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

“恩師,最近我們發現永平號這艘漁船已經不再我們天津港口這邊停泊,起初的時候,我們還以爲永平號出海出事了,但是後來我們調查發現,有人在搶我們的生意。”

童源找到劉晉,向劉晉彙報了天津港口這邊出現的一個新事情。

“有人搶我們的生意?”

劉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笑了笑說道:“到底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我們天津港口這裡有一個叫魏曉明的管事,目前只是二級管事,同時在天津港口當中,還有十幾個魏曉明的同村人,而這個魏曉明的家鄉是一個叫魏家屯的地方,這個地方距離我們天津僅僅只有四十多裡的路。”

“同時距離永平府也僅僅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路,這個魏家屯同樣靠海,而且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天然的港灣,所以這個魏曉明前不久回到自己的村子之後,就組織大家修建起了一個碼頭,然後將這個永平號給拉了過去。”

“這永平號在魏家屯這裡停泊,前往永平府的話就可以剩下好幾十裡的路程,大大的節約了時間,所以這個永平號就再也沒有來我們天津港停泊了。”

童源從頭到尾非常詳細的將情況說了出來,並且還拿出了一張地圖將魏家屯的位置給標註出來。

劉晉仔細的聽着,臉上並沒有任何的不悅。

“這個魏曉明倒是一個人才,也很有眼光嘛。”

仔細的聽完,劉晉也是忍不住笑着說道,不得不說這個魏曉明很有眼光,知道建碼頭,修港口,這魏家屯以後要是興盛起來,單單是坐着這個魏家屯港口就足夠世世代代、祖祖輩輩不愁吃穿了。

“恩師,這個人吃裡扒外,我們是不是該讓他吃點教訓,而且這魏家屯分流了我們天津港口的業務,有了這魏家屯開頭,以後就會李家屯、張家屯、劉家屯什麼的,那到時候我們天津港口就會沒有任何的生意了。”

童源看了看劉晉說道。

“這就沒有必要了,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就像你所說的,縱然是沒有魏家屯,以後也會有這個劉家屯、李家屯什麼的,我大明有萬里海疆,我們總不能不讓其它地方建港口吧?”

劉晉笑了笑搖搖頭,接着想了想說道:“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有人建碼頭,修港口,這說明有這個需求,也說明我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這航海事業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

“以後我們天津港口主要的業務其實還是遠洋貿易,這漁船也是可以慢慢的分給其它的港口去停泊。”

“現在整個大明只有我們天津這邊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出海貿易,這就註定我們天津港口必然會繁華起來,不用擔心沒有生意做。”

“可是,恩師,這個魏曉明吃裡扒外,身爲我們天津港口的管事和員工,竟然私自拉走我們天津港口的業務,這一點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童源點點頭,接着還是覺得不能如此簡單的就放過了魏曉明,他建港口、招攬生意什麼的,沒什麼可說的,可說他應該先來天津港口這邊辭職,這樣就無話可說了,身爲天津港口的員工,卻是幹這樣的事情,這一點是讓人無法容忍的。

“這樣吧,你親自去找他好好的談一談,讓他自己帶着同村的人主動請辭,說話的時候注意分寸,大家有緣認識一場,好聚好散。”

劉晉微微點點頭,接着想了想說道。

“嗯。”

童源點點頭答應下來,接着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事情說道:“恩師,我們天津海事學院的第三批學員招生馬上就要啓動了。”

“我知道了,我等下就過去看看。”

被童源這樣一提醒,劉晉這才覺得時間過的真快,天津海事學院都已經開始招收第三批學院了。

這第一批學院都還沒有前往黃金洲,這第三批學院就已經開始招生了,時間過的可是真是夠快的。

對於天津海事學院,劉晉可是傾注了很多的心血,因爲劉晉清楚,這航海不僅僅需要合格的船隻,更是需要合格的船員。

所以也是下了血本打造了天津造船廠和天津海事學院,前者是專門造船的,後者則是專門培養合格船員的。

“再過幾天的時間,第一批學員就要前往黃金洲了,這第二批學員現在承擔了主要的海洋捕撈,未來也是將慢慢的先嚐試走一走朝鮮、倭國的航線。”

