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兩支殘槊

李世民看到王文度竟然捧着一件兵器進來,臉上露出一絲訝色,這裡是軍營,兵器自然是最常見不過,而且武將覲見,也是允許帶武器的,只是讓他奇怪的是,王文度手中的兵器卻滿是血污,看上去像是支馬槊,只是槊杆已經摺斷,只剩下前面的槊頭。

“末將王文度,拜見陛下!”王文度手捧殘槊,躬身行禮道。

“文度,你爲何拿着支殘破的槊頭覲見?”李世民一臉不解的問道,本來這個時間王文度求見就已經很奇怪了,現在手中還拿着半支馬槊,更讓李世民有些摸不到頭腦。

“陛下請看,這槊頭可有何不同?”王文度上前兩步,將殘槊呈上去說道。

李世民心中好奇,讓人將殘槊接過,拿在手中仔細看了看,發現這槊果然不是唐軍的制式裝備,唐軍的馬槊頭部扁平,可刺可砍。但眼前的這個槊頭卻呈三棱形,而且每面都有放血槽,從這個槊頭就可以看出,這種馬槊其實和槍差不多,只剩下刺的功能,對於劈砍都捨棄了。

“咦?這種武器很眼熟,好像今天六郎府上的親衛用的就是這種馬槊?”李世民有些不太確定的問道。今天齊王府的護衛是大出風頭,不但以五千人救下被圍困的王文度,而且還將淵蓋蘇文生擒,如此蓋世奇功,幾乎將正面戰場上三千玄甲軍的風頭都蓋住了。因此李世民特意關注了一下虎力他們,對虎頭軍的武器倒也有些印象。

“陛下好眼力。這支馬槊正是末將從一個戰死的齊王府護衛手中拿下的,據戰場上的士卒親眼所見。此人因馬失前蹄,從馬上摔下,連馬槊也被折斷,不過在落到高句麗人的包圍圈中,卻是怡然不懼,用這支斷槊連殺十數人。其中還有兩個高句麗將官,最後終因力竭,寡不敵衆而亡!”王文度如實回稟道,對於救自己衝出重圍的齊王府護衛。他也是心存感激,只是想起當年的舊事,卻又不得不讓他感到心驚。

“憑一支斷槊連殺十數人,此人真猛士也!”李世民想像着當時慘烈的景象,臉上激動的通紅,口中也禁不住大聲讚道。

“對了,如此猛士,一定要命人厚葬,還有其它戰死的士卒,朕要在這平壤城下立碑。將他們的英勇記載下來,以供後人瞻仰!”李世民心情澎湃,腦子一熱又想到一個主意,脫口就說了出來。

身爲參與這場大戰的一員,聽到陛下要爲戰死的將士立碑,王文度自然也十分高興,大聲的誇讚皇帝陛下仁德。不過他也沒忘今天來的正事,很快臉色一整,又從懷中拿出一件比較短的武器奉上道:“陛下請看。這是末將一直隨身攜帶的防身武器!”

李世民不解,讓人將王文度的隨身武器拿來,當他從鞘中抽出武器後,一下子就愣住了,因爲王文度的隨身武器,竟然是一支加了柄的槊頭,看握柄磨損的樣子,估計已經用了不少年頭了,更讓人意外的是,這支尺許長的槊頭,竟然了他手中的那支殘槊一模一樣。

“陛下,末將這件隨身帶着的武器,已經陪着我十幾個年頭了,而這件武器的前身,其實也是一柄馬槊,只是這件馬槊的主人戰死,末將欽佩對方的勇武,因此纔將槊頭改制成短刃,時時帶在身邊!”王文度躬身回道。

“哦,此人是誰,竟然能讓你也如此欽佩,難道是哪個大將不成?”李世民嘴上雖然問的輕鬆,不過心中卻已經有了幾分猜測,當初李愔只說虎力和周龍是他在登州招募的,並沒有說他們是何來歷,可是王文度好像卻從武器上猜到一些。

“啓稟陛下,此人不過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連臣也不知道他何名何姓,不過此人之悍勇,卻讓當時的我感到極爲震驚,甚至連我自己也差點死在對方的馬槊之下,因此印象十分深刻!”王文度急忙回答道,想起當年的情景時,臉上甚至露出幾分驚容。

“王文度,你有什麼話就直接說,朕懶的打啞迷了!”李世民看對方說話遮遮掩掩,好像有什麼顧及一般,因此臉色一沉,開口斥道。

王文度一驚,再也不敢轉什麼圈子,神色一凜說道:“啓稟陛下,末將的這支馬槊是十幾年前,在戰場上得來的戰利品,當時末將還只是一個折衝都尉,帶領一個折衝府兩千人馬,隨同河間王和衛國公參加了滅樑之戰……”

隨着王文度的講解,李世民終於知道了他手中這支槊頭的來歷。原來當初李孝恭帶領大軍圍困樑國的都城江陵,王文度當時就在軍中。當時他們孤軍深入,雖然連戰連捷,但卻不敢絲毫大意,將江陵城圍的是水泄不通。

當時城中的蕭銑內外交困,最後終於投降。不過就在投降的前一晚,卻有一支樑軍從東門處殺出,而且正是從王文度也剛好在那個方向把守。當時負責東面防守的主將率兵拼命堵截,但沒想到對方雖然不過才兩千人,但卻都身披重甲,而且悍勇無比,從數萬人中殺出一條血路出去,自身竟然只有數十人受傷,而且還有餘力將受傷之人帶走。

