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

冬運會結束了,來長安參賽的各地選手也都打點好包袱,匆匆乘着馬車離開了長安,畢竟現在都已經十二月初了,他們要在年前趕回家中與妻兒邊團圓。另外得獎的選手自然都是喜氣洋洋,特意將自己的獎牌掛在胸口,準備回去讓家鄉的人開開眼界,沒得獎的人雖然有些喪氣,不過能來長安遊玩一番,而且又親眼目睹了大唐皇子與吐蕃國主之間的比賽,也算是不虛此行。

對於大唐衆皇子與吐蕃國主賭賽的事,在冬運會前就已經傳遍了長安,而當李恪不負衆望率先衝過終點時,幾個報社早就將事先準備好的稿子在第一時間發了出去,這倒不是他們有先見之明,而是事先就準備了兩份稿子,一份是誇讚皇子們團結合作,戰勝了無數困難贏得比賽,另一份則是罵吐蕃國主用盡陰險手段,導致如天使般純潔的皇子們與勝利失之交臂。最後幸好是第一份稿子派上了用場。

皇子們的勝利被各個報紙大肆宣揚,而且除了重點報道了李恪外,對李愔、李惲這些人也沒有落下,全都大大的讚歎了一番,甚至連最早退出的李慎也都被誇成了五好兒童,做爲一個典型和榜樣,號召全大唐的孩子都向這位年幼的紀王學習。

雖然松贊干布輸的很不服氣,認爲李愔兄弟幾個欺負自己一人,十分的不公平,不過他也不是蠢人,知道這裡是大唐的地盤。他若是抓住這個想要鬧事的話,根本沒有人會理他,甚至還會遭到無數大唐百姓的痛罵,所以最後松贊干布不得不選擇了沉默,和親之事自然也就此作罷。

不過就在大唐的普通百姓對冬運會的各個比賽津津樂道時,大唐上層社會卻全都無心在再討論冬運會的事,因爲他們全都被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給震暈了。所有接到這消息的人不約而同涌起一個相同的念頭,那就是齊王李愔瘋了!

李愔在慶功宴上說的那麼些,眨眼之間就傳遍了整個長安的貴州圈。只不過可能因爲轉述的內容過多,使得所有人都只關心其中的重點內容,比如李愔主動向李世民提出放棄皇位繼承權這件事。就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整個大唐的貴州圈中,與李愔利益相關的可不是一個兩個,甚至可以說,大部分人都與他有着十分緊密的利益聯繫,雖然這些人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李愔即位,但至少有一半人都希望他能接替李世民,畢竟在大唐這種社會,有一個與自己有着共同利益的人坐在皇位上,才能讓他們更加的放心。

也正因爲如此。從慶功宴結束的第二天起,李愔的府門幾乎都被人擠破了,爭着搶着想要見當面問個清楚。結果李愔一看這些人,嚇的從後門出去躲到了楊妃那裡,倒不是李愔不想解釋。而是這些人實在太多了,把他累死也忙不過來。

楊妃也早就聽說了昨天的事,不過她卻表現的十分高興,做爲一個亡國公主,她從心裡反感兒子參與到皇位之爭中,這也是她爲什麼對李恪這個兒子有些疏遠的根本原因。畢竟知子莫若母,李恪的那點小心思根本就瞞不過她。不過自從李愔開始受李世民寵愛之後,無論民間還是朝堂上,對李愔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這讓楊妃時常擔心,李愔會身不由已的被捲到皇位之爭中,直到昨天聽到消息後,才讓她終於放下心來。

“六郎,你能主動放棄皇位,爲娘終於放心了,雖然你在朝中已經有了自己的勢力,不過長孫氏絕對不會讓嫡子之外的皇子繼位,再加上你又與五姓七望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到時若讓他們聯起手來,恐怕就算是你也很難應付。況且皇帝的位子也不是那麼好坐的,看看你父皇就知道了,當年也是在萬軍之中縱橫馳騁的人,可是現在還不到四十歲,卻已經微微有了老態,再加上最是無情帝王家,我可不想自己的孫子孫女,再生活在這冰冷無情的皇宮裡……”

楊妃一手抱着襁褓中的小升平,一邊絮絮叨叨對李愔說着話,當孃的人都是這樣,無論本身的性格如何,只要一到兒女們面前,全都有變身居委會大媽的趨勢。

李愔對楊妃的嘮叨早已經免疫,現在正爬在桌子上十分費力的寫東西,他府上那麼多人圍着,他想就這麼一直躲下去肯定不行,必須給那些支持他的人一個交待,所以他纔在楊妃這裡寫幾篇文章,準備發到報紙上去。

“母妃,進取的‘進’字怎麼寫?”李愔還沒寫幾個字就被卡住了,來到大唐兩年多了,一般的文書他都已經能看懂,不過到寫的時候,他往往會忘記某個字的繁體寫法,所以一般他都是讓文兒幫忙寫,可惜今天他是逃出來的,文兒沒有跟着,讓其它人代寫他又不放心,因此只得自己動手了。