“嗯,人才就該如此,連綿不斷,源源不絕才行。”

想到這裡,劉晉就放下手頭之中的事情朝天津海事學院這邊走去。

天津海事學院佔地面積極廣,這學院門口的建設方面也是參照了後世的風格,和這個時代的一些私塾、書院之類的有很大的差別。

巨大的校門口這裡,有一個巨大的地球儀,這個地球儀自然是按照劉晉所畫出來的地球地圖建造出來,算是天津海事學院的標誌性建築,現在更是天津這邊的標誌性建築。

此時,在天津海事學院的門口,聚集了足足有上萬人,一眼望過去的時候,人山人海,到處都是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的人,彼此互相有說有笑,靜靜等待着天津海事學院這邊第三批招生的開始。

天津海事學院畢業的學員是真正意味着金飯碗,意味着有前途、有光明的未來。

第一批畢業的學員,現在隨便出海一趟都能夠掙個好幾兩銀子,如果是走一趟朝鮮的話,起碼也能夠賺幾百兩銀子。

當初一千多個學員,一個個都是苦哈哈,很多人甚至於窮的連飯都吃不起,逃荒逃到了京城這邊,最後機緣巧合之下成爲了海事學院的學員。

但是現在呢,這些人一個個都鹹魚翻身,一個個不僅僅在天津這邊有上好的房子,每個人至少也是攢下了上千兩銀子的家底,有些表現優異的,成爲船長的,那更是了不得了,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很多京城這邊來的大人物都會親自去拉攏這些人,因爲這出海捕魚也好,去做生意也罷,都少不了這些能夠當船長的人。

出海捕魚少不了要給船長分紅,這出海做生意也是如此,隨隨便便走一趟,也是能夠賺到別人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銀子。

至於這第二批學員,現在一個個也是牛氣的不得了,天天出海捕魚,這銀子就跟流水一般不斷的滾滾進入他們的口袋,僅僅畢業沒有多久。

原先的光棍也是成了搶手貨,有大把的媒人想要給你說媒;原先窮的叮噹響的,現在也是一個個腰包鼓鼓,建房子、娶媳婦,什麼都玩的風生水起。

整個天津這邊的人都知道,最賺錢的還是這天津海事學院畢業的學員,是那些可以天天出海的人,其次就是天津造船廠的那些造船師傅,一個個雖然沒有這些出海的收入高,但是也不差,關鍵還不用去海上顛簸。

再接着就是天津玻璃廠做工的人,因爲玻璃價格非常的昂貴,所以這玻璃廠的員工薪酬待遇也是非常高的,但一般人是根本進不去的,玻璃廠這邊根本就不會對外招工。

收入最低的算是天津水泥廠和天津港口這邊做工的人,但這個低也是相對於其它幾個而已,相比起天津這邊其它的各行各業,這些依然是高薪,依然是讓人眼紅的,無數人做夢都想着能夠進入其中做事。

因爲大家都知道天津海事學院畢業之後能夠賺大錢,能夠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所以得知海事學院這邊要招收第三批學員,整個天津這邊的人都瘋了一般,只要是大概符合條件的青壯年,幾乎都蜂擁着來到這裡,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想要看看能不能進入。

這其中還有很大部分都還是劉晉麾下諸多產業當中的員工,這些人見識的更多,知道的也更多,自然而然的這野心也是更大一些,不滿足於做工的那點收入,想要進入海事學院這邊學習,畢業後賺更多的銀子。

又或者是有些人上了夜課之後,知道了大明之外的廣袤世界,心生嚮往,想要到大海之上去闖蕩一番,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

“還真是夠熱鬧的啊~”

劉晉帶着趙二虎來到海事學院門口這裡,看着黑壓壓的人羣,置身其中的時候,真的是人山人海,劉晉的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是好多,其中竟然還有一些人是管事呢。”

趙二虎點點頭,一雙眼睛不斷的在人羣之中看來看去。

“估計是嚮往外面的世界吧。”

劉晉笑了笑說道,對於大家踊躍報名的現象,劉晉還是非常樂於見到的,眼睛看着人羣,豎起耳朵聽一聽這些人在談論些什麼事情。

“劉兄,你這長髮怎麼不剪掉呢?”