當時王文度防守的地方偏了一些,等他帶着人趕到時,對方已經衝出重圍只留下兩百人斷後。王文度看到對方只有自己一方的十分之一,感覺吃定了對方,於是揮軍上去想包圍這兩百人,可沒想到卻被對方殺的潰不成軍。

王文度當時年輕氣盛,看到對方以兩百人大破自己的兩千人,不損一人而且還從容退去,心中更是氣憤難平,取下背上的強弓一箭射中對方一個士卒的跨下馬腿,當場令對方栽倒在地,其它人正在救助同伴,但這時後面的唐軍大隊已經追殺過來,逼得對方只得退去。

王文度本想將那個士卒活捉,因爲傻子也看的出來,對方肯定不是普通樑兵,因此想捉住對方問清來歷。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對方這個普通的小兵卻也是悍勇無比,就算是被重重圍困,卻沒有任何投降的意圖,反而挺起馬槊連挑十數人,幾乎和今天戰場上的那個齊王府侍衛表現的一模一樣。

最後王文度親自上陣,與對方廝殺半晌,這纔將對方斃於刀下,但對方的臨死反擊卻也刺中他的大腿,用的就是李世民手中的槊。本來王文度身上的傷口不深,但也不知爲何流血不止,差點讓他因爲失血過多而死,養了幾個月才痊癒。

講起當年的那段經歷,王文度也是滿臉慚愧,畢竟當初他可是敗的很慘,不過當講起那個寧死不降,而且極其悍勇的小卒時,卻又是滿臉欽佩,雖然對方死在自己手裡,但也差點要了他的命,兩人算是扯平,另外他對差點殺死自己的那支馬槊也很感興趣,將槊頭取下來做成短刃,除了留做紀念之外,也是一件十分的不錯的防身武器。

聽着王文度的講解,李世民也想起十幾年前的那場滅樑之戰,雖然他沒有直接參與,但對於這場戰爭也瞭若指掌,對於蕭銑投降前那晚發生的事,他也知道一些內情,因此聽完後沉吟了一下,然後沉聲問道:“你說的是蕭銑身邊的那支虎頭軍?”

李世民一手創建了玄甲軍這支精銳騎兵,對於天下間能與玄甲軍相比肩的精兵,自然是瞭若指掌,比如當年的隴右軍、須陀軍、驍果軍等等,而南方蕭銑的虎頭軍也是其中之一,只可惜當年滅樑之戰時,這隻虎頭軍只在江陵城下出現過一次,之後就像是泥牛入海,再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消息了。

“陛下英明,當時我們所有人都猜測那隻騎兵就是虎頭軍,而後來蕭銑投降後,也有樑國的官員證實,另外末將還得知,陛下手中的這種槊,就是虎頭軍的專用武器,只要刺中人體,傷口極難癒合,就算看似不重的傷,也可能治人死亡。”王文度再次躬身說道,只是在說話時,語氣卻帶上一絲顫抖。

李世民知道掃了王文度一眼,他看的出來,這位在戰場上縱橫馳騁的王大將軍,現在卻顯得極爲緊張,因爲他在向自己透露一個天大的秘密,那就是以前蕭銑手下的那支虎頭軍,現在竟然成爲了齊王府親衛,而且他今天也發現,虎力帶領的一千齊王府親衛大部分都是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來,算算年齡也剛好吻合。

李愔是什麼人?他不但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而且還和長安城大大小小的世家牽扯極深,可正是這個集千萬寵愛於一身的皇子,手下卻有一羣樑國餘孽,這種事若是讓別人知道,肯定會參他一個圖謀不軌之罪,甚至很有可能影響到皇位的更替。也正是因爲這件事關係重大,所以王文度纔會表現的如此緊張。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忽然轉頭平靜的問道:“這件事除了你之外,軍中可還有其它人知道?”

“啓稟陛下,末將知道事關重大,因此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而且軍中除了我之外,並沒有其它將軍參與過當年的滅樑之戰,應該沒有其它人知道。”王文度緊張的回答道。

“很好!你給朕記住,虎頭軍早已經在十幾年前,隨着樑國的覆滅而消亡,現在只有齊王府親衛!”李世民淡淡的說道,語氣中卻帶着無可質疑的威嚴。(未完待續)

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10章 經典船型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441章 連環殺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15章 “神棍”西來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114章 王傅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262章 聯姻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162章 溺水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6章 蕭家來人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141章 土地券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316章 逃跑了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218章 度量衡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464章 寒災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64章 援軍到了!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204章 慶功宴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91章 暴打李佑第302章 逃民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290章 解剖學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434章 醜醜姐弟的遊樂場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506章 陷阱
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10章 經典船型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441章 連環殺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15章 “神棍”西來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114章 王傅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308章 金庚信與金春秋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262章 聯姻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162章 溺水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123章 調查結果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6章 蕭家來人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141章 土地券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186章 玩陰的!我喜歡!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316章 逃跑了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30章 駕着漁船去卑沙城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218章 度量衡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4章 處理完垃圾談正事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464章 寒災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233章 華亭野店第64章 援軍到了!第389章 又見馮氏兄妹第204章 慶功宴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235章 蠶桑業與新城第91章 暴打李佑第302章 逃民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290章 解剖學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434章 醜醜姐弟的遊樂場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506章 陷阱