算下來弘治皇帝的內帑也不過纔剛剛百萬兩白銀左右。

這還是他十多年來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纔積攢下來的,他的那個便宜老爹明憲宗當年可是一個糊塗皇帝,也是一個敗家子,不僅僅花國庫的錢,也同樣將內帑花的七七八八,根本就沒有給弘治皇帝留下多少銀兩。

弘治皇帝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積攢了百萬兩白銀,這朝堂之上的衆大臣就天天盯上了,總是三番五次的讓弘治皇帝拿出自己的內帑來。

本來這前往黃金洲的事情算是整個朝廷的大事,這筆錢按理說應該是國庫來出,但是今天朝堂之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沒有和弘治皇帝客氣的意思,異口同聲要求弘治皇帝自己從內帑出這筆錢。

這就讓弘治皇帝很是鬱悶了。

“陛下,是不是還在爲組建船隊的錢從內帑出而生氣?”

蕭敬看出了弘治皇帝的心事,也是連連安慰道:“這黃金洲遍地是黃金,這船隊前往黃金洲肯定能夠大獲豐收。”

“這朝堂之上的諸公可是說了,這錢是陛下內帑出,將來有收益了,這也是屬於陛下的內帑,等到船隊回來,帶回大量黃金的時候,他們肯定會後悔莫及的。”

弘治皇帝看了看蕭敬笑了笑說道:“朕倒不是爲這事生氣,本來我就打算從內帑出這筆錢的。”

“朕所顧慮的是朝堂之上的這些御史言官,這些人自己不做事情,也不讓別人做事情,不管對錯,他們都要反對,這嚴重的影響了國家大事。”

“這黃金洲具體的情況到底如何,我們暫且不去說,這三種高產的農作物如果是真的存在,這對於大明是何等的重要,那個江子竣明明知道這一點。”

“可是卻不顧一切的反對,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你也聽到了他今天在朝堂之上是如果說朕的。”

“說朕是商紂、是隋煬帝,好大喜功、不顧黎民百姓的死活…”

說到這裡的時候,弘治皇帝整個人都氣的臉都紅了,真是恨不得一刀就宰了那個江子竣。

“朕自刻繼大統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所懈怠,勤政愛民、輕徭薄賦,勤儉節約,我甚至於連園子都不捨得去修葺一下,連皇后也是跟着吃苦受累,衣服破了都縫縫補補。”

“朕自認爲應該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曾想遭到他江子竣如此辱罵。”

弘治皇帝越說越氣,真的恨不得殺了江子竣,不過他是個好人,心非常善良,縱然是以前的死敵都沒有殺,更何況是一個江子竣了。

“陛下的是非功過又豈是他江子竣說了算的,陛下的豐功偉績有目共睹,賽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是相差甚遠。”

蕭敬連忙安慰弘治皇帝,他知道弘治皇帝今天是真的氣壞了,要不然不會說怎麼多。

“秦皇漢武也好、唐宗宋祖也罷,朕從來就沒想過要和他們去比,朕所想的不過是對得起天下黎民百姓,對得起祖宗基業。”

聽完了蕭敬的話,弘治皇帝心情好了很多,氣也都消了一半,臉上也是有了笑容。

“陛下,內閣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求見。”

這時有小宦官走了過來說道。

“宣~”

弘治皇帝是個勤勞的皇帝,早朝會議之後一般還會繼續召見一些重臣來繼續商量國事,這幾乎也是已經成了一個習慣了。

所以一般早朝結束,不需要弘治皇帝的口諭,三個內閣大臣也都會一起過來,有時候,弘治皇帝還會將六部尚書等等重臣也一起宣過來商討國事。

很快,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內閣大臣就來到了弘治皇帝生活辦公的乾清宮。

乾清宮內,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四人和以往一樣,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也是一邊開始討論起早朝上面所說的這些事情來。

“這西南地區的土司問題,一直以來反反覆覆,平息幾年又開始動亂起來,始終沒有辦法真正解決西南土司的問題。”

“不知道三位愛卿有何良策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西南土司的問題?”

想起早朝上兵部尚書馬文升所說的水西土司叛亂的事情,弘治皇帝也是顯得憂心忡忡,這西南土司叛亂的事情已經出了很多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嚴重的時候蔓延西南諸省,成爲一塊永遠也治不好的疾病,不斷反覆發作。

“西南土司的問題歷史由來已久,從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七擒孟獲一直到現在,這西南土司的問題就沒有平息過。”

“究其根本來說,主要還是因爲這西南地區,山高水遠、山水險惡,交通積極不便,再加上西南地區我漢民稀少,土番又不識教化,有好處的時候就聽話,一旦沒有好處了,立刻就再次作亂起來。”

“朝廷發兵剿滅又非常的不便,徒費錢糧,實在是一大頑疾,難以根治。”

劉健沉思一會,也是無奈的緩緩搖搖頭。

這西南土司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了,有着非常久遠的歷史,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說真正解決西南土司的問題。

三位閣老雖然也是賢能之輩,可是面對這西南土司的問題,也始終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夠一直沿用以前的老辦法,剿撫並用,一方面用武力鎮壓土司叛亂,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儘量的採用懷柔政策,但這種方法始終是揚湯止沸,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272章,夫人路線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537章,羊毛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426章,搞事情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64章,就是便宜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98章,發工錢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2007章,丁憂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71章,神器水泥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259章,偷偷摸摸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380章,遭遇倭寇第908章,我們不僅僅有鎧甲,還有火槍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747章,奴隸市場第905章,巴布爾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54章,蜂窩煤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069章,青黴素第383章,一個不留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
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272章,夫人路線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537章,羊毛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426章,搞事情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64章,就是便宜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98章,發工錢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673章,千金散盡,人去樓空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2007章,丁憂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71章,神器水泥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259章,偷偷摸摸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380章,遭遇倭寇第908章,我們不僅僅有鎧甲,還有火槍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81章,我們要好好向劉晉學習第747章,奴隸市場第905章,巴布爾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54章,蜂窩煤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069章,青黴素第383章,一個不留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