“爲什麼要剪掉長髮?這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損的道理,你們難道都不知道?”

“劉兄,這出海可是不能留長髮的,因爲留長髮很難打理,又容易滋生不乾淨的東西,這天津海事學院的學院可都是留短髮的,更何況這頭髮剪短一點而已,又不是剃度出家當和尚,對得起父母的,你這思想太落後了,你這樣肯定是沒有辦法進入海事學院的。”

“啊,還有這樣的說法?”

“不然呢,你看看周圍的人,誰不是事先就已經剪了短髮,特別是那些天津港口、天津水泥廠的員工,連鬍鬚都剃乾淨了。”

“張兄,你怎麼不早說啊,現在我上哪裡去找剪刀?”

“劉兄,天津海事學院旁邊就有一家專門給人剪髮的,你現在趕緊去剪一剪,隨便剃掉鬍鬚來,時間還來得及。”

“好,張兄,你可一定要等我啊。”

“……”

劉晉看着一個留着長髮的人飛一般的跑去剪掉長髮了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天津這邊,短髮是越來越流行了,甚至於還有人專門給人剪頭髮了,這絕對是一件好事,摸了摸自己的長髮,劉晉也是尋思着找個時間將它給剪了,太長了,實在是不習慣,而且總覺得彆扭。

“各位~各位,在下是四海商行的沈楊,我們四行商行在天津造船廠這邊訂了幾艘船,需要幾百個船員,等下大家要是成功考入天津海事學院的話,可以過來聯繫在下,我們四海商行願意提前僱傭大家,從進入海事學院開始,我們四海商行願意出五兩銀子的月錢,等到畢業之後,基礎月錢不會低於十兩銀子。”

“各位~各位,我們三公商行招收海員了,只要能夠考進海事學院,和我們簽約,我們願意出五兩銀子的月錢供你在學院學習開支,順利畢業之後,基礎月錢不會低於十兩銀子…..”

正當劉晉覺得自己的長髮彆扭的時候,有人舉着一個牌子在人羣之中一邊走也是一邊不斷的喊起來,一下子也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天啊~這隻要進了還是學院就可以拿五兩銀子的月錢,順利畢業之後,就可以獲得十兩銀子的月錢,這……”

有人聽到了之後,張大了自己嘴巴,很是吃驚。

五兩銀子的月錢,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妥妥的高收入了,是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數字,這讓很多人的眼睛都紅了,看向海事學院大門的時候,雙眼之中都充滿了無限的嚮往和憧憬,彷彿這裡就是聖地一般,就算是拼死也要進入。

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007章,丁憂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447章,金島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66章,萬木匠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977章,關於年貨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413章,述職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483章,真來了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348章,工匠學校第699章,大決戰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413章,都瘋了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609章,稅改方案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247章,房地產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480章,拼了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41章,琳琅滿目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496章,炮擊第497章,恐怖火槍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846章,寸步難行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09章,狼煙四起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88章,少女懷春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771章,山民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2033章,窮啊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194章,魯班獎第1459章,鄙視鏈第771章,蒸汽時代第219章,有貓膩第3章,母親王氏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49章,其心可誅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90章,燒玻璃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362章,鹽商聚會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284章,鄉試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848章,兩條路線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294章,金子第1269章,軍火大單
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007章,丁憂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447章,金島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66章,萬木匠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977章,關於年貨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413章,述職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483章,真來了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348章,工匠學校第699章,大決戰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413章,都瘋了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609章,稅改方案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247章,房地產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480章,拼了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41章,琳琅滿目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496章,炮擊第497章,恐怖火槍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846章,寸步難行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309章,狼煙四起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88章,少女懷春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771章,山民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2033章,窮啊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194章,魯班獎第1459章,鄙視鏈第771章,蒸汽時代第219章,有貓膩第3章,母親王氏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49章,其心可誅第179章,發呆的張懋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90章,燒玻璃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362章,鹽商聚會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284章,鄉試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848章,兩條路線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294章,金子第1269章,軍火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