楊妃正說的興起,被兒子打斷後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將昇平交給旁邊的宮女,提筆寫了個‘進’字的繁體,不過邊寫還邊嘮叨道:“都這麼大的人了,平時讓你多讀點書,多練下字,可你就是犯懶,現在竟然連個字都不會寫,而且看看你寫的那幾個字,要是讓你父皇見到,肯定又該生氣了。”

對於楊妃的數落,李愔還是那幅笑嘻嘻的表情,他又不是真的不識字,而且身邊又從來不缺少識字的人,所以根本沒必要花精力練字去。可惜李愔沒笑多久,寫了幾句又被卡住了,結果只得厚着臉皮再向楊妃請教,這下氣的楊妃伸手拍了一下兒子的腦袋,搶過李愔寫的東西揉成一團給扔了,然後自己拿起紙筆,讓李愔口述她代筆。

有了楊妃幫忙,李愔總算鬆了口氣,開始一字一句的把自己想寫的文章講出來,只不過楊妃卻是越寫越激動,因爲她實在沒有想到,兒子李愔的腦子裡竟然還裝着這麼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難道他在朝堂上能獲得那麼多的支持,原來自己兒子是真的有本事啊!

等到楊妃幫李愔把文章寫完,剛派人送到報社,結果王府裡竟然派人來找他了,因爲他府上去了一個得罪不起的人,而且非要見李愔。其它人李愔可以躲着,但是這個人他連躲都躲不起。無奈之下,李愔只得向楊妃告辭,垂頭喪氣的回到齊王府。

“李愔,你辦的好事!”李愔剛一到王府大殿,立刻看一個怒氣勃發的老頭衝着他大吼,文心也在一旁陪坐,能讓她這位王妃都從內宅裡出來的,整個長安也只有蕭瑀了。

對於這位多次援手的祖父大人,李愔絕對不敢得罪,再怎麼訓斥他也只能笑呵呵的聽着,絲毫不敢還嘴。畢竟這位老爺子可是連李世民的面子都敢不買,更別他這個孫婿了。幸好文心知道祖父的脾氣,所以早就出來勸了蕭瑀好一會了,這倒是讓對方的火氣消了不少。

蕭瑀罵了幾句後,看到李愔一臉賠笑的表情,絲毫不敢還嘴,再加上旁邊有文心一直求情,所以他的氣很快也就消了,最後氣呼呼的坐到椅子上說道:“六郎,你說你發的什麼瘋,好好的一個皇位不要,竟然跑到外面的荒蠻之地去開荒,而且還連累文心也要跟着你受苦?”

看到蕭瑀終於氣消了,李愔也是鬆了口氣,不過聽到蕭瑀最後一句話,使得他也有些歉意的看了文心一眼,沒想到文心卻對李愔露出一個安心的笑容,似乎是在告訴他,無論自己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她都會陪在自己的身邊。

“祖父不要太激動,您年紀大了,氣大了傷身,而且孫婿之所以如此做,其實也是出於無奈啊!”李愔拿過茶几上的茶杯,一邊給蕭瑀奉茶一邊無奈的說道。

“屁話,你明明佔盡了優勢,朝中文武大部分都希望你能繼位,現在你去忽然爆出這麼一個消息,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你恨的牙癢癢?”蕭瑀一聽李愔的話,氣的連粗口都爆出來了,而且最後那句他說的也是實話,本來大部分人都希望李愔繼位,可是昨天的消息一出,讓這些人的希望全都破滅了,心中自然十分氣惱,只不過這件事是李愔自己的選擇,而且在前年就已經和李世民定下了,所以他們根本無法改變,心中自然窩火之極。

“蕭老國公有所不知,殿下的確是有說不出的苦衷!”正在這時,殿外忽然有人開口說道。蕭瑀聽到這句話一愣,他實在想不到齊王府中有誰敢在這個時候插話?

等到蕭瑀一擡頭,剛好看到一個人一瘸一拐的進了大殿,只見這人五十歲的樣子,雖然腿有殘疾,但長相卻極爲儒雅,一看就知道是個飽學之士。能自由出入齊王府大殿,而且腿部有殘疾的,自然只有齊王府的王傅王安了。未完待續)

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485章 情定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8章 師徒相見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704章 政變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366章 風議郎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3章 捕奴船隊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563章 下南洋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00章 八百斤!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377章 倭國乞降
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485章 情定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18章 師徒相見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704章 政變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638章 商人阿布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366章 風議郎第109章 莊生夢蝶,蝶夢莊生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495章 兄弟相逢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3章 捕奴船隊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563章 下南洋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00章 八百斤!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475章 破產的商人第721章 父女的談話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377章 倭